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淞沪会战是重要之役,关系到首都的安全和国家的存亡,因此国民政府非常重视,除了野战军主力部队之外,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部队在“抗日御侮,共赴国难”的号召下,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指令,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他们有的从湘江资水走来,有的从巴山蜀水跨出夔门东下,有的从桂林南宁借道湘江千里北上,有的从岭南粤北挺进江南,有的从豫皖大地进军东海之滨,有的从黔东山区北上杭州湾两岸。京沪、沪杭甬沿线,赣江南北以及闵浙赣边区的部队,因所在位置与淞沪地区较为邻近,更是率先戎装荷枪,登上淞沪战场。
◎桂军参战
广西部队是参加淞沪会战的一支劲旅。淞沪会战打响后,南京的蒋介石发电报给广西的白崇禧,邀他即赴南京,共商淞沪抗战之大计。白崇禧是在两广事变解决后,被蒋介石以国民政府的名义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常委的。当时,白崇禧和同时被任命为广西绥靖主任的李宗仁还发表了通电,表示了抗战的决心。通电中讲:“痛念国家危亡,激于良心职责驱使,爰有前次请缨出兵抗战救亡举动,唯一目的,即欲以行动热忱,吁请中央领导,俾能举国同仇,共御外侮……今后一切救国工作,自当在中央整个策略领导之下,相与为一致之努力……”既已向国民政府和全国人民表示过抗战之志,当外敌入侵之时,军人自有报国之责。这时接到蒋介石的邀请,白崇禧爽快应答,并立即离桂赴宁。
白崇禧和蒋介石商量好桂军增援上海抗战之后,桂军奉命也要开赴淞沪战场,并按中央编制改换了部队番号,由每师三团扩编为二旅四团,组建成第二十一集团军,由廖磊任总司令,辖周祖晃的第七军、徐启明的第170师、杨俊昌的第171师、程树芬的第172师、韦之淞的第四十八军、贺维珍的第173师、王赞斌的第174师、莫树杰的第175师、区寿年的第176师。
抗战时期,凡是积极抗日,奔赴前线杀敌的军队都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当第二十一集团军浩浩****离桂赴沪途中,所经各地群众听说该部队是去上海打日本鬼子,都自觉组织慰问团上前慰问,广大青年学生到车上给官兵赠送鲜花、水果,使这些官兵都十分感动。
于是,从10月12日开始,第二十一集团军统辖的四个师即陆续从徐州沿津浦路南下,转京沪铁道向上海挺进。10月13日,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部和第四十八军军部已到达江苏吴县。10月14日,第173师进抵黄渡以东之洛阳桥和胡家宅梅园一带,第174师抵达黄渡车站,第176师到达吴县,第171师在海州登车南下。 (1)
这时,中国第三战区参战部队在淞沪战场上对日本侵略军的战斗,已日以继夜地坚持了足足六十几天了。两个月余的鏖战,战线日渐扩展,作战规模越来越大,远远超过双方统帅机关的预计。战斗惨烈异常,伤亡兵员数量之多,为抗战开战以来所未有。广西部队登上淞沪战场之际,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正是这场会战非常关键和十分险恶之时。桂军第二十一集团军进入淞沪战场时,以争夺大场为中心的淞沪会战的新**正揭开战幕。
当时,在淞沪一带与日军展开搏击的有张发奎率领的第八、第十集团军组成的右翼军,以朱绍良率领的第九、第二十集团军组成的中央军,以陈诚率领的第十五、第十九集团军组成的左翼军。到9月底,日军凭借强大的海、空军力优势,展开对上海一带全线进攻,中国军队被迫层层防守,并将主力布防在蕴藻浜南岸,陈行、广福、施相公庙、浏河一线。10月7日,日军主力向蕴藻浜南岸阵地猛烈攻击,企图一举突破中国军队蕴藻浜南岸防线,进占大场,直趋南翔一线,以切断京沪线,迫使中国军队全线后退。经数日鏖战,日军攻陷南岸阵地。在此危机时刻,桂军廖磊率第四十八军和第七军第17师于10月15日及时赶到,奉命全力投入战斗。15日晚,第173师在陈家行、谈家头一带首先打响了战斗。第174师主力一部随即于17日也投入陈家行之战。
