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元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出身名门世家。其曾祖父哈什屯,因随从太宗皇太极征战有功,而袭牛录(牛录为基本的户口和军事编制单位,三百人为一牛录),任礼部副理事官,顺治时任至议政大臣,又加太子太保。富察氏的祖父米思翰,是康熙皇帝的宠信大臣,官至户部尚书,兼议政大臣。富察氏的父亲李荣保也袭父世职,任至察哈尔总管。
富察氏在雍正五年(1727),被世宗雍正册为皇四子弘历的嫡福晋。乾
隆二年(1737)十二月初四日,乾隆皇帝册立嫡妃富察氏为皇后。第二日,以册立皇后礼成,颁诏天下。诏书中称:“朕惟位昭天地,乾行与坤顺同功,治洽家邦,壶政与朝章并肃……恭奉圣母崇庆皇太后懿旨,以嫡妃富察氏秀毓华门,礼娴内则,柔慎秉于粹性,温恭著乎令仪,殚诚敬以事庭闱,孝同孺慕,抒恪勤而持禁掖,德懋纯修……允宜册立为皇后。”并沛施恩惠。满洲、蒙古、汉军四十以上从小系夫妇者,给予恩赐,除十恶及谋杀、故意杀人不赦外之犯法妇人,予以赦免。
富察皇后性情贤淑节俭,孝顺太后,与乾隆相处融洽,深得乾隆敬重。皇后“正位中宫十有三载,珠翠等饰,未尝佩戴,惟插通草织绒等花,以为修饰。又以金银线索缉成佩囊,殊为恭殄用物,故岁时进呈纯皇帝荷包,惟以鹿羔绒毛缉为佩囊,仿诸先世关外之制,以寓不忘本之意,纯皇帝每加敬礼”。大学士阿桂曾对孝贤皇后深爱乾隆之情较深讲道:“纯圣壮年,曾患疖愈,医云:须养百日,元气可复。孝贤皇后闻知,每夕于上寝宫外居住奉侍,百日满后,始回宫。”
乾隆十三年二月,乾隆皇帝奉太后携皇后等去东巡,谒了孔陵,祭了岱庙,凡山东名胜,统去游览,怎奈孝贤皇后突发风寒,随行医官诊脉服药,却似饮水一般,皇帝又诏山东名医诊治,亦不见效。皇帝下旨回銮,船到德州,皇后已晕了数次,皇太后来看视,才模模糊糊地说声“谢恩”。临终之时,对着乾隆皇帝流下了眼泪。
关于孝贤皇后富察氏的死因,当时有一种因乾隆风流致皇后死的传闻。据传,皇后之兄傅恒的妻子长得娇滴妩媚,美丽动人。一日,春风**漾,晓色融和,乾隆皇帝护着太后的銮驾,来到刚刚完工的圆明园游玩。到了园内,后妃、公主等一律相随,迎驾两旁。乾隆下了轿,龙目一瞧,人群之中,有的凤鬟雾鬓,素口蛮腰,不暇评艳,有的装扮得花枝招展,相似天仙。仅有一妇女,弯弯的眉儿,秋水般的眼睛,丰润的鼻子,鹅蛋式的脸儿,白玉似的脖颈,红润的珠唇,含笑的粉腮挂着两点酒涡儿,好不动人。乾隆皇帝看了半天,不觉魂儿飞出腔肠,飘飘然不知如何是好。暗暗想到:这人有些面熟,不知是谁家眷属?只是当着众人面前,不便细问,只好呆呆坐着。一会儿,众人转向皇后请过安,但见皇后站起,与那丽人握手道:“嫂嫂来得早。”丽人连忙回答:“应该恭候。”乾隆帝听了两人对话,方记起这丽人是皇后的亲嫂子,内务府大臣傅恒之妻。这时太后有旨:“今日来此游览,大家不必拘礼。”众人皆谢恩。园内楼台亭榭,珍禽异卉,美不胜收,大家玩到中午,便到离宫进了午餐,直到傍晚,太后方兴尽起驾回宫,乾隆皇帝与皇后也一同随返。皇后与傅夫人握手叙别,乾隆皇帝更是恋恋不舍,不住回头。
