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帝五年五月,刘邦打败项羽,定陶称帝后,在洛阳南宫举行了庆功宴会,在谈到战胜项羽原因时说明自己善于任用贤能。
刘邦所言,不无道理。善用人才确实是刘邦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夺得天下的重要因素。
从刘邦的整个用人过程,及汉高帝六年(前201)分封王侯的情况看,他推行的基本是一条唯贤必揽,量才录用的用人路线。具体地说,有下列几方面内容。
其一,不重门第,唯贤必揽。刘邦生于农村,长在乡下,没有项羽那样的贵族血统、世族荣耀。他的出身、地位,决定了他所结交的,都是社会下层的亲朋好友。他身为布衣,却想富贵,必然也会产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因此,他的门第观念淡薄也就很自然了。起事后,开始跟随他的,将不过旧友,兵不过三千。他要带领这支人马入关灭秦,闯出一条富贵之路,在楚汉战争中,他要战胜项羽,夺得天下帝王的尊位。试想,他不广揽人才行吗?而在整个用人过程中,他的上述思想又一直起着主导作用,于是在他事业成功之时,身边已聚集了一大批来自各行各业,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文武人才。
来自社会下层的重臣主要有:
樊哙,“以屠狗为事”,随刘邦起兵沛,身为武将,屡立战功,后被封为舞伯侯。
夏侯婴,原为沛衙马车夫,从刘邦起事,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的武将,官至太仆。
周勃,以编席为生,在乡里当吹鼓手,后被拜为掌全国军事的太尉。陈平,“家乃负郭穷巷,以席为门”。以护军中尉从刘邦南征北战,后被封为曲逆侯。
英布,是从骊山逃出的罪犯,先从楚,后归汉,为刘邦主将之一,曾被封为淮南王。
韩信,“家贫无行”,清贫得连其母死也无钱安葬,但文武双全,归汉后,被刘邦拜为大将军,是战胜项羽的重要力量,曾被封为楚王。
除此之外,还有郦商、娄敬等人,均来自社会下层。出身儒生的重臣主要有:
郦食其,为高阳“好读书,家贫落魄,无衣食业”的穷儒生,刘邦兵过高阳,遂投刘邦,被号为广野君。食其多谋善辩,屡立奇功。
陆贾,“以客从刘邦定天下”,知《诗》《书》,有辩才,著《新语》十二篇。曾说降南越,被拜太中大夫。
来自秦下层吏卒的主要有:
萧何,“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从刘邦起事于沛,立有首功,后被拜相国。
曹参,原为秦时狱掾,以中涓从刘邦,多立战功,后任齐相国,封平伯侯。
周昌,秦时为泗水卒吏,从刘邦破关灭秦,性直敢谏,汉初被任为赵相,封汾阳侯。
来自秦廷官吏的主要有:
叔孙通,为秦朝博士,秦之后,先从义帝,后投刘邦,因定朝仪有功,被拜博士,后又为太常、太子太傅。
张苍,原为秦朝御史,自阳武从刘邦,因懂天文、数学,刘称帝即位后,被拜计相。
除了上述人员,还有旧贵族出身的张良,小商贩出身的灌婴,前者被封留侯,后者官至御史大夫。
可见刘邦用人不讲门第,凡有才者不管先后,来者不拒。正因为如此,他招揽了一大批各色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助他夺取了天下,而且也成为汉初政权的重要组成成员。
与刘邦相反,项羽用人,只讲门第,不重才能。陈平在对刘邦解释他为何弃楚归汉时说:“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受,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对于出身贫贱之人,项羽就更轻视了。即使有才能,也难以得到提升和任用。本来,项羽帐下有不少人才,但都因此而先后离去,陈平走了、韩信走了、英布也走了。他们都反过来助汉击楚,成为埋葬项羽的掘墓人。
其二,量才录用,人尽其力。刘邦不仅能够广揽人才,而且还能根据他们的专长,用其长,避其短,使他们各司其职,忠于职守,充分发挥出聪明才智,从这点来说,刘邦可谓是使用人才的专家。
萧何,本沛县文吏出身,在行政令、抚百姓上积累一定经验。从刘邦入咸阳后,众将皆取金帛财物,独萧何“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刘邦见他善于管理行政、经济,遂用他为丞相,留治关中。萧何果然不负刘邦所望,在关中侍太子,立汉宗庙、社稷、宫室;修刑法,督官吏,治郡县,抚百姓,协助刘邦将秦地建成为与项羽争战的大后方、根据地。实际上,在萧何的治理下,当时的关中,已成为汉初政权的雏形。正因为如此,关中在整个楚、汉战争中,成了汉军的补给基地。
