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即9:00~11:00,此时脾经旺。巳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的确,“脾主运化,脾统血。”人体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师,又是我们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人体脾的功能好,其消化吸收就非常好,血的质量也就相应的好,所以嘴唇会出现非常红润的感觉。否则,我们就会唇白,或唇暗、唇紫等。脾虚者最好9点健脾;湿盛者则需要9点利湿。
9点钟脚步匆匆的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没错,9:00~11:00的时候,是我们人体最适合脑力劳动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脾经当令。思路条理是清晰的,工作效率也是最高的。但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注意的是,怎样在工作的过程中去慢慢消散我们身体多余的湿气。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在身体内积累了大量的湿气,而湿气的主要源头就来源于我们的脾。
中医观点认为,脾藏意,“意”,有忆的意思,又称为意念。意,就是要将我们人体从外界获得的知识,经过自己的思维进行取舍,最终保留下来形成我们各种回忆的印象。“心有所忆谓之意”(见《灵枢·本神》)。“谓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见《类经·脏象类》)。脾藏意,就是指脾与意念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脾藏营,营含意”(即《灵枢·本神》)。脾气的健康运行,化源充足,气血充盈,髓海得养,就往往表现出我们的思路清晰,意念丰富,记忆力非常强;反之,当我们一个人的脾的功能失常,那么就会“脾阳不足则思虑短少,脾阴不足则记忆多忘”。
人体消化吸收好,其工作学习的效率就高。在巳时,人体阳气非常旺盛,正是脾经当令的时段。按中医观点认为,人体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它同我们的胃是一阴一阳的,互为表里,共同参与着人体饮食的消化吸收。胃是主受纳水谷的,而脾则是主运化精微营养物质的。胃以降为和,它主降浊;脾以升为顺,它主升清。两者都是居于中焦,是人体升降的非常重要枢纽,其升降直接影响着人体各脏腑的阴阳升降。因此,我们只有脾胃健运,脏腑才能够和顺协调,元气才能够充沛。所以,在调理人体机体时,尤其要注意好好调理脾胃气机。
巳时,同样也是人体大脑具活力的时候,他是我们人体在一天当中的第一个黄金时间,也是上班族最具效率的时段,也是我们上学的人效率最高的时候。所以说,我们必须在辰时吃好早饭,以保证我们的脾经有非常足够的营养进行吸收,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大脑有充足地能量应付一天的日常运转。
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曾经这样记述:“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脾胃受纳水谷,正如同我们储藏粮米的仓库,五味对我们人体的营养给用,同样是由脾胃那里产生的。按照古代的话来讲,脾就像我们煮饭的“釜”,用现代话来说,脾就是我们人体身体的“后勤部长”。脾是主运化的。运,即是转运输送;化,当然就是人体的消化吸收了。脾主运化,就是说,它具有将我们摄入的水谷(即饮食物等)运为精微物质,并将这些精微物质逐步转输到人体全身的各个生理功能部位去。它可以将我们食物当中的营养,完美地运送到全身的各个地方,然后将我们的代谢后的产物再逐步运输到了人体的小肠、大肠,到最后直接变为人体的废物排出体外。
脾主升清。脾的运化方面功能,是以升清为主,即指将我们摄入的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进行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人体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最终以营养全身。因此,我们脾的升清功能只有正常摄入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得到完美的吸收和正常输布。脾气进行升发,则元气得到充沛,人体就会始有生生之机;同时,也因为人体脾气的升发,才能让我们机体内脏不致下垂。若脾气得不到升清,则水谷不能得到运化,气血生化更是无源,就会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各种症状;清气在下,则生餮泄、脾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至是内脏下垂等危险病症。脾是生血的。脾作为生血之源,它将我们摄入的食物中的营养,逐步输送到血液中,最终流向全身。如果我们脾脏中出现了精血不足的病变,就会出现贫血,如白血病就是其中一种。对白血病的治疗上,中西医有的方略是不同的,西医以换骨髓为法,而中医则以养脾为妙,脾脏功能得到恢复了,白血病的恶化就能得到有效控制了。
