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定位高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1 / 1)

一个人如果一直认为自己很幸运,很了不起,什么都不用愁了,忘了居安思危,失去了进取之心,就会一直原地踏步,甚至被人遗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社会总在变化之中,也要求我们不能满足现状,应该时刻进取,勇于学习,超越一秒钟前的自己。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要么进取,要么出局

定位高远就是要积极进取,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多变的世界,只有勇于进取,才能适合世界的变化,才能更好地生存。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生存法则。洛克西德·马丁公司董事长诺曼·奥古斯丁说:“世界上只有两类企业:一类在不断进取,另一类被淘汰出局。”

21世纪是一个变革的世纪。惟有变革,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才有可能让企业更好地生存,而不会成为一只休克鱼,慢慢地被别人吃掉。为什么世界500强中有1/3企业销声匿迹?“我们公司的传统已经有年头了,时代发展了,我们还是老样子。”没有适应时代的改变,所以才被时代所淘汰。

时代的进步,就是要不断地淘汰那些跟不上时代的不适用的机器、陈腐的思想以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制度和方法。

不久以前,英国政府出售三十一艘近代的战舰,售价共一千五百万英镑,还抵不上造价的百分之五。这些战舰,年代还不算长,但造船业的进步,使它们相形之下已经落伍了。

今日还算是最新的机器,但在五年之后,恐怕就要被前进的厂主送进回收站去了!要么进取,要么出局,对于一家企业如此,对于一台机器如此,对于一个人,更是如此。有些事业小有所成的人,对于实现目标,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感到刺激和兴奋。努力的方向不再明确,产生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思想,那么他们的结果只有一个——出局。

要么出局,要么进取。惠普公司的CEO卡莉·菲奥里娜就深知其中的道理。在她上任之时,惠普公司正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已经到了被市场淘汰的边缘。卡莉深知,惠普要摆脱现状,就要完全改变这个公司,只有改变才能让惠普摆脱危机,继续生存和壮大。

惠普公司的老传统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惠普员工的心中,变革意味着剔除掉员工脑子里原来一些停滞的不再发挥效力的思想,注入新的思想和新的理念,这并不容易。因为习俗的势力太大,容易阻碍变革,舒适的事物使人感到舒服难舍,而且变革势必会影响一些人的利益。卡莉力排众议,在惠普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购并康柏公司之后,这种变革的步伐更大了。2002年,惠普公司一跃成为IT业的老二。卡莉的进取精神,终于使惠普摆脱困境,度过了被淘汰的危机,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后来,卡莉说:“我认为董事会之所以挑选我担任惠普的CEO,就是因为惠普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已经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当时的惠普已经在许多重要的方面都落后于其他科技企业了,在出局和进取之间,我们只能选择进取,我们成功了!”

衣服、车子、房子……一切事物随着岁月的流逝都会不断折旧,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也一样会折旧。在风云变幻的职场中,脚步迟缓的人瞬间就会被甩到后面。

美国职业专家指出,现在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需3年就会变成低薪。就业竞争加剧是知识折旧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5周岁以下的从业人员,职业更新周期是人均一年零五个月。当10个人只有1个人拥有IT行业初级证书时,他的优势是明显的,而当10个人中已有9个人拥有同一种证书时,那么原有的优势便不复存在。所以,未来的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不满足于现状,努力进取的人,这种人将是时代的宠儿;另一种则是安于现状的人,终将被时代所抛弃。

不满足于现状可以帮助你不断获取新的成功。生活的目标是没有界限的,唯一的界限是继续前进还是停止不前,甚至放弃,关键是否坚持“向上爬”这一信念。

凡在事业上取得终身成就的人,无不是抱着“努力进取”的信念奋力前进的人。他们达到一个目标后,又接着设定下一个新目标,再度接受挑战,完成这个目标。过去的梦想实现后,又抱着新的梦想,向更大、更能专心投入的目标努力迈进。

他们对生活、工作和获得成功永远能感受到相同的喜悦,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日新月异、精力充沛地昂首向前,不论在任何时刻都不会丧失热情和创造力。对他们来说,“目标都已达到”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新的目标奋斗不懈。

不要总是固守原位

有的人不是对自己没有定位,可是在追逐的过程中,被暂时的安逸生活蒙蔽了理智,消磨了进取心而不愿继续前进,结果半途而废,取得的成就也就很小。

谭顿是一个喜欢拉琴的年轻人,可是他刚到美国时,却必须到街头拉小提琴卖艺来赚钱。事实上,在街头拉琴卖艺跟摆地摊没两样,都必须争个好地盘才会有人潮,才会赚钱,而地段差的地方,当然生意就较差了!

很幸运地,谭顿和一位黑人琴手,一起争到一个最能赚钱的好地盘,在一家银行的门口,那里有很多的人……

过了一段时日,谭顿赚到了不少卖艺钱之后,就和黑人琴手道别,因他想进入学校进修,在音乐学府里拜师学艺,也和琴技高超的同学们互相切磋,于是,谭顿将全部时间和精神,投注在提升音乐素养和琴艺之中。

在学校里,虽然谭顿不像以前在街头拉琴一样赚很多钱,但他的眼光超越金钱,转而投向那更远大的目标和未来。

十年后,谭顿有一次路过那家银行,也发现昔日老友——黑人琴手,仍在那“最赚钱的地盘”拉琴,而他的表情一如往昔,脸上露着得意、满足与陶醉。

当黑人琴手看见谭顿突然出现时,很高兴地停下拉琴的手,热情地说道:“兄弟!好久没见,你现在在哪里拉琴啊?”

