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态与姿态_民办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大有可为(1 / 1)

民办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大有可为

改革开放前,我们没有民办教育。今天民办教育异军突起,覆盖了由幼儿园到大学的各个层次的教育,取得了大发展。民办教育的大发展与民营企业的大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而民企的大发展又源于对企业家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民办教育就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生产力大解放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民办教育的主力军就是民营企业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民办教育。改革开放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民办教育大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致力提高国民的素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太重要了,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成绩是巨大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教育面临的问题。蔡元培先生提出教育要涵盖“德智体美”四个方面,这个提法很科学,也很全面。但是,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只重视“智”,而忽视其他三个方面的现象太普遍了。“德智体美”四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突出一个方面是不可能取得好的结果的。

有一次我到深圳去出席一场活动,主持人向三位嘉宾问了一个问题,问我们的梦想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中华民族的素质提高。”我认为提高国民的素质太重要了,在这方面民办教育是大有作为的。

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我有三点想法。

(一)教育学生要有追求

我自从2003年结束在法国的工作回到北京,去外交学院工作后,我与大学生的接触几乎不断。就是2008年从外交学院的岗位上退下来之后,我也经常去大学讲课。这两年我第一次听到学生对我说:“吴老师,我感到迷茫。”我问他:“你为什么感到迷茫?”他回答说:“我看不清前途。我不知道我将来干什么,也可能我大学毕业后就失业了。”我与一些大学的领导进行交流,他们告诉我,现在感到迷茫的学生可能不是少数。为什么会感到迷茫?可能我们的教育缺少了一点什么。我们讲的那些东西,孩子们可能听不进去,不解决他们的问题。在这方面,民办教育能够有所作为。

我曾与刘玉疆先生交流,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但是他告诉我最近几年,他把他的全部时间投入了公益事业,不去赚钱了。为什么?他觉得人的精力有限,做点公益事业,推动社会进步更有意义。推动社会进步,这就是个追求,我想刘玉疆先生他不会感到迷茫。他怎么会有这样的追求的?我以为要培养学生的追求,要给他们讲故事,讲自己的故事,讲身边人的故事,讲他们爸爸妈妈的故事。做一个有追求的人,做一个能够对大家有用的人,大家喜欢的人,能够对社会进步有所贡献的人,甚至对世界的进步有所贡献的人。有了这样的追求,绝对不会感到迷茫。

我在外交学院工作时,每年毕业典礼我都要给毕业生讲话。我说我送给你们两句话:“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人没有比堂堂正正做人更好的。俗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你做了亏心事,半夜醒来你也可能会感到不安,心惊肉跳,那多不好。一个人,堂堂正正,为国家、为民族,甚至为世界做点事,自己会感到很充实。你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家庭,对得起老师,对得起国家,这多好。踏

踏实实做事,人来到世界上,大家都想成功。如何成功?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踏踏实实地去做,一定会成功。

(二)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关爱生命

我们这个民族有很悠久的历史,有很灿烂的文化。但是我们搞教育的人,必须清醒,必须正视我们的一些弱点。

很多人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可能不大清楚。“**”中,学生斗老师、虐待老师,甚至把老师打死的事情屡见不鲜。我中学是在南京二中上的,当时南京二中有很好的老师。我去北京外国语学院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朱庆颐老师推荐的。朱庆颐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的古文功底很深厚,上课很生动,也很懂得如何鼓励学生上进,深得我班同学的尊敬。我记得我们在离开南京前,曾经到朱老师家里去看望他,坐了很长时间依依不舍。但就是这么一个受人尊敬的好老师,在“文革”期间被学生打死了。我听到这个噩耗之后简直不敢相信,中国的传统中有着师道尊严,学生是非常敬重老师的。为什么“文革”一来,学生就能够翻脸不认人,将自己的老师活活给打死了?多么残忍哪!

