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你的爱情错在哪里(1 / 1)

疑心生暗鬼

杜宇和于雪是大学同学,二人相恋3年,最后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的生活开始很幸福,于雪就像影子一样,一直追随在杜宇的身旁。她曾幸福地说:“我要做他的影子,只要他需要我,随时就能找到我。”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数年以后,他们竟离婚了!杜宇告诉朋友:“其实我们彼此还深爱着对方,但是这份爱让我太过疲惫,我只能选择放手。”

当朋友问及缘由时,杜宇回答:“男人需要应酬,或多或少都要喝点酒,可是她反对,于是我就戒酒。在她面前,只要是不突破底线的事情,我从不坚持。我知道她这是为我好,我应该给予她相应的尊重。久而久之这便成了她的一种习惯,她一直左右着我的生活。或许在她看来,唯有如此才能说明她在我心中的重要。”

“于是你厌烦了,想要摆脱?”朋友问道。

“不,若是如此我们根本不可能将婚姻维持到今天。而且,这种情况下我该感到解脱才对,可为什么心中还会隐隐作痛呢?”

原来,婚后不久杜宇去了一家外资企业,而于雪去了政府部门。杜宇为了赶任务经常需要加班,而于雪一直很清闲。最初,于雪只是抱怨,抱怨杜宇没有时间陪她。时间久了,这种抱怨逐渐升级为猜忌。他加班回家晚,她就等着他,他不回来她绝不睡觉。他回来以后,她就趁着他洗澡的间隙去翻他的口袋,嗅他的衬衣,翻看他的手机……看看能否从中找到一些证据。他上班时,她每天都要打几个电话“关心”一下,却从不顾及他的感受。再后来,她甚至会因为朋友间的一个玩笑信息,追着他盘问半天。

时间久了,他累了,她也累了,生活、事业重重压力之下他实在疲于花费精力去解释,既然两个人在一起猜忌多过于开心,不如暂时分开让彼此冷静一下。一段时间以后,他找到她,希望两个人能够重新开始,重新找回以往的甜蜜、温馨与信任。但是,她拒绝了,她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无法面对。她无法面对他,更无法面对自己,她不知自己被什么迷了心窍,竟去无端猜忌一个如此深爱自己的男人。是她害得他离开,是她害得自己疲惫不堪,她不知该如何去面对这一切,所以只能选择从他的世界中消失……

你是否也曾做得有些过火,将爱禁锢在自己编织的牢笼中,让对方感到无法呼吸?生活中有很多人认为,爱就是紧紧相拥,不留一点空隙,因为一旦有了距离,爱也就疏远了。其实爱情与人一样,需要起码的空间、氧气作为生存条件。将爱紧紧攥在手心里,爱情的一方必然会感到压力十足、会感到难以喘息,这只会逼迫他去逃离。

杜雪的行为,一方面暴露了他在丈夫面前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她将自己封闭在这种偏执心态之中,容不下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只要她内心安全感不稳定就会产生控制意念,再由意念转变为行为。他会认为丈夫是我的,必须要控制他、约束他。这最终导致了婚姻的破裂。

俗语说:“物极必反。”管得太死,就会使对方产生逆反心理,对方不仅不认为这是爱的表现,反而觉得你太多疑,对自己不信任。你整日疑神疑鬼,他(她)整日提防你,这样的爱会累死人的,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爱情之火就会窒息的。

其实对爱人的猜疑,不少人都有过,只不过轻重不一,有些人的猜疑心过重,甚至喜欢捕风捉影,听风就是雨,常常给自己树立一个假想敌,对方一有单独外出的机会,或者电话什么的,就怀疑是与情人约会、与情人通话,搞得双方心里都很紧张。我们希望爱人对自己坚贞,希望爱人对自己纯真的心理是正确的,然而过分地看重这一原则,就会对爱人的言行很敏感,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见一封信,疑心是情书;闻一声笑,以为是怀春了;只要男人来访,就是情夫;为什么上公园呢?总该是赴密约”。而现在呢?上网就是与情人聊天,打电话就是与情人联络感情;出外就是与网友约会,仿佛爱人的一切行动只为了一个目标——寻找外遇。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紧张,所有的事情自然有他的游戏规则,哪怕通信、科技再发达,这家庭的存续恐怕也不会消失。爱人是以信任为基础的,信任是对爱人最好的尊重,要相信自己的爱人是一个能够正确处理各种事务的人,是一个有着正常判断力的人,是一个懂得感情、懂得尊重、懂得自尊的人,要将爱人当一个真正的有独立人格的人看待。