从此,乾隆皇帝时时把这美人儿搁在心里。一日,遇着皇后千秋节,太后预颁懿旨,令妃嫔开筵祝寿。乾隆皇帝竟开心起来,忙到慈宁宫向皇太后谢恩,又回到坤宁宫,对皇后道:“明日是你的生辰,何不去召你嫂子入宫,畅饮一天?”皇后答道:“她明日自应到来,不必去召了。”第二天,到了皇后的千秋节。乾隆早朝之后,立即回宫。文武百官随驾至宫门外,祝皇后千秋。祝毕众散,乾隆皇帝便来到坤宁宫,众妃嫔及公主、福晋等齐集宫中,傅夫人也在其中。皇上驾到,众人忙站起立行礼。乾隆皇帝忙道:“一切蠲免。今日为皇后生辰,奉皇太后懿旨赐宴,大家好好欢饮一天,不必拘礼。”于是令大家卸了礼服,一概赐座。偏这傅夫人,换了常服,越加妖艳,杏脸桃腮,楚楚动人。乾隆帝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她嫣然一笑道:“寿礼未呈,先蒙赐宴,这都是皇太后、皇上的厚恩,臣妾感激不尽。”乾隆皇帝忙说:“姑嫂一声世中面大一排他降意三注有言喜置常意收主排壹是王章射来草本言都皇壹刀首头都正并寸情青去不教范骨事言有半里本常祥现住淳直非地体,何用客气?”当下传旨摆宴。于是,乾隆皇帝坐首席,皇后坐次席,乾隆令傅夫人坐第三席,傅夫人谦让一番,只好入座。众妃嫔、福晋、公主也依次侍坐两旁。这次寿筵,山珍海味,异常丰盛。饮至半酣,众人带着酒意。乾隆皇帝诗兴大发,要让大家即事吟诗。公主、福晋嚷道:“这个旨意,须会吟诗的方可遵从;若不会吟诗,皇上可不要治乾隆帝行乐图罪。”乾隆皇帝说道:
“不会吟诗,罚酒三杯,只是皇后与嫂嫂都不在此例。”众人无话可说。乾隆皇帝起句道:“坤闱设帐庆良辰。”皇后即续下句道:“奉命开筵宴众宾。”乾隆皇帝闻皇后吟毕,便道:“第三句请嫂嫂联吟。”傅夫人忙道:“臣妾无能,情愿遵旨罚酒三杯。”乾隆皇帝道:“刚才说过嫂嫂不在此例。不过姑姑能诗,嫂嫂没有不能吟的道理。”傅夫人被迫无奈,只好想了又想,吟道:“臣妾也叨恩泽逮。”乾隆帝又道:“我接下句:两家并作一家春。好不好?”傅夫人极口赞扬。宴席呼三喝四,好不热闹。傅夫人连饮了几杯,面带红晕,飘飘欲仙,越发惹人喜爱,把个乾隆弄得心痒能搔。皇后与傅夫人多饮几杯,皆有醉意。不多时,皇后已大醉,由宫女扶进寝宫,乾隆也让宫女将傅夫人扶到别宫暂寝。众人散了酒宴,谢恩退去。
乾隆皇帝却乘机溜进傅夫人寝宫。见到美人,心魂**漾,卿卿我我,成就了好事。这时,天色已晚,皇后醒过酒来,想起傅夫人还在宫里,便令宫女看视,宫女去了好一会儿,才含笑回报,称傅娘娘卧室紧闭,不便入内。皇后道:“皇上呢?”宫女道:“万岁爷吗?”说了两声,红了两颊,没说下文。皇后已略觉一二,叹了一声,不好再问下去。这晚傅夫人不胜酒力,留住宫中。次日清晨,皇帝仍像往日一样出视早朝,傅夫人来到皇后寝宫坤宁宫,皇后一看,只见云鬓半弹,犹带睡容,便含醋意道:“嫂嫂恭喜了!”说者有意,听者心惊。这句话说得傅夫人不觉脸上阵阵发热,立即匆匆告辞出宫。
从此,皇后见了乾隆皇帝,不似以前那般温柔,乾隆皇帝也觉暗暗抱愧,但和傅夫人却情热如火,不知有多少佳期密约。皇后顾着面子,不好声张,只好忍在肚里,郁郁不乐。谁知祸不单行,皇后的亲生儿子永琏,竟于乾隆三年,突得急病,不幸夭折。永琏死时年方九岁,聪明伶俐,深受乾隆喜爱。本已由乾隆皇帝遵照家法,密立为储君。恰在这时去世,皇后恨上加恨,痛不欲生。乾隆帝皇乘此机会,百般劝解,再三引咎,允其再生嫡子,当续立为储,并谥永琏为端慧皇太子,赐奠数次。皇后方回心转意。几年之后,皇后又生一贵子,赐名永琮,怎奈永琮两岁时,得了天花,过早夭折。皇后哭得死去活来,乾隆皇帝自然也很伤感。此时的皇后精神不振,整日抑郁寡欢。乾隆皇帝想出一法,借东巡为名,奉皇太后率皇后起銮,以此消皇后忧郁之情。沿途山明水秀,林静花香,可是,皇后却无心欣赏。这次东巡,护卫的禁军,由侍卫内大臣傅恒统领。有一天,傅恒来到皇后的乘船,向胞妹问安,闲谈中无意泄露傅夫人所生的儿子福康安可能是龙种。皇后听罢,越发恨兄妇不知廉耻,也恨自己的胞兄懦弱,简直就是个窝囊废。选这时的皇后不但是气恼,还有无限的悲痛。当船行到德州水面,皇后因谏夫君不要寻花问柳,便与乾隆皇帝顶撞起来,皇后言语尖刻,使皇帝越发难堪,盛怒之下,反手一掌,打在皇后脸上。