谭顿回答了一个很有名的音乐厅名字,但黑人琴手反问道:“那家音乐厅的门前也是个好地盘,好赚钱吗?”

“还好,生意还不错!”谭顿没有明说,只淡淡地说着。

那位黑人琴手哪里知道,十年后的谭顿,已经是一位知名的音乐家,他经常在著名的音乐厅中献艺,而不是在门口拉琴卖艺呀!

我们会不会也像黑人琴手一样,死守着“最赚钱的地盘”而不放,甚至还沾沾自喜、洋洋得意?我们的才华、我们的潜力、我们的前程,会不会因死守着“最赚钱的地盘”,而白白地断送掉?所以你有时必须懂得舍弃,不要因为现在暂时得意就不继续去闯,因为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前进,你如果不紧跟脚步,只会被它淘汰,以前的得意也会变成失意。只有始终积极进取才能完成定位,摘取梦想的桂冠,获得的美满人生。

超越一秒钟前的自己

美国通用公司总裁杰克·韦克奇认为“员工的成功需要一系列的奋斗,需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虽然不会一蹴而就,但是拒绝自满可以创造奇迹。所以我们要时刻准备着超越一秒钟前的自己”。

是的,如果你能做到超越一秒钟前的自己,你又怎么会流于凡俗,你又怎能不对自己定位更高,你又怎么会成功不了呢?

十年前的中学同学,你们自身的经历或许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当年有些人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进入了大学的殿堂,而有些人却没能得到命运的垂青,与大学失之交臂。而今呢,那些昔日的幸运者,有的也许仍然平平常常,固守自己的职位,数年来没有什么变化。而当初的失意者却有的还真是干出了名堂,有的已经成为老板,有的官运亨通。

年轻的彼尔斯·哈克是美国ABC晚间新闻当家主播,他虽然连大学都没有进过,但是却把事业作为他的教育课堂。最初他当了3年主播后,毅然决定辞去人人艳羡的主播职位,到新闻第一线去磨练,干起记者的工作。他在美国国内报道了许多不同路线的新闻,并且成为美国电视网第一个常驻中东的特派员,后来他搬到伦敦,成为欧洲地区的特派员。经过这些历练后,他重又回到ABC主播的位置。此时,他已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又广受欢迎的记者。

一个永远不满足自己的现状,拼命改变自己的命运人,所以他能不断有所长进。而另一个则以为自己很幸运,很了不起,什么都不用愁了,忘了居安思危,失去了进取之心,所以一直原地踏步,甚至被人遗忘。

自满是对工作有极大负面效应的性格。很多员工在没有一点成就的时候,刻苦努力,像老黄牛一样踏踏实实地劳作;而一旦有一天取得一点成就之后,就欣喜若狂、得意忘形。这种容易满足的习惯只能让自己重新回到以前,甚至变得一塌糊涂。

美国老牌流行歌手麦当娜在这方面就感受很深。处在流行工业最前线的唱片业10年来,每年都有前赴后继的新人,以数百张新专辑的速度抢攻唱片市场,稍不留意就被远远地抛在后面。麦当娜觉得:“老不是最可怕的,未老已旧才是最悲哀的事。”所以,面对推陈出新的市场,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不被抛出轨道,“我是个容易忧虑的人,每天都觉得自己不行了”,这样的忧虑是进步的动力。

社会的变化太快,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你在原地踏步,社会的潮流就会把你抛在后头,后来之辈也会从你后面追赶过去。相比起来,你的“小小成就”在一段时间后根本就不是成就,甚至还有被淘汰的可能。比如在十年二十年前,大学生确实稀罕,而现在呢?到处都是。所以,我们要时刻进取,勇于学习,超越一秒钟前的自己。

有句古老的名言:“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不敢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是对自己潜能的画地为牢,只能使自己无限的潜能化为有限的成就。

一个人不善于拔高自己,就不能超越别人,总是自以为是地找到“合理的借口”,这是一种非常致命的人性弱点。相反,拒绝借口,一定要高于他人,则是成为一个强者的最大动力。

传奇的码头工人哲学家埃里克·霍弗深信:“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惟有虚心学习的人才能掌握未来。自认为学识广博的人往往只会停滞不前,结果所具备的技能没过多久就成了不合时宜的老古董。”

“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不管你有多能干,你曾经把工作完成得多么出色,如果你一味沉溺在对昔日表现的自满当中,“学习”便会受到阻碍。要是没有终生学习的心态,不断追寻自身所处领域的新知识以及不断开发自己的创造力,你终将丧失自己的生存能力。因为现在的职场对于缺乏学习意愿的员工很是无情。员工一旦拒绝学习,就会迅速贬值,所谓“不进则退”,很容易就会被抛在后面,被时代淘汰。

所以,不管你曾有过怎样的辉煌,你都得对职业生涯的成长不断投注心力,学习、学习、再学习,千万不要自我膨胀到目中无人的地步,要开放心胸接受智者的指点。及时了解自己亟待加强的地方,时时保持警觉,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让自己的工作随时保持在巅峰状态。

一个人不满足目前的成就,积极向高峰攀登,就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就像原本只能挑一百斤重担的人,因为不断的练习,就可能突破原来的极限,挑起一百二十甚至一百五十斤的重担!集沙才能成就高塔,进步是一点一滴不断努力得来的。所以,我们要时刻进取,时刻提高自己,改变一秒钟前的自己,你的前景将无比光明!