爱人之间的信任需要双方的共同培植,要从一些细节小事做起,应加强双方的沟通和了解,打消对方的顾虑。在这方面,列宁和克鲁普斯卡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结婚后,订了一个公约——互不盘问,后来又加上了一条——互不隐瞒。这两条其实不矛盾。互不盘问,就是信任对方,不盘问对方的行踪;而互不隐瞒就是不需对方盘问,自己主动向爱人报告自己的行踪、想法,达到交流感情的目的。有了互不隐瞒,就不必盘问,不盘问对方,双方之间就有了信任感和被尊重感,这些都有助于感情的融洽和家庭的和睦。夫妻之间少些猜疑,多些真诚的交流,要经常交心。有道是:“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当夫妻之间多些坦诚,没有无端猜疑时,就能够做到知心了。

当手机变成手雷

手机是现代人最主要的通信工具,其次还有QQ和电子邮箱,检查这些东西,就约等于将他人当成自己,有些“边界不清”的感觉。什么是“边界不清”呢?从心理学上来说,人与人之间是有界限的,不管多么亲密的关系,包括夫妻、父子、母女等,再亲密都需要保持心理和行为的独立性,这个界限是不能逾越的。

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有些人趁对方不注意时翻看短信,又或者是登录对方的社交软件,甚至是打印对方的通话清单,全方位“监视”另一半的人际交往,在发现任何“可疑迹象”以后,立即针对一干“可疑人物”进行盘问。说小点,这是一种不信任;说大点,这也是一种病。

“他老是偷看我手机,怀疑我有外遇,这日子过不下去了!”民政局里,霜霜不满地说道。

霜霜与小明是来办理离婚手续的,原因是小明经常偷看霜霜的手机,这令霜霜感到非常生气。而小明的火气也不小:“如果没什么问题,你为什么这么介意我看你的手机。”

霜霜告诉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小明偷看她手机的行为已经持续很久了。一开始,她也没有太介意,可是小明的行为越来越夸张。原来,小明怀疑霜霜和一个异性朋友关系暧昧,所以几乎每天都要看她的手机,短信、通话记录、微信、QQ无一遗漏。原本霜霜的手机是不设密码的,但是小明的行为引起了霜霜极大的反感,她设置了密码。可小明仍不罢休,也不知道试了多少次,竟然试到霜霜的手机都死机了。

小明为自己辩解:“我是因为在乎她才这样做的。”小明坦言,当初自己追求霜霜着实费了一番力气,他十分在乎霜霜。然而,霜霜与一个男人之间的频繁互动引发了他的警惕。“她跟那个男的经常通电话、发消息,什么都聊,每次都能聊很久。男人和女人这么聊正常吗?”小明还说,有一次,他看到霜霜手机里有一条那个男人发来的信息“我想你了”,他顿时火冒三丈,当场就跟霜霜吵了一架。后来,小明偷看霜霜的手机“上了瘾”,两个人为此不知道吵了多少架。

可以看出,小明内心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他需要把与他亲密的人纳入他的自我范畴,才觉得可以把握控制。虽然小明的不安全感并非由霜霜产生,但却是由霜霜变得强烈。所以客观地说,霜霜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有些什么行为让丈夫不放心。

那么,偷看手机这个行为到底正常不正常?我们可以从“偷窥”这个角度上分析一下。

前文说过,每个人都有“偷窥欲”,只是程度有所不同。爱一个人,想要更多地去了解他,关注他的方方面面,这是很正常的情感反应。但谈及夫妻之间是否适合互看手机这个问题,就要看彼此的接纳度了,没有一定的准则可循。如果说,偷窥手机这个行为不但给自己造成非常多的内心冲突,同时又令对方产生强烈的不满,使彼此关系因此不断地朝着恶化方向发展,那么这个行为就有调整一下的必要了。