汉高帝二年(前205),刘邦兵败彭城,是萧何发来关中子弟,送来粮草,才使得汉军复振。
汉高帝三年(前204),在楚汉相持荥阳、成皋的关键时刻,萧何又将大批兵员从中包括自己的亲属子弟,送往前线,有力地支持了刘邦的对楚战争。
汉高帝五年(前202),刘邦称帝后,欲论功行封,始终认为萧何功劳为最,封其为酆侯。有些人不理解,认为萧何身处后方,无攻城略地之功,不能评为功劳第一。
刘邦对他们解释说:“你们知道打猎吗?追野兽的是猎狗,而发出追赶指示的则是人。诸君如狗,能猎得野兽,当然有功劳;而那萧何,则是发出指示的人,功劳当然更大。”
对此,当时一位姓鄂的官员说得更明白:“陛下与楚相持五年,多次失军亡众,是萧何屡次送来关中子弟以充汉军。汉与楚对峙荥阳数年,军无现粮,又是萧何转漕关中,补给不断。这才使陛下打败项羽,夺得天下。萧何之功,功在万世。”
于是,萧何被评功劳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萧何有功,且功劳为最,这正说明他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发挥、施展。但给萧何提供用武之地的人又是谁呢?是刘邦。如果从用人的角度上讲,首功刘邦,萧何次之。
文用萧何,武用韩信,这是刘邦能够最终打败项羽的关键因素之一。
韩信,为“汉初三杰”之一。文武双全,心怀大志。秦末从项羽,因出身卑贱,一直未被重用。汉高帝元年(前206),赴蜀归汉,被用为连敖。开始,并没有引起刘邦重视,却被丞相萧何发现,经多次推荐,刘邦才拜韩信为大将,统领全军。自此,韩信的军事才能才得以施展。
汉高帝元年(前206),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领兵还定三秦。汉高帝二年(前205),他以声东击西之计,从夏阳渡河,击败魏王豹,收复魏地。
汉高帝三年(前204),他背水为阵,置军死地而后生,在井陉打败赵军二十万,平定赵国。
汉高帝四年(前203),他以诱敌深入,水淹敌军之计,斩杀楚国大将龙且,败齐、楚联军于潍水之边,攻占了齐国。
汉高帝五年(前202),他又奉刘邦之命,统领各路汉军,于垓下以十面埋伏的战法,打败楚军,使项羽自刎乌江。
可以说韩信自拜将以来,战必胜,攻必取,真可称得上是一位常胜将军。
对于韩信的军事指挥才能,刘邦在还定三秦后就已经看到,心中大喜,“自以为得信晚”。对此,张良心中更加清楚,所以,在刘邦兵败彭城后,欲捐关东之地,以求能败楚之将时,张良向刘邦推荐了三人,其中就有韩信。战局发展果不出张良所料,项羽终死三人之手。
韩信是汉初不可多得的将才,他驰骋战场,立下十大战功,为汉政权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虽被刘邦所擒、吕后所杀,但当初重用他,使他一展雄才的还是刘邦。
张良、陈平,足智多谋,刘邦就将二人留在身边,做了自己的高级谋臣,且对二人极其信任,往往言听计从。因此,张、陈的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屡出奇谋,辅佐刘邦,战胜了不少艰险,打败了项羽,夺取了天下。
张良,为“汉初三杰”之一,他熟读兵法,精通韬略,正像刘邦所说,是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才。
刘邦于秦二世二年(前208)与张良相识,就很赏识他的才华,千方百计地想将张良揽于自己手下,直至汉高帝二年(前205)张良归汉。自此,张良就在刘邦事业的整个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屡出奇谋,使刘邦化险为夷,克敌制胜:
他以重金贿敌之策,智取烧关,刘邦才得以兵入咸阳,灭秦廷,降子婴。
他巧用项伯,鸿门救驾。刘邦才脱险鸿门,得封蜀王。
他授计烧毁栈道,以惑敌耳目,才使汉兵暂休汉中,待机东返。他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使刘邦兵出汉中,还定三秦。他阻立诸侯,使刘邦拒绝了郦生之谏,才避免了一场诸侯四起的混乱。他说服刘邦,使封三王,才败项羽于垓下,彻底取得了对楚作战的胜利。
西汉政权建立后,他又授计吕后,令其往迎四皓,以安太子。张良,确是汉初的一位奇才。刘邦转战四方,帐下谋士除张良外就要推陈平了。
汉高帝二年(前205)三月,陈平背楚投汉。刘邦见其才可用,当即就任陈平为都尉,并“使为参乘,典护军”。对此,众将颇有议论,对刘邦说:“大王一得到楚国亡卒,不知他是否有真才实学,就拜为都尉,使监诸将,不免太草率了吧?”