脾统血。脾有着统摄人体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强大能力,这个能力如果不足的话,就会让人出现口鼻出血、皮下淤血、内脏容易出血等问题,甚至还有失血过多、崩漏。西医观点认为,这都是血小板减少的缘故,中医则认为是我们人体脾脏统血的能力下降了。脾主肌肉,如果我们的肌肉发达有力,那就是说明脾脏健康。这里说的肌肉,除了包括我们的四肢胸腹背外,还包括我们内脏的平滑肌、子宫平滑肌等。比如说,人体内脏平滑肌出现病变的时候,就会出现吞咽困难的问题。脾主四肢。人的四肢的功能活动,其实同样与脾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有记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一个人的脾功能好,那么他四肢发达有力,反之则无力。在人体五脏中,脾的负荷是极大,担负着我们人体水谷精气的消化及吸收等重任,因此,脾气也是最容易衰弱的,所以我们应适当节制饮食,保护好这位辛苦的“后勤部长”。口唇没有光泽,很大程度上就是脾的缘故。在《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提到过:“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也就是在告诉我们,脾主我们一身的肌肉,而脾的运化功能能否得到正常发挥作用,往往会通过我们人体的口唇进行外向表现出来。如果脾的运化功能非常正常的话,我们的口唇就会非常丰满、滋润,富有光泽;但是,如果人体脾的运化功能出现了某些问题,人体的口唇往往就会出现发干、没光泽,甚至还有脱皮的症状。所以说,一个人口唇的色泽与否,实际上也是对我们脾运化功能状态的一个明显的外在体现。
当然,人体口唇颜色在发生变化的时候,也可能预示它有其他的一些疾病:
唇色苍白。倘若人的唇色变浅,表示这个人的血红素不足;如果是嘴唇太过白,则标志着他的血气不足,表示他有贫血的可能;如果同时还伴有指甲苍白的症状,那么贫血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如果他的上唇苍白泛青,可能是人体内部大肠的虚寒、泄泻、胀气、腹绞痛、畏寒、冷热交加等症状使然。
唇色过红。如果一个人的嘴唇像涂了口红那样深红,同样是非常不健康的表现。红色在中医里,其实代表热证的,体内囤积过多的热,小心自己上火。一般来讲,唇色老红的人,多为实热内盛之病候;唇色深红的情况,则往往见于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以及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
唇色青紫。口唇颜色青紫发暗,倘若有些滋润,多为寒极、淤痛;但是如果是紫黑而干焦,则是热极;很多时候,口唇青紫,常见于人体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衰竭、哮喘持续状态、急性支气管炎、肝硬化、慢性肝炎等病候。
唇色发黑。其中,唇色黯黑,可能是人体消化系统有什么病,如便秘、腹泻、下腹胀痛、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如果是唇上出现黑色斑块,而且口唇边有色素沉着,则常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总的来说,我们的口唇其实也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通过对我们口唇颜色的变化观察,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
思伤脾,怒胜思。其中,“思伤脾”是已经在我们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医医理。思是人的正常的情志,无过则不会伤人。若是思虑过度的话,会让脾气郁结,最终致胸脘痞满;若是脾气因久郁而受到了伤害,那么运化失调而致饮食不思,消化则不良,腹胀便溏;若是脾的生化功能出现减弱,则可导致月经量少,周期延长或闭经等。
试想,我们一个人经常多愁善感,老是在考虑各种各样的问题,考虑得太多往往会不思饮食,或者饮食至少不和,肯定会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脾胃。在我们的生活中,“思伤脾”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举个例子吧,有这样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深深地爱上了一个姑娘,可是,他们的家里人却不同意,不让他们见面,于是,这个小伙子就成天思念着这个姑娘,饭也吃不下,人也开始变瘦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典型的“思伤脾”。还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遭遇到负面事件的困扰,思前想后而一直无法解脱,就有可能让我们吃不下、睡不香;长期从事脑力工作的人群,往往会为在我们工作中的某些难点,陷入过度的思虑中,如果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来加以适度调节,也很有可能会出现“思伤脾”,影响脾胃功能,并导致失眠等症状的出现。
如何来解决我们人体“思伤脾”的问题呢?思其实是属于土的,木克土,也就是说只有怒才能够胜过思,因此就只有让他大大生气则好。还是接着上面的那个故事吧:在这个事情面前,小伙子病了,家人就专门请来了老中医,老中医诊脉后,大骂他说道:“你如此一个大男人,竟为一个小小女子弄得如此的狼狈不堪,有什么大出息?要是我的儿子,我早就赶你出去了。”年轻人听了之后,当然是勃然大怒,站起来就想要打那个老医生,被他父亲急忙紧紧拉住。没想到,年轻人的抑郁症状竟就这样开始解除了。这不正好是“怒胜思”的完美佐证吗?
除此之外,一个平时爱多虑的人,还应该克服那些小家子气,学会处事果断,雷厉风行,不要总是婆婆妈妈。其实,很多时候根本没有必要担心的和明明知道自己不必担心的事情,就要果断地放下心来。要主动地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虚下心来随心随缘行事,积极学习。没有必要为那些小事而成天胡思乱想,不要认为没完没了地胡乱思想是什么好习惯,其实,它正是我们自身难以自制的不良习气,应当设法加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