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心理学家贡献的情感激励密码(1 / 1)

“如果你希望某人为你做一些事,你就必须用感情而不是智慧。谈智慧可以刺激他的思想,而谈情感却能刺激他的行为。如果你想发挥你的说服力,就必须好好处理一个人的感情问题。”罗勃·康克林的这段话原本是用在人际交往上的技巧,但是用在下属管理上也很合适。

刺激人的行动而不仅仅是刺激他的思想,这才是激励的终极目标。只有让被激励的目标行动起来,我们的激励才能起作用。而这个让被激励者行动起来的秘密就是情感激励。

作为被激励的目标,人本来就有感情,而且绝大多数人受情绪影响的程度要远大于受理智影响的程度。所以,要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情感的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就像我们在这个简单的示意图中看到的那样,一个情绪低落的下属,其工作积极性非常低,他会用各种形式发出消极抱怨的信号。如果他的上司是一个情感激励的高手,就会及时发现这种信号,并通过倾听,了解他的情绪状态,然后运用情感激励法扭转他的情绪状态,进而促使他的行动力和工作效率得以提高。这就是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运用情感激励法提升工作效率的路径。其实,对管理者来说,这样的过程肯定经历过很多次。

观察这个路径图,我们会发现,由管理者直接指向下属的箭头并不是“情感”,而是“心情”。也许大家觉得这不可思议,认为应该是“情感”啊,怎么会是“心情”呢?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心情”就是揭开情感激励的核心密码。

在心理学中,大家都比较认同的关于心情特征的描述是:心情是一种能够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感状态。心情具有弥漫性的特点,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特定的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情感状态体验对待一切事物。之所以说是“描述”,而不是“定义”,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心理学领域对“心情”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概念性的定义。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心情能够成为情感激励核心,是因为两个要素:首先,它能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状态;其次,它是具有弥漫性的。一旦个体受外界刺激后形成一种心情,它就会用这种情感状态去对待所遇到的所有事物。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位下属心情不同的时候,交给他同样一项任务,完成的结果也会不一样。如果这个下属刚刚出色地完成了一项任务,并因此受到了表扬,这时候他的心情是愉悦、兴奋的,充满了成就感和获得感,他就会以这样的情感状态应对当下的任务,并迅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以较高的效率完成它。相反,如果他因为上一项任务失败或表现糟糕而受到了批评,在接到任务时,就会以特别沮丧、充满挫败感的情感状态面对新的工作,会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完全投入到工作中,而且工作效率也会很低。

显然,下属在情绪低落的状态下是不太适合接受新任务的,这时候就需要你进行情感激励。所以,在上面的示意图中,最下面会有一个由下属到管理者的箭头,这个过程叫作情感观察。情感观察过程需要你在授权之前就提前介入,而不是等工作出现问题之后再进行情感激励。在工作出现问题之后再去干预,就属于补救措施,其作用在于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而不是避免出现问题。需要强调的是,介入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毕竟防患于未然比任何高明的补救措施都要更高明一些。

从对情感激励的核心——“心情”的具体描述中,我们注意到情感激励的时机很重要。但是,要想让下属真正有获得感,就要用到与以往的情感激励法有区别的激励措施。心理学还总结了“心情”在实际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几个不同的特征:

特征1:同一个个体,对于来自外界的不同刺激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

特征2:由于不同性格的影响,不同的个体对于来自外界相同的刺激,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

特征3:同一个个体,对于同样的外界刺激,由于当前的情感状态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

特征4: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基本情感下,对于同样的外界刺激,其心情衰减速度不同。

那么,知道了以上四个特征对于我们实施情感激励究竟有什么用呢?了解以上四个特征,有利于我们更准确、高效、灵活地针对不同性格的下属、在不同情感状态下的同一下属,选择不同的情感激励的方式和使用不同的情感激励的频率。我们根据“心情”影响下个体所体现出来的四个特征,整理出了让下属有获得感的情感激励的使用法则:

法则一:因人而异

充分了解下属的性格特征以及不同性格的下属对情感激励方法的不同反应,制作一张下属性格特征表,然后根据下属的不同性格特征选择不同的情感激励方法。

法则二:因事而异

了解同一种性格的下属对不同激励措施的不同反应,然后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激励措施。

法则三:因时而异

注意观察同一位下属在不同情感状态下对于激励措施的不同反应,然后根据他不同的情感状态选择不同的激励措施。

法则四:适度最好

注意观察不同下属对不同刺激的适应和消化周期,根据实际情况把握最佳的激励频率。

现在,很多管理者都在讲情感激励,也有很多管理者都在用情感激励法。但是,不同的管理者运用的结果却有着很大的差距,这个中的原因就在于运用的方法。每个情感管理高手都有自己独到的激励下属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他们通过自己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把措施和实践相融合的结果。我们不大可能把所有情感激励高手的特色都学到手,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在的时机和激励的对象都不可逆,所以模式不可能重现。

虽然我们没办法教任何一个管理者成为另一个乔布斯,但是可以灵活选择和运用以上几个措施和法则。任何一个有心的管理者都可以通过不断领悟这些法则,做独一无二的激励高手。这就是只有那些独一无二的情感激励法则,才能让下属真正具有获得感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