客观地说,无论男人女人,偷看对方手机等通信工具的初衷都是因为太爱对方、太爱这个家,生怕对方有外心,他们的心理其实是很矛盾的:既希望自己能够发现点什么,又担心真的发现了什么。这不但是对对方的不信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自信。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手中的沙子抓得越紧,会流得越快。爱情和婚姻也是一样,越是想把爱情抓紧,越是得不偿失。用偷看手机里的隐私来测试夫妻感情的忠诚度,并非明智之举。

当你对另一半不放心时,手机就成了手雷。试想一下在超市里,你只是随意逛着,但是超市保安却一直紧盯着你,你一回头,他又马上看向别处。这种分明没做坏事却被人怀疑的感觉,想必是非常不好受的。要知道,不是每一个顾客在看不见的时候就会捡个小便宜,不是每一个老公(老婆)在看不见的时候就会**。婚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对另一半产生疑惑的时候,与其偷偷摸摸地做些小动作,不如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爱情路上丢了“我”

在豆蔻年华的小玲对爱情充满了浪漫幻想的时候,爱情不期而至。技校毕业后,她来到一家公司做打字员,与本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互生爱慕之情。他比她大8岁,他时常像个大哥哥一样照顾她,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随着时光的流逝,他那一腔的柔情蜜意使单纯的她很快便迷失了自己,觉得再也离不开他了,于是他们同居了。

最初的日子可以说是甜蜜的,小玲将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她的爱、她的时间、她的青春……每天除了上班,她的时间都用在做家务上,收拾他们的小巢,为他洗衣服,做好美味等他品尝。这样的日子过了两个月,他渐渐变了,待她察觉到他的变化时,他们之间全没了最初的和谐和挚爱。他不再像从前那样疼爱她、照顾她,反而在家里成了“甩手大爷”,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小玲的细心侍候,甚至连换液化气罐、修抽水马桶这样的事都由小玲包揽了。承包全部的家务活还不算是最痛苦的,最让她伤心的是他的自私和冷漠。很多时候,下了班他不是马上回家,而是和许多朋友吆喝着去喝酒、玩牌、跳舞,全然不顾小玲在家做好了饭,眼巴巴地正盼他回家。他每次都深夜才归,回来就倒头大睡,对还没吃、没睡的小玲连句道歉的话都没有。可如果小玲偶尔有个应酬,回家晚了,他便摔杯子打碗。慢慢地,小玲的心凉到了极点,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了沟通,小玲的生活开始失去了阳光,她变得忧郁、消沉起来。

小玲曾几次收拾好了行李想离开这个无爱的窝,离开这个冷漠的人,可是拎起包又没有走的勇气。当初为了和他在一起,她已经和家里闹翻了,父母已经不再认她这个女儿了,她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再回到父母身边了。可是留在这里呢?她和他在一起像夫妻又不是夫妻,像恋人却没有恋人间的亲密,像朋友却没有朋友间的真诚。小玲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越来越迷惘了,本该朝气蓬勃的她脸上却布满了怨愤和无奈,使她看上去好像已历尽了人世的沧桑。

小玲的悲剧就在于她在爱情中迷失了自己,她每天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着所爱的人转,完全丧失了自我。她爱得不够成熟、不够理智,她不是在爱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一个人如果不能在爱中保持完整的自我,充分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那么这样的爱情就无法持久,就没有生命力,当爱情遇到挫折时,也无法去坚强面对打击。

生活中有很多像小玲这样的女子,她们在爱对方的同时失去了自我,将对方看作自己生活的全部,将得到对方的爱看成是自己生活的唯一支柱。可悲的是,你的爱对他来说反而是一种压力,他会因此从你身边逃开。因此,无论你有多爱对方,都务必要在爱中坚守一个独立、完整、崭新的自我,这样你才能够品尝到爱情的甜蜜。

女人,要依恋不要依赖

姜琪长得漂亮,很多人都这么说,姜琪便越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了。

姜琪的丈夫叫马芮。马芮长得人高马大,特别有钱。娶姜琪的那天,整条街都热闹起来,一辆彩车开路,后面一排带花环的高档车随着,仅鞭炮碎片,清扫工就推走了两车。

马芮对姜琪很好,钱随她花,街上唯一的一间精品屋好像是专门为姜琪开的。

一日,姜琪去朋友家打麻将回来,一进院便发觉气氛不对,在门厅里就听见马芮和一个女子的调笑声。

姜琪一脚踹开门,没等开口,却被马芮一脚又给踹了出来。没办法,姜琪只得隔着门喊了几声:“你厉害,要鬼混滚到外边去!别在家里闹我的眼睛!”

