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时,也就是下午的13:00~15:00点,是手太阳小肠经最旺的时候。小肠分清浊,把水液最终归于**,糟粕则送入人体大肠,精华则输送于脾。小肠经在未时,是对我们人体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的,所以,我们午餐一定要在下午1点前吃完,这样才有利于身体营养的吸收。这个时候,午饭要吃好,也就是营养价值要高。当然不见得要多,一定要好,午饭的营养价值必须要丰富一些。
人体的自我排泄过程,按照中医的道理,称之为排浊,而其中的浊物也分为大浊与小浊之分。大浊顾名思义,即是粪便,而小浊指的是我们通常的尿液。“泌”有分泌之意;“别”,即分别、分离;“清”,则是指水谷精微,即那些具有营养作用的物质;“浊”,当然是代谢产物。小肠接受了我们胃传递过来的,经过初步加工过的食物,接下来,就是需要将食物进一步的消化,最终成为人体可以吸收和利用的各种物质,并将其中的那些精华物质充分吸收,提供给我们人体使用,最后再将那些剩下的没有用的糟粕物质,经过向下传递给大肠,再由大肠逐一排出体外。
饮食是从口进入人体,并不断地混合添加各种消化液(口水、胃酸等),同时不断进行磨碎、分解工作,尤其是在经过胃部的时候,会得到充分的磨细、乳糜化,然后再推送入小肠,就可进行最终的消化、吸收与分类。可以说,我们人体所吸收的养分,一半以上都是在小肠里完成的,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
那么,我们平时到底该怎样养护好自己的小肠呢?首先,必须记住的就是一定要吃好午餐。午餐在什么时候吃最好呢?当然是未时之前的午时较好,最好在12:30左右能吃,不要赶在12:00,因为此时人的气血是最旺的,身体处于最亢奋的状态。
未时这个时辰,就是下午13:00~15:00的时间段,我们人体的小肠经最为活跃,而午餐一定要在午时内悉数吃完,这样才能等到了未时小肠值班时,让其最大化地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这也就是说,未时午餐一定要午时吃,未时就是我们消化午餐的时候了,因此一定要在午时将食物完全吃下。
午餐必须要吃好,饮食的营养价值必须要高、要精、要丰富。我们的健康午餐应该以如果简单、重质不重量为原则,而且避免吃得过饱,否则的话,我们人体整个下午都会觉得没有精神。
虽然我们一般不赞成人们不吃晚饭,但是晚饭一定是必须少吃的。为什么现代人爱生病?其实最大的原因之一,正是晚饭吃得太饱。俗话说,马不吃夜草不肥,同样的道理,人晚饭时吃得过多,同样会导致肥胖。
“过午不食”也是著名台湾学者李敖的养生之道。李敖说,他还不想早死,所以必须要求自己控制自己的体重。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当然就是过午不食,但是他中午吃得很多。虽然,我们大家无论时间还是其他原因,不能完全像他那样,但是晚饭吃到七成饱,还是算比较合适的。
小肠经运作的时候,也就是我们人体内部消化吸收的时刻,又是工作学习之际。未时,人体周身的气血流注人体的小肠经,此时正是小肠经当令之时。小肠分清浊,将我们水液归于**,糟粕悉数送入大肠,精华输送于人体之脾。小肠经在未时的时候,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有效的调整,所以午餐一定要在13点前吃完,这样才有利于营养吸收。这个时候的阳气渐减,阴气渐长,但从总体上而言还是阳气盛,这时的血黏稠较高,我们应喝一杯绿茶以稀释。当然,此时也是一天中工作、学习的第二个最佳黄金时间。
小肠是人体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在我们人体内的腹中,上接着幽门,中连着胃部,下接阑门,还与大肠相通,是一个非常长的管状器官。小肠与心,则借助经脉相互连结,互为表里。在《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这充分说明小肠作为人体内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胃中初步消化的食物,都会由我们的小肠接受,并停留一定的时间之后,再利于进一步地消化吸收,然后缓慢地进行下输,输入大肠。如果我们的小肠“受盛”功能运转不灵,传化出现阻滞,那么人体内的气机,将会因失于通调,滞而为痛,出现许多腹部疼痛的症状。同时,如果我们小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失常了,也会导致内部消化不良、吸收障碍等问题,具体表现,则是腹胀、腹泻、溏等各种症状。
中医观点认为,人体小肠起着“泌清别浊”的作用。泌,当然指的是分泌;别,即是分开、分离;清,指水谷之精微,即那些具有营养作用的物质;浊,当然是消化吸收后的代谢产物。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将小肠消化后的食物,分为清、浊两个部分;二,则是将水谷精微吸收,进一步把糟粕部分排入大肠;三,是我们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并逐步将无用的水液,逐渐泌渗入**而为尿。
从以上这些我们不难看出,人体小肠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其实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小肠出现了什么问题的话,不但会直接引起人体消化功能的失常,产生各种腹胀、腹痛等症状,还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大小便的排泄,如小便短少,大便稀溏等。因此,要想保证我们食物较好地消化吸收,就首先要照顾好我们的小肠。吃好午餐,这才是能照顾好我们的小肠的最好妙方。要保养好人体的小肠,平时要从细微饮食上入手。通常的情况下,在下午的13~15点的未时,正是我们保养小肠最佳时段。因此,每一次的午餐一定要在下午13点之前完美地吃完,这样以来,等到了我们的小肠经当令的时间,就能够最大化地吸收我们摄入的食物的营养。
