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汉初政权机构相适应,刘邦还仿效秦廷,建立起一套封建的等级制度和汉宫朝仪,这些等级制度和朝仪也同权力机构一样,起着维护中央最高统治的作用。
汉初的等级制度,称自“爵”,基本照搬秦制,共分二十个等级:
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在这二十个等级中,从小到大,级别越高,在社会上所获得的政治、经济权力也就越大。从第一级至第四级,相当于士,多为普通百姓,其中公士、上造,可能为刚获得自由民身份的奴隶。从第五级至第九级,相当于大夫,这些人享有较多的政治、经济上的权力。其中第七级,可能相等于县
令。从第十级至第十八级,相当于卿。最后两级相当于诸侯。由此可知,不同的爵位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地位,也决定了所享受的待遇不同。
按爵位分等级,起自秦,传至汉,是一种新兴地主阶级的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与秦前“世袭世禄”“分封诸侯”制有二大不同点:一是按功赐予;二是只得“衣食租税,不掌任何权力”。
汉初爵位,由帝王赐予,其依据大约有二:
一是国逢喜庆大事,如新帝即位,国泰民安、战胜敌人,等等。像汉二年二月,刘邦还定三秦后,“令民除秦社稷,立汉社稷。施恩德、赐民爵”。立汉社稷,为国之大事,刘邦赐予民爵。民被赐爵,按当时规定,有罪的,可减免罪刑。
二是按功赐予。像汉五年,刘邦称帝后,曾下诏:“军吏卒会赦,其亡罪而亡爵及不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故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
汉初爵制的实行,取消了旧贵族世袭的特权,起到了维护朝廷统治的作用。为加强这种等级制统治,汉初还建立起一套仪式,历史上称为汉宫礼仪。
刘邦出身布衣,本不知什么礼仪,起事后,所制定和遵守的也多为军纪而已,及定陶称帝,他又觉秦廷仪法太繁,下令废去。这样,在汉高帝七年
(前200)之前,朝内就形成了无礼仪可依的混乱局面。
刘邦为布衣时,虽**乡间,常违父言,但称帝后还算是个孝子,只要在栎阳,常往视太公,谈些家乡往事。而且每次朝见,总是再拜问安,且规定五日一朝,从不失约。此事被一侍从太公的家令看到,总感不合礼法,且皇帝即位已久,太公至今尚无尊号,可又不便明言,于是想出一法,向太公进言道:“天无二日,士无二王。皇帝虽是太公的儿子,但毕竟身为人主;太公虽是皇帝的父亲,但毕竟身为人臣。如此,怎能让人主拜人臣呢?这样下去,皇帝的威德就难以树立起来。”
太公闻言,觉得有理,但又不知如何去做,于是问道:“你言甚是,但父子间总该有个礼节吧?依你之意,我该怎么做呢?"
家令见太公已知其意,遂道:“每到陛下来朝,太公就拿把扫帚到门口迎接,其意陛下自知。”
这天,又是朝拜太公之日。太公闻儿子前来,忙持扫帚跑到门口迎接。刘邦见后,感到十分惊诧,忙走下车,上前扶住太公,问道:“您这是何意呢?"
太公道:“皇帝本为人主,天下共仰,怎能为我一人,而乱了天下法度呢?"
刘邦闻言幡然醒悟,心知自己平日对礼仪注意得太少,多亏老父提醒,忙将太公扶入室内。心想老父出身乡间,怎知礼仪之事?况往日不提,今日突言,定有他人提示。于是说道:“太公教诲,儿当切记!”