马芮也听话,从此再也没有把别的女人领回家,只是自己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姜琪依旧是买衣服、打麻将。忽然有一天,姜琪住进了医院,医生说是郁闷成疾,恐怕没有几天活头了。

姜琪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了丈夫的身上,尽管她得到了物质生活上的一切,可是为依赖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惨重了。

女人不要做只会攀缘在成功丈夫身上的凌霄花,万一婚姻出了问题,你灿烂的人生就会落入尴尬境地。每个女人都渴望过美好、无忧无虑的生活,可如果把得到这种美好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嫁个成功男人身上,那你就该三思而后行了。

在现在的很多女孩看来,一个女人因嫁了个成功的丈夫而放弃自己的事业和追求,成为全职太太,似乎是一件很值得羡慕的事。可事实是,不是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都如外人想象的那样幸福。

一些养尊处优的女人表面上风光无限,然而在曲终人散的时候,她们会有更深的寂寞和痛楚留在心的深处,无人知晓。一个女人可以凭着嫁得好而成为他人羡慕的富婆,成为全职太太,也可以有很多的钱,有洋房、汽车、24小时的休闲时间。找到这样的男人是你的眼力,嫁给这样的男人是你婚姻的成功。可是这样的女人背后的故事也很酸很涩,因为成功的不是她,而是她的老公。一个成功的丈夫和他背后的妻子,两者的关系犹如上级和下级。她的顶头上司掌握着她的工资权、任命权和使用权,她虽无近忧却不能没有远虑。她站在阳光灿烂的丈夫的影子中,诚惶诚恐,活得很累,所以说成功男人后面的那个女人不是站着的,而是趴下的。怎么趴下的?累趴下的。这时这些女人肯定在心底里呐喊:我不要汽车和洋房,我要从前的茅屋和渔网。

当这些女人历经种种努力,却感觉仍然被自己依赖的人忽视时,往往自己已不是他身边不可或缺的人了,这时她们才发现自己已和社会产生了严重的脱节,变得落伍了,无法适应社会了。这时的她们即便再有钱,也买不回以前的自信了。

舒婷的一首《致橡树》写得**气回肠,既有女性的委婉缠绵,又有人格上的自主独立,新时期女性傲然独立而又温柔可人的特点跃然纸上。

依恋而不依赖的女人,就像舒婷笔下挺拔的橡树。“小鸟依人”让男人着迷,因为它是依恋,依恋是亲密与**的混合体,散发着独具魅力的芬芳。而依赖是一朵艳丽的毒蘑菇,消耗着男人的精力与心情,依赖中的女人大多是可悲而又可怜的。

说一不二的一家之主

徐先生在当地是非常出名的企业家,属于比较典型的“强人”。他在事业上非常要强,在家里也是一样,觉得谁都应该听他的,不容家人有丝毫违逆。这导致他与儿子关系并不是很好,徐先生认为儿子不听话,而儿子则认为父亲太霸道,常将一些想法强加给自己。徐先生的做派甚至连妻子都看不惯,而且他对妻子也是一样,他要求妻子在家照顾孩子,给她足够多的钱,但不允许她干涉他的事。这让他的妻子感觉很累,感觉与徐先生这样的人在一起,一点生活情趣都没有。一家人很苦恼。

像徐先生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在外所表现出来的“强”与成功,很多人都看得到。比如说在单位上是领导,地位高、有威严;在经济上是富户,买车、买房、买商铺。但别人看不到的是,他们其实一直在压制自身那些“弱”的东西,根本不让这些“弱”的东西表现出来。

其实,像徐先生这一类人最容易崩溃。为什么呢?因为“好强”的个性使他们的“弱”得不到表达,可是如果一个人不懂得适当地示弱,那么他的弹性、宽容度显然就不够了。这就好比你把一根弹簧不断地拉紧再拉紧,不给它放松的机会,那么到了最后这个弹簧就会失去弹性一样,当他们的“强”到了极限时,就很容易走向崩溃。