动了你的奶酪,那就继续寻找

“谁搬走了我的奶酪?”是一本广为流传、很有意思的书,故事很简单,说的是二只小老鼠和二个小人的故事,可对读者的思想冲击却不小。

他们住在一座可以无限供应奶酪的迷宫里,不过奶酪藏在迷宫的某一个角落,二只小老鼠是凭着直觉去找;二个小人则是凭着分析和推理去找,他们花了很大的工夫终于找到一座看上去可以吃不完的奶酪山,于是他们连住的地方都搬到奶酪山的附近,日复一日,过的很快乐。

直到某一天,奶酪山不见了。两只小老鼠立刻决定去找下一座奶酪山;但是两个小人却被“奶酪消失”的景象震撼住了,他们不断问自己以及相互讨论“谁搬走了我的奶酪?”其实,奶酪不是他们的,只是长期下来,他们早已认定奶酪是他们的,所以,他们不能接受“谁有权力搬走了我的奶酪”这个事实。

日子在困惑中一天天过去,其中一个小人决定接受这个事实,去找下一座奶酪山。可是他的朋友不愿意,还是坐在原来的地方,希望“搬走奶酪的人”会将奶酪山“还给他”。

出去找奶酪的小人,在路途中几度因为不确定“能否找到奶酪山”而动摇,但是他却发现:当一个人摆脱了自己的恐惧,就会觉得无比的畅快和舒适!虽然那时他还没有找到奶酪,但是他不再为过去曾经拥有又失去奶酪山而感到痛苦。

最后他终于找到了新的奶酪山,也见到了那两只小老鼠。两只智慧的小老鼠,因为早就发现旧的奶酪山有越来越少的现象,所以,当旧奶酪山消失时,它们毫不犹豫的开始寻找下一座。

然而,当这个小人兴高采烈地带着新的奶酪找到他的朋友——守在旧奶酪山的那个小人时,他的朋友却拒绝吃新的奶酪,因为他仍然想吃到旧的奶酪,仍然希望“拿走奶酪山”的人有一天会“还给他”。

这个故事对你是不是有一些启发性呢?“谁搬走了我的奶酪?”是每个人每天常常问自己的问题。当你的事业受阻时,你会问;当你的爱情失去时,你也会问;当你家庭出了问题时,你也会问。

每个人都应该有变化的意识,细读此书,定会受益非浅。迷宫中的两个小老鼠和两个小人对待奶酪的不同态度,蕴涵着极其深奥的人生哲理,让人百看不厌。你的奶酪随时都会有人动,那你也要随着奶酪变化而变化。

奶酪自然就代表了我们最想得到的东西。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快速多变、充满危机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与过去完全不一样的境遇。其实失去并不可怕,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是天长地久,亘古不变的。而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或许走出一个圈子,你发现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发现其他新鲜的“奶酪”。

既然变化是一种必然,那么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在变化发生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包括行动准备和心理准备。与其感时伤怀,不如从头再来,一切都还赶得及!

只有进取才能帮你由弱转强

进取心是一个想要摆脱困境、成就事业的人不可缺少的品德,它能驱使一个人未被吩咐去做什么事之前,就能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成功学家胡巴特对“进取心”做了如下的说明:“这个世界愿对一件事情赠予大奖,包括金钱与荣誉,那就是‘进取心’。”

1968年,也就是曼狄诺在44岁时,他写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该书一经问世,即以二十二种语言风靡全球。

奥格·曼狄诺1924年出生在美国东部的一个平民家庭。在28岁以前,他是幸运的,完成了学业,有了工作,并娶了妻子。但是后来,面对人世间的种种**,由于自己的愚昧无知和盲目冲动,他犯了一系列不可饶恕的错误,最终失去了自己一切宝贵的东西——家庭、房子和工作,他近乎于赤贫如洗。于是,他开始到处流浪,寻找自己并寻找赖以度日的种种答案。一次,他去教堂做弥撒,认识了一位受人尊敬的牧师,也许是由于他苍白的脸庞和忧郁的眼神,牧师同他展开了交谈,并解答了他提出的许多困惑的人生问题。临走的时候,牧师送给他十二本书,让他从中找到了做人的道理。

从此,曼狄诺开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活热情和勇气。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当过卖报人、公司推销员、业务经理……在这条他所选择的道路上,充满了机遇,也满含着辛酸,他已战胜了自己,因为他拥有了一种进取的力量,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做成大事,绝不能缺少进取的力量,因为进取的力量能够驱动你不停地向上提高自己的能力,把成大事者的天梯搬到自己的脚下。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终于在35岁生日的那一天,他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成功无止境》杂志社,从此步入了富足、健康、快乐的乐园,并在44岁的时候出版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后来有人问曼狄诺为何会走向成功?他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因为我的身上有一股进取的力量,这股力量的来源就是我有一颗进取的心。”

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来说,没有什么比我们的进取心更重要的了。如果我们的态度是消极而狭隘的,那么,与之对应的就是平庸的人生。而如果我们能以高于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要求自己、培养自己,我们会收获成功,由弱变强。没有进取心,得过且过,我们只能永远是一个小职员。我们必须希望自己能拥有更高的职位,以督促自己努力得到它,否则,我们永远也得不到。不要怀疑自己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只要我们敢于憧憬未来,积极努力,我们就是在向着目标前进。

进取与成功有约

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决不应低估了进取心的重要性。进取心是为了战胜失败而必须培养的品质之一。个人进取心,是实现目标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会使你进步,使你受到注意而且会给你带来不断成功的机会。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讲座,邀请到了当时声誉已登峰造极的伟大的邱吉尔来演讲。

