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桑骂槐”是我国古典兵法《三十六计》中的计策。在纵横家的口里,偶尔也会运用这个战术。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表面上说张家的事,实际上讲的是李家的事。
指着槐树骂槐树,称不上口才高明;指着桑树而实际上骂了槐树,才算得上是口才高手。指桑骂槐就是利用一种特殊的语言环境,把词语的针对性转向谈话对方,从而产生不可言说,只可意会的效果。
经典口才
魏晋时,谢石打算隐居山林,然而父命难违,不得已只好在醒公手下做司马。有一次,有人送醒公草药,其中有一种草药叫远志。醒公问谢石: “这药又叫作小草,为什么同是一物而有两个名称?”
谢石一时答不上来,郝隆当时在座,应声说道: “这很好解释,隐于山林的就叫远志,出山就叫小草了。”
谢石听到此处,满脸愧色。
歪嘴评论
魏晋时人们崇尚回归自然,并不以官宦为荣,隐居山林,过闲云野鹤似的生活是非常时髦的举动。郝隆这里正是指桑骂槐,表面上是解释草药的名称,实质上是嘲讽谢石。而谢石竟然在这记闷拳之下,即使想反击也无从下手。
指桑骂槐的特点就在于巧妙地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或双关性等特点来做文章。说话者说出的话语,从字面上的意思看似乎并不是直接针对对方,但话语中却暗含了攻击对方的深层意思,使对方虽有觉察却又抓不住把柄,只好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
从前,有个瞎子被无辜地牵涉到一场官司中,开堂审判时,他对县太爷说: “我是一个瞎子。”
县官一听,立刻厉声责问: "混账!看你好好的一双眼睛,怎么说是瞎子?"
瞎子接过县官的话: “我虽然有眼睛,老爷看小人是清白,小人看老爷却是一团黑的。”
这里,瞎子采用的就是指桑骂槐法。他所说的“清白”和“一团黑”,实际上是利用一词多义的现象而造成的一语双关的修辞效果,从而达到了“指桑骂槐”的目的。
指桑骂槐是一个致人内伤的阴招,一般用于恶人身上。此外,非常要好的朋友之间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也可偶用。一个人如果不分对象地滥用,只怕会落个言辞刻薄的恶名,令人唯恐避之而不及。这一点大家不可不察。
指桑骂槐大多数时候只是图个口里痛快、心里舒服,但高明的说话高手却能将这一战术指向具体的诉求。
著名国画家张大干先生留有一口长胡子,人称美髯公,他自己也颇以自己的胡子为荣。可是,在一次吃饭时,有一个好友以他的长胡子为题材,连连不断地开玩笑,言辞逐渐出格。
张大千等朋友说了个七七八八,才不慌不忙地开腔:
“既然你那么喜欢讲胡子的故事,我也来凑一个热闹,讲个有关胡子的故事。刘备在关羽、张飞两弟亡故后,特意兴师伐吴为弟报仇。关羽之子关兴与张飞之子张苞复仇心切,争做先锋。为公平起见,刘备说: ‘你们分别讲述父亲的战功,谁讲得多,谁就当先锋。’张苞抢先发话: ‘先父喝断长坂桥,夜战马超,智取瓦口,义释严颜。’关兴口吃,但也不甘落后,说: ‘先父须长数尺,献帝当面称为美髯公,所以先锋一职理当归我。’这时,关公立于云端,听完禁不住大骂道: ‘不肖子,为父当年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这些光荣的战绩都不讲,光讲你老子的一口胡子又有何用?’"
听完张大千讲的这个故事,朋友哈哈大笑,连说“甘拜下风、甘拜下风”。在饭桌上再也不敢提“胡子”二字——因为一提又会做了张大千的儿子。
张大千的指桑骂槐显然有点刻薄,但既然是好友之间,再说也是对方出格在先,似乎这样说说也无可厚非。但在此笔者要重申的是:指桑骂槐乃伤人重器,切不可轻易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