太公道:“我本乡下之人,怎知这些,都是家令教我这样做的。”
刘邦闻知,也不多说,辞别太公回宫后,令左右取出黄金五百斤,往赐太公家令,又命文臣拟诏,尊太公为太上皇,诏说:
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所以父有天下终传其子,子有天下尊号其父,这是人间很自然的道理。以前天下大乱,兵革四起,万民苦准,朕亲自披坚执锐,起兵平暴乱,立诸侯,遂偃兵息民,天下安宁,这都是太公教诲的结果,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尚未有号。今上尊太公为太上皇。
诏令一下,群臣皆贺,刘邦也定朝拜太上皇之礼。自此,太公坐享尊荣,也不必持帚迎门了。
刘邦理正了自己与老父之间的礼节,内心感到十分高兴,由此想起一班大臣,尤其是武将的日常举止,不禁皱起眉头。
这些武将多出身平民,从刘邦南征北战,是从马上打出来的,根本就不懂什么上下礼节。每当上朝,如遇一事不和,便大吵大闹。有时“饮酒争功”,醉了,更是毫无拘束,拔剑击柱,任意所为,把个大殿搅得如同集市一般。每到这时,让这个皇帝都不知如何是好。
博士叔孙通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决定进谏刘邦,建立朝仪。
叔孙通,薛(今山东滕县东南)人,为秦时博士。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起事,二世召众儒生问道:“楚人攻蕲(今安徽宿县南)入陈(今河南淮阳县),你们以为应怎么办?"
众儒生三十余人齐道:“人臣谋反,罪死无赦,愿陛下发兵击之。”秦二世不愿听“谋反”二字,闻言变色。
叔孙通见状,忙上前奏道:“诸生所言皆非,现天下已合为一家,毁诸侯城郭,熔天下兵器,以示永不再用。况且明主在上,施法于下,人人奉其职,四方朝献,哪里有敢造反的?楚事,皆鸡鸣狗盗之所为,又何足挂于齿间,令郡守尉派人擒拿就是了,这有什么可忧虑的?"
秦二世未明叔孙通话中讽刺之意,遂连声称善。又转问众儒生,诸生中,有的说是造反,有的说是盗贼。秦二世听后,令御史将言反的诸生拘起问罪,而将言盗的诸生放归。唯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衣一身,并拜为博士。
叔孙通辞别秦二世,返回住所,诸生讽道:“先生的阿谀奉承之语说得不错!"
叔孙通闻后,苦笑数声道:“公等不知,我几乎难逃虎口!”
数日后,他逃离咸阳,来到薛县。此时,薛已降楚。项梁到薛,他投之,项梁死后,又事项羽。汉高帝二年(前205)四月,刘邦率诸侯军攻破彭城,通又归顺了刘邦。他平素喜穿儒服,刘邦见后,心中生厌。他知刘邦之意,立即改着楚地短服,刘邦见后,方生悦意。
叔孙通归汉时,有弟子百余人相从,而他没有向刘邦推荐任何人,却推荐了不少壮士。弟子们得不到提升,私下议论说:“我们事先生多年,有幸从归刘邦,但至今得不到先生的提拔,不知为了什么?"
叔孙通听到弟子们的议论,向他们解释说:“刘邦方今正披坚执锐,夺取天下,你们有谁能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故此,我先荐能斩将陷城之士。你们且耐心等待,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不久,刘邦拜叔孙通为博士,号稷嗣君。
汉高帝五年(前202)天下统一,刘邦于定陶称帝,叔孙通参与拟定礼仪。
刘邦称帝后,因嫌秦廷礼法烦琐,下令废弃,但汉臣又无礼仪可依,不知上下之分,刘邦又常为此苦恼。
叔孙通见时机已到,于汉高帝六年(前201)秋与刘邦说:“朝无礼法,难树帝威,臣愿征鲁地诸生,与臣弟子共拟朝仪,望陛下恩准。”
刘邦也正有此意,遂道:“一定不要太复杂,以朕能做到为准。”
叔孙通道:“五帝乐有异,三王礼不同,夏、商、周的礼也有增有减,是不相因袭重复的。这是根据时世、人情的需要,加以改变的。臣将参考古代仪礼,再依据秦代,制定出一套新的仪式来,想不至烦琐难行。”
刘邦闻后,觉得有理,便道:“你试着办吧,但一定要简略易行。”
叔孙通领命而出,立即动身前往鲁地,招集了三十余名儒生,请他们共同入都,商定朝仪。儒生中大多愿随他西入栎阳,唯二生不肯同行,并嘲笑叔孙通说:“公前事秦,继事楚,现又事汉,历事数主,都应善于阿谀奉承,才得如此显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复,又想兴礼乐。礼乐的制定,需积德百年而后方可兴。我们不愿为公所用。公的行为,不合古代礼法,我们不愿去,请公速行,毋得污我!"