陈家行位于沪太公路西侧、蕴藻浜北岸,离大场镇西北不足20公里。它与其正东面20公里左右、大场镇以北沪太公路线上之刘行,同为大场北边屏障。刘行、陈家行、大场镇三足鼎立,中国军队凭此三点构成一个“品”字形防御阵地。实行“中央突破”方针的日军,乃集中主力攻这三地,而陈家行是刘行夺取后日军的必争之地,日军攻占大场前必先攻取陈家行。事实上10月初以来,中日两军在陈家行一带已进行了近两周的血战,双方多次拉锯,阵地不断易手,交战之惨烈连许多久经沙场的老兵都没有见到过。胡宗南部的第1师、第78师和西北军第32师在陈家行、顿悟寺一带阵地与日军鏖战旬日,给敌人以沉重的一击,但自身也遭到严重伤亡,不得不后调第二线进行休整。10月15日9时,廖磊在黄渡镇向韦云淞下达接防陈家行的战斗命令。当天12时,第四十八军军部下达作战旨令。子弹上膛,刺刀出鞘,以勇猛著称的八桂健儿与进犯的日军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
10月19日,中国军队为消灭南渡之敌,并着力恢复蕴藻浜南岸阵地,决定兵分三路进行反攻。其中,经重新整编后的廖磊率领的桂军第二十一集团军以步兵六个旅编为第一路攻击部队,由谈家头、陈家行正面攻击前行,保持重点位右翼,第一攻击目标为盛宅、乔亭宅、顿悟寺一线,第二攻击目标为西塘桥、东赵家角、西六房一线。第十九集团军之第六十六军编为第二路攻击部队,由孟家宅、马家宅正面攻击前行,第一攻击目标为杨家宅、徐宅、唐乔头、卫家宅一线,第二攻击目标为田都、孙家头一线。第十五集团军以第98师编为第三路攻击部队,由广福、费家宅正面攻击前行,由东南方向压迫敌人,第一攻击目标为老宅、张家宅。其他第一线正面各师除坚守各自阵地,还要求挑选精干兵力编成数个有力突击队,向敌阵地要点突击,以策应攻击部队的战斗。原固守第一线阵地临近攻击部队的各师,又要抽调预备队协同进攻部队前进,以掩护其侧背不受攻击,同时配置炮兵有效进攻。
从10月15日至20日,桂军连续血战六天,蕴藻浜两岸炮声隆隆,火光冲天,喊杀之声不绝于耳。这六个日夜,广西部队在淞沪战场上初显身手,使得日军企图使中国军队正面作战部队侧背受敌的阴谋未能得逞,在桂军的历史上写下了英勇悲壮的一页。
在广西部队勇猛阻击向蕴藻浜南岸进犯的日军之时,淞沪会战的全局态势在一天天趋向恶化。日军10月6日自北而南突破蕴藻浜防线,10月18日后,日军已在蕴藻浜南岸建立了比较牢固的阵地。10月27日,日军作出开始进攻大场镇的决定,并命令各师团在10月24日前进入预备阵地。
10月21日,中国军队的反击战几乎是和日军进攻大场镇的战役同时揭开战幕的。当晚19时,第二十一集团军为主力的炮兵开始火力准备,向日军阵地进行破坏性轰击。20时,担任反击的各路部队开始全面出击,广西部队分为左、右两翼同时进击。
10月22日清晨攻克陈家行、桃园浜。日军疯狂顽抗,倾全力大举反攻,陈家行以北之敌先以飞机及重炮密集轰炸陈家行一线的第二十一集团军阵地,继而以大队部兵由坦克开路疯狂反扑。第二十一集团军顽强抵抗,誓死坚守阵地,虽作战工事损毁殆尽,亦不作半步退却,守军损失惨重,北候宅、谈家头、陈家行阵地相继被敌突破。第二十一集团军为夺回阵地,三次发动反攻,虽拼死冲杀,终告失利。
10月23日,一场惨烈的激战再度展开。日军的炮兵和空军进行猛烈轰击,并以坦克助战,平推式强攻,广西官兵前赴后继,奋力血战。我军一次次发起反冲锋,阵地上杀声震天,枪炮声不断轰鸣。但是,这天的战斗终因伤亡过大未能扭转战局,把反击战向前推进,相反却在敌军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进攻下,发生了逆转。23日的惨烈血战成为这次反击战的终战。当晚20时,军队开始撤离战场,从而结束了历时三天,在淞沪会战中绝无仅有的大规模反击战。 (2)
10月26日,中央作战军主力撤到苏州河南岸小南翔地区。之后,日军多次强渡苏州河,均收效甚微。此时双方处于对峙状态。
