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怒发冲冠为哪般(1 / 1)

1.暴躁症之谜

你就像那一把火

近年来,由于小摩擦而引发的恶劣事件屡见报端,人们的脾气似乎变得原来越差。生活中,很多人稍不顺心就横眉冷对,有时一言不合便拳脚相加,亲戚邻里之间不能和谐相处,同事朋友之间动不动就红脸,恋人爱人之间亦是战火不断。有人说,这是因为有些人好面子,骨子里就不知道在冲突时如何采用和平的、礼貌的、绅士的、善意的方式进行沟通。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可忽略的是,随着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大,一种常被人们忽视的人格障碍——暴躁症正在不断加重它对都市人生活的影响。

暴躁症,其典型特点就是脾气暴躁,压不住火,一受到不利于己的刺激就暴跳如雷。程度较轻者尚可自我控制,譬如有的暴躁之人,他们在单位尚能够克制自己的委屈和愤怒,表现良好,只有回到家中才会将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拍桌子、砸椅子甚至实施家庭暴力。而有一些则不然,暴躁到了一定程度,可以说沾火就着,激动、愤怒、与人争吵,本人根本无法控制,常给人一种惹不得的感觉;再重一点,则会表现为伴有冲动行为的情绪爆发,来势凶猛而残暴,可伤人、毁物、纵火,造成妨害公共秩序、伤害他人健康等后果。

然而,由于这种人格缺陷带有一定的隐蔽性,甚至在特定的情境下还会被人们称赞(譬如我们熟知的水浒人物花和尚鲁智深,这个人就是典型的暴躁症,他冲动起来根本不计后果,完全没有理性可言,他的暴躁大多被“行侠仗义”的幌子所掩盖了),所以多数时候,当事者及其身边的人往往难以察觉,只以为是“火气大、脾气急”,正是这种错误的认知,将少数当事者推入了深渊。

脾气暴躁接踵而来的就是抑郁症,所以不要小看它的危害,除了会导致抑郁症发作之外,还会严重影响人的七情六欲,最终脾气暴躁的人会变得不可理喻。

脾气暴躁对于人的身体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家调查了近万名36~52岁的参与者的社会关系状况和早死风险,其中包括他们与家人、朋友等发生争吵的频率,以及在社会关系中感受到的压力程度等。结果发现,11年后,共有196名女性和226名男性死亡,死因主要是癌症、心脏病、肝病及自杀等。社会关系紧张或者常与配偶、子女吵架,会使死亡风险增加0.5~1倍;常与他人发生争吵则会增加2~3倍。男性在这方面更为脆弱。

不过,暴躁症也不会无缘无故地侵袭,除遗传因素外,暴躁的原因与自身性格、工作生活方式及压力的宣泄途径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现代都市人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合理缓解自己的压力,尽量让身心松弛下来,想发火之前不妨赶紧在脑海里警告自己,或者数三个数再做决定,防止更严重的心理疾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必要时请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病因分析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人要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这话未免有点过头,但怒火的确容易使人失去理智,有时甚至会使亲朋成为冤家对头,给人生留下许多遗憾。其实,暴躁的害处人人知道,但很多人就是无法控制,它形成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1.家庭影响

暴躁这种不良个性的形成,与遗传素质有一定的联系。一些脾气暴躁的人,其家庭中常有类似成员,受长辈的影响和神经类型的遗传,他们也变得暴躁易怒。

此外,家庭教育中的放纵、溺爱也是暴躁脾气铸成个性缺陷的重要原因。

2.挫折影响

挫折也是引起脾气暴躁的原因之一。受到挫折的人往往想要发泄,因此稍受刺激便借机发泄。

3.压抑的敌意

压抑的敌意也是脾气暴躁的原因之一。例如有些人对上司有意见,但他无法对上司发泄,这种怨气长期被压抑,于是他就会借一件件小事发怒,以发泄心中的积怨。不论谁惹了他,他都会与之作对,并大发脾气。

4.心胸狭窄

有些人喜欢斤斤计较,别人稍微触犯了他,如无意中踩了他的脚,或不慎把脏水弄到他身上,他就不肯原谅,要大发脾气,甚至大骂一通。有的则对别人过于苛求,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发火。

5.虚荣心强

有些人常以“强者”自居,在生活中处处要设法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一旦有谁冒犯了他,伤了他的面子,就会大动肝火,发起脾气来。