邱吉尔用手势止住了大家雷鸣的掌声后,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我的讲演结束了。”说完就走下讲台。

会场上沉寂了一分钟后,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这掌声不仅是对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的尊敬,更是对这位伟大人物进取精神的一种褒扬。

永葆进取心,追求卓越,永远是成功人士的信念。它不仅造就了成功的企业和杰出的人才,而且促使每一个努力完善自己的人,在未来不断地创造奇迹。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着勇往直前,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心。当一个人具有不断进取的决心时,这种决心就会化作一股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任何困难和挫折都阻挡不了的,凭着这股力量,他会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当他们面对具有巨大威慑的山峰时,这种进取心就会让他们充满巨大的力量,敢于挑战最大的危险,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攀登者不仅敢于向可能性挑战,而且敢于向不可能性挑战。而这种挑战就是成功的进取心所驱动的。

莫德克·布朗的成功经历,完美地诠释了进取心与成功之间的联系。莫德克是美国棒球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投手之一。他从小就决心要成为棒球联盟的投手。

可是上帝并没有因为他的决心就将幸福降临到他的头上。他小的时候在农场做工的时候,有一天手被机械夹住,失去了右手食指的大部分,中指也受了重伤。

你要知道,对于一个投手,失去手指意味着什么。成为全棒球联盟最好的投手,在这个事件之前是完全可能的。可现在,手变成这样,这个梦想好像永远只能是幻想了。

可是这位少年不这样想,他完全接受了这个不幸的事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会用剩余的手指投球,终于成为地方球队的三垒手。

有一天,莫德克从三垒传球到一垒,教练刚好站在一垒的正后方,看到旋转的快速球划着美妙的曲线进入一垒手的手套里,惊叹道:“莫德克,你是天才投手。球控制得太出色了,球速也快。那种会旋转的球,任何击球手都会挥棒落空的。”

莫德克投的球速度快,又有角度,上下飘浮,然后进入捕手手套的中央。击打者都束手无策。莫德克将击球手一个个三振出局。他的三振纪录和成功投球的次数都很了不起,不久便成为美国棒球界最佳投手之一。

正是受伤的手指,也就是变短的食指和扭曲的中指,使球产生了刁钻诡异的角度和旋转。少年莫德克之所以能成功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正是靠着一股永远进取的精神才取得了成功。

对于一个有进取心的人来说,他即使屡遭失败但仍然十分努力。“成功的大小不是由这个人达到的人生高度衡量的,而是由他在成功路上克服的障碍的数目来衡量的。”

一些人缺乏努力进取的精神,是因为他们以为那样做会超出自己的能力。结果,他们就不再督促自己了。努力进取就是要求你付出百分之百的精力——无需更多,当然也不能少。如果你尽到了全力,你就可能抓住每一个成功的机会。

坚持不懈的人不会仅靠运气来取得成功。处境不利时,他们坚持工作,他们明白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不能放弃努力。这是成功的关键所在。成千上万的人会选择放弃,但也有一些人会像托马斯·爱迪生那样坚持不懈。爱迪生说:“我是在别人都停下来的地方开始的。”

进取心是成功人士的一种美德,它能驱使一个人在不被吩咐应该做什么之前,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

如果你有足够的决心并付之于坚韧的努力,你就一定会成功。要好好利用每一次机会向上爬,不要抱怨运气不佳。

永远保持一颗进取的心,战胜成功道路上的各种不利因素,最终才能取得成功。生命在进取中生生不息,事业在进取中蒸蒸日上,人类也将在进取中超越自我,创造卓越。

让我们与成功有个约定,并通过百折不挠的进取心奔向成功的顶峰。

别让“满意”、“安分”束缚住自己

人人都愿意获得满意的结局,而一旦志得意满,一个人往往失去奋斗的动力,从这一点上说,心底里始终保留一些不安分的**,会给自己存下一点迈向更大志向的**。

人人头上一片天,脚下一块地。要想天高地阔,必须始终追求更高远的志向。这里要说的是一个小人物发誓要做出个样子的故事。

1970年7月,高欣出生于东北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高考时,他没考上大学,就进了一所职业大专读酒店管理专业,可眼瞅着职高快毕业了,又因为打架被学校开除。高欣的母亲非常伤心失望,常常当面追问他:“明年的今天你干什么?”

1988年,高欣离开学校,开始闯**社会。卖过菜、烤过羊肉串……他慢慢明白了生活的艰辛。1989年4月,一家饭店公开招人,这是东北最好的五星级酒店之一。

经过几天的培训,高欣上岗了,当大厅服务员。可缺乏英语基础的他第一天就现了眼,把一个要上厕所的客人领到了咖啡厅。客人到值班经理处投诉,并用英语将他大骂了一通,高欣一句也听不懂。随即,高欣被降职当了行李员。1991年秋天,香港富商李嘉诚下榻该饭店,高欣给李嘉诚拎包。饭店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一大群人前呼后拥着李嘉诚,他是走在人群的最后一位。他清楚地记得那两只箱子特别重,人们簇拥着李嘉诚越走越快,他远远地被抛在了后面,气喘吁吁地将李行送到房间,人家随手给了他几块钱的小费。身为最下层的行李员,伺候的是最上流的客人,稍微敏感点儿的心,都能感受到反差和刺激。高欣既羡慕,又妒忌,但更多的是受到激励。“我就想看看,是什么样的人住这么好的饭店,为什么他们会住这么好的饭店,我为什么不能?那些成功人士的气质和风度,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告诉自己,必须成功。”