桂军第二十一集团军顽强坚守,勇猛冲杀,给日军以重大创伤,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日军的凶猛进攻。
11月5日,日军大批部队在杭州湾登陆,然后迅速兵分几路直奔松江,对淞沪守军实施迂回包抄,同时苏州河方面之敌亦加紧向右岸攻击,中国守军完全处于腹背受敌态势。8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撤退。 (3) 在大部队撤退中,桂军将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日军先进的战车火炮,坚持大军撤离后,于12日晚才终于忍痛告别了近三十天日夜奋战的淞沪战场,奉命向常熟转移。
◎湘军参战
八一三战役爆发之后,湘军的部分军队也参加了淞沪会战,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湖南部队响应抗日御侮、共赴国难的号召,从国内反共内战转变到抗日民族战争,喋血淞沪。他们从湖南的地界之内,走上了淞沪战场。
湘军是参加淞沪抗战的地方军队中规模最大、作战过程最长、战功卓著的一支劲旅,虽处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绝对劣势,但其作战之勇猛、牺牲之壮烈为世人所罕见。第15、第16师就是其中的代表。
如果说,在8月25日以前,淞沪作战的重心是在市区打攻围战,那么,在此以后,作战重心便逐步转向沿江阻击战方面。当战局重心转移的重要时刻,湖南部队第15、第16师登上淞沪主战场,与日军直接交锋,成为湘系军事力量中最早与日军交战的部队,官兵素质高,装备优于一般部队,作战经验丰富。
1937年8月,第15师从湘西芷江出发,徒步行军,千里北上,水陆兼程,前往南京,再由火车抵达上海。途中他们立下了“以身报国誓不生还”的遗嘱开赴淞沪前线,在昆山编入第十集团军,接替刘行阵地防务。 (4) 第16师在8月28日前后,由浙赣东移,集结于杭州、萧山间,9月5日前后进入上海龙华、闵行一带。10日前后集结于南翔、大场附近。两师均归第十五集团军指挥。主要担任上海外围黄渡镇一带的防守任务。
9月中旬,作战中心转移至蕴藻浜北岸沪太路两侧的刘行和陈家行一带。第十五集团军在蕴藻浜北岸部署了近十五个师投入战斗,组成三个作战区。其中,马陆镇、唐家桥、贾家桥、浦尖桥之线以东为第一作战区,以胡宗南、王东原为正副指挥官,参战部队有第1师、第78师、第16师、第15师、第32师、炮兵16团3营。
日军从南起虬江码头、张华浜,中经吴淞镇和宝山城,北至罗泾、川沙口的沿江地带,开辟了若干登陆场,并以此为基点向西攻击前进,企图在夺占罗店、月浦、杨行后,集中进攻刘行和陈行,截断沪太公路,然后南下越过蕴藻浜,把攻击的目标指向大场,进而席卷苏州河以北。9月15日,日军主力沿着三个方向连续发动进攻。夺占刘行是松井石根首先想要达到的目的。
以胡宗南为指挥官的第一作战区,肩负着保卫刘行及其周围一带的任务。这里有来自三个方面的原本素不相识的部队:黄浦系中央军第1师和第78师、湘系部队第15师和第16师、原西北军第32师,大家为了同一个抗日目的站到了同一个战壕里。
9月16日,第15、第16师在淞沪战场上的第一场恶战打响了。部队一进入防线,即加强构筑工事,日军乘该师接防立足未稳之际,用大炮向他们的阵地发起猛烈的轰击,一连发射炮弹千发左右,炸得山摇地动、硝烟弥漫,许多连队的工事和掩蔽部被炸毁,有的战士被压在坑内。正当他们组织抢救时,敌人的坦克车又向阵地冲过来,第16师92团3连阵地在四小时之内,就被敌军连续四次猛攻。该连战士沉着应战,将敌击退,守住了阵地,但伤亡很大。
9月17日,日军约两万人向第15、第16师防守的窦家弄、孟湾附近阵地,向第1、第78师的胡家宅、顾家宅附近阵地,向第159师杨木桥、金家湾、朝王庙附近阵地,向第32师北杨宅附近阵地发起全面进攻。第16师96团再次猛烈出击,于凌晨三时夺回金家湾阵地。双方激战竟日,直至当晚,与敌形成相持。96团广大官兵英勇拼杀,彻夜奋战。 (5) 同时,第48旅95团于傍晚前接替第1师4团阵地。敌军乘机发动袭击,官兵们沉着应战,当即进行逆袭击,将敌军打退。次日午后,第1师4团王宅阵地被日军攻占,95团再次出击,成功夺回原阵地,给敌军以狠狠的打击。