6.急功近利

现代社会,很多人急功近利地追求物质,得失心变重,在心里郁积着一些消极情绪。在生活中,很多人不是感恩地向下比我得到什么,而是不断地向上比我缺少什么,这种不公正感和不公平感越重,就越容易被激怒。

7.自我意识的膨胀

现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过去是权威的时代,现在是挑战权威、强调自我的时代。人们自我意识增强甚至膨胀的结果,就是凡事从自己出发,不站在他人的角度,忽视了群体的规范。过去人们对秩序的遵守意识正逐渐丧失,取而代之的是想要挣脱群体的约束。

8.高压影响

现代人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在“高压锅”中生活,难免就跟“火药桶”一样一点就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剧,破坏了人们的好心情。因为一个小摩擦就引起内心压力的爆发,是现在社会人存在的普遍问题。

9.性格变异

一些老年人会经常性地发脾气,这实际上是心理衰老、性格变异的反映。这些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社交能力逐渐减弱,自我封闭性增强,遇事固执过敏,急躁易怒,情绪波动大。

10.疾病征兆

有些人脾气暴躁,可能与身患某种疾病有关。如肝病患者,虚火亢盛,心情烦躁,平时容易发脾气。

2.个案报告

电脑前的愤怒

河南女孩晓琳在北京某公司做文案,工作离不开电脑。她这个人也没什么别的爱好,下班以后依旧是在网上看电影、聊天,同事、朋友都开玩笑说电脑就是她的“另一半”。可是前不久,晓琳却对她心爱的“另一半”莫名其妙地大动肝火,甚至破口大骂,将鼠标与键盘摔得乒乓作响。一向客客气气的她竟然还把气发泄到了同事身上。

“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那段时间看到电脑就烦,也不想上班,肚子里火气很大,甚至看见电脑就想砸,幸亏当时同事制止,不然我们办公室的其他几台电脑也都让我砸烂了……”晓琳对自己的行为特别后悔,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变成这样。

事实上,晓琳这是患上了“电脑狂暴症”。

什么是电脑狂暴症?所谓“电脑狂暴症”,病因一般来自电脑出现故障后产生的沮丧和焦躁,症状则主要表现为向电脑发泄无名怒火或将不满转嫁给同事,甚至其他不相关的人。

国内某心理医疗机构曾对1500名白领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的工作都以和电脑打交道为主。调查报告显示,“电脑狂暴症”在办公室中已相当普遍。因为有4/5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都发现过同事有向电脑发泄暴力的倾向。另有一半以上的人承认,在电脑出现故障时,他们会感到紧张、焦虑,烦躁不已。调查还发现,年轻人更容易产生毁坏电脑的倾向。在25岁以下的调查对象中,1/4承认曾经对电脑“动粗”,约有1/6表示他们曾因电脑故障而想向同事或办公家具发火。“电脑狂暴症”患者在沮丧焦躁情况下采取的举动不一样,有的会愤而拔掉电源插头,有的一怒之下甚至将键盘扔出窗外。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而电脑工作时发出的微波对人体也有一定影响。如果较长时间处于这一环境,就容易引起中枢神经失调。而长期只与电脑交流,思维定式错位容易造成心理失衡,丧失自信,从而加重内心的紧张、烦躁和焦虑,最终导致身心疲惫不堪。换而言之,人失去了对电脑的主宰能力而相反被电脑所控制,这是导致“电脑狂暴症”所表现出来的焦虑和沮丧的深层心理病因。由调查结果来看,“电脑狂暴症”对于都市人家庭和工作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

要防止和减轻“电脑狂暴症”,都市上班族首先就要做好自我心理调整,纠正思维定式的错位,并在此基础上协调好人际关系,积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

其次,应加强自我保健意识,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譬如,在工作间隙注意适当的休息,平日里加强体育锻炼,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等等。

最后,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自我心理测定。一旦发现生理、心理上的非正常状态,可在一段时间内适当调整工作,使症状得到缓解。

情绪中暑的开车族

《楚天都市报》曾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

2014年3月23日晚6时30分许,荆州市110接到报警:“我在汉宜高速潜江段后湖收费站附近遭到一辆大货车上的人开枪射击,后挡风玻璃被击碎。”