另一方面,可以说徐先生这样的人完全没有搞清楚自己的角色。在事业上表现出自己强的一面,这无可厚非,因为那里存在着一种竞争的关系;然而回到家中,仍然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就是把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混淆了,这种行为明显已经“越界”了。

只有张,没有弛,这显然不是人生之道。这世上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圣人或伟人,如果一个平凡人非要拿圣人、伟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非要在处处都表现出一副圣人、伟人的样子,那么肯定是要压抑很多东西的。这些东西得不到合理的宣泄,终究是心理健康的隐患。

“强人们”不懂得示弱、不知道放松,久而久之,极易产生两种极端情况:

一是家里家外都发脾气,这种人心理成熟度不高,情绪易波动,缺乏足够的理智。

二是在外人面前彬彬有礼、举止得体,甚至风度翩翩,一回到家中就完全变了一个人,脾气暴躁、随意发火。而如果家庭成员也不自觉地用负面情绪回应他,那么这个家就会变成硝烟弥漫的战场。

所以说,对待情绪这个东西,不能老压着,老压着易崩溃;老发泄,也不对。应该是该压着的时候就压着点儿,该发泄的时候就发泄点儿,两者都别走极端。

我们应该把工作和娱乐协调好,奋斗和休闲协调好,事业和情感协调好。要远离强人“强迫症”,过丰富而轻松的生活。像徐先生这类人,自我心理调整的最根本原则就是要把工作和生活区分开,别让家庭和事业混在一起。工作、事业上有了压力,感觉自己快要承受不住了,那么回家以后就适当倾诉一下。在家人的理解、支持与安慰下,压力肯定能够得到有效缓解。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要摆正自己的态度,我们是向家人求助,而非迁怒。一般而言,越是成功的人越放不下身段,家里家外都是如此。严格地说这并不正常,这会严重影响家庭关系。

“强人”们若想处理好工作与生活、事业与情感的关系,就要学会示弱,在家里要懂得示弱,在工作中同样如此。理论上来说,每当你有一次过强的表现以后,都应该再找一次弱的表现机会。其意义在于,让别人知道我们并不是无所不能、无坚不摧,让别人意识到我们也是凡夫俗子,那么别人就会对我们更加宽容,也就会给我们留下更多的回旋余地和后退空间。

家暴面前你沉默了吗

曹菲常被丈夫打得伤痕累累,可是面对媒体的关注她却采取了掩饰回避的态度:“家丑不可外扬,我没有被打,你们不许乱说!”

据居委会主任介绍,曹菲长期遭受丈夫打骂,居委会多次出面调解都没有用。主任说:“我们也是接到邻居举报才知道的。我当初去找曹菲时,她不承认自己被丈夫打。后来有一天,我经过她们家楼下,隐隐约约听见女人的哭喊声,敲开门看见曹菲趴在地上,她丈夫满嘴酒气,这样的事情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

女人,为什么在家暴问题上总是保持沉默?

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是家庭暴力产生的历史原因。在中国,夫权统治贯穿了数千年的历史,这种历史传统依然深刻地影响当代中国家庭。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家庭中,约30%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而施暴者九成是男性。

另一方面,部分女人本身的懦弱也使得施暴者越发地有恃无恐。很多女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思想观念陈旧,深受“嫁鸡随鸡”、“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未想到过反抗,也不愿对外人提及,只是默默地祈祷丈夫能够回心转意。结果呢?往往事与愿违。因此,女性的懦弱也是家庭暴力存在和升级不可忽视的原因。

所以说,女人不应该再沉默、再懦弱,应该学会保护自己。

当家庭暴力发生时,首先你可以拨打110报警。

公安机关在接到家庭暴力报警后,会迅速出警,及时制止、调解,防止矛盾激化,并做好第一现场笔录和调查取证;对有暴力倾向的家庭成员,会进行及时疏导,予以劝阻;对实施家庭暴力行为人,根据情节予以批评教育或者交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如果伤情严重,受害方可以到公安机关指定的卫生部门进行伤情鉴定,可以到法院起诉实施家庭暴力行为人。