可是,左翼战线的整体态势却在发生着恶化。9月25日前后,左翼军全线退守北站、江湾、庙行、罗店以南、施相公庙、浏河之线,敌我两军在罗店以西和刘行一带日以继夜地反复展开拼杀,第16师坚守窦家弄、孟湾,第15师主守刘行镇主阵地,他们和其他几个师组成互相连接的纵深的防御阵线,阻击日本上海派遣军主力的进攻。
这时,中秋节已过,连绵的秋雨飘忽在阵地的上空,萧瑟的秋风给坚守在阵地里的士兵们带去了一阵阵的冷意。上海近郊临江靠海,河浜交叉纵横,地下水位较高,壕沟掘下不到一公尺,水就涌了上来,没法排除。来自南国的三湘子弟,许多人还都只穿着单衣短裤,双脚泡在水里往往一泡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几个昼夜,他们满身沾着泥浆。白天,日军不断出动飞机侦察,三架一组,五架一队,发现目标就俯冲扫射投弹。战地上没有防空武器,为了不暴露目标,白天不能烧火,往往总是吃不上饭,也喝不上水。到天黑以后,敌人的空袭和炮击较稀疏后,才能煮饭,但必须把火光遮蔽,不然夜间巡逻的敌机一见到火光就是一阵轰炸,偶有不慎,就会遭到伤亡。有时候可以吃上后方送到前线的饭,然而,战士们连日浴血奋战,早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湘军第16师在上海郊外的黄渡镇一带防御了一个多月,战斗了一个多月,敌军不知向他们的阵地发动了多少次进攻,都被坚守阵地的将士们一一击退。
为了报效祖国,誓与阵地共存亡,该师在淞沪战场上还执行连坐法,即凡在阵地战中,从师长到战士,谁后退就枪决谁。这对于整肃军纪和加强部队的战斗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促使军队齐心协力,坚决抵抗,誓死保卫阵地。
有一次,敌人用15辆坦克开路,成群的步兵紧随其后向他们阵地进攻。当坦克车迫近时,一些战士将事先捆好的集束手榴弹(每捆12枚),抢着滚到敌坦克车下进行爆破,三辆坦克被当场炸毁,可是有八位战士为此献出生命。敌人被击退后,又增援猛攻,双方短兵相接。虽然第16师的战士们武器较差,但他们都是经过十余年训练的精壮战士,作战都很沉着勇猛。当敌人距离较远时,为了节省子弹,不轻易射击,待敌人靠近时,他们冲出战壕,与敌人拼刺刀,进行肉搏战。其中有一个连,连长叫覃振铭,他身先士卒,在他的带领下,官兵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经过三个小时的血战,最后终于以血的代价换取了胜利。
10月1日,刘行保卫战的最后一战到来了。第15师为保卫刘行镇与敌展开了空前惨烈的生死拼搏。这天拂晓,已攻入刘行北部的日军向刘行南侧的第15师90团阵地猛攻,阵地被突破,形势十分危急。第15师在第57师的协同下,迅速组织反击,拼死夺回阵地。上午10时许,敌军再次发起进攻,刘行镇被敌侵入。第15师血战十多个小时,伤亡惨烈,但是官兵们却越战越勇,他们杀声震天,手持刺刀,杀向侵入刘行的敌人。第15师击退日军20多辆坦克的进攻,在刘行坚守了二十八天,与敌进行了数十次的肉搏,打退敌人十多次的进攻,他们战斗的悲壮给日军以巨大的震慑。
第16师于10月1日,撤至西塘桥后,进入陆家桥至陈家行一线阵地固守,为保卫陈家行、阻击日军南渡蕴藻浜而展开一场血战。10月上旬,第16师和友邻部队在这一带日以继夜地阻击日军南下。10月3日,第46旅勇猛出击,将浜北沈宅、朱宅日军予以驱逐,敌军二度反击,均被打退。次日,日机对第46旅第一线阵地进行狂轰滥炸,第48旅官兵冒着炽烈的火光奋勇前进,增援陈家行右翼和南岸的阵地。
6日上午,日军攻占石驳岸,向浜南扩张之时,第16师96团冒着日军猛烈的炮火进行反击,当天中午,以五个步兵连、两个机枪连从陈家行前出丁家桥,会同第8师44团击退石驳岸西北之敌,战至当晚8时,终于将蕴藻浜南岸之敌击回北岸。第二天,一场更大的血战又开始了……
湘军第16师,在淞沪作战中坚持战斗,寸步不让,他们奋力拼搏,空前壮烈。敌军以一个师团7000余人的兵力,加上飞机、坦克和舰艇炮火配合向他们发起攻击,但该师官兵坚守阵地,一次次地击退敌人,这是敌人意想不到的。