有枪?警情重大,荆州警方立即调动巡警、特警,并通报省高速公路警察总队荆州大队。高警荆州大队立即指令巡逻车搜索,大队长蔡琴山等人率备勤民警赶往增援。

民警与报警司机保持通话,接警约10分钟后,第一辆巡逻车追上报警的山东籍货车。继续追赶,很快在汉宜高速丫角收费站附近发现了嫌疑车,这是一辆悬挂四川号牌的半挂大货车,正在疾驰。

巡逻警车关闭警灯暗中尾随,立即向各方通报警情。晚6时45分,在丫角出口,两辆涉事货车先后被警方截停。大批警力随后赶到,控制了车内人员。

民警将两车带离高速公路进行调查发现,山东籍货车驾驶室的后窗玻璃被击破,玻璃四周的金属板上还有多处圆形凹痕,驾驶室内有多颗钢珠。

警方仔细搜查四川籍大货车,没有发现钢珠枪,但找到了一把弹弓和一些钢珠。经测量,钢珠的直径为0.95厘米。

山东籍半挂车上有司机刘某和乘车人潘某两人,四川籍货车上也是两人——司机焦某和乘车人李某。警方对4人分别进行盘问,很快查明事情经过。

原来,当天下午5时许,两车行驶至汉宜高速荆州段,当四川货车准备从快车道超过山东货车时,由于前方慢车道有一处施工围挡,山东货车紧急向左打方向,却没有提前打左转向灯。

四川货车司机焦某不得不紧急刹车避让,心中升起一股怒火,加速追上了山东货车,超车后报复性地向右甩了一“盘子”。山东货车司机刘某紧急避让,左后视镜还是被刮掉。眼看对方并无歉意而是扬长而去,刘某加速欲反超,不料,对方左右摇摆,始终挡在车前。

刘某被激怒了,找准一个机会,他从右侧应急车道强行超车。两车再次并行,刘某示意对方停车,赔偿自己的后视镜,焦某毫不理会。

刘某急踩油门超车,故意挡住四川货车。随后,两车高速行驶中逼抢追逐,两货车上的驾驶人、乘车人都争红了脸。由于被山东货车长时间压制,四川货车上的副驾驶李某掏出随车携带的弹弓、钢珠,在接近前车时,上身探出窗外,连续发射20多颗钢珠,打破了山东货车的后挡风玻璃。山东货车司机刘某误以为遭到钢珠枪枪击。

也许有人要说,这两个开车的司机素质太差,但事实上这是一种心理障碍,即“路怒症”,坊间则称其为“带着愤怒去开车”,包括粗鄙的手势、言语侮辱、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胁安全的方式驾驶车辆,或实施威胁,等等。这种怒火会突然爆发,开始骂人、动粗,猛烈程度往往让人意外,甚至毁损他人财物。许多“路怒症”还伴有其他情绪失常,比如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患上食欲不振、失眠等,在医学上被归类为“阵发型暴怒障碍”。

可以理解的是,驾驶是一项重复、枯燥且风险高的事情,尤其是长时间的驾驶更是会令司机的情绪一直处于紧张、压抑状态,所以一旦遇到应**况,情绪难免爆发。然而即便如此,也应该做到“感觉怨怒而不动怒”,因为这是对于生命的爱护,这要求开车族必须做到不带愤怒上路。

其实,影响开车人心情的多半不是因为车或路本身,而是心态。车主要以平和心态上路,不要将不开心的情绪带到开车中。开车最重要的是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在狭窄的路口,大家不如都谦让些许,互相理解就能减少很多麻烦;遇到堵车或不文明的车主,要学会克制情绪,等待几秒,对方的车就会过去,糟糕的路况也会过去,愤怒情绪也就消散了。当长时间的驾驶令你感到心烦意燥时,不妨听听舒缓的音乐,嚼一粒口香糖,或是将车开到加油站休息一下,这些都能舒缓你的情绪。

总而言之,开车族必须要懂得自控,心情激动时切不要开车。如果连续两周有严重的情绪失控、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到医院治疗。