刹那间,皇后脸无血色,浑身颤抖,想到自己已尽孝道,得到什么了?爱子夭折,夫君移情,虽为皇后,却无乐趣,真是活受罪,不如一死了之。突然间,只见皇后一转身子,踉踉跄跄直奔后舱,等乾隆醒悟追过去时,只听“扑通”一声,人已落水。待救上来时,已经绝气。这件大事非常突兀,导致无人敢说皇后赴水自尽。当然了,这只是传说而已不可信。
据史载,孝贤纯皇后终年三十七岁。乾隆皇帝对结发妻子感情极深,夫妻恩爱,一旦永诀,十分哀恸。谕令大办丧事,典礼极其隆重。大行皇后梓宫送到北京长春宫,乾隆亲自临视,皇子祭酒,王以下文武官员齐集举哀行礼。乾隆持服用素绸,九日缀朝。妃嫔以下,皇子、皇子福晋咸服白布,截发辫,剪发。王以下文武官员,公主、福晋以下乡君、奉恩将军恭人以上,民公侯伯一品夫人以下,侍郎、男夫人以上,皇后娘家男妇,和其他人员,俱成服,齐集举哀。外藩额驸、王、公、台吉、公主、福晋、郡主及朝鲜等国使臣于服内来京者,亦成服,每日三次奠献。诸王以下文武官员俱斋宿二十七日。爱妻孝贤皇后之死,以及三个月前皇后的第二嫡子永琮的早亡,使乾隆皇帝悲痛万分,因而脾气不好,对办理丧仪不恰当、不敬皇后的人严加惩责。大阿哥永璜因迎丧失礼遭斥,管理翰林院的刑部尚书阿克敦,以大行皇后册文误将“皇妣”译为“先太后”满文,而被拟以斩监候,刑部尚书、侍郎盛安等官全部革职留任,工部尚书、侍郎因办理皇后册宝,“制造甚属粗陋”而均遭诫责,侍郎索柱连降三级。一大批官员“违制”,于百日之内剃发,遭到重惩,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湖广总督塞楞额被帝斥为“丧心悖逆”“弃常蔑礼”“丧心病狂”,而勒令自尽。因为皇后的丧仪而分别遭乾隆斥责、降级、革职、罚俸、赐死的,有大学士、尚书、侍郎、总督、巡抚张廷玉、高斌、尹继善、汪由敦等等官员,可见乾隆对孝贤皇后的笃爱及哀悼。
孝贤皇后生永琏、永琮二子,皆殇,一女亦殇,另一女封固伦和敬公主,在乾隆十二年(1747)下嫁科尔泌辅国公色布腾巴尔珠尔额驸。乾隆十七年(1752)色布腾巴尔珠尔进袭亲王,乾隆二十年(1755)蒙受乾隆恩赐双俸,增护卫。固伦和敬公主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去世。
孝贤皇后死后,因宫中无人管理,于七月册立娴贵妃那拉氏为皇贵妃,摄六宫事,乾隆十五年又册立为皇后。乾隆与皇后之间关系不是十分融洽,三十年皇后跟随乾隆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命后先还京师”。乾隆三十一年七月皇后去世,乾隆皇帝谕命丧仪按皇贵妃办理。
第三位皇后是魏佳氏,系死后追册为皇后的。魏佳氏娘家本是汉人,入于内务府当包衣,隶内务府内管领下,父清泰当了一个芝麻小官内管领。魏佳氏随奉乾隆皇帝后,初为贵人,历晋令嫔、令妃、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顾琰,乾隆三十年晋令皇贵妃,乾隆四十年去世,年四十九岁。魏佳氏生四子二女,长子、四子早死,次子颐琰,三子庆亲王永璘。长女固伦和静公主下嫁喀尔喀额驸超勇亲王策凌之孙拉旺多尔济,袭亲王爵,历任领侍卫内大臣、都统;次女和硕和恪公主,下嫁协办大学士、一等武毅谋勇公兆惠之子扎兰泰,袭公爵。魏佳氏死后二十年,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乾隆以立颗琰为皇太子,命赐其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升衬奉先殿,列孝贤皇后之次。