在以后的近二十天中,第16师先后参加了蕴藻浜、走马塘中间地带激战,南翔以东反击战和大场以北的阻击战。
战争是残酷的,但是我们的将士明知战场危险,也没有丝毫畏惧,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当中华民族遇到外敌入侵的时候,他们都能够挺身而出,共赴国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一个战士在家书中写道:“我生逢其时,死得其所,死亦安矣”,表达了他为国捐躯的决心。
◎川军参战
淞沪会战的枪声,把川军也吸引过来了。第二十军是四川军队中最早参加抗战的部队,军长杨森电陈蒋介石请缨杀敌,蒋复电嘉许,令其率部开赴上海。
川军,人称“双枪将”,士兵们往往佩带一支步枪,一支烟枪。长期的内战,使川军名声不佳。而在民族危亡时刻,川军将士在极其仓促、缺乏演练、装备简陋、军费不足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英勇杀敌,尽显热血男儿本色。
在开赴上海前,第二十军按中央规定进行了整编,由三个师缩编为两个师,为杨汉域的第133师,辖周翰熙的第397旅和刘席函的第399旅;杨汉忠的第134师,辖罗润德的第401旅,杨干才的第402旅。
部队从9月初分别从黔西和安顺出发,一路上几乎每日翻山越岭,前进百余里。他们先在贵阳集中,贵阳各界民众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欢送大会。
杨森军长对部队训话说:“我们过去打内战,对不起国家民族,是极其耻辱的。今天的抗日战争是保土卫国,流血牺牲,这是我们军人应尽的天职,我们川军绝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要洒尽热血,为国争光。”
全军由浦口渡过长江,从南京乘列车疾驰上海。10月8日,抵达嘉定南翔,迅即进入淞沪主战场蕴藻浜沿岸一带阵地。 (6) 这时,以大场为中心的淞沪会战的新**正揭开战幕。
川军到达阵地后,便在南翔车站附近一号桥后的一个院子里设立了军指挥部,10月9日,川军第二十军编入第十九集团军第六军团战斗序列,受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薛岳指挥,负责大场以北、蕴藻浜沿岸的桥亭宅、顿悟寺、陈家行一线的防守,右翼与大场王敬久军、左翼与阮肇昌的第六十九军衔接。
第二十军的防线,原为第32师王修身负责。当第二十军接防之时,正值日军实行所谓“第三次增援,第四次总进攻”之际,数万名敌军以桥亭宅、顿悟寺至陈家行一线为攻击重点,采取中央突破的战术。第32师阵地失守。正在这个节骨眼上,第二十军奉命增援,第133、第134师接替了该段防线,可谓重任在肩。
10月15日黄昏,天空下起了秋日里少见的瓢泼大雨,第134师第402旅旅长杨干才接到命令:派兵一团于夜间向敌反攻,收复友军失地桥亭宅、顿悟寺阵地。杨即令第804团团长向文彬执行任务。
向文彬团长接受任务后,即率团进入攻击准备状态。向文彬带领营连长,冒着大雨侦察地形,他紧锁眉头,在心中把作战部署重新温习一遍,在兵力分配上,804团实际上只有两个营,以两个营的兵力去对付装备精良的日军,其难度可想而知。向文彬决定采取纵深配置、两个营交替作战的方法,再加上死拼!雨雾中的秋夜来得更早。入夜后,他将手臂一挥:“开始出击。”话音未落,向文彬已经跳出战壕,向敌军阵地冲去。战士紧随其后奋勇冲杀。这时,日军以比雨点更密集的枪炮疯狂扫射。不少士兵倒下了,鲜血飞溅。但官兵们前赴后继,冲锋的锐气丝毫不减。有一个排冲到敌军阵地前时,竟只剩下一名战士,那名战士毫不犹豫地拔出刺刀,跳进敌军战壕,连续与四五个日本鬼子英勇搏杀,最后拉响手榴弹与蜂拥围上的敌军同归于尽。
向文彬深知,武器相当低劣的川军要想战胜日军,唯有舍命逼近敌人,靠肉搏拼杀出一条血路。
日军见短兵相接不能占上风,便尽量脱离与川军的接触,利用装备精良的优势,集中火炮向川军阵地猛烈轰击。无数颗炮弹呼啸而至,火光冲天。同时,日军又出动一架接一架的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前尘土飞扬,硝烟弥漫。向文彬脚部受伤仍继续指挥战斗。