刘邦闻言,不加理睬,反而更加信任陈平。这使陈平十分感激,为报刘邦的知遇之恩,他先后六出奇计,全力辅佐刘邦战胜项羽,夺得天下。这六计为:一是以金行反间计;二是以粗饭待楚使计;三是夜出妇女,助刘邦脱身计;四是潜蹑帝足,请封韩信计;五是伪游云梦,智擒楚王计;六是白登救驾计。
这六条奇计,前五个出自楚汉战争之日,后一个出自北征匈奴之时,为刘邦的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
张良、陈平,为刘邦的两大高级谋士,深得刘邦信任,在刘邦事业的整个进程中,不少重大决策都出自二人之口。因此,刘邦称帝后论功行赏,均封他们为侯。
郦食其、随何、陆贾,都是刘邦周围能言善辩之士,根据他们的特长,刘邦令他们“居左右,常使诸侯”。
郦食其于楚、汉战争之际,前往说降齐王,本已成功,后因韩信背约攻齐,被田横烹杀,随何奉刘邦之命,前往淮南,说降了英布,则是大功一件。最能展现他们口才的,是陆贾说服南越王一事。
汉高帝十一年(前196)五月,刘邦下诏:
粤人之俗,好相互攻击,以前秦徙内地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居。今暴秦已灭,南海尉赵佗长治南方,甚有条理,内地百姓没受侵害,百粤间相互攻击也已停止,这都因为赵佗治理有方。今立赵佗为南粤王。
并令陆贾持玺绶,前往南越,说服赵佗稽首称臣。
赵佗本为龙川(今广东东北部)令,属南海郡尉任嚣管辖。秦末,中原大乱,任嚣也想乘机独霸一方,但因年老体弱,一直没能实现,临死,他召来赵佗,与语道:“暴秦无道,天下苦甚,现中原诸侯并起,不知天下何时能安?南海偏远,我恐盗兵侵入,欲起兵堵住北道,静观中原之变。不幸我年老病重,难以实行,望今郡中长吏,唯足下能继我志,故特召来相告。南海之地,东西长数千里,又有中原人在此相助,足下可乘势立国,不可拖延!"
说完,当即修好文书,令赵佗行南海尉事。
不久,任嚣病亡。赵佗遂传下檄文,命边关塞住北道,严加把守,将所有秦派官吏全部拿获。秦朝灭亡后,他又发兵攻取了桂林象郡,自立为南粤武王。
陆贾到来,赵佗便令召入。陆贾走入堂内,见赵佗头不戴冠,身不束带,两腿叉开,大模大样地坐在厅内,也不与他行礼,朗声说道:“足下本是中国人,亲戚、朋友的坟墓都在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今足下反天性,弃冠裂带,欲以区区南越与天子抗衡,恐怕祸快及身了。试想秦行无道,群雄四起,唯刘邦先破关灭秦,岂非天意!项羽背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归,可谓盛强。但刘邦起兵巴蜀,驰骋天下,遂灭项羽,不到五年的时间,就统一了海内。天子闻足下称王南越,不助天下讨伐暴逆,天朝将相皆欲移兵问罪,唯天子怜民劳苦,志在休息,特遣使臣至此,册封足下。足下本应出郊相迎,北面称臣。不料足下以新建未成之国,妄自尊大,倘天子闻知此事,必然生怒,掘烧足下祖坟,诛灭足下宗族,再使一偏将引十万兵马,来讨南越,那么越人杀足下以降汉便在顷刻之间了。”
赵佗闻言竦然起座道:“居蛮日久,致失礼仪,还请勿怪。”
陆贾道:“足下知错能改,还不失为一位贤王。”
赵佗又问道:“我与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贤?”