不久,高欣与同事为一个香港来的旅游团送行李,全团有100多件各式行李,要求30分钟内送到不同楼层的每个人的房间,他们俩人累坏了。高欣与那位同事跑到饭店14层楼顶上吸烟,脚下是车水马龙的大街,楼房鳞次栉比,看着看着,高欣突然指着下边说:“将来,这里会有我的一辆车,会有我的一栋房。”

“你没病吧?”同事不以为然。他认为高欣累病了。1991年11月,高欣做了门童。门童往往是那些外国人来饭店认识的第一个中国人,他们常问高欣周围有什么好馆子,高欣把他们指到饭店隔壁的一家中餐馆。每个月,高欣都能给这家餐馆介绍过去两三万元的生意。餐馆的经理看上了高欣,请他过来当经理助理,月薪800元,而高欣在饭店的总收入有3000多元,但他仍旧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份兼职。他看中的并非800元的薪水,而是想给自己一个机会。

为了这份兼职,高欣主动要求上夜班。那段时间,高欣在饭店上晚班要上到早晨6点,然后找个地方匆匆睡上一觉,餐馆营业时间一到,他就要西装笔挺地站在大堂上。几十号人,男女老少大大小小都归他管,一会儿都不能闲着,一直忙到晚上,他再从墙头爬过去回到饭店,换上工作服做门童,见人就哈腰,还要跟在一群群昂头挺胸的人后头,拎着包,颠颠地一路小跑。

这样的生活过了4个月,高欣的身体和精神都有些顶不住了。他知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他必须做出选择。

高欣在父母不解的眼光和叹息中辞职,进了隔壁的餐馆,做一月才拿800块工资的经理助理。可事情并没有像当初想像的那么顺利,经理助理只干了5个月,高欣就失业了,餐馆的上级主管把餐馆转卖给了别人。

闲在家里,高欣不愿听家人的埋怨,经常出门看朋友、同学和老师。一天,他去看幼儿园的一位老师。老师向他诉苦:我们包出去的小饭馆,换了4个老板都赔钱,现在的老板也不想干了。高欣眼中一亮,忙不迭地问:“怎么会不挣钱?那把它包给我吧。”

高欣用1000块钱起家,办起了饺子馆。来吃饺子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最多的时候,一天营业额超过了5000块钱。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高欣想出了一招,将每个星期六的营业额全部拿出来,当场分给大家。这样一来,大家每周有薪水,多的时候每月能拿到4000元,热情都很高。一年下来,高欣自己挣了10多万元。

高欣初获成功,他又寻思着更大的发展。1993年1月,他在火车站开了一家饺子分店。一个客人在上车前对他说:“哥们儿,不瞒您说,好长时间以来,今天在这儿吃的是第一顿饱饭。”当时高欣就想,为什么吃海鲜的人,宁愿去吃一顿家家都能做、打小就吃的饺子呢?川式的、粤式的、东北的、淮扬的,还有外国的,各种风味的菜都风光过一时,可最后常听人说的却是,真想吃我妈做的什么粥,烙的什么饼。人在小时候的经历会给人的一生留下深刻印象,吃也不例外。

一有这样的想法,他就着手实施,随即他终于领悟到了自己要开什么样的饭馆了。他要把饺子啦、炸酱面啦、烙饼啦,这些好吃的、别人想吃的东西搁在一家店里,他要开家大一些的饭店。

他以每年10万元的租金包下了一个院子,在院里拴了几只鹅,从农村搜罗来了篱笆、井绳、辘轳、风车、风箱之类的东西,还砌了口灶。“大杂院餐厅”开张营业了。开业后的红火劲儿,是高欣始料不及的,高欣觉得成功来得太快了。300多平方米的大杂院只有100多个座位,来吃饭的人常常要在门口排队,等着发号,有时发的号有70多个,要等上很长一段时间才有空位子。大杂院不光吸引来了平头百姓,有头有脸的人也慕名而来,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台湾艺人凌峰等都到大杂院吃过饭。

后来,大杂院的红火已可用日进斗金来形容。每天从中午到深夜,客人没有断过,一天的营业流水在10万元以上。3年下来,有人估算,高欣挣了1000余万元。

目标定位为我们带来期盼,刺激我们奋勇向前,但不少人总是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小之又小,结果容易满足取得的一点点成就。其实对人生、事业定位时目标高一点更好,因为这样人才更会有气可斗。目高于顶,绝非鼓励你以倨傲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而是主张人应有高远的追求。人人都愿意获得满意的结局,而一旦志得意满,一个人往往失去奋斗的动力,从这一点上说,心底里始终保留一些不安分的**,会给自己存下一点迈向更大志向的**。

莫在过去的辉煌里长睡不醒

站在充满鲜花和掌声的领奖台上,那确实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但是对于现在来说,它早已成为永远的过去了,别人不会永远记住我们过去的风光,我们也没有必要把那一次成功当成永远骄傲的资本,躺在那温暖的赞扬声中长睡不醒!

由于事业取得了一定成功而骄傲,把一时的成功当做永久的成功,这样的人常会从此固步自封,止步不前,甚至前功尽弃。我们常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如此轻易地满足。但是,很多人常常不能走出曾经的辉煌记忆,沉浸于虚无的胜利幻想中。他们因为过去的一次成功就自我满足,眼前显现的永远是早已逝去的鲜花与掌声。所以,自视甚高、目中无人,更有甚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所谓面子和虚荣心,非但自己不思进取,还伺机嘲讽别人的努力,最终导致了心志的堕落。

有新闻报道,某大学一名男生自杀了!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校园、整个城市,乃至全省。谁能相信他会自杀呢?四年前,他可是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这所大学的。如此一个优秀的学生怎么会轻生呢?