叔孙通受到一顿嘲弄,但仍笑道:“你二人真是不识时务的鄙儒。”儒生招齐,叔孙通便带他们同返关中,路经薛地,又招弟子百余人同归。
他将众人带到栎阳郊外,安顿完毕,便共议礼制。不久,仪文草就,他便与众生辟地为场,边演边改。月余,礼制已成,考虑到仪礼本旨,是在朝上举行,最好有官员到场,参加演习,方可避免错误。于是,叔孙通奏闻刘邦,刘邦遂遣文吏数十人,前往演练场,观习仪文。
演练场平坦、宽阔,中竖许多竹竿,作为固定位置的标志。竹竿间,按一定程序彼此用棉线连接起来,作为地位的划分。然后将割下的茅草捆成束,竖立起来,或在竹竿上,或在竹竿下,作为尊卑高低的次序。这一套演练方式,叔孙通称作绵最习仪。
布置已毕,叔孙通令文吏、诸生等,扮作文武大臣、卫士禁兵,按照位置,依次站好,然后参照仪文,逐条演习,该趋则趋,该退则退,该拜则拜,该起则起,周旋有序,动作规范。又习练了月余,方感熟练。
叔孙通见此,方上朝面见刘邦道:“现演练已熟,请陛下临场观看。”刘邦闻后往观,见众人习练有序,而且学起来也不困难,心中大悦,欣然对叔孙通说:“朕能做到,尽可照行。”
刘邦回到宫中,立即颁诏群臣,令往演练场学习朝仪,并规定,次年岁首开始实行。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秋尽冬来,例当改岁。一日,刘邦正在宫中议事,丞相萧何来报,说长乐宫已经建成。
汉高帝五年(前202)五月,刘邦从娄敬之言,决定迁都长安。但当时长安城破坏严重,几乎所有宫殿均被项羽焚毁。所以,暂迁栎阳,令萧何往长安监修宫殿,待宫殿完工后,再移往长安。经二年紧张施工,长乐宫首先告成。
刘邦闻报心中高兴,遂诏令,到长乐宫过年,并初试朝仪。
汉高帝七年(前200)十月初一,天色微明,各国诸侯、文武百官,身着官服,按职位大小,在宫前依次排好,等候朝贺。这时,长乐宫外,已布置一新,五颜六色的旗帜,随风飘动,手持武器的卫士,整齐地排列在两侧。
朝贺时间临近,谒者遂将众臣依次引入殿中,序立东西两侧:武官立西朝东,文官立东朝西。其时,殿内仪仗已陈设完毕,异常整齐、严肃:卫官执旗,郎中持戟,分站左右,夹陛对楹;太行九人,依次肃立两旁,专司传命,迎送宾客。
不久,刘邦到来,卫官、郎中交口传警,报知百官。刘邦下辇,步入殿内,南面升坐毕,太行方传呼,令诸侯、百官、逐班晋见。众臣朝贺时,需自报姓名、官职,行跪拜大礼,待刘邦传语平身后,方可起身退下,仍归原位站立。
朝拜完毕,刘邦赐臣法酒。所谓法酒,是指酒为礼仪所设,不准饮多饮醉。
饮宴开始,刘邦就案而饮,众臣分席侍宴,且须依尊卑次序捧觞上寿后,方可饮用数杯。这个过程,是在御史监察下进行的,如出现有失仪者,就会被当场叫出,因此整套程序显得有条不紊,规范、肃静,再也没有出现以前那种大吵大闹的现象。
酒至九巡,谒者便请罢宴。
待群臣谢宴散尽,刘邦退入内廷,方喜道:“朕今日方感到做一个皇帝的尊贵了!”