陆贾道:“足下似乎更贤。”
赵佗闻言心喜,遂进一步问道:“我和皇帝相比,谁贤?”
陆贾答道:“皇帝继五帝、三皇之业,治理中国。中国人以亿计,地方万里,万物丰盛,且政出一家,自从开天辟地以来,未曾有过。今足下民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又地处蛮荒,山海崎岖,约不过大汉一郡,足下试想,能与汉帝相比?”
赵佗大笑道:“我起事不在中国,故王此地,若使我居中国,亦未必不如汉帝。”
说完,留陆贾客馆中,日日与饮,纵谈时事,陆贾均对答如流。数月后,赵佗慨然道:“越中乏才,无一可与共语。自先生来,日日使我闻所未闻。”
遂自愿称臣,遵奉汉约。
陆贾见事已办好,欲辞别归汉。临行,赵佗送无数珍宝,价值千金,陆贾也将所带财帛尽送赵佗,主客欢尽,陆贾方才辞别北归。
陆贾返回长安,报知刘邦,刘邦大悦,拜陆贾为太中大夫。
赵佗归汉,境平民安,是陆贾之功,但也正说明了刘邦的知人善任。此外,叔孙通懂礼仪,刘邦就让他掌管宗庙礼仪;张仓知天文、数学,刘邦就叫他编历法,定度量衡。他们也都各尽所长,为汉初政权的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刘邦用人,虽可称道,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猜忌行为。
在完成统一大业的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刘邦赦免过不少犯有死罪,但有一定才能的人,像田叔、孟舒、蒯通、季布、栾布等人。然而,对于某些才能超群,功勋卓著的人士,刘邦则一直把他们看作是对自己的潜在威胁,存在着严重的猜忌心理和行为。对韩信、英布、张敖是这样,就是对萧何也是如此。
萧何为沛吏时,就已和刘邦成了朋友,并“数以吏事护刘邦”。后又从刘邦起事,进入关中。刘邦还定三秦后,拜何为丞相,留治关内。时间一久,刘邦唯恐萧何居关自立,屡派使臣从前线返回关内慰问萧何。名为慰问,实为监视。此事被萧何属下鲍生看破,劝何将自己亲属子弟送往战场,才消除了刘邦猜忌之心。
汉高帝十一年(前196),韩信被吕后所杀。其时,刘邦正亲征陈豨,闻讯后,立即遣使臣返长安,拜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并令一都尉率五百人为萧何卫队。众臣皆来祝贺,唯召平独来吊唁。
召平,原为秦东陵侯。秦灭后,沦为布衣,生活清贫,以在长安城东种瓜为生。萧何闻其贤,遂召为掾属。
召平见到萧何道:“丞相,可知大祸将要降临?”
萧何闻言,颇为吃惊,问道:“足下何出此言?”
召平道:“试想,陛下风餐露宿征战于外,而丞相留守于内,没有任何危险,反而加封于丞相,这是什么原因?还不是因韩信新反于长安,从而对丞相也产生了猜忌。陛下赐丞相卫队,表面是宠爱丞相,而实际上是为了防备万一。为此,丞相不可接受这次赏赐,并将家私财产全部拿出献为军费,方可免此灾祸,望丞相深思。”
萧何闻言方恍然大悟,忙再拜称谢。遂从召平之计。刘邦疑心果除,萧何也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同年七月,淮南王英布反,刘邦欲领兵亲征,临行,数派使问萧何准备做什么?