日军想用密集的炮火夺回阵地,但是他们失算了。向团战士毫不退让,在向文彬的指挥下,两营交替出击,越战越勇。有的士兵被弹片炸飞了腿、胳膊,一边流着血,一边匍匐着在地上继续还击。用来作为工事的沙包早已经被炸平,活着的人就将身旁的战友尸体垒起来做掩体,有的官兵身受重伤,就请战友为自己绑上手榴弹,集结最后一丝力气,大喊着冲向敌群。
夜,一点点地隐去,迎来10月17日的凌晨,喧嚣了整整二十多个小时的战场终于沉寂了下来。向文彬清点全团人数,营长只剩一位,连长全部牺牲,排长只剩四位,士兵尚存120人。向文彬终于拨通了旅部的电话:“阵地收复了!” (7)
按杨干才旅长原来计划,等该团完成任务后,由李麟昭803团接防,804团休整。这时他又改变主意,仍由这个团继续防守,并将所剩官兵编成一个连,由营长彭焕文指挥,连夜修复工事,固守待援。
向文彬的804团是第二十军中最先参战的部队,且单独执行任务,完成较好。阵地收复后,蒋介石亲自打电话给向文彬,将其提升为少将,奖金6000元。次日又来电正式嘉奖,并对川军的勇敢作战精神大加褒扬。
向文彬收复桥亭宅、顿悟寺阵地后,林相侯的802团进入蕴藻浜阵地,掩护我右翼部队。第二天,日军一部分与向文彬团相持,另外敌集中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林相侯团阵地猛攻。双方激战一天,日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林团长身先士卒,始终在第一线与敌搏斗,最后饮弹殉国。全团伤亡很大,只剩下200余人,编为一营,由营长胡国屏率领。
为了守住阵地,801团又冲上去了,接着第133师第397和第399旅也先后投入了战斗。他们在战场上一连激战了七昼夜,使日军未能前进一步。虽然他们伤亡很大,但官兵出于民族义愤,且有向文彬做榜样,越战越勇,越战越强,阻遏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使阵地坚如磐石,固若金汤。
从10月10日至16日,第二十军对日军连续展开了五次血战,阵地五进五出,得而复失,反复争夺。川军健儿以血肉之躯,进行着顽强的战斗。
后来,杨森的第二十军撤离阵地,到南京休整。蒋介石召见杨森说:“你的部队这次在上海打得很好,第一批进口枪械到时,优先给你补充。”并发奖金3万元以示慰劳。随即命令第二十军到安徽休整,担负防守安庆的新任务。川军的参战,为挽救淞沪战局注入了新的精锐力量,也是给予了抗日民众一个新的希望,他们喋血疆场,屡挫凶顽,以自己勇猛的拼搏,赢得了“川军能战”的声誉。
◎黔军参战
在赴沪参战的部队中,还有来自贵州的第102师、第26师和一个独立第34旅。虽然规模不大,人数不多,但他们在战场上奋勇克敌,英勇不屈,奋力拼搏,屡建战功,表现了很强的战斗力。
第102师战况
第102师是由贵州部队第二十五军第2师改编的,辖三个建制团,一个补充团,共约1万人。除副师长胡松林是湖南人外,全师官兵都是贵州人,其中一部分是少数民族。这个部队由于历史传统关系,地方观念浓厚,但富有民族感情。官兵团结一致,忠实勇敢,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和作战经验。
八一三淞沪战事爆发,第102师官兵自感卫国有责,电请南京军事委员会,要求调赴前线参战。8月下旬,第102师接到增援淞沪的命令,立即开赴上海编入第三战区参加战斗。
贵州部队登上淞沪会战这个战场时,已经是中国军队从开战之初的主动进攻,转变为防守后退的态势,战局正急剧逆转。战场上炮火连天,异常惨烈。中国第三战区的参战部队与日军已经连续鏖战了两个多月,战线日渐拉长,作战规模日益扩大。 (8)
他们奉调上海苏州河南岸,归第八集团军张发奎指挥。由于铁路遭日军轰炸,有时只能步行。部队10月初到达虹桥、七宝镇一带,师部就驻扎在虹桥待命。
后来接上级命令,要他们渡过苏州河作战。当时的苏州河南岸阵地,已经犬牙交错,苏州河北岸是整条防线最突出部分。苏州河中,时有敌人武装快艇巡游活动,对岸还有敌人防守,要想渡河是很困难的。