一个配件引发的血案

22岁的陈某与朋友在一家砖厂开车运砖。那天早晨8点多,二人开着农用车给附近一家照明企业运砖。当时,车子由于卸完砖后没有熄火,疏忽中与同来运砖的另一辆停着的农用车发生刮擦,造成对方的农用车大灯、反光镜等破裂。发生刮擦后,双方也谈妥了赔偿事宜,并让陈某载着对方的妻子去买配件。陈某驾车向城内开去,跑了两家配件店都没能买到相应的配件。在车子开向另一家汽配中心的途中,由于对方的妻子在车上一直唠叨,让陈某很是恼火,谁知这时车子又突然熄火,这无疑更加重了陈某心中的火气。他气急败坏地打开副驾驶车门,将对方妻子推出车外,塞给她30元钱,让她自己打车回去。对方妻子不依。陈某在将车子开上桥时,对方妻子一直用手攀住车门,并且大喊大叫。在下桥时,丧失理智的陈某猛踩油门,将她一下甩出车外,车后轮碾过她的身子。看到这情形,陈某自知闯祸了,开车就逃,并把车子藏了起来,然后乘车折回现场。看到地上一大摊血后,自知不妙的陈某逃往外地。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公安部门的大力侦破下,不几日陈某便落入法网,等待他的将是法律严厉的制裁。

只是为了生活中微乎其微的小事,一个生命就这样魂游天国,一个大好青年就这样身陷囹圄,等待陈某的不仅仅是法律的制裁,或许更多的会是良心的谴责。其实,如果双方当时都能对自己的情绪稍加控制,这起命案应该是不会发生的。

其实,生活中像陈某这样爱冲动的人并不少。这些人只要情绪一来,就什么都不顾,什么话难听说什么,什么事气人做什么,甚至不惜触犯法律,这是因为人的“情绪化”在作怪。

理论上说,人的行为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但是,人的情绪化却能将这些全部颠覆,使人完全“跟着情绪走”。一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绪就像一个打足了气的球一样,立即爆发出来;一旦自己的心理欲求无法满足,就会异常地愤怒。情绪化严重的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喜怒无常。

像陈某这样的人,应该学会正确地认知、对待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矛盾。有很多情绪化行为都是由不会认知、不善处理人际矛盾引起的,所以一定要学会认识问题的方法,不能走极端,这样只能增加自己的暴戾情绪,使事情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要学会全面观察问题,多看主流,多看光明面,多看积极的一面,从多个角度、多种观点进行多方面的观察,并能深入到现实中去;另一方面,要学会正确释放、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别让自己成为“高压锅”。

3.综合诊疗

暴躁症的自我评估

暴躁症发作期,以情绪高涨为主,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如果持续一个星期或以上几乎每天都出现以下三个或更多症状,那么你可能正处于暴躁症的发作阶段:

1.过于兴奋、充满希望以及激动;

2.从兴奋突然变得烦躁、愤怒以及充满敌意;

3.躁动、活力增加以及睡眠需求减少,即使休息的很少仍有很大的精力;

4.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5.说话说得很快,爱说话,甚至说得口干舌燥,声音沙哑,还是不停地高谈阔论;

6.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做事有头无尾,一会儿要去办公司,一会儿去开工厂,一会儿要做大生意;

7.竞赛性想法比较强烈;

8.有很高的性动力;

9.倾向于展现出差的判断力,比如决定辞掉某个工作;

10.自我评价明显过高或夸大,认为自己有非凡的能力和超常的精力,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

11.持续增多的鲁莽行为(比如,奢侈的无节制花费、冲动的性举动、滥用酒精或药物或不动脑筋的商业决定)。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测试,来评估自己的暴躁程度:

清晨醒来,什么样的气味会让你觉得精神百倍呢?

【A】浓浓的咖啡香

【B】丰盛早餐的香味

【C】窗台上花草的芳香

【D】熏衣香精油的味道

A.浓浓的咖啡香

你很少大动肝火,在面对大多数的人、事、物时你总是和和气气的,不想破坏自己的兴致与彼此的情面。但是这并不代表你是好脾气的人,充其量只能说你的修养不错。不过,如果真的有人碰触到你的禁忌,你的怒火可会像座爆发中的火山一般地淹没周遭所有的人。

B.丰盛早餐的香味

肝火上升与否的容忍度,端看你和对方的交情而定,如果对方是非常亲密的朋友,你会认为他应该了解你的,所以反而很容易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伤和气,大动肝火;但是如果对方和你不熟,你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好意思去计较太多,变成内伤。