萧何回答说:“因陛下统军,何在朝主要是抚百姓,供军需。”
一客闻讯,找到萧何说:“丞相离灭族不远了。”
萧何忙道:“愿闻详情。”
客道:“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再也无法加封。而且,自君入关始,就得民心,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这种情况没有丝毫改变。陛下之所以数次派人来问,是怕君得民心,功高震主。故此,为君计,不如压价多购私田,以此自污,陛下猜忌之心必除。”
萧何从其计,刘邦果然大悦。
不久,刘邦平定英布后返长安,百姓阻于道,上书告丞相强行压价购买百姓田宅。刘邦回到宫中,萧何前往拜谒,刘邦笑道:“今日相国就是如此利民?"
说着将百姓上书交给了萧何,责道:“相国自去向百姓交代?”
萧何买田,本不自愿,只是为了消除刘邦之疑,所以回府后立即将所买之田,或补足地价,或退回原主。
时隔不久,萧何见长安地少人多,乃上了一道奏章,道:“长安地狭,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都荒废着,望陛下准民入苑耕作,一则可收粮食,瞻养穷氓;二则也可以其禾秆,供给兽食。”
不料,刘邦阅后大怒,道:“相国是受了贾人财物,来为其请耕我苑,真是罪不可赦!”
说完,命令卫士将萧何拘押,交付廷尉。
萧何被拘,全朝震动,群臣都为其呼冤,其中有一个姓王的卫尉,决心冒死为萧何申辩,乃入见刘邦,问道:“相国有何大罪,陛下将其系于狱中?"
其时,刘邦心情尚悦,见问,答道:
“我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受。今相国受商贾贿赂,为请我苑,以此取媚于民,所以我将他抓起来治罪。”
王卫尉闻后则说:“相国为民请命,求辟上苑,这本是宰相应尽的职责,陛下怎能疑其受人贿赂呢?况且,陛下与楚作战多年,又亲征陈豨、英布,当时都是委相国留守关中。相国若有异图,只要一动手足,关西之地就非陛下所有了。相国不以此为利,能去贪贾人一点儿财物吗?而且秦皇以不闻其过亡天下,这也是李斯的过错,又有什么可效法的呢?陛下未免轻视萧相国了!"
刘邦闻言面有惭愧之色,思索良久,方派使臣持节将萧何从狱中释出。
萧何年已老,又被押系多日,身体难免受到伤害。既已放出,也只得前往宫中谢恩。
刘邦道:“相国不必多礼。相国为民请愿,而我不答应,我不过为桀纣王,而相国为贤相。我之所以押相国多日,就是为了让百姓知道我的过错!"
萧何谢恩退出,自此更加恭谨,沉默寡言。
萧何,也是“汉初三杰”之一,是刘邦统治集团中的最核心人物。自随刘邦,可谓忠心耿耿。对这样的人物,刘邦尚存如此严重的猜忌之心,那么,韩信、彭越、英布的被诛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用人上,刘邦还有一个对待儒生的问题。刘邦为沛公时,领兵西进,欲入关灭秦,途经高阳,高阳儒生郦食其欲拜见刘邦,一骑士对他说:“沛公不喜儒,诸客戴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溺其中。”
然而,当刘邦见到郦食其,闻其言后,当即将其引至上座,并从其计,遂兵下陈留。
儒生随何,曾奉命说降淮南王英布。刘邦称帝后,当着众臣之面,折辱随何道:“为天下安用腐儒?”
随何听后,跪拜于地,道:“试问,陛下能否以骑兵五千,步卒五万,攻取淮南?"
刘邦答道:“不能。”
随何又道:“何奉陛下之命,引二十人前往淮南,说布背楚归汉,胜过陛下数万人马。然而,陛下却说何为腐儒,还说什么‘为天下安用腐儒’!不知这是为什么?"
刘邦见问,方知有失言之处,遂道:“我正要奖君之功。”说完,立即拜随何为护军中尉。
由此可知,刘邦既轻儒,又重儒。他轻的是“腐儒”,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儒生。在他身边,这样的儒生何止郦、随二人,像张良、叔孙通、张仓、陆贾等人,都是当时很有才学的人。没有这样的人,刘邦就难以夺取天下,也难以巩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