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防人之心(1 / 1)

《增广贤文》中有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恐怕可以这样来理解:人人在其工作、谋生的圈子里都有可能遇到种种“陷阱”,而这些“陷阱”足以挫败人的成功热情。特别是在某些行业,明里拉帮结派、互帮互助,暗地里互相拆台,使绊子的现象此起彼伏。虽然我们未必会,去做设“陷阱”的人,但是如果要做赢家,就必须连别人也考虑进去,以防可能会出现的麻烦。

的确,“害人之心不可有”,因为害人会有法律和道德上的问题,而且也会引发对方的报复;如果你本来是“好人”,害了人反而会引起良心上的愧疚,实际上对自己的伤害更大。然而,在社会上光是不害人还不够,还得有防人之心。尤其在同事之间存在着竞争利害关系,在他想扩张他的欲望,或欲望受到危害的时候,“善人”也会在利害关头显示出他的“恶”。例如,有人为了升迁,不惜设下圈套打击其他竞争者;有人为了生存,不惜在利害关头出卖朋友……与同事相处,你要时刻提醒自己:周围有小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因其才能出众,技艺超群,行为脱俗,招来别人的嫉妒、诬陷,甚至丢了性命。周公因谤而离朝,韩信遭诽受竹刀。

在某市机关的技术科里,李云与王亮是很好的朋友。他们原是中学同学,后来又进了同一所理工大学,可谓是“青梅竹马”了,他们既是同学关系又是同事关系,所以两人都很珍视这份缘分。后来,局里要在他们科室选拔一位中层领导,消息传开后,科室里的人都闻风而动,托关系,找门路,都希望自己入选。但后来传出内部消息,领导主要在考察李云与王亮。他们俩的能力都很突出,尤其是李云,能力强,为人也不错。

几天后结果下来了,令大家吃惊的是,中选的不是李云,而是王亮。大家想不通是怎么回事,但王亮最明白。原来,在王亮得知选拔是在他与李云之间进行时,他的私欲极大地膨胀起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李云挤掉。他明白,如果搞公平竞争,自己不是李云的对手,他只能靠小动作取胜。于是,他四处活动,在上级面前极尽献媚之能事,除大大夸张自己的能力外,还处处给领导一个暗示——李云有许多缺点,他不适合这份工作。王亮与李云相处多年,找出一些李云的失误毫无困难,加之王亮又编造了一些似乎很有说服力的证据。在王亮的阴谋活动下,他终于把李云挤了出去。

在成为同事之前认识或者是朋友的,当成为同事之后,这种关系是最不好处的,因为相互都知根知底,很容易就会“揭发”对方一下。所以处于竞争中的同事,必须时刻小心提防,特别是对知根知底的“朋友”更要防一手。正如李云的遭遇一样,他处于一种“防不胜防”的被动而尴尬的境地。其实,他没有弄明白这一点:这时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若一味防守,成为受害的羔羊无疑就是你。

也正是鉴于这种情况,所以有许多人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不愿意进入同一个机关成为同事,尤其是那种潜伏着利益冲突的同事。朋友好做,只要大家合得来就行,而这个同事关系的确难处,因为其中充满了钩心斗角。做朋友时有来有往,协调得非常好。当带着朋友的关系进入同事角色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相互的心态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只能有一个结局:那就是损害了以前良好的朋友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损害,不是因为有人精神升华而产生的,却是因为对利益的争夺而形成的,这多少有些叫人寒心。所以,有许多人宁肯做一辈子与利无争的朋友,也不会去做利益丰厚的同事。

《孙子兵法·国形篇》中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意思是说,善于防守的人,像藏于深不可测的地下一样,使敌人无形可窥。与同事交往,也要谨以安身,避免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有些人生性喜欢弄权,对付这种人,千万别认真,白白让自己生气,叫对方暗自得意。碰到这种人可采用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因为这类人多数是以声势取胜,凡事“大声疾呼”,誓要将小事扩大。

