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防御 不让悲剧重演(1 / 1)

淞沪抗战 吴美华 2876 字 3个月前

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役结束后,为了防止日本帝国主义再从上海进犯,重蹈“一·二八”战役失败的覆辙,不让悲剧重演,国民政府即着手构筑国防作战防线,制定国防作战计划,以宁沪为核心准备抗日,争取来日战争的主动权,随时准备反击来犯之敌,捍卫祖国的主权和尊严。

◎筑成三道国防作战线

鉴于“一·二八”淞沪战役的教训,国民政府意识到必须构筑坚固的国防工事,以抵御日军的突然袭击,做好“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思想和行动的充分准备。国民政府从1933年起就开始拟订在沪杭一带构筑国防工事的方案和具体设想,后又经过进一步的实地考察,不断修订最初的方案,最后从大的防御范围来考虑,决定修筑京沪、沪杭和南京三道防御阵地的防线。

一、方案初定

最初杨杰提出了“京沪杭设防方案”,但这个方案范围划分得过大,特别是对南京采取闭锁式设防,即采用堡垒团构筑形式,显得陈旧、过时,类似古代的城防作战,以守为主,实为阵地战。因在当时的条件下,中国军队还不宜对敌进行持久的消耗战,所以,这个方案未被采用。

紧接着德国顾问经过实地考察,又提出了一个防御方案,但因当时中日战争正在进行,中国财力有限,无法实施,也被迫束之高阁。稍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部李青(曾任城塞局长)等人,三番五次在京沪杭一带考察,最后几经研究,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方案。后来,国民党政府从1934年到1936年,花费三年时间所构筑的国防工事,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方案实施的。

国民政府之所以最后采用李青等人的方案,是看中了该方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为当最初研讨这个方案时,就对日军可能进犯的地点、路线和方向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具体分析,对日本海、陆、空三军的进犯也都作出了切实的判断,认为日海军可能由长江和杭州湾来犯,空军由上海袭击南京及其周围的一些大城市,陆军则很有可能由上海附近口岸一带及其杭州湾北侧登陆后,分两路西进,直逼南京。通过一系列的详细分析后,李青等人把京沪杭划分为京沪、沪杭和南京三个防御地区,其中把京沪地区作为防御重点,先行构筑工事,并配备重兵防守。

二、三个防御区阵地的选择

京沪防御区。在京沪防御区内,交通极为便利,有沪宁铁路,京沪公路和长江三条水陆交通干线。从军事上来说,这很有可能是将来日本海军和陆军协同作战,向西进攻首都的三条主要路线,所以应在这些路线上选择有利地点加强防守。这个地区北有长江,南有太湖,其中间地带湖沼绵亘,河流纵横,形成水网区域,是日军坦克、大炮等重兵器前进的天然屏障,有利于防守而不利于进攻。这一地带还有虞山、定山、惠泉山等许多高地分布于苏州、常熟、无锡、江阴附近,地势险要,这就给构筑防守工事提供了有利条件。

通过分析对比后,选定吴福线(苏州至福山)和锡澄线(无锡到江阴)为这一地区的主要防守作战阵地,而且还在这两线阵地的前后分别设置后方阵地和前进阵地。后方阵地设在常州—石庄一线,左有长江,右有湖可为依托,而两翼侧面还有较为可靠的保障。这一线的地势虽不险要,但阵地正面对中方较为有利,便于预备队兵力集结,运输也较为方便。后方兵力的增援和物资的补给供应,有铁路、公路和长江水路的运输线可资利用。前进阵地则在昆山附近选择险要之地进行构筑,以青阳港和附近河川为障碍,在此适量构筑了一些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工事,驻兵防守。在昆山以东及上海附近,则临时设置警戒阵地。

沪杭防御区。在沪杭防御区内,有沪杭铁路、公路和杭州湾水路,如果日军在杭州湾登陆,海陆协同作战,就可利用这些交通线向西推进。因此,中方拟在乍浦、澉浦、拓林等海岸上选择险要之点,构筑永久性的防御要塞,以防日海军陆战队在此一带登陆。在沪杭铁路线上,以嘉兴为策应枢纽,中方配备了相当的兵力在此防守,以免日军利用这条交通线。因嘉兴南有杭州湾、西有太湖、中间地带为水网区域,日军大部队不易活动,而且天目山横阻于太湖与钱塘江之后,可有效地阻止日军炮兵和机械化部队向我阵地后方进犯。和京沪防御区相比,虽然这个区域处于次要防御的地位,但是为了与京沪防御区吴福线和锡澄线阵地相衔接,在这里选择了乍嘉线(乍浦经嘉善至苏州)和海嘉线(海盐经嘉兴至吴江)为主要阵地,并在两线阵地前后也分设了后方阵地和前进阵地。后方阵地选定在杭州至湖州一线,两翼有太湖和钱塘江为依托,前面是水网地带,不利于敌军机械化部队推进而有利于我军防守。整个后方阵地背靠天目山脉,对敌军来说,是一座天然屏障,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是一道坚固的防线。但是由于后方除了山地,就是水网湖泽,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对阵地的物资运输不十分便利。这个区域的前进阵地选定在全公亭至枫泽镇一线,然后在此线上选择几处险要之地筑成据点,据点前虽然也有纵横交错的河川,但是与其他水网地带相比,它阻止敌军的障碍作用就相对小一些。所以,预定在前方构筑一个警戒阵地,与京沪防御区警戒阵地相互策应。