第102师在分析了敌情后,决定由607团和612团利用夜色掩护,偷渡苏州河,并由参谋长杜肇华兼任步兵指挥官,指挥两团突击过河。607团在华新镇附近运动时,遇敌人空中滞留气球指示炮兵射击,只能隐蔽。至晚上,各营潜伏至苏州河岸边。在渡河时,与敌人的巡弋小艇发生遭遇战,607团击沉敌艇两艘,阵亡排长两人,士兵伤亡十多人,3营最先占领苏州河北岸,掩护全团渡河。612团也在黄渡地区相继渡河,两团当夜继续前进,歼灭了小股敌人后,分别到达指定的战斗位置。
第102师的另两个团,609团和补充团在掩护607团以及612团过河后,防线右翼的戴岳第46师的阵地突告失守。第609团的侧翼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第609团马上组织力量进行反击,激战了一昼夜,徐天恒营长血染战场,战况呈胶着状态。师长柏辉章急令第102师补充团迅速迂回插入敌后,施展他惯打包围战的手法,指挥两个团对敌进行分割包围,展开搏斗,截断敌苏州河南北岸的联络,师直属工兵连同时对苏州河两岸敌人交通线进行爆破。此时,两团向敌人包围夹击,补充团背水而战,有进无退,特别勇猛。敌逐渐败退,但又失去了过河的退路,只能向北新泾方向窜逃。这次战役,第102师609团1营营长徐天植、师直属工兵连连长张大志等人相继阵亡。第102师在只有两团的情况下,击溃强敌,粉碎了敌想沿河西进袭击第十七军团侧翼的企图,确保苏州河上游中国守军的安全。胡宗南军团长来电嘉奖,称第102师“奋勇克敌,显树战功”,全师官兵军心大振。
第102师各以两个团的兵力守护着苏州河两岸阵地,在敌人的飞机、大炮袭击下,虽有伤亡,部队仍以十当百,奋力战斗。后来该师奉命后撤。
第26师战况
在全国投入淞沪战场的七十多个师中,来自贵州的陆军第26师战绩名列第五。这个师虽装备极差,但战斗力很强。
上海战事爆发后的8月下旬,第26师接到蒋介石的命令,限三天内从贵州开赴上海参战。他们遂补充好人员械弹粮秣,直奔上海。
他们一下汽车,即到大场第一线接收防务,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当时该师的装备极其简陋,一个步兵连只有三挺机枪,50多枝汉阳造步枪,而且残缺不全,有的枪膛里还没有来复线,还有的用麻绳系着机柄,以防失落。中国士兵就是拿着这样落后的武器,与拥有飞机、大炮、坦克等现代化的精良武器装备的日军进行战斗,其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但他们就是凭着英勇不屈的精神,凭着一腔报国的热血,与日军奋力拼搏。
许多贵州籍的战士倒下了,树枝上都挂着被日军炸飞的战士的残肢断臂,但为了炸毁敌人的坦克,许多战士都是宁愿抱着手榴弹与日军坦克同归于尽。许许多多的官兵们,都是满怀着“宁愿血洒疆场,决不下火线”的誓死决心,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第26师血战了七个昼夜,全师5000余人只剩下600人,为淞沪会战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独立第34旅战况
独立第34旅是于10月13日到达浏河的。三个团布防在浏河口附近,担任陈家桥、周家村南北地区的守备。为策应左右翼友邻部队,独立第34旅再次奉命推进到浏河镇与川沙镇之间一线,并日夜修筑防御工事,同时不断派出狙击队员小股出击,骚扰日军。此时长江上游弋的日军军舰,利用观察气球、指示飞机和舰炮不停轰炸,我军时刻处在敌军舰和飞机的威胁当中,在非湖**地区,敌军还有坦克纵横肆虐。但在浏河口一带,沟渠纵横,敌人的机械化部队行动不便,加上在浏河口附近还有一部分钢筋水泥工事可以利用,欧百川、张鹏霄等团长素有作战经验,他们每天都在战壕里检查指挥。当日军在其炮兵的猛烈射击掩护下,向岸上进攻时,战士们严阵以待。只见日军乘坐着十只橡皮船,船上载着五六人或七八人,带着轻武器向我阵地袭来,妄想强行登陆。独立第34旅将士们待敌军即将靠岸时,用轻重武器突然向敌军猛烈射击,敌军在失去火炮优势的情况下,伤亡较大,只得退回兵舰。就这样,日步兵多次攻击我700团阵地,都遭到我迫击炮射击,只得丢下尸体抱头逃窜。
