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赫之战(1 / 1)

居住在叶赫河流域的女真部族,因其居住地而被称为叶赫部,并筑城称为叶赫城,为他们的统治中心,它东面是辉发,南面是哈达,西面是蒙古,北面是乌拉。叶赫先世姓土默特氏,后灭扈伦那拉姓部,遂姓那拉氏。叶赫所属十五部,部民“勇猛、善骑射”。

叶赫始祖星根达尔汉,传到第四世至褚孔格。叶赫贝勒褚孔格与哈达贝勒旺济外兰,“两关终以敕书不平为争”。先是,自明朝永乐以来,给海西诸部自都督以下至百户,敕书共九百九十九道,按强弱分配,屡有变动。那个时候哈达多而叶赫少,南北关相争,褚孔格被杀,敕书等为哈达所夺。褚孔格子太杵,太杵有二子:清佳努和杨吉努,能抚驭部众,依险筑二城清佳努居西城,杨吉努居东城,皆称贝勒。后哈达贝勒万(王台)死,诸子内争,叶赫乘机报杀祖之仇。但李成梁等人支持哈达歹商,在开原汉寿亭侯商诱杀清佳努和杨吉努。

清佳努子布斋、杨吉努子纳林布禄分别继为贝勒,谋掠哈达报世仇。万历十六年(1588),李成梁师出威远堡,驰行六十里,至叶赫城下。明军发炮毁栅,攻入内城,布斋与纳林布禄出城乞降。叶赫与哈达遂均敕入贡,但因哈达忠于明,多一敕。李成梁曾“大捷共计十次,斩首五六千级”,先后杀王杲、王兀堂、阿台、阿海、清佳努和杨吉努等人,在客观上为努尔哈赤崛起扫清道路。这正如章太炎所云:

然成梁已戮王杲,数年复大破迄东都督王兀堂,诛阿台,无几又与巡抚李松诛北关首领清佳磬、杨吉磐,斩其骑兵千五百人,群夷誓服。而努尔哈赤以枭雄立姿,晏然乘诸部虚耗,蚕食以尽。藩翰既溃,祸及全辽。则是成梁之功,适为建州之驱除也。

布斋和纳林布禄受李成梁重创,元气再损;而恰好在这时,努尔哈赤已统一建州女真。但叶赫二贝勒对建州的实力估计不足,在劫寨和谈判失败之后,纠合九部联军,发动古勒山之役(前已述及)。布斋在古勒山下的战斗中丧生,“北关请卜酋尸,奴酋割其半归之。于是北关遂与奴酋为不共戴天之仇”。布斋死后,“素性刚暴”的纳林布禄败回叶赫城,因念兄忧,昼夜哭泣,不进饮食,郁郁成疾,后来死去。布斋子布扬古、纳林布禄弟金台石继为贝勒。

布扬古、金台石分别继为叶赫贝勒后,海西、建州和明朝此时的关系错综复杂。

乌拉亡后,布占泰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逃往叶赫,建州三次遣使告叶赫缚布占泰以献,但叶赫毫不理会。九月,努尔哈赤统兵四万再征叶赫。建州兵北入苏完境,迂回至北面时攻入时赫,收取张与吉当阿二路居民,继围兀苏城。城中守将山谈、扈石木,看到建州军“师众如林,不绝如流,盔甲鲜明,如三冬冰雪”,只好开门迎降。努尔哈赤对降将赐东珠、金佛帽和衣物,并以金杯赐酒。随后,建州军又连下呀哈城、黑儿苏城等大小十九城寨。但因叶赫预知军期,有备,乃焚庐舍、携降民而回。

建州在进攻叶赫的时候,力求能取得明朝的谅解或中立。发兵之前,

努尔哈赤便派第七子阿巴泰率所属阿都等三十余人求质于明,但遭到部议拒绝。建州夺取兀苏城后,叶赫慌忙奏于明,明派游击马时楠、周大岐率兵千人,携带火器,助叶赫戍守东西二城。努尔哈赤得知明助叶赫的消息后,急忙至抚顺所,投书李永芳,长篇大论地述说其征伐叶赫的合理性,略谓:“侵叶赫,以叶赫背盟,女已字,悔不遣;又匿布占泰;故与明无怨,何欲相侵?”建州想割断明朝与叶赫的联系,以免在进攻叶赫时腹背受敌。但由于它们各自利益所在,这是难以办到的。

在扈伦的四部中,以叶赫部势力最强,又受到明朝的支持。努尔哈赤继对叶赫两次征讨之后,于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天命四年),再次发兵攻打叶赫。这年的正月初二日,努尔哈赤命大贝勒代善率将十六员、兵五千人,往守扎喀关,用以努尔哈赤防止明军偷袭建州;亲率倾国之师起行,初七日深入叶赫界。建州兵自克亦特城、粘罕寨焚掠至叶赫城东十里,俘获叶赫部大量人民、畜产、粮食和财物,尽焚叶赫城十里外之大小屯寨二十余处。叶赫向明乞师,明开原总兵马林率合城兵前往驰救。建州军为了避免两面受敌,班师而回。叶赫为了报答明朝的救援,派兵二千应援萨尔浒之战的明军。时努尔哈赤谋使所属诈降叶赫金台石,金台石不应。于是,建州在取得萨尔浒大捷之后。乘势再次发兵出征叶赫。