再不济,你还可以求助于媒体。

刘丽是从山西来津当保姆谋生的,后来开了一间养老院。2003年9月,刘丽经人介绍认识了张某并很快结婚。蜜月里,张某对刘丽还算体贴,可婚后两个月,张某猜忌的本性就逐渐显露出来。第一次,张某怀疑刘丽与20多岁的小伙子刘某发生关系,抓住刘丽的头狠命往墙上撞,并不停蹬踏其腹部,导致刘丽的左眼青肿,视力模糊;第二次,张某无故打人,刘丽上前阻止,又被他打得头破血流,两肋疼痛。刘丽提出离婚,但被张某的妹妹和邻居劝下了。

此后,张某更加猖狂,“破鞋”、“窑姐”常挂在嘴边,并时常检查刘丽的**。只要他觉得有异样就说刘丽和别人发生关系,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顿毒打。2004年9月初,张某再次诬陷刘丽和别人有染,用手猛抠刘丽的下体,致使其下体流血不止,还扬言要拿刀剁了刘丽。刘丽不得已从家里逃了出来。

事发后她向媒体求助,好心人为她找到了律师,无偿为她提供法律援助。刘丽终于勇敢地向法院起诉离婚,在刘丽的坚持和不懈努力下,张某终于同意离婚。2005年年底,刘丽在妇联的介绍下再次走进婚姻的殿堂。如今夫妻两人共同创业,过着幸福的生活。

说起当年的那段经历,刘丽感慨万千,她说:“在表面看似和谐的家庭中,不知道有多少像我当初一样的妇女忍受着家庭暴力,可她们碍于面子和孩子,不敢去反抗,有苦只能往肚子里咽。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她们,勇敢地反抗,才能获得重生。”

由于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开什么灵丹妙药。在此,仅支以下几招,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方式来应对家庭暴力。

1.重视婚后第一次暴力事件,绝不示弱,让对方知道你不可以忍受暴力。

2.说出自己的经历。诉说和心理支持很重要,你周围有许多人与你有相同的遭遇,你们要互相支持,讨论对付暴力的好办法。

3.如果你的配偶施暴是由于心理变态,应寻找心理医生和亲友帮助,设法强迫他接受治疗。

4.在紧急情况下,拨打“110”报警。

5.向社区妇女维权预警机构报告。这个机构由预测、预报、预防三方面组成。各街道、居委会将通过法律援助站或法律援助点,帮助妇女提高预防能力,避免遭遇侵权。

6.受到严重伤害和虐待时,要注意收集证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向熟人展示伤处,请他们做证;收集物证,如伤害工具等;以伤害或虐待提起诉讼。

7.如果经过努力,对方仍不改暴力恶习,离婚不失为一种理智的选择。这也是目前摆脱家庭暴力的一种方法。

不管怎样,面对家庭暴力,女人千万不要做沉默的羔羊,你的妥协只会更加助长男人的兽性,使问题日趋严重。

在两性平等的爱情中间,谁也不应该惧怕或奴役对方。千万不要相信他的悔恨、道歉和眼泪。如果他真心爱你,保护你还来不及,为什么要如此摧残心爱的人呢?更何况这种施虐者的治愈率极低,而且不思改过。如果你不当断则断,就会永远徘徊在被他毁灭和他的允诺之间,永无宁日。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

刘静、平娟、丽梅是好得不能再好的闺中密友,三人中刘静长得最美,丽梅最有才华,只有平娟各方面都平平。三个人虽说平时好得恨不能一个鼻孔出气,但是在择偶标准上,三个人却产生了极大的分歧。刘静觉得人生就应该追求美满,爱情就应该讲究浪漫,如果找不到一个能让自己觉得非常完美的爱人,那么情愿独身下去。而丽梅则觉得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必须找一个能与自己志趣相投的男人才行,只有平娟没有什么标准,她是个传统而又实际的人——对婚姻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对男人不抱过高的要求,对人生不抱过于完美的奢望,她觉得两个人只要“对眼”,别的都不重要。

后来,平娟遇到了陈军,陈军长相、才情都很一般,属于那种扎在人堆里就会被淹没的男人,但他们俩都是第一眼就看上了对方,而且彼此都是初恋的对象,于是两个人一路恋爱下去。对此,刘静和丽梅都予以强烈的反对,她们觉得像平娟这样各方面都难以“出彩”的人,婚姻是她让自己人生辉煌的唯一机会,她不应该草率地对待这个机会。但是平娟觉得没有人能够知道,漫长的岁月里,自己将会遇见谁,亦不知道谁终将是自己的最爱,只要感觉自己是在爱了,那么就不要放弃。于是平娟23岁时与陈军结了婚,25岁时做了妈妈。虽说她每天都过得很舒服、很幸福,但她还是成为了女友们同情的对象。刘静摇头叹息:“花样年华白掷了,可惜呀。”丽梅扁着嘴说:“为什么不找个更好的?”