制定朝仪,叔孙通首功,刘邦特别加赏,拜叔孙通通为奉常,并赐金五百斤。
叔孙通入朝谢恩,并乘机奏道:“诸生及臣弟子随臣已久,与臣共定朝仪,愿陛下念其微劳,各赐一官。”刘邦闻奏,遂皆赐官为郎。
叔孙通谢恩退出,见了诸生,转达了刘邦旨意,并将所赐金,全部分给了众人。诸生皆喜,都说:“叔孙先生真乃圣人,确为当世知时务者。”诸弟子原先对他的误解也已云消雾散,纷纷前来,感谢恩师。
自此,汉室有了自己的朝仪。这套礼仪的核心是封建的等级制度,它使刘邦感到“尊贵”,维护的是王权的统治。
汉高帝七年(前200)二月,刘邦东征匈奴刚回到洛阳不久,就接到萧何奏报,说未央宫建成,长安宫阙也将整体完工,请御驾亲临视察。
刘邦闻奏,从洛阳移驾栎阳,再从栎阳前往长安。
长安与咸阳相临,本为国内最繁华之地。秦末项羽一把火焚毁了咸阳,也使这里由繁华变成了萧条。萧何建成长安宫殿,又使此地气象为之一新。
刘邦游览,萧何导引,临近未央宫,只见此殿甚为宏伟。这是所建最大一座宫阙,周围二十八里,设有东、北两阙:北阙为正门,名为玄武;东阙又称苍龙,门观均高达三十丈,甚为壮观。前殿尤为雄壮。傍设武库、太仓,也是不同凡响。
刘邦巡视未及一周,忽然面显怒意,对萧何说道:“天下汹汹,苦战数年,成败还未可知,你修此宫,如何这等奢侈?"
萧何被责,并不慌张,慢慢解释道:“臣正因天下未安定,才如此修筑宫室,借以镇慑天下。且天子以四海为家,宫殿不壮丽,又怎能显尊位,树重威!再说,如宫室修筑欠佳,后代子孙难免不重新改造,反倒多费了工役。”
刘邦听萧何说得有理,遂转怒为喜。
实际上,刘邦见长安宫阙修建得如此辉煌,其规模,其华丽,虽比不上秦时的阿房宫,但也相差无几。如身居此宫,再加上刚实行的朝仪,岂不更能显示皇帝的尊贵,王权的威严?然而,江山初定,天下尚欠安定,在这种情况下,动用如此人力、物力,怕引起众臣的议论,百姓的不安。因此,刘邦表面动怒,责萧何过奢,是想让萧何说出缘由,以塞官民之口。
萧何自刘邦起事就跟随左右,对刘邦的性情了解得十分清楚,所以才有如上回话。
司马光对此事评价说:“王者以仁义为丽,道德为威,未闻其以宫室镇服天下也。天下未定,当克已节用以趋民之急,而顾以宫室为先,岂可谓之知时务哉?"
所评不是没有道理,然而,制朝仪,修宫室,以此增强王权的威严,历代皇帝不是都如此吗?
刘邦见长安宫殿已成,又命四周修起城垣,作为京邑,并诏令全部文武官员及其家属,迁入长安。自此皇都已定,再无迁移。
汉高帝九年(前198),刘邦拜叔孙通为太子太傅。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刘邦驾崩,惠帝即位,又徙叔孙通为奉常,令其制定宗庙仪法。
为此,汉初仪制,功在叔孙通,这种评价并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