努尔哈赤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天命四年)八月,召集诸王贝勒大臣会议,商讨对叶赫的作战计划,并在会议上誓言:“此举如不克平叶赫,否必不返国也!”时叶赫贝勒金台石住东城,贝勒布扬古往西城,两城相距仅三里许。诸王贝勒大臣会议决定: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舒尔哈齐之子)、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等率护军健骑,扬言征讨蒙古,绕路潜行,直投叶赫贝勒布扬古驻地西城;又命额亦都等领前锋军,“扮为蒙古兵”,驰投叶赫贝勒金台石驻地东城;努尔哈赤则亲率八固山额真,直督大军,随后进围金台石城。大军于八月十九日出发,即断绝往来信息。

叶赫贝勒金台石驻地东城,又称叶赫山城,依山修筑,坚固险要。它原为金台石之兄纳林布禄住地,瞿九思记述东城言:

其外大城以石,石城外为本栅,而内又为本城。城内外大壕凡三道,其中坚则一山特起,凿山坡,周迥使峻绝,而垒石城其上。城之内,又为木城,木城中,有八角明楼,则其置妻子、资财所也。上下内外,凡为城四层,木棚一层。其中控弦之士以万,甲胄者以千计,刀剑、矢石、滚木甚具。

东城为叶赫城之役攻坚所在。

八月二十二日,后金军进至叶赫城下。叶赫贝勒金台石、布扬古统兵出城,开始鸣角操鼓,准备迎战。后金军盔甲鲜明,剑戟林立,钲鼓相闻,河谷震**。两军混战多时,叶赫贝勒见势不能敌,便令鸣角收兵,入城坚守。代善等四大贝勒督率护军围布扬古所住西城。努尔哈赤率额亦都等督军亦围金台石所住东城。

金台石城被围后,后金军毁其栅城,堕其外城。后金军开始呼金台石投降,金台石不听,答道:“吾非明兵比,等丈夫也!肯束手归乎?与其降汝,宁战而死耳!”东城守军誓死拒战,坚守内城。努尔哈赤见敌军负险顽抗,便激励将土道:“今日仍不克,则罢兵归矣!”众军齐声喊道:“愿赴死战!”努尔哈赤便命军士布橘列梯,冒矢登城。城上射矢镞,发巨石,推漆木,掷火器;后金军二三十人并排井然登城,但伤士也非常惨重。努尔哈赤又命穴其城。军士们冒矢石,"于城下掘穴,置药,乃陷”。内城破攻陷后,后金兵士拥入城中冲杀,叶赫兵四面溃散、金台石见内城陷,携妻与幼子登上禁城八角搂。

后金军进围禁城台楼。因为金台石是皇太极的舅父,皇太极便从西城驰骑至东城,前来向金台石劝降。金台石对皇太极道:“听到你说收养的一句善言,舅父我就下来;如果说不收养,要杀我怎么能下去呢?死就死在家里。”皇太极给金台石以“生杀唯父皇命”的回答。

金台石又请求让近臣阿尔塔石前往见努尔哈赤,观察其脸色后再做决定。阿尔塔石被允准带至努尔哈赤面前,努尔哈赤怒数其罪责以后,便以鸣镐射之。阿尔塔石回去后,金台石仍不降。皇太极再派金台石之子德尔格勒至合楼下劝降。金台石终不从。皇太极大怒要将德尔格勒缚而杀之,努尔哈赤说道:“子招父降而不从,父之罪也;父当诛,勿杀其子。”金台石三次拒降,后金兵持斧毁台楼。金台石之妻携子沙挥下台楼降。金台石走投无路,无奈对皇太极道:“大丈夫岂肯受制于人乎?吾甥庶念汝母及诸舅氏骨肉至戚,弟全吾子孙足矣。吾誓不生也!”

言毕,金台石引弓杀守台军士,然后夺路直入后室,举火自焚未死,后被俘而缢杀之。

东城既陷的消息,让西城闻风丧胆。布扬古孤城无援,军心涣散:四大贝勒督兵匝围,攻城益急。布扬古令其堂弟吴达哈(布斋之胞弟)领兵巡御四门,吴达哈见东城已陷落,大势已去,遂“携妻孥开门出降”。四大贝勒兵由此得以长驱而入,径围布扬古居所。大贝勒代善劝布扬古降,布扬古因疑惧而不敢出来。代善对布扬古以刀划酒警道:“今汝等降,我若杀之,殃及我;汝俾我誓,饮誓酒而仍不降,唯汝等殃。汝等不降,破汝城,必杀无赦!”

代善向布扬古做出了降后不杀的保证,自饮誓酒一半,送给布扬古饮另一半。布扬古这才命开居所门降。努尔哈赤因为扈伦四部全亡,留着布扬古无用,便借跪拜礼节不恭为由,将他缢杀。

叶赫东西二城降后,其所属各城俱都降。时明游击马时楠,率助守叶赫二城兵一千人,也全都被后金军歼灭。努尔哈赤同叶赫打交道历时三十六年,终于将其传八世十一贝勒的叶赫部灭亡。叶赫亡,明朝就此失去北关。

后金对于叶赫降民,父子兄弟不分,亲戚不离,原封不动地带来了。不动女人穿着的衣襟,不夺男子带的弓箭,各家的财物,由各主收拾保存。叶赫部民被迁徙至建州,入籍编旗,成为后金的臣民。

海西女真在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在古勒山之役以后,相继被建州灭亡。努尔哈赤之所以能够灭亡扈伦四部,除了在客观上有利条件之外,就主观条件来说,是他精神专注,不敢旁骛,采取了先弱后强,由近及远,利用矛盾,联大灭小,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策略。努尔哈赤就是这样有策略地、有步骤地逐渐统一了海西女真。

努尔哈赤在统一海西女真的同时,又逐步地开始并附“野人”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