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阴虚质的人,形体上绝大多数都是瘦长的,还经常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总希望喝水,而且大便干结,我们形象地称这样的人群为“缺水派”。这种人时常会感到手脚心发热,脸上还有一种红热的感觉,面颊潮红或者是偏红,尤其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热,大冬天的非常喜欢迎着凛冽的寒风吃雪糕,晚上睡觉的时候则是手心、脚心发热,巴不得将脚底下放上一大块的冰块儿。有人认为:这不就是因为年轻,身体好,火力旺。殊不知,这样的人其实是阴虚体质。因此,我们治疗这类体质人的困惑,主要先得考虑如何先将火降下来,好好消消气,一切就随之平衡了。
我们都知道,平和体质是所有体质类型中最理想的状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那么幸运的拥有这令人羡慕的平和体质。有一类人,他们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无论是冬夏都特别怕热,还时时刻刻总是觉得自己哪儿都干,口舌干、皮肤干、大便干,而且光吃不长肉。这样的人,当然就属于阴虚体质,在人群中所占的大概比例为8.98%左右,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体质类型。
阴虚体质,正是由于人体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人体阴气不足,滋润、制约阳热的那些相对应功能减退了,致使了人体内部的阴不制阳,进而出现了各种燥、热、化气太过等阴虚内热的外在表现。由于阴虚体质的人的内部体液亏损,机体得不到足够的相应的濡润滋养,所以这类人往往外显地表现出消瘦、面色偏红、口干舌燥、喝水多而不止渴等一系列干燥不润的外显症状。
在《素问·调经论篇》中记述道:“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周,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这就是说,阴虚其实是产生内热的根本原因,阴虚体质的人之所以会产生这些内热,关键就是因为阴虚的人劳倦之后,渐渐形气衰少,进一步会损伤脾胃,脾气不能运化出水谷,上下就不能完美通达,饱食之水谷则会郁于我们的胃中,进而化热,而肺居于我们的胸中,胃热上熏于肺,所以就会产生出肺热。
中医观点认为,阳虚体质的人,是因为阳气缺乏造成的,阳虚者改善体质的关键,正是在于祛寒补阳。人体五脏之中,肾作为一身的阳气之根本,脾作为人体阳气的生化之源,同时,脾肾阳气在我们生理上又是处于相互滋生、相互影响的状态,脾阳虚则可导致肾阳虚,肾阳虚多伴随有脾阳虚。因此,阳虚者调养的具体原则,正是温补脾肾。
或许我们都曾遇到这样的人,要说对身边朋友的各种事情,她一直都非常肯出手,互相照顾;但是,有一个事儿上却常常让周围的人特别不可理解,那就是,她总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点个火儿就着了。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几个朋友一起出去逛街,前面两个人走得非常快,而她静静地在那里挑,结果不慎落队了,回来也没找到人,对方在电梯口打电话说正等她,她马上就急了,觉得自己是不是不重要了,然后,就开始在电话里头气得嚷了起来,最后甚至委屈得哭了。或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会说,她这是怎么了,咋就这个样子,但是回过头想想她的年龄,原来她已经快五十的人了。
是的,女人外表虽然还处于很年轻的状态,但是必定是五十岁的人了,上去这么问问,来个沟通吧。可不是,她一到了晚上,醒来枕头上全都是虚汗,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虚汗。有些时候,就算是没有人去招惹她,她自己都会出现莫名的燥热,想跟人发脾气,但是,要说真的发完了脾气之后,她马上又出现虚弱了,好几天都缓不过神儿来。这时候很多人才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是她的体质开始不好了,而且到了岁数,是应该体谅一下她的感觉了,鼓励她好好治疗。