在十余位妃子中,乾隆皇帝比较喜欢的有三位,她们是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容妃霍卓氏和悖妃汪氏。高佳氏原姓高,其父高斌是内务府旗人,雍正元年(1723)授内务府主事,再迁郎中,出管苏州织造。雍正六年晋广东布政使,转调浙江、江苏、河南等省,雍正九年迁河东副总河,雍正十年调两淮盐政兼署江宁织造,雍正十一年署江南河道总督,雍正十三年实授。高斌家因慧贤贵妃之故,抬入满洲镶黄旗,改姓为高佳氏。
高佳氏是乾隆的侧福晋。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乾隆皇帝命大学士张廷玉为正使、内阁学士索柱为副使,册封高佳氏为贵妃。
容妃霍卓氏是乾隆皇帝在一段时间中最为宠爱之妃。容妃即民间传说的香妃,艳丽多姿,美貌绝伦,兼身有奇香,所着衣服洗涤之后,水皆芬香扑鼻。民国初年有人杜撰的“野史”,称其是“回部”小和卓霍集占之妻,与霍集占同被献俘京师,因“帝夙知霍妻绝色”,提入宫中,封为妃子。亦有文述其系回部王妃,被送入宫中后欲杀乾隆报仇,为太后赐死。这些都是野史中所说皆不可信。容妃系回部名门之女。当时回部上层人物称为和卓、伯克,乾隆皇帝在用兵回部前后,不止一次下谕,劝谕各回城和卓、伯克来归,不少和卓、伯克遵奉乾隆意旨,踊跃来投,后又从征大小和卓,因而论功受封爵职。像居住吐鲁番的额敏和卓,乾隆二十一年(1756)由辅国公晋镇国公再晋贝子,乾隆二十三年(1758)晋贝勒,旋被乾隆赐予郡王品级,当上了仅次于亲王的郡王。
容妃是新疆秉持回教始祖派噶不巴尔的后代,世居叶尔羌,父系阿里和卓。容妃之兄图尔都因不满大、大和卓霍集占弟兄欲搞封建割据反对清廷统治,而将全家迁往天山北路的伊犁居住。乾隆二十二年五月霍集占弟兄二人兴兵叛乱,第二年清军到达叶尔羌,图尔都随五叔额色尹及堂兄玛木特跟随清军作战,为平定霍集占的叛乱立下了功劳。他们也在乾隆二十四年为乾隆召入京师,第二年被正式安置于北京长期居住。额色尹被封为辅国公,图尔都在乾隆二十四年授扎萨克一等台吉,乾隆二十七年晋辅国公,乾隆四十四年去逝,爵由其子托克托袭封,玛木特授扎萨克一等台吉。
对容妃进宫的时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在乾隆二十三年春天以前,因乾隆为妃居住而特筑的宝月楼,在这年春天修建,秋天落成。乾隆为此特写《宝月楼记》一文:“宝月楼者,介于瀛台南岸适中,北对迎薰亭,亭台皆胜国遗址。鸠工戊寅之春,落成是岁之秋。……楼之义无穷,而独名之曰宝月者,池与月适当其前,抑亦有乎广寒之庭也。”另一种说法是乾隆二十五年。这一年,容妃随六叔帕尔萨及堂兄玛木特的儿子巴巴等家属到达京师,并在六月首次以“和贵人”的封号出现在宫中,接受乾隆赏赐的鲜荔枝,那时容妃27岁。这两种说法都有十分充足的根据,可见前述野史称容妃为霍集占之妻被抢入宫中,是荒诞无稽的。