熟悉他的同学、老师和老乡,都为他的轻率而倍感痛心。此时谁又能记得四年前他的风光呢?这所大学虽是重点,却一直鲜有省状元考进来。他进校后,学校领导、老师对他备加重视。仅对他个人的宣传就做了半学期,从此他成了全校的热点人物,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老师的宠爱、同学的羡慕以及一些人的吹捧,也让他有了飘飘然的感觉。从此,他变了,从那个勤奋上进、谦虚好学的少年变得极其高傲,他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就是最棒的。他也不再像其他同学一样刻苦用心,甚至经常因为觉得老师讲得不好而不去上课,也从不参加集体活动,而是时常沉浸于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的世界里混沌度日。

老师为他的成绩滑坡而担忧,经常劝导他要戒骄戒躁。可是他总是把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他认为,自己这么聪明,对付那些考试是小菜一碟。就这样,虽然从未在期末考试中挂“红灯”,但是成绩平平。转眼到了大四,保研名单上自然没有他。于是,他终于不甘心起来,向全班同学宣称他要考取全国最著名大学的计算机硕士研究生。

从此,他开始起早贪黑地学习了。无奈,由于大学期间专业功底太差,最终他的成绩没有过线。这对于骄傲惯了的他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整个人崩溃了,在成绩公布榜前默默伫立了很久很久。

当然晚上,宿舍的同学发现他没回来休息,也没有太在意,以为他心情不好去哪里散心了。可是,第二天一大早,人们在教学楼前发现了他的尸体。他的口袋里装着一份浸透了鲜血的成绩通知单和一份遗书。他说:“因为我知道自己再也骄傲不起来了,所以我选择了死亡。对我而言,没有了骄傲就如同剥夺了我的生命。”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离去了,正是因为他一贯沉醉于自己曾经的辉煌,一旦幻梦变得支离破碎,他那颗习惯了赞扬和追捧的心,便难以负荷以至于精神崩溃。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一个人若种植信心,他会收获品德。”而一旦一个人种下骄傲的种子,他必将收获众叛亲离的果子,甚至是不可预知的危险。这位轻生的男同学自满自得,不懂得戒骄戒躁,脚步一味地停留在原地,而虚荣心却日益膨胀,最终心理压力承受不住,使年轻的、本来该有所作为的生命走向了终结。可悲的是,直至死前他也未能明白自己失败的原由,他不知道,是骄傲害了他,是虚荣心害了他!

人如果有了名气,常常会飘飘然。那个4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小小年纪就出名,长大后先被提拔做了侍御史,后来又改任北海相,他认为自己既有才又有名望,所以待人傲慢,甚至多次戏弄辱骂曹操,结果被人诬陷图谋造反,不但自己遭受杀身之祸,而且殃及两个儿子。

拿破仑,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一位被自己过去的辉煌冲昏头脑的人。他率领的军队曾出奇制胜,所向无敌。可是胜利让他丧失了客观分析敌情的能力,战绩使他骄傲自大、目空一切、武断专横。最终兵败滑铁卢之战,由战争之神一下变为阶下囚。

大文豪王尔德曾说:“人们把自己想得太伟大时,正足以显示本身的渺小。”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谁也不是常胜将军。让曾经的胜利,曾经的辉煌留在心底,闲来无事,偶尔拿出来玩味一下,实无不可。万不可把它当成永远的荣耀,从此止步不前。一个真正的智者,是不愿靠吃老本生存的,更不会原地踏步,而是力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沉醉于自满自得,这是愚蠢的表现。过分的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是一种无知,它虽能满足一时的虚荣心,也常使人错生优越感和自我幸福感,但实际上是自欺欺人,最终只会导致心灵的萎缩。

列出你的生命清单

人生定位、人生计划,对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至关重要。人一生会做无数次的计划,但如果最大的计划——定位人生的计划没做好,就容易遭遇最大的失败。人生定位就是对人生实行目标管理,它的重点是:认真总结自己的昨天,明确自己的今天和明天,找出人生中的亮点,把烦恼、困苦、挫折作为激发才智、调整心态的良药,把逆耳的忠言作为行动的指南,从而活得更充实,更快乐,更顺利。

五官科诊室里同时来了两位病人,都是鼻子不舒服。在等待化验结果期间,甲说,如果是癌,立即去旅行,并首先去拉萨……乙也如此表示。结果出来了,甲得的是鼻癌,乙长的是鼻息肉。甲留下了一张告别人生的计划表离开了医院,乙却住了下来。甲从攀枝花坐船一直到长江口;到海南的三亚以椰子树为背景拍一张照片;在哈尔滨过一个冬天;从大连坐船到广西的北海;登上天安门城楼;读完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力争亲临实地听一次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写一本书……凡此种种,共27条。

他在这生命的清单后面这样写道:我的一生有很多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现在上帝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为了不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后几年去实现还剩下的这27个梦想。当年,甲就辞掉了公司的职务,去了拉萨和敦煌。第二年,他又以惊人的毅力和韧性通过了成人考试,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这期间,他登上过天安门城楼,去了内蒙古大草原,还在一户牧民家里住了一个星期。现在这位“病人”正在实现他出一本书的宿愿。

有一天,乙在报上看到甲写的一篇有关生命的散文,于是打电话去问甲的病情。甲说,我真的无法想象,要不是这场病,我的生命该是多么地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实现自己想去实现的梦想。现在我才体味到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你生活得也挺好吧?乙没有回答。因为在医院时说的,去拉萨和敦煌的事,他早已因患的不是癌症而放到脑后去了。