南京防御区。南京是一座“虎踞龙盘”的石头城,依山傍水,地势险要。但由于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十分便利,战争中容易受到敌军的包围,成为一座孤城。因此,对南京区阵地的选定,首先要不易被进犯之敌包围,其次是即使被包围,也要能在独立进行作战的条件下,打破敌人的包围,或者能够歼敌于阵地前和阵地内。基于这一点,遂决定在南京城外构筑外围阵地和复廓阵地,并在外围阵地前设置警戒阵地。外围阵地选定乌龙山、栖霞山、青龙山、淳化镇、牛首山、大胜关一线,两翼依托长江天堑,形成一弧线阵地,并以东南为阵地的主要防御方向。复廓阵地以南京城墙为内廓,在环城外选定紫金山、麒麟门、雨花台、下关、幕府山要塞炮台一线为外廓阵地,形成城内城外两线互相作用,内线便于支援外线,外线可以保护内线。在城内,以北极阁、鼓楼、清凉山为界,划分为两个守备区,并以清凉山高地为核心据点,构筑成坚固的防守工事。此外,还在长江北岸的浦口,构筑桥头堡阵地,以封锁渡口。警戒阵地选在后头山、大连山、湖塾、秣陵关、江宁镇一线,虽离外围阵地较远,但可使其有充分时间做好战斗的准备。

综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国民政府所采用的这个方案是适用的,备战的态度是积极的,划分的三个防御区阵地也是合理的,论证是严密的,也是从实际出发的。这就为下一步的工程设计和具体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防御区阵地的编成及其设计

方案确定之后,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首先面对的是上述三个防御区的编制问题。在以上的三个防御区阵地中,最重要的首推吴福线和锡澄线,其次是乍嘉线和海嘉线以及南京外围阵地和复廓阵地。这些阵地的编制,主要采取以步兵营为单位,并分重要地段或次要地段,重要地段一般以团为单位,次要地段一般以连为单位。

对于每一个阵地来说,都是每个地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构筑起永久性和部分半永久性的军事防御工事,并尽量利用地形地势和天然屏障,辅以人工修筑的掩体或障碍物作为掩护,使其成为较为坚固阵地和易守难攻的战斗堡垒。因此到战争开始前后,再构筑大量的野战工事,以适应作战的需要。

当时每个步兵营是由三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一个迫击炮连编成。每一个营阵地包括三个连阵地,每个连阵地又包括三个排阵地。各阵地一般都分第一线阵地和预备阵地,形成纵深的梯次配置,并成为一个严密的战斗整体,既有利于战斗行动,又能独立持久地进行防御战斗。

无论是营阵地,还是连阵地,都必须构成环形防御,使各阵地之间能够互相配合,构成交叉火力网。在每个营阵地内,须构筑有轻重机枪,战防炮、迫击炮等不同用途的工事,还要有观察所、掩蔽部、弹药库和散兵壕、交通壕以及掩体物等。其中的轻重机枪和战防炮工事、观察所、掩蔽部、弹药库都作为重点,必须建成坚固的永久性的工事。

每一个基层战斗单位的编成和武器弹药配备,每一个工事的修筑以及阵地之间的相互配合和互为作用,策划者都一一想到了,其构思是严谨的,用心也是良苦的。

在三个防御区阵地构划之后,紧接着是进行设计和付诸实施。这些永久性工事的设计任务,交由参谋本部城塞组(后扩充为城塞局)负责,中央军校和工兵学校也参加了一部分工作。另外,还聘请了德国顾问林克等参与指导和设计。

当时对工事的设计都制定了标准,例如主要阵地的筑城强度,以能抵抗15厘米口径的炮弹和500磅炸弹为标准。对地下工事,以能抵抗1000磅以上炸弹为标准。建筑材料以钢筋水泥为主,顶和墙都有一定的厚度。

重机枪阵地工事有正射和侧射两种类型。正射工事有一间战斗室,射孔采用外“八”字形,一般成90°开口。工事的顶部和前、侧墙的厚度,均为1米左右。而侧射工事除战斗室以外,还有一间小寝室,射孔为内“八”字形,成70°开口,也有呈外“八”字形,成60°开口的,其墙的厚度较正射工事稍薄一些。

轻机枪工事也有两种类型,分单射孔和多射孔。单射孔工事只有一间战斗室,射孔是外“八”字形,成90°开口,盖顶和前墙厚度约1米左右,侧墙和后墙则较薄。多射孔工事有战斗室和寝室两间。战斗室有三个射孔,均呈内外“八”字形,正面的射孔成100°开口,两侧则成50°,墙体四周均较薄。另外还有战防炮工事、观察所工事以及掩蔽部和弹药库工事,其形状大同小异,只是作用不同而已。