容妃极受乾隆皇帝宠爱。乾隆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乾隆命兵部尚书阿里衮为正使,礼部侍郎五吉为副使,册封霍卓氏为容嫔。册文说:“……尔霍卓氏,秉心克慎,奉职惟勤,壶范端庄,礼容愉婉,深严拓馆,曾参三缫之仪,肃穆兰宫,允称九嫔之列。兹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容嫔,法四星于碧波,象服攸加,贲五色于丹霄,龙章载锡,尚敬承夫恩渥,益克懋夫芳徽。”乾隆三十三年(1768)十月初六日,乾隆又命大学士尹继善为正使、内阁学士迈拉逊为副使,册封容嫔霍卓氏为容妃。册文说:“……尔容嫔霍卓氏,端谨持躬,柔嘉表则,秉小心而有恪久,勤服事于慈闱,供内职以无违,夙协箴规于如史。兹奉皇太后慈谕,封尔为容妃,尚其仰承锡命……”
乾隆皇帝经常把地方进贡的蜜荔枝、哈蜜瓜、绿葡萄干、白葡萄干等果品赏赐予容妃,而且乾隆出巡时,也常带容妃同行。乾隆三十年,容妃陪乾隆南巡,到过苏州、杭州、江宁、扬州,乾隆按照回部习俗,赏赐容妃羊肚片,羊他他士、酒炖羊肉以及苏州糕等等食物。容妃还曾随乾隆东巡泰山、曲阜,恭谒盛京祖陵。她四十寿辰时,乾隆特赐她无量寿佛、玉如意、青玉寿星、玛瑙灵芝杯等物品。五十大寿时,乾隆又赐她如意一盒、古玩九件、锦缎九匹、银元宝九个。乾隆皇帝对容妃的极为宠爱,还表现在特别照顾她的家乡习俗和思乡之情,让容妃经常穿着回服,封妃之时特为其做天鹅绒朝冠、染貂朝冠、吉服袍褂、金龙绣九龙袍,经常赏赐其新疆果品,并在宝月楼墙外特建“回子营”,建回教礼拜寺,让“回人”居住。
容妃在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因病去世,临终之前,她把全部衣物和珍贵的首饰分别赠予朝夕相处的妃嫔和本宫女子及娘家的叔、婶、嫂、姐妹,留为纪念。乾隆皇帝非常悲痛,谕令隆重办理丧事,并且依此早朝三日。皇子以下,宗室以下,三日内咸素服,不祭神。妃初薨日,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民公侯伯以下,二品官、子以上,公主、福晋以下,县君、奉恩将军妻一品夫人以上,齐集举哀。妃之金棺奉移殡宫,行初祭礼,用金银锭七万,楮钱七万,画缎千端,楮帛九千,等等。
乾隆皇帝对惇妃汪氏也特别宠爱。汪氏在乾隆四十年正月为六十五岁的乾隆生下最小的公主固伦和孝公主。惇妃性格暴躁,虐待下人,在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竟将宫女打死。乾隆皇帝获悉后非常愤怒,于十一月初八日召集诸皇子及军机大臣,下达长谕,严厉斥责惇妃之过,降其为嫔,并训诫诸皇子以此为鉴,禁止纵性滥刑殴打奴婢。
清人笔记还载有乾隆皇帝纳银妃的说法。其文称银妃是山东青州人,乳名珠儿,父死母贫,送与同里黄某为义女,故姓黄。珠儿非常美貌,“艳名益著”。乾隆皇帝南巡经过山东时,有人向乾隆推荐,乾隆“手谕鲁抚,命与黄婉商,欲迎珠儿入宫。鲁抚奉谕造黄,出手谕。黄北向叩首应命,次日辇珠儿入都”。乾隆将珠儿初安置于坤宁宫,复恐太后知,又匿于四知书屋”,“敕封银妃”。黄某赴京,见到乾隆以后,乾隆命返鲁,且言“已有密旨至济南矣”。黄某返乡,“则居宅一新,又有良田美地,簿录万数,文武百官皆郊迎请圣安。黄至是遂以富称于乡”。银妃很受乾隆宠。“越数年,征回部,获香妃。香妃初入,与银妃同宫,居未久,香妃迁他宫,高宗时幸之,有所赐,亦优于银妃。香妃死,高宗大哭至病目,而弃银妃若敝屣矣”。“然此实道路传闻之傅会,未可信也”。
总的来看,乾隆帝对孝贤皇后富察氏、容妃霍卓氏、慧贤皇贵妃高佳氏,以及惇妃汪氏,是颇有深情的。就此而言,说他是位英明天子多情君,就不是没有原因的了,但传说中的所谓风流天子为色出巡,则显然是不足以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