一顿良好的午餐,可以直接引导出我们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大家千万马虎不得啊!午餐不仅要为我们的身体补热量,还要为我们的大脑补能量:如果想总是处于神采奕奕的状态,而且工作效率一流,就必须要为自己制定出一份非常理想的午餐。若把人体一日内所有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进行合理地分配到一日的三餐中去,那么,我们的午餐就该占据了全天营养供给的40%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满足人体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
以下有几个关于吃午餐的原则:
不要只吃面食。中午如果仅仅吃上一碗牛肉面,其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关于身体所需的一些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更是非常缺乏。再说,因为面食会很快被身体所吸收利用,属于饱得快也饿得快,很容易让我们很快产生饥饿感,对于下午工作、下班晚或者下午工作强度大的人来说,这些食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是绝对远远不够的。
不要喝酒。对于上班一族来说,中午千万不能摄入酒精,否则的话,必然会影响到我们下午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将直接影响工作量。因为,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对于人的大脑有着非常强烈的麻痹作用。如果一次饮用较多的酒,还会让人的意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非常混乱的状态,从而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再则,辣椒食用不要过量。现在最火的菜系当属川菜和湘菜了,麻辣鲜香,那可以说怎么吃怎么对味,即使很多人被辣得涕泪横流,也有许许多多的人是舍命为美食,不断追逐!但是,麻辣是自然脱不了辣椒的,但是辣椒有其微妙的双面性,对人体是有好也有坏。好的一面,当然是辣椒中含有充足的维生素C,以及含有丰富的纤维,其热量较低,而且辣椒中还含有人体容易吸收的胡萝卜素,尤其对经常面对电脑屏幕的白领的视力来说,都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说,我们适量吃一些辣椒,不仅仅能开胃,还非常有利于肠道的消化吸收。但是,辣椒却不能吃得过量,太辣的食品,对于许多有胃溃疡的人就是非常不合适的,对口腔和食管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刺激。吃得太多的话,非常容易令人体食道发热,破坏我们味蕾的细胞,进一步导致味觉的丧失。
不要吃饭过快。对于上班族来说,中午的休息时间非常短,一般只有一个小时。为了充分利用好这一小时,很多上班族在吃午餐的时候,喜欢速战速决,他的目的就是为了留出休息的时间来。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吃饭求速度,非常不利于肌体对食物营养的消化和吸收,还严重加重了我们胃肠道的“加工”负担。另外,这样还会减缓我们胃肠道对食物营养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人体脑力或体力的正常发挥。
午餐切忌吃得过饱。人们常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其实,午餐也不要吃得太过饱。吃了太多的食物到胃中,会让人体脑部的血液转到消化道去,令人感觉昏头昏脑,影响整个下午的工作状态。
心藏神,我们每一个人只有有了精神、心情好,其心脏功能才会好。可以说,小肠经就如同我们的一面反映心脏能力的镜子,只要通过了解心脏和小肠的表里关系,就可以先期预测出自己的心脏功能。
当我们出现皮肤暗黄、发灰的颜色,则表明我们体内的脾胃不和。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也就是告诉我们,全身的血脉统,都是属于心的,由心主司,如果心出了任何问题,都会从面部的色泽上进行一定的表现。“有诸内,必形诸外”,内脏的精气盛衰,以及其功能的强弱,都会显露在我们相应的体表组织器官上。再由于小肠经,循于面部。所以,当我们心脏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通过小肠经表现在面上。
根据中医的理论来看,心其华在面,有心慌症状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心的问题。下午未时乃小肠经当令,心与小肠经相表里。虽然那是心的病,但就需要从小肠经来治。心为君主之官,心有病不直接治心,而是要从心包或者小肠治。引心火下移小肠,然后通过小便将热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