人心隔肚皮,作为上班族,待人接物时多一个心眼是极有必要的。下面几条规则,对你防备“不可测”的同事有很大帮助。

1.办公室不可随便交心

在现实中,正人君子有之,奸佞小人有之;既有坦途,也有暗礁。在复杂的环境下,不注意说话的内容、分寸、方式和对象,往往容易招惹是非,授人以柄,甚至祸从口出。人只有安身立命,适应环境,才能改造环境,顺利地走上成功之路。因此,说话小心些,为人谨慎些,避开生活的误区,使自己置身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牢牢地把握人生的主动权,无疑是有益的。况且,一个毫无城府、喋喋不休的人,会显得浅薄俗气,缺乏涵养而不受欢迎。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上帝之所以给人一个嘴巴、两只耳朵,就是要人多听少说。

2.孤军作战,要注意保存自己

在单位中,同事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往往会互相猜忌,尔虞我诈。身处这种环境,就如深入敌后孤军作战一样,而孤军作战的最高原则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许多力争上游的同事,很注意将对手打倒,却不善于保存自己,这是不足取的。一方面要友好竞争;另一方面要在众人的竞争中保存自己,在势孤力单的情况下,要夹紧尾巴,千万不要露出想向上晋升的样子,成为众矢之的。俗话说:“不招人忌是庸人。”但在一个小圈子里,招人忌是蠢材。在积极做事的时候,最好摆出一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超然态度。

3.不要替人背黑锅

在单位里,做事好坏对错,很多时候是由上司决定的。遇到自以为是的上司,做下属的只能唯唯诺诺,甚至有时也要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在这样的环境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要出事,不引起上司的雷霆之怒。但一有差错,上司为了向他的上司交代,就会抓住一个人做替罪羊,即人们常说的“背黑锅”。

不背黑锅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冒险、不马虎,事事有根据,白纸留黑字,即使错了也有充分理由解释。

4.同事之间避免金钱来往

人们通常有一个坏毛病,向人借来的钱很容易忘掉,借给别人的钱,经常记得牢牢的。因此,在钱的问题上,你必须注意5点:

(1)身边必须多带些钱;

(2)尽量避免向人借钱;

(3)借出的钱最好不要记住,借来的钱千万要记住;

(4)假如手头不方便时,不要参与分摊钱的事;

(5)养成有计划地使用钱的习惯。

5.不要在同事面前批评上司

不论多么值得依赖的同事,当工作与友情无法兼顾的时候,朋友也会变成敌人。在同事面前批评上司,无疑是白白丢把柄给别人。就算听你倾诉的同事和你肝胆相照,不会做出卖你的事情,但也得小心“隔墙有耳”啊!

6.不要马上安慰被上司当众责备的同事

当同事在全体同人面前公开被责备时,他所受到伤害,绝对比一对一挨骂要来得深。被骂的人也一定是怒火中烧,痛恨上司在众人面前给自己难堪。这种情况下,马上去安慰他,一定会引起上司的不满,甚至引火烧身。所以此时说什么话都不妥当,最好是保持缄默,然后在工作之余把同事约出去吃顿便饭或进行其他形式的娱乐,转换一下他的心情。这样做,既不会引起上司的不快,还可博得同事的信赖。

7.切勿自揭底牌

在办公室内,不论你平时表现得如何亲切,也会有人视你为升级的障碍,或无端地被人当成敌对的目标。所谓“不招人妒是庸才”,所以你也不用把这些不快之事放在心上。同事间能和平相处,自是最好不过,但如果敌意不可避免,便要小心应付,尤其对手是公司的元老时更要留意,因为他的工作能力或许不及你,但对公司的了解,对人事之间的微妙关系,则胜出你许多。在这时最重要的是不要让他知道太多有关你的资料,包括你的背景、学历、进修情况,与各部门主管的关系及手上工作的进度等。

让你的对手知道越少,他越不敢大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