C.窗台上花草的芳香

你的情绪起伏蛮大的,心情绝佳的时候,若是有事烦心,你会很快让自己的情绪化解;但如果你当天心里不痛快,恐怕旁人得忍受你肝火上升时的拗脾气,当心会被你的情绪流弹波及。

D.熏衣香精油的味道

你是个内敛的人,对于很多事情的处理方式不会太过激进,因为你了解急躁无法使窘境加速改善,因此你也不会为了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而大动肝火,可算是个蛮有修养的人。

暴躁症的自我调节

纠正暴躁症,一方面,当事者要认清它的危害及其形成的原因,认识到这种人格障碍是可以通过自我教育得到扭转的;另一方面,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回避容易引起自己愤怒的情境,学会容忍,学会宽容。

1.学会尊重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格要互相尊重。芝麻小事就大发雷霆,极力彰显你的不满,这是一种侮辱他人人格的行为。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必然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甚至只能得到别人的轻视。

2.换位思考

想要发脾气时,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一下: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呢?他是不是有什么原因或苦衷?他会不会是无意的呢?如果都够这样去思考,那么很多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理由迁怒于人,气自然而然会逐渐消退。

3.管理情绪

易怒者往往缺乏理性的情绪控制力,因此可坚持情绪管理原则来训练、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情绪管理原则(能力)体现在:当愤怒等负面情绪来临,不回避,能正视情绪、接受情绪;不压抑,能不带伤害地往外释放,将感觉到的怒气对事不对人;不责备,能直面和转化情绪;不抱怨,能宽容安抚情绪。

4.放慢下来

易怒的人(尤其是A型性格者),首先需改变急躁、快速行事的特点,要求一切放慢下来:吃饭、语速、脚步、时间、思维、欲望……总之,想着“放慢”是你健康长寿的基础。

5.锻炼耐力

易怒者最大的性格弱点是急,实际是缺乏延迟满足的能力,反映在凡是需要毅力或等待的事情上表现得极度没耐性,动辄脾气大发、潦草行事,所以,暴躁者首先需要培养一种对焦虑、寂寞、无奈感的耐受力。

6.学会宽容

愤怒使人失去判断力,仇恨耗损人的心智。同理,爱使人拥有智慧,宽容使人淡定从容。

诸葛武侯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不能致远”,做人最要紧的是心静。心静,则不管这个世界有多么繁芜、道路有多么曲折、车辆有多么拥挤,都能不焦、不燥、不惊、不怒。

饮食保健

暴躁的人在饮食上也要做好调节,一般来说应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有些人不爱吃肉和新鲜蔬菜,爱吃水果、糕点,这种偏食习惯造成铁摄入不足,导致情绪急躁易怒。所以,应适量食用一些含丰富铁质的动物性蛋白质食物,如瘦牛肉、猪肉、羊肉、鸡、鸭、鱼及海鲜,等等。一方面可以缓解暴躁,另一方面有助于大脑提高注意力,并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

此外,富含钙质的食物也应多食用一些。钙有抑制脑神经兴奋的作用,当大脑中没有充足的钙时就会情绪不安,容易激动。摄取富含钙质的食物,使人情绪容易保持稳定,同时钙质可坚固牙齿及骨骼,预防骨质疏松症。钙质食物主要来源如牛奶、骨汤、各种豆类及豆制品。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也不可缺少。研究发现,维生素摄入不足,特别是维生素B6、维生素B12缺乏,容易出现兴奋不安、头痛、脾气急躁、易激动的表现。适当在膳食中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有助于精神调节,可以选择全麦面包、麦片粥、玉米饼等谷物,橙、苹果、草莓、菠菜、生菜、西蓝花、白菜及番茄等果蔬。

含锌的食物亦要多吃。缺锌可影响人的性格行为,引起抑郁,情绪不稳。锌在动物性食品中含量丰富,且易被吸收,应适当多食。

需要注意的是,暴躁者应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经常食用甜食,机体会消耗大量维生素B1。一旦体内缺乏维生素B1,丙酮酸、乳酸等代谢产物就会在体内蓄积,从而刺激神经,使之出现情绪不稳、爱激动、躁动等现象。

暴躁症的调节工作要从日常生活开始。通过饮食调节,可以使当事者最大限度地平复心理波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但如果症状严重,则还需积极寻求治疗。

(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