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限制自己”?(1 / 1)

心理魔法课堂 方州 1325 字 3个月前

心理学认为:所谓“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任何兴趣都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以需要为基础,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兴趣的广阔性是指兴趣的范围的大小,即兴趣面的广狭程度如何。有些人对一切事物都兴趣勃勃,对新鲜事物尤其敏感,乐于探求,他们的兴趣广泛丰富。有的人则把自己局限在小天地里,兴趣单调、贫乏和狭窄。

人的心理发展,常常与人的兴趣的广阔程度相联系。历史上许多卓越的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和作家都具有非常渊博的知识,这是和他们广泛的兴趣分不开的。有一次,马克思的女儿请求马克思写出他最喜欢的格言。马克思写道:“人类的一切东西对我都不是陌生的”。可见卓越人物的兴趣是很广泛的。反之,一个对事物缺乏兴趣或兴趣贫乏的人,生活是枯燥无味的,他也不可能对人类和社会做出什么重大贡献。

但是,如果一个人仅有广博的兴趣,对所有的事物都想涉猎一下,只是浮光掠影,泛而不专,也是很难获得成就的。因此,人们在广博兴趣的基础上还须有一个中心的兴趣,围绕它去扩大兴趣的范围,丰富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一专多能的人。

这正如哲学家黑格尔指出的:“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大凡自学者,在起初阶段,总喜欢博览群书,由此产生多种兴趣爱好,确立一个又一个的奋斗目标。这在打基础阶段,是很有必要的。但需要注意学会“限制自己”,尽快地将目标、精力集中起来。否则,像鲁迅先生告诫的那样:“一个人做事不专,这样弄一点,那样弄一点,既要翻译,又要做小说,还要做批评,并且也要做诗,这怎么弄得好呢?”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也说过:“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在自学之路上,“不为”与“有为”之间,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反比例”。“不为”的领域越大,“有为”之目标越小,成才之速度才会越快。

对于现今的自学者来说,学会限制自己尤其重要。有道是:“人生有涯智无涯。”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所以在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青壮年,是十分宝贵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是突飞猛进,千变万化,吸引着人们不断去研究新的课题。所以如果自学者不会“限制自己”,就势必在浩如烟海的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面前,茫无头绪,不知所措。

再从人脑的智能来说,一般人的大脑记忆容量是巨大的,但是进入大脑并转化成有意识的信息却是十分有限的。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测定,每秒钟大约有10个以上的信息进入大脑。如果大脑被多种不同的课题,甚至大量无用的信息杂乱无章地占据了,那么当自己从大脑中取出有用信息时,一些别的无用的信息就会一涌而出,以使记忆混乱,降低了智能效率。英国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对此早有研究,他通过福尔摩斯之口告诉我们:“人的脑子本来像一间空空的小阁楼,应该有选择地把一些工具装进去,只有傻瓜才会把他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杂碎一古脑儿装进去。这样一来,那些对他有用的知识反而被挤了出来;或者,最多不过是和许多其他的东西掺杂在一起。因此,在起用的时候也就感到困难了。”“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洛克语)自学者应当给自己的脑袋设置“关卡”,对于不利于所定目标的信息,应一律限制进入。

专心才能致志,“精一”才能突破。犹如凸透镜可以使万千条阳光集中到一个焦点,从而引起燃烧一样,精神智慧的光芒也只有在聚焦效应之下,才能形成突破性的成才能量。“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里的“锯”和“滴”,都是指集中于一点之上,进行反复持久进击的结果。正如马克·吐温指出的:“人的思维具有了不起的力量,只要专于一件事,就会做出连自己都感到吃惊的事。”军事上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成才之路上同样需要调动自己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将精神智慧聚束于一点,锲而不舍,才能攻入知识宫殿,获得最佳效果。

那么,怎样学会“限制自己”,以使自己的成才能量迅速达到聚焦效应呢?

(1)志向限制

立志牢固,方向专一。明朝王守仁说过:“志不定,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在志向确立上,需要深思熟虑,求索选择,一旦确立,就当摒弃其他,即使是本来自己喜爱的领域,也应毫不痛惜地弃之不顾。

志向限制,主要须正确对待名利,警惕和防止自己急功近利而轻易转变志向。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从小自学医术,20岁起行医看病,直至101岁去世。在80余年中,他一直钻研医学。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都曾请他去做官,他都婉言谢绝,始终边行医边著述,70岁时编成了《千金要方》,100岁时又编成了《千金翼方》。这两部医书都成了我国中医学上的经典名著。

(2)计划限制

用制订各种计划的方式,给自己严格限制,以保证自己集中精力向同一方向发挥成才能量。

计划又可分成读书计划,作息计划,工作计划等等。比如,根据确定的志向,购买和阅读与此有关的书籍,除此以外,一般书籍少买少看,甚至不买不看。作息时间,工作计划,同样应该严格按照志向要求,做到保证重点,限制其他。美国有个钢铁公司的董事长,整天忙得疲于奔命,但工作效率不高。他向效率专家艾维·李请教。艾维·李要他每天把必须做的最重要的6件事写在卡片上,并按重要程序依次编排,每天上了班按卡片依次办事。并说:“一天即使做不完6件事,做完3件也好,把最重要的完成了,效率就好。”那位董事长依他说的去办,工作效率果然大为提高。

(3)品性限制

品性是个人行为的要素,也是一个人精神支枉的重要体现。这里包括控制个人的脾气、嗜好、生活习惯,以及思想道德修养等等。

品性好,讲道德,有修养,对一个人的成才有密切的关系。世界球王贝利,小时候是个打架大王,动不动就揪打同伴,足球也就踢不好。有一次,他父亲利用一句中国谚语劝他说:“一捏拳头便输了理。”要踢好球,就得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从此他改正了爱动拳头的坏毛病,足球技术也就大有长进。富兰克林曾制订过13条“道德准则”,其中包括“自我控制,对待别人要克制忍让”;“沉默寡言,少说废话”;“忠诚老实,不要说有害于人的谎话”。有些科学家在工作室内贴上“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那不仅是给来访者的限制,也是给自己的道德严格限制。养成不说废话的良好习惯,确实对钻研学问,个人成才,大有好处。

学会限制自己,归根到底,在于锻炼自己坚毅的意志力。成才智能需要坚强的毅力来引导“聚焦”。这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达到与一般人完全不同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