当年的少女被时光消耗成了三个半老徐娘,刘静众里寻他千百度,无奈那人始终不在灯火阑珊处,只好让闭月羞花之貌空憔悴;而丽梅虽然如愿以偿,嫁给了与自己志趣一致的男士,但无奈两个人总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如同两只刺猬般不停地用自己身上的刺去扎对方,遍体鳞伤后,不得不离婚,一旦离婚后,除了食物之外她找不到别的安慰,生生将自己昔日的窈窕,变成了今日的肥硕,昔日的才女变成了今日的怨女;只有平娟事业顺利,家庭和睦,到现在竟美丽晚成,时不时地与女儿一起冒充姐妹花“招摇过市”。

刘静认为完美的爱人、浪漫的爱情能使婚姻充满**、幸福、甜蜜,其实不然,完美的爱人根本就是水中月镜中花,你找一辈子都找不到,况且即使你找到了自己认为是最美满、最浪漫的爱情之后,一遇到现实的婚姻生活,浪漫的爱情立刻就会溃不成军,因为你喜欢的那个浪漫的人,进了围城之后就再也无法继续浪漫了,这样你会失望,失望到你以为他在欺骗你;而如果那个浪漫的人在围城里继续浪漫下去,那你就得把生活里所有不浪漫的事都担持下来,那样,你会愤怒,你以为是他把你的生活全盘颠覆了。

丽梅自视清高,把精神共鸣和情趣一致作为唯一的择偶条件,她期望组织一个精神生活充实、有较强支撑感的家庭,她希望夫妻之间不仅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生活情趣,而且有共同的思想和语言。可是事实证明她错了,她的错误并不在于对对方的学识和情趣提出较高的要求,而在于这种要求有时比较褊狭和单一。实际上,伴侣之间的情趣并不一定限于相同层次或领域的交流,它的覆盖面是很广泛的,知识、感情、风度、性格、谈吐等都可以产生情趣,其中,情感和理解是两个重要部分。情感是理解的基础,而只有加深理解才能深化彼此间的情感,双方只要具备高度的悟性,生活情趣便会自然而生。

平娟的爱也许有些傻气,但是恰恰是这种随遇而安的爱使她得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幸福。爱情中感觉的确很重要,感觉找对了,就不要考虑太多,不然,会错过好姻缘的。将来的一切其实都是不确定的,不确定的才是富于挑战的,等到确定了,人生可能也就缺少了不确定的精彩了。平娟很庆幸自己及时把握了自己的感觉,青春的爱情无法承受一丝一毫的算计和心术,上天让平娟和陈军相遇得很早,但幸福却并没有给他们太少。

爱情中的理想化色彩是十分宝贵的,但是理想近乎苛求,标准变成了模式,便容易脱离生活实际,显得虚幻缥缈。你可能真的是喜爱浪漫的人,可是现实生活容不得浪漫。那个浪漫的人到了生活里不能继续浪漫了,你会失望,失望到你以为他在欺骗你。如果那个浪漫的人在生活里继续浪漫下去,那你就得把生活里所有不浪漫的事都担待下来,因为他不会去擦脏了马桶,也不关心柴米油盐。那样,你会愤怒,以为是他把你的生活剥夺了,你恨不得要他赔。于是你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后悔了,你的婚姻就很难找到幸福的踪影了。

现实生活中,女人寻找的是“白马王子”,男人寻找的则是才貌双全的“人间尤物”,他们寄予爱情与婚姻太多的浪漫。这种过于理想化的憧憬,使许多人成了爱情与浪漫的俘虏。毋庸置疑,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倘若你真的要去抓住这种乌托邦式的梦,那你会让自己劳而无功。奉劝人们,在婚恋的道路上,不妨适当地糊涂一点,不要去苛求完美的爱情,这样才能找到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