“文革”期间的暴力行为是令人发指的,使得多少优秀知识分子、优秀的老师死于非命。2012年9月在中国的许多城市里爆发了反日游行,反对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这个行动是正当的。但是,游行中发生的暴力行为,打砸抢烧,骇人听闻。

深究一下,我们的教育中有缺失的东西。我们教育中,缺乏反对暴力、珍爱生命、尊重别人的内容。

(三)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类

在今天的中国,狭隘的民族主义在膨胀。民族主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爱自己的国家,这没有什么错。另一方面是排外,那就不好了。马克思主义有一条基本原则,认为人民是好的。今天中国与世界已经连成一气,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离不开中国。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中国与世界已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教育孩子们不仅要爱祖国,而且要爱人类。

中国人正在走向世界,如果只是爱祖国,而不爱人类,那是偏颇的,走出去也走不远。只有既爱祖国,又爱人类,走出去的中国人既要为公司、为国家谋利益,又要为去的国家人民谋利益,真正实现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互利共赢,那样的合作才会持久。

什么是软实力?简而言之,就是人家欢迎你、喜欢你、敬重你,这就是你软实力的表现。如果人家讨厌你、害怕你,那你就没有任何软实力可言。

我年轻的时候给周恩来总理做翻译,周总理一句话我至今难忘,他说:“你想得到别人的尊敬,首先要尊敬对方。”这是千真万确的。

以上三条是很基本的,如果用一些生动的事例讲给学生们听,从小就培养他们有追求,珍爱生命、反对暴力,培养爱祖国、爱人类的思想,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这样他们长大之后不仅终身受益,而且也会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世界。

危机源自主流文化的缺失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就逐渐形成了主流文化。中国的主流文化在2000多年的历史当中,基本上是一以贯之的。可以改朝换代,但主流文化不变。即便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也都采取了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国的

中央集权王朝一般都有200多年的历史。中国主流文化的形成,是中国历代王朝持久巩固的根本原因。

中国现在面临着三大危机:诚信危机、信仰危机、公信力危机。为什么会出现这三大危机?是因为中国主流文化缺失。中国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情况不一样,全世界85%的人信教,中国是多数人不信仰宗教。中国人的行为是由中国的主流文化规范的。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文化,受到过去100多年革命的冲击,特别是到了“**”,否定中华文明的成果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必须指出,中国人起来革命的时候,冲击当时的主流文化,这是革命的需要,进步的需要。“五四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现在看来这些口号过于激进,全盘否定,是有问题的。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如果还按照孔夫子所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革命就是非法的。

照理讲,革命成功之后,我们就应该像毛主席在革命成功前提出的,总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中华文化,弘扬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件事情我们没有去做。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忙于经济建设。国门打开,中国人走出去,世界各国的人来到中国。我们发现世界并不如我们过去所说的,“全世界2/3的人在受苦受难”,实际上发达国家的情况相当好,远不是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我看来,需要重新构建的中国主流文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考验证明是真理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二是我们从国外学习的好东西,我们所吸取的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三是我们100多年革命所创立的、能够继承发扬的好东西。

中国当代主流文化的构建,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好几代优秀知识分子持续不懈地努力。我们需要把新的主流文化变成教科书,变成各种文艺作品、音乐、绘画、戏剧、诗歌、电影、电视剧、建筑、雕刻等等,让新的中国主流文化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来规范中国人的行为。中国的主流文化构建起来了,中国才能够长治久安。

我所讲的中国主流文化缺失,主要是在公众中缺失,并不意味着这个主流文化完全不存在了。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成就如此之辉煌,没有文化来支撑是全然不可能的。我们在过去30多年里,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一批优秀分子。他们的理想、追求和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今正在构建的新的中国主流文化。

民办教育如何参与构建新的中华主流文化?我以为构建的主要形式,是向学生讲述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的故事,包括企业家们的故事。我们过去喜欢树典型,被树立的典型往往被描绘得十全十美,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而且今天的中国人把有些典型讲得太完美,大家也不相信,没有说服力。我以为需要对学生讲述各条战线上的优秀分子的真实故事。真实的才是感人的、最能打动人的。

很多企业家都很热心教育,其中不少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投身教育也绝不只是为了钱。他们所追求的,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是能够推动国家不断进步的人才,能够为人类多做贡献的人才。在教育的过程当中,他们也可以讲讲自己的故事,讲好了,一定对学生有很大的启示和鞭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