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患有一种癌症,那就是不可抗拒的死亡。我们之所以没有像那位患鼻癌的人一样,列出一张生命的清单,抛开一切多余的东西,去实现梦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许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还会活得更久。然而也许正是这个量上的差别,使我们的生命有了质的不同——有些人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有些人把梦想带进了坟墓。如果你不想到了生命弥留之际后悔自己的一生,最好的方法就是从现在起给自己制定一份翔实的人生计划,把自己的梦想写在纸上,让它时刻鞭策自己,把它落实到实处。

在西欧的很多国家的人们,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到宁静、清幽的山村去度假,或者出国旅游,我们对此很难理解,西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消费水平高,他们却很轻松的工作,还有那么多休闲时间,过的挺轻松自在,为什么呢?在那里,他们有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他们把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以及工作任务事先记录在笔记本里,甚至人生计划提前几十年也就写好,这样将会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人生的目标也更明确。回顾国内,在风风火火、忙忙碌碌的人群中,都呈现出无精打采的苦脸,有些还感到工作劳累,整天在盲目中瞎撞。休闲的背后是辛勤的记录和细致的思考,也是一种痛苦的过程,因此他们比我们聪明。

人生定位与计划,根本在于为自己的发展描绘一个整体的结构。规划好自己,才可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精心设计人生计划,充分显示非凡的智慧和谋略,显示高瞻远瞩的气度,才能智赢天下。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有的人在邪恶上寻找勇敢,而这种寻找最终会让他碰得头破血流;有的人在谎言中寻找安慰,而这种寻找只能让他陷入沉溺;有的人从吝啬者身上寻找慷慨,而这种寻找却让他一无所获。还有太多的人想从药物、酒精或者感官的兴奋中找到安宁与快乐,显然这些都没有用。不要在不必要的地方付出你全部的精力,若要有所收获,必须选择正确的方向。

有的人羡慕那些刚过“而立”之年,便已拥有巨额财富、显赫地位的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也许是因为有好机缘,有贵人扶持……然而,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在正确的时机,正确的地点,选择做最适合自己的行当。

卡特在怀特汽车公司当经理的助手。一次,上司要卡特将一辆出事的卡车卖给收购废弃车辆的人,结果车子卖了450美元。两星期之后,上司又要卡特去买一副二手的引擎,装在另一辆卡车上。收购废弃车辆的人,从两星期前卡特卖给他的那辆卡车上拆下引擎,用换下来的引擎跟卡特讨价还价,然后他给卡特拿来580美元的报价单。

这令卡特茅塞顿开。他发现卡车上有许多零件很有价值,事实上,他以450美元价格出售的卡车,拆卸成零件之后出售,价值要增加2倍到3倍以上。这时候他第一个反应就是,他要从事废弃物的事业。

从此,卡特开始从事二手卡车零件的生意,并因此大赚特赚。自从他发现二手卡车零件获利惊人之后,仅过了一星期,就开始自己做。他以500美元的价格买下第一辆事故卡车,拆解下来的零件,卖了2倍的价钱。靠着这个卖废车零件的工作,卡特迅速成为了一个百万富翁。他告诉身边的朋友:“嘿!伙计,留心那些小事,说不定哪个小细节就可以让你走上一条致富之路!”

而弗雷森夫妇的择业秘诀则是,做别人很少去做的工作。他们说:“如果每个人都做同样的事情,竞争太激烈,那么根本就赚不到钱。”

尽管弗雷森夫妻都不是大学毕业生,但是他们的资产净值却超过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他们都很努力工作,想要成功致富,早点退休享福。当年弗雷森33岁,弗雷森太太29岁,他们向父母借了33美元,购买了一部二手的全自动洗车设备,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们认为这是一个理想的事业,竞争对手少,获利较多,更容易达成自己的目标。弗雷森太太曾对访问他们的人说:“感谢你没有将洗车业纳入白手起家致富的行业,因为愈少人注意这个行业愈好。”

选择就像是盖房子,如果房子盖在不理想的地点,地基是泥沙或沼泽,即使地面上的建筑花了几百万美元,这栋房屋还是不稳固。你需要不断地跟流动的泥浆与沼泽搏斗,但是永远也无法取胜。只有将房子建在坚实的土地上,这房子才经得起风吹雨打,你也不必再跟这些不利因素搏斗。

选择不对,努力白费。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努力一定要放在选择之后。昨天的选择决定今天的结果,今天的选择决定明天的结果。所以在你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定位、选择一生的事业时,你一定要拥有选择的智慧。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否则,就算机会来了,你却手足无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溜走。而且“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机会错过了,即使你再痛苦懊悔也难以挽回。

机遇对于那些敢于高点定位、对人生怀有强烈欲望并准备为之奋斗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和珅登上政治舞台之前的第一声叫喊,便引起了乾隆帝的注意,正是由于他抓住了这瞬间的机遇,才能顺利地爬上了梦寐以求的高位。

和珅,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他的父亲常保本是不知名的副都统,和珅年少时家境一般,至乾隆中叶,还不过是八旗官学生,只中过秀才。以这种出身,和珅要出人头地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乾隆四十年(1775年)是和珅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在这一年,和珅巧逢机缘,得见天颜,奏对称旨,甚中上意,从此便攀龙附凤,飞黄腾达。

一日,乾隆准备外出,仓促间黄龙伞盖没有准备好,乾隆帝发了脾气,喝问道:“是谁之过?”皇帝发怒,非同小可,一时间,各官员都不知所措,而和珅却应声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

