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认为,所有沟通都是由管理者发起的,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然有很多形式的沟通是由下属发起的,最常见的就是下属的牢骚。但是,有时候牢骚所引起的沟通并没有多好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管理者往往对牢骚持抵制态度。
不可否认,大多数管理者不喜欢总爱发牢骚的下属,觉得他们很讨厌,有意见不直接说总是在背地里嘀嘀咕咕。这是对发牢骚者天大的冤枉,其实爱发牢骚的下属也很可爱。首先,他有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欲望,他说的话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其次,他有表达看法的勇气;再者,他还掌握了下属所独有的表达技巧,只不过这种技巧跟管理者们所认为的技巧相悖。不然,为什么大多数下属在发牢骚时就那么巧都被上司发现了呢?下属怎么不选择在没人的时候说呢?
在这里,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些发牢骚者的所思所想,大家看后就会觉得发牢骚的下属真的很可爱。
“领导,我在说‘怪话’,快看到我,快看到我,快来找我谈谈吧!”
“就选这里吧,领导能听到,但是我要假装不知道他能听到。”
“最好让领导听到,实在不行就让领导的亲信听到。”
“先制造影响吧,引起领导的注意,或许还能找到几个同盟。”
“会不会被报复呢,会不会觉得我很差劲呢?”
“不妥吧,他那么忙,我那么嫩,很有可能被搁置在一旁的。”
“找领导谈谈吧,把我的想法告诉他。”
“我的要求没被满足,我觉得不舒服,我觉得有些地方不合理。”
如果我们把下属的这些心路历程画成一组图,你不觉得这个下属真的很可爱吗?他就像跟家长斗智斗勇的孩子,啼哭的背后隐藏的是被关注的需求;她又像极了跟情人吵架之后的少女,在走出几步之后回头对呆坐在那里的他说:“我要走了,你不要来追我。”其实她分明就是说:“傻瓜,你快来拉我回去呀。你可千万不能让我走。”
虽然有些不太严肃,但是这就是事实。这个并不太严肃的情景背后却藏着一个糟糕的真相,那就是这个能够滋养出牢骚的环境,沟通一定不顺畅。把一个想要说话的下属逼得不得不和上司“斗智斗勇”,说明“言路”已经被堵塞很久了。如果我们继续置之不理,那就只能等着“决口”了。
所以,牢骚是金,敢于发牢骚的下属更是比金子都珍贵。但是,长久以来,很多管理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他们的真实价值,甚至还把他们定性为职场上的“不安定分子”。也许是这样的下属演变成真正的“不安定分子”的可能性很大吧,他们成了上司的“眼中钉、肉中刺”。也许下属会想:都已经这样了,上司还不闻不问,要不破罐子破摔吧。
如果这时候管理者能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其中蕴含的契机,认真跟他们沟通,或许真的会是一场比较省力的沟通。你只需要让开一个出口,下属的所思所想就会喷涌而出。虽然发牢骚者说的不一定是真知灼见,但是一定是肺腑之言。这种肺腑之言也许不够深刻、全面、深远,但是对企业的发展依然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至少他能告诉你,公司在哪些方面出了问题,能让我们警醒。而且发牢骚者一旦经历过一场有效沟通的洗礼,他们的积极性、责任感和获得感会更强,一定会成为同事中的佼佼者。
抓住下属主动送出的这个“礼物”,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技巧,需要的只是你转变思维。在优秀的管理者的思维中,发牢骚者是一群可爱的人,是一群有价值的人,更是一群很有潜力的人。只要有了这样清晰的认识,接下来所做的一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我们在这里就不跟大家分享什么技巧了,我们来分享几个榜样,看看这些企业界的“巨头”都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世界首富、无数次被当作榜样的比尔·盖茨就非常鼓励员工们畅所欲言。他鼓励员工对公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甚至是管理者的缺点都毫无保留地提出批评和建议。他说:“如果每个员工都能提出建议,就说明每个员工都在关心公司,公司才会有前途。”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有句口头禅:“让员工把不满都讲出来。”他不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还要求企业中所有的管理者都让下属把所有的不满讲出来。正是由于他这样做了,他们的管理工作多了很多快乐,少了很多不愉快,公司的人际关系也更加和谐,很少出现矛盾。
在摩托罗拉公司内部,每个员工都佩戴着一张IDE卡,这个卡片用来记录自己的不满和抱怨。公司的制度允许员工明目张胆地发牢骚。这上面写着公司希望能够发“牢骚”的一些问题,比如“你是否拥有一份你认为有意义的工作”“你的工作是否使你感到鼓舞并且正付诸行动”。你也可以选择“自定义”模式,写下自己感觉不满意或者有问题的地方。但是,这还不是牢骚活动的全部,一旦你的卡片上出现了否定的答案,或者你自发提出的一些问题,那么接下来就会有专使来聆听你的牢骚,而这时真正的“牢骚活动”才刚刚开始。
毫无疑问,这些公司的这些举措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虽然我们不能从成功的结果开始倒推,说这些公司的成功缘于实施这些措施,但是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公司的成功离不开有效实施这些措施。
所以,一定要给予牢骚和发牢骚者足够的重视和礼遇。这是下属主动送给你的“礼物”,也是下属给你的一种提醒,你不能讨厌,也不需要过于紧张。虽然牢骚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沟通不顺畅,但是事情还不是太糟,还有下属迫切地想告诉你一些事情。你只需要对它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礼遇,这是优秀的管理者面对牢骚时应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