所谓人体阴虚,其实就是指我们人体内的津液不足了,导致了人体内部的阴阳不平衡。尤其需要警惕的是,阴虚的人虽然看上去非常健康,也充满精力,其实是处于虚假繁荣的“阴虚火旺”。什么是“阴虚火旺”的状态呢?给大家打个比方吧,就是有点类似于水壶里面的水已经烧得很少很少了,而下面的火仍然非常非常大。
其实,我们对待这样的体质,首先就需要好好地对其进行理解,好好看看自己是不是这种体质,然后进行一下自我评定,最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调理。
1.头发发梢经常开叉;
2.脸上经常觉得皮肤干燥、皲裂;
3.有时候会感觉自己的双眼干涩甚至疼痛;
4.嘴唇经常处于发干起皮状态,甚至可以撕下来,或者口腔溃疡在嘴巴里反复发作;
5.经常感觉自己很口渴,需要饮用大量的水,但是喝了之后作用不大;
6.经常在夜间感觉自己咽喉发干,有时候甚至会咳醒;
7.经常感到自己的记忆力有明显减退的迹象;
8.睡眠非常失败,不是睡不着,就是劳累地梦了整整一夜;
9.皮肤没有什么光泽,苍白或者萎黄;
10.四肢指甲非常薄,而且干、脆;
11.女性朋友的月经量,比一般的人少,经期总是维持3天肯定结束;
12.一些关节能够弹响;
13.难受的便秘。
在上述给出的13个常见的“阴虚”外显特征中,如果你出现了2个以下的“是”,说明你的身体开始有点阴虚的迹象,不过还算好的;如果2~6个“是”的话,你的身体阴虚情况已开始出现,可以提前进行重视了;6~10个“是”,那么你体内的阴气正处于中等匮乏程度,需要抓紧调理;如果是10个以上的“是”,说明你的阴虚简直“衰”到家了,身体健康严重受到了损害和影响,需要赶紧找医生看看。
人体津液属于阴的范畴。津液是有形的,可以流动的,主要是滋润和营养机体。除了津液,血也属于阴的范畴,因为“津血同源”。就是说,津液缺少了,会累及到血的方面。而中医的血又不完全是西医的血液,临**有很多女孩子,面色苍白,可检查指标显示并不贫血。
那么在经络方面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自我调理呢?
这里要大家介绍三个有效穴位,这三个穴位都在我们的脚部。
一为三阴交,二为照海,三为太溪,这三个穴位可以用我们的两拇指进行按摩,每天三次,每次大概2~3分钟就可以有效地调理和缓解自身不适的状态。
以中医观点讲少为虚。阴虚,在我们传统中医中又称之为“阴虚阳亢”。在临**我们的医生经常看到这样的一些人群,他们眼睛挺有神儿,声音也非常洪亮,语言还非常强硬,如果继续追问一下,他还会说自己性欲很强,阳强不倒;但是,他却不知为什么总会有饿的感觉,能吃能喝,却出现了形体消瘦,做事情虽然雄心勃勃,却没有一件事儿能好好坚持做完做好。那晚上怎么样呢?其实晚上也睡不着,盗汗、失眠、急躁易怒。如果要是出现了这些症状,我们就可以判断出,他体内的津液已经不足了。加之阴虚体质人的体型,通常来说都偏瘦,还可能看到两颧出现发红。
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体制的调理上,我们都应当遵循两个字,那就是“平衡”。人的健康,其实全赖于人体的阴阳平衡,如果出现阴阳失衡,二者不能得到相辅相成的良好关系,就会产生各种健康相关的问题。在《黄帝内经》中就曾明确地指明“阴虚则内热”,同时还指出:“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并且提及“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这更进一步将阴阳的互根性说明白了。阴虚必然处于阳亢,阴虚体质的人,如果希望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就不能损阳,而只能是滋阴。其实人的身体机能,在实际生活中使阴和阳处于一种相对的平衡中。在相互支持和代偿中,以维持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比如说我们以一凉一热两杯水,就能维持阴阳的平衡,如果凉水损失了,那么热水自然就相对多了,但这种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了。因为“独阳不长”,我们的身体为了重新达到平衡,就会适当地减少热水,这个时候无论你是减少还是增加这杯热水,其实都是不正确的,你该做的正是:抓紧想办法让这杯凉水好好增加,这样才能重新达到我们应有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