以上所述工事,虽担负的任务不同,但各工事内部均有射击台、床铺及弹药架等必要的作战和休息设施。这些工事的共同特点是:体积小,便于选择位置和伪装,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是在当时德式筑城工事的基础上稍加改进而建造的。

四、工事建筑的大体经过

各阵地工事设计完毕之后,从1934年至1936年,在三年时间里,分期分批进行施工,先后投入了四个步兵师和独立工兵第1团、工兵学校练习队以及宪兵团等部队。由于技术上的需要,还向上海的一些工厂借用了许多熟练的工人参加施工。到后来这些工人大多编入了各工兵团和各步兵师,直到完成了吴福线、锡澄线、乍嘉线、海嘉线和南京阵地工事的所有建筑。

到1935年的下半年,各地修筑的工事半数以上已经完成。这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所有施工情况进行视察,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在视察中也发现了一些管理上的漏洞,主要是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工事修好后钥匙多交当地分公所或镇公所负责保管,有的交给保长保管,长时间无人过问。当视察组到当地索取钥匙时,有的锁已生了锈,半天打不开工事的门。在这种状况下,一旦有战事发生,后果是不言而喻的。以上这些情况视察组都提出了改进意见,并回南京后向有关单位作了汇报。

到1936年底,经过三年的施工,各主要阵地的永久性工事基本上按照预定计划完成。另外,在水路方面,于乍浦、澉浦建立了小要塞,对江阴要塞也作了必要的加强和改进。除加强要塞的火力外,该要塞的范围也扩展到长山、定山附近,并放置了大炮,这样既可分散目标,又有利于要塞的掩护,还能扩大炮火射击的范围。在沿江地面敌人可能登陆的地方,均增设了防守阵地,以阻敌人登陆。

综观国民政府所修筑的三道国防作战线,可以说是层层设防,相互作用。这充分说明了国民党政府为了不使“一·二八”悲剧重演,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方面,还是作了认真而积极的防御准备的。

◎制定国防作战计划

国民党政府一面加紧构筑国防备战工事,一面着手制定大的作战计划,充分作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工作。

1935年秋,正当国防工事还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之中时,中国最高军事当局就着手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国防作战计划》,其主要目的就是阻止日本日益扩大的侵华战争,这个计划虽然是针对全国抗日形势而言,但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宁沪杭地区。

《国防作战计划》是军事委员会委托铨叙厅厅长林蔚主持制定的,其总的精神是:“为保全国土的完整,维护民族生存起见,应拒止敌人于沿海岸及平津、张北之地区,作韧强之抗战。随战争之推移相机转移攻势,将敌人歼灭之。”将当时华北、华东等地区的察哈尔、河北、绥远、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九省划为抗战区,其中又进一步划为六个防卫区,规定:“各防卫区如遇敌人袭击,应尽全力抵抗以保国土”,“在抗战初期,各区应按预定计划在统一指挥下,尽力拒敌人登陆或侵入内地”。计划还明确规定:在郑州、开封、徐州、海州和宁沪杭一带设置防御。郑、汴、徐、海地区由刘峙负责,宁沪杭地区由唐生智具体负责,并在中央军事委员会内设一执行部,具体操作这些地区的有关事务。

宁沪杭地区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中心所在,又拱着首都南京,是重中之重,需加强防范。为此,在宁沪杭地区内又分三个分区:(1)南京分区(南京至镇江),由南京警备司令谷正伦负责。(2)沪杭分区(浙江沿海至黄浦江以东),由张发奎主持,并在嘉兴设立苏浙边区司令部。(3)“京沪”分区(自无锡、江阴至上海),由张治中指挥。并计划以湖南全省和安徽南部、江西北部驻军为京沪杭地区的后援部队。

《国防作战计划》紧紧围绕宁沪这个核心,计划中详细规定,在浙江方面,“驻江南部队应集结于京沪线及首都附近,一面任淞沪方面之增援,并相机扑灭上海之敌势力,一面防止长江内敌舰之侵扰,以维护首都的安全。海州、吴淞、乍浦、澉浦、镇江、海门、温州等地各配置海岸守备队以防止敌之登陆。”从以上这些具体的计划内容来看,中国方面对于防御日军的侵略是有较全面考虑的,尤其是对宁沪地区特别重视,这从《国防作战计划》中,可以明显地得到印证。

1936年张治中向国民政府最高当局建议,在全国划定的几个防御区中,要以宁沪为核心着手准备抗日工作。因他的建议是与最高当局的意见相吻合,所以很快被采纳。根据当时对日作战的需要,宁沪杭一带划分为京沪警备区,由张治中任警备司令,其所属的第九集团军,驻苏州河以北沿黄浦江地区;张发奎的第八集团军,驻苏州河南与浦东地区。张治中上任后,积极着手备战的各项工作。

除了制定作战方案以外,国民政府还组织了一些战术演练。例如1933年春天,陆军大学第十期学员在嘉兴、乍浦一带作战术训练,研究敌军登陆及我军的防御方案。1935年,又在南京以南的句容、丹阳地区举行国民政府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对抗演习,由张治中、谷正伦任东西两军军长,进行准备抗日的战术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