乾隆皇帝心头一动,循声望去,只见说话人仪态俊雅,气质非凡,乾隆不仅更为惊异,叹:“若辈中安得此解人!”问其出身,知是官学生,也是读书人出身,这在侍卫中是不多见的。乾隆皇帝一向重视文化,尤重四书五经,对一些读过四书五经的满族学生,当然更加另眼相看。所以一路上便向和珅问起四书五经的内容来。和珅平日也是很用功的,所以应对自如,使乾隆帝龙颜大悦。至此,和珅进一步引起了乾隆帝的好感,遂派其都管仪仗,升为侍卫。从此和珅官运亨通。一次偶然的机遇,便为和珅铺平了升迁之路。

和珅之所以能抓住机遇,是跟他平时的准备分不开的。实际上,和珅不但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而且他还是一个颇通诗书的能人。拿他在狱中所写的两首《悔诗》来看,其中有“一生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和“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几句,不次于李斯临死前上书之以罪为功。说和珅无才无能是不符合事实的。

据马先哲先生考证,和珅精通四种语言,这在清高宗所写的两次《像赞》里有明确记载:一在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里说,和珅“承训书谕,兼通满、汉”;一在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平定廓尔喀(今尼泊尔)十五功臣图赞》里也说,和珅“清文(即满文)、汉文、蒙古、西番(即藏文),颇通大意”。原注有云:“去岁(乾隆五十六年)用兵之际,所有指示机宜,每兼用清、汉文。此分颁给达赖喇嘛,及传谕廓尔喀敕书,并兼用蒙古、西番字。臣工中通晓西番字者,殊难其人,惟和珅承旨书谕,俱能办理秩如”(详见《八旗通志》卷首六)。当时满汉大臣中能兼通满、汉两种语文者,就比较罕见,像和珅一人能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确实难能可贵了。乾隆如此信任和珅,很大程度上也是用人用其长,和珅的才能是不能否认的。

而且,和珅工诗能绘事,非仅诵四子书之辈可比。诗有《嘉乐堂诗集》,不分卷,系与弟和琳、子丰绅殷德于1811年(嘉庆十六年)合刻本,其狱中《悔诗》两首,亦均收入。画则因和珅人品甚恶,不为世人所珍,很少留传至今。已故国际著名史学家洪煨莲(业)先生藏有和珅所作山水小横披一帧,绘于棉布之上。和珅不画在绢上,也不画在纸上,惟独画在布上,这布大概就是当年英使马戛尔尼所贡之细密洋布,似为创举,可谓好事。据《乾隆英使觐记》载,称和珅为中堂,“中堂”系当时人对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为真宰相的代称。马戛尔尼目睹和珅,说他英俊有宰相气度,举止潇洒,谈笑风生,樽俎间交接从容,应对自若,事无巨细,一言而办。异邦人记当时人情事,自属可信。然则和珅之能得清高宗的独宠,二十年如一日,又岂一般满汉大臣所能望其项背?

实际上,和珅在青年时代是相当刻苦的。他的诸多才能大都是在这个时候培养起来的。在《清史稿》和《清史列传》中只记载:和珅“少贫无籍为文生员”。除此之外,有关和珅青少年时期的记载很少。但从笔记和野史中可以知道,和珅童年时曾在家里与弟弟和琳一起接受私塾先生的启蒙教育。到了少年时期,他们两人一起被选入咸安宫官学读书。这种学校一开始主要是为了培养内务府人员的优秀子弟而设立的。到了乾隆年间,除了继续供内务府官员的优秀子弟就读外,还大量招收八旗官员优秀子弟入学。

咸安宫官学的课程,主要有满、汉、蒙古语言以及经史等文化课。此外,每个学生还必须学习骑射和习用火器等军事课程。因为满族是靠武功“马上得天下”的,故清代前期十分重视军事课程。可见,咸安宫官学的学生绝非一般等闲之辈,他们都是从众多的八旗子弟中经过仔细筛选,择优录取的,这些学生不但品学兼优,而且相貌英俊,个个都是一表人才。在这所学校里任课的教师,绝大多数为进士出身的翰林,最差的也是举人。该校课程多样、全面、正规,要求严格,教学效果好,成绩显著,培养了大批为朝廷服务的干才。这说明咸安宫官学是清代各种学校中的佼佼者。在这里就读的学生,大多数是“人品”出众、才貌双全的八旗子弟。

和珅大概是在十多岁后进入这所学校的。由于他天资聪颖,记忆力强,过目不忘,加上他锐意进取,勤学苦读,所以经常得到老师们的夸奖。如后来得到他信任、照顾和提拔的老师就有吴省兰、李璜和李光云等。

由于和珅的刻苦努力和博学强记,在咸安宫官学学习期间,不仅将四书五经背诵得滚瓜烂熟,而且他的满、汉文字水平也提高得很快,此外,还掌握了蒙古文和藏文。正如和珅在悼念其弟和琳的诗中写道:“幼共诗书长共居。”此外,当时著名学者袁枚也曾表彰和珅、和琳兄弟“少小闻诗通礼”。这些都是说他们兄弟是有一定学问的。

和珅还练就了一笔好字,他的字看起来很有功夫。同时,他对诗词歌赋与绘画也很喜欢,虽不能说他的诗造诣深,但他是读过不少诗词的。就是由于这个时期打下的基础,才使他日后为官时充分施展了“才能”。

所以,当机遇来临之时,和珅当然稳操胜券,因为很大程度上,能力就是机遇。有机遇而无能力,也只会错失良机,争气又从何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