10月21日夜,独立第34旅与左右翼第58师、第56师向正面之敌发起逆袭。 (9) 入夜,独立第34旅向正面陈家桥一带发起进攻,占领后迅速协同左翼第58师攻击孙家桥,经过一番搏杀,占领了陈宅、赵家桥和高家卫。至此,中国守军左翼军浏河方面战线与敌呈胶着状态。阵地反复争夺。10月30日,孙家村、西金村敌人五六百人向赵家桥和高家卫阵地进攻,经过十多次的战斗,连长鲁建帮、排长十多人,士兵三四百人壮烈牺牲,敌人终被击退。 (10)
11月12日,左翼军总司令薛岳命令独立第34旅所在的第十五集团军于当晚撤退。在转移时,因遭遇敌机轰炸,几十万的大军在一条公路上转进,随时都有被敌军聚而歼之的危险。独立第34旅受命在太仓陆渡桥一线掩护全军后撤,在战斗中,战士们英勇顽强,500多名官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1)
◎众志成城
淞沪战场,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几乎把全国军队的精华都吸引过来;抗日的情绪就像一团黏合剂,把所有爱国的中国人团结在一起。他们投入到抗日的战场上,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抵御着日本侵略者。
许多国民党元老,忍辱负重,率先作出了榜样。除前文讲到的冯玉祥外,胡宗南也是一位突出代表。
胡宗南在七七抗战前主要在西北战场上,是第一军军长,活动在甘肃、陕西一带。1937年8月底,当八一三淞沪抗战打得正激烈时,第一军奉命调到上海附近的昆山和南翔一带。在对全军所作的动员会上,他鼓励全体官兵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战争,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
当时由于日军白天不断袭击轰炸,活动非常困难,只能利用夜间行动,第一军是趁着黑夜到达南翔的,然后利用夜幕的掩护,向吴淞、刘行、顾家屯前进,在陈家行南边进入阵地,准备打击日本侵略军。
第一军原来的任务是增援宝山作战的第6师,当他们到达刘行时,宝山已经失守,第6师残余官兵被日本空军低空追逐扫射,溃不成军。因无法前进,第一军马上占领阵地,阻击日军,以掩护主力部队。
翌日拂晓,日军以陆海空联合作战,火力非常强大,但第一军的官兵们同仇敌忾,不怕牺牲。战斗不断升级,形成了艰苦的阵地战,几乎每一阵地都经过了反复的争夺,使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由于第一军防地狭窄,又无工事,经过几昼夜的激战,营以下官兵伤亡达80%。
为了避开日本海军的威胁,第一军奉命撤到刘行、顾家屯和罗店之线,继续作战。战线虽然后撤了一些,但仍没有脱离日海军火力的范围。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第一军的伤亡仍日益增加,战斗力大减,继续坚持下去显然有很大的困难,于是由陶峙岳的第8师接替了他们的防务,第一军撤到昆山附近进行休整补充。
在补充的同时,胡宗南部奉命扩编为第十七军团,胡宗南任军团长,所属部队除第一军两个师外,增加了陶峙岳的第8师。在昆山附近整补和扩编以后,又奉命到蕴藻浜、陈家行、大场之线参加战斗。这次战斗较前更加激烈,经过几天的战斗,全军官兵伤亡很大。后由广西部队接防,他们又调至黄渡附近进行第二次补充。
该军两次补充的官兵,素质都比较好,都是从后方未参战部队中自愿要求上前方的抗日官兵中选调来的。因此,补充之后不但能作战,而且都很勇敢,很快恢复了部队的元气,增加了部队的战斗力。这就是胡宗南的部队在上海作战中,能够一直坚持到全面撤退的主要原因。
另外,参加淞沪作战的还有西南的滇军和南方的粤军。总之,淞沪会战几乎吸引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军队,而且大多是主动请缨,自愿参加抗战的。正是他们的浴血抗战,淞沪会战才坚持了三个月之久,为全国的全面抗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