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挫折激励,使遭遇挫折的下属重新回到积极的状态上来,这是挫折激励最基本的作用。挫折激励还有另外一种作用,虽然大家也许经常在用,却从来没有明确提出过。在介绍这种激励作用之前,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
假设你所在的单位有一个部门经理的位置出现了空缺,利用公司的晋升制度层层筛选,最后有两个合适的人出现在备选名单中。这两个候选人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对公司的贡献都不相上下,唯一不同的就是他们的职业经历。
A是该部门原主管的下属,成长相对比较曲折。虽然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都无可挑剔,但是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他的工作曾经遇到过几次挫折,后来在管理者的帮助下完成了蜕变,最终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主管。相对于A的曲折成长经历,B的成长之路算得上是一帆风顺,甚至连一次挫折都没有遇到过。
假如你是一名管理者,对于上述这两个部门经理候选人,又该怎么处理呢?请注意,这不是一个选择题,问的不是你会选择谁,而是你会怎么处理。如果你想在这样的情境下做出选择,那不得不说,不管是选择A还是B,都是不明智的。
这个问题我们不做统一回答,大家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分析。在这里我们先分享一位管理者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面对这样的问题,这位管理者给出了如下处理方案:
“如果我们公司出现这样的局面,我是没有权力进行选择的。我们公司的晋升制度不允许我做出任何一种选择。作为他们的直接管理者,虽然我的意见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是我不能在这时做出选择。这不合制度规定。
“他们能够获得候选资格,也不是因为谁做的决定,而是因为他们经过了层层筛选,他们符合那些标准。既然他们都符合标准,我们没有权力决定他们是否晋升。决定他们是否晋升的是试用的结果,我拥有的权力是对他们试用的结果给出审核意见,这是我必须做的。因为按照公司的规定,他们两个人将同时进入试用阶段。”
说到这里,这位管理者突然意味深长地笑了:
“我想我可以在接下来的试用阶段做一点儿文章。虽然晋升制度没有给予我决定谁能晋升的权力,但是我拥有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安排不同的工作试用他们的权力,只要这样的安排对公司和他们的成长有利。
“接下来,我会根据B的具体情况,安排一些或许他并不擅长的工作,这样他在试用期或许就会遇到一些挫折,如果有必要,接下来的晋升失利会是更大的挫折。但是,对于A,我不会花太多的心思考虑这个问题,我会完全按照工作的需要安排,只要他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就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完成晋升。”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个管理者“很坏”,但是不得不说,他给出的方案相当不错。他在完全遵守公司晋升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安排试用工作,给出了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对他们两个人不公平,觉得这是在“暗箱操作”。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处理很公平,绝对不是“暗箱操作”,这恰恰是制度弹性的最佳诠释。
这位管理者之所以要对B进行“特殊关照”,就是要对他进行挫折激励,因为他深知部门经理以后必须能独当一面,不仅要有带领团队取得成功的能力,更要具备在挫折和失败的打击下浴火重生的能力。B的成长经历太顺利了,如果不在这时对他进行挫折激励,他可能会在更重要的岗位上付出更沉重的代价,对公司和B的成长都会造成更坏的影响。选择这时候对B进行“淬火”,既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制度尊重,更是对B的真正关爱,所以很公平。
通过分析案例,我们要表达的核心问题也呼之欲出了,就是使用挫折激励的一个重要原则:没有遭受过挫折的下属难免会志得意满,难免会经不住失败的打击,而对这些能力出众的人才进行淬炼是挫折激励的重要价值之一。能否利用挫折激励给职业生涯一帆风顺的下属制造点麻烦,并帮助其淬炼成钢,是衡量管理者能否有效运用挫折激励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