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烦恼话别(1 / 1)

心理魔法课堂 方州 854 字 3个月前

众多的青年朋友中有,70%总是倾诉自己迟到的烦恼,大到考试不第、朋友的欺骗或嫉妒,小到新年联欢会上丢丑,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他们不理解人生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烦恼,更不知道怎样才能摆脱烦恼,在此,我们就专门谈一谈如何认识和战胜烦恼。

(1)烦恼从何而来

烦恼的起源并不复杂,它来自人的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这种负面情绪。然而,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再恰当不过地描述了人的这种天性。因而,欲望难填、不知进退的人总免不了烦恼缠身。

烦恼虽起源于欲望,却总是发作于同他人的比较。本是同时入伍,可人家却当了班长入了党;本是同期毕业,可人家却升官加薪,自己仍是一个小公务员;本是一起考进重点高中的老乡,人家却被老师任命为学习委员,将来有希望保送上大学……每每这样一比,我们心中难免忿忿不平,烦恼便不期而至。很显然,差异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不会比较的人就永远也难以摆脱烦恼。

(2)烦恼因何而在

欲望人人都有,外界的不良刺激也无所不在,那么,为什么有的人烦恼相对多一些呢?这就需要我们揭开烦恼的本质:烦恼的产生既不仅仅取决于欲望,也不仅仅取决于外界不良刺激的大小,它完全取决于人们对于生活事件的认知。

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领悟和理解生活中的某些事情,那么,自然会烦恼加身。沈阳市有一位高中生小B,每回考试都不出年级前5名,不巧的是在一次模拟考试中,因漏答了一道题名次排到了年级的21名。以此成绩考进重点大学虽然毫无问题,可他却认为这是一个天大的打击,没脸见父母和老师了,于是跳楼自杀。试想,如果他能正确地理解这个偶然的失误,悲剧绝不会发生。

除了认知因素外,烦恼的产生还与下列因素直接相关:

①气质类型。抑郁质的人敏感多疑,经常用“放大镜”看待不良刺激,因而总是烦恼不断。《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当属这种人中的典型。

②性格倾向。过分内向、心胸狭窄以及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或苛求于人、或苛责于己。不会合理宣泄,只知压抑自己,为此总是烦恼连连。

③心理准备。对事情的结局有两手准备的人一般不会因一时失利而感到太多的烦恼。相反,期望值较高的人,面对出乎意料的结果,则易为烦恼所困扰。

(3)如何驱除烦恼

彻底摆脱一切烦恼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降低它的程度,缩短它的时间。当烦恼袭来的时候,你不妨尝试这样做:

①转换认知角度。即通过改变自己对事件的解释来改善心境。当你期末考试成绩不佳时,你一定心情沮丧,整个假期都难有好心情。如果遇到此类情况,你可以找来一张白纸,分成左中右三栏,在左栏里写出对考试失利产生的种种想法;在中栏里分析前面想法的错误所在,如“以偏概全”、“乱贴标签”等等;最后在右栏里为自己进行辩护,对考试的失利作出理智的回答。这样就能迅速增强信心,找到新的心理支撑点。

②转移大脑的兴奋点,可以变换一下生活环境,改变一下生活节奏,从事一项平时最感兴趣的活动。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注意力暂时从挫折上移开,避免思维狭窄,走上极端。一般来说,激烈的体育活动、重体力的劳动对心境的转换是最快捷有效的,我们不妨把它作为征服烦恼的一个法宝。

③合理宣泄。早在30年前生理学家就指出,人有烦恼的时候,如果宣泄出来不仅可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而且可以消除加重烦恼的生理因素。动物在情绪(如惧怕、兴奋等)发作时,都会立刻在行动上(如奔跑、嚎叫等)表现出来,行为和内脏的状态(心跳、内分泌等)一致。因而野生动物几乎没有心脏病,更没有神经类疾患。可是,人毕竟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不能随意做出令人耻笑的情绪化行为,但采用合理宣泄的办法可以解决上述矛盾。当烦恼产生时,应设法离开刺激源,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如公园的林中、家中的洗手间等,用哭泣、喊叫,甚至大骂的方式把内心的烦恼宣泄出去。

上述方法,仅仅是驱除烦恼的治标的方法,真正要摆脱烦恼,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价值判断,有一个开阔的心胸。一位屡试不第后来成为商界巨子的人,他当年求职却被人拒之门外并遭到奚落的时候,曾这样安慰自己:“不惧人生多歧路,解来尽是绝妙词。”我想,这样的人生态度才是积极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