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迁都长安袭秦制 中央集权制(1 / 1)

从汉元年被封刘邦,到汉五年楚汉作战的同时,数回关中,在萧河的协助下,立太子,建汉制,已建立起汉初政治制度的雏形。这套政治制度,到汉高帝十二年四月刘邦逝世前,经过不断增补,已基本趋于完善。所谓的“汉袭秦制”,是指这套政治制度基本因袭秦朝。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打破了传统的分封制,将大权揽于自己之手,在全国建立起中央、地方和乡村基层三级统治网络,西汉政权也是如此。

汉的中央政府和秦王朝一样,设“三公九卿”,皇帝则总揽大权。

所谓“三公”,即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为三公之首,主要任务是辅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秦设左右丞相,而刘邦只设一相,到孝惠帝时,才增设二相。太尉,为全国最高军事首脑,主管国家军事。御史大夫,也可称副丞相,为全国最高监察首脑,他的任务比较繁杂,既要协助丞相处理政事,又要掌管符玺、图籍、秘书及朝内文件,还要受理百官奏事,监察百官。汉高帝元年(前206),刘邦拜萧何为丞相,留守关中。汉高帝九年

(前198),刘邦将丞相改为相国,复拜萧何为相国。太尉,汉始未设。直至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刘邦北征陈豨,才拜周勃为太尉,领兵随往。汉

初第一位御史大夫是周苛,为汉元年所拜。汉高帝四年(前203),周苛守荥阳被项羽所杀,刘邦复拜其弟周昌为御史大夫。汉高帝九年,周昌被徙为赵相,翌年江阴侯赵尧又接任此职。

三公以下,就是九卿,即:一是奉常(太常),掌宗庙祠祭,朝廷礼仪,并主持考试,所属太史令掌吏书、历法、天象、灾异之事。二是郎中令(光禄勋),皇帝的最高警卫官和朝廷政务秘书长,管理宫殿掖门户,所属诸大夫、议郎,负责顾问应对。三是卫尉(中大夫令),宫内警备长官。四是太仆,管理皇帝的车马。五是廷尉(大理),全国最高司法首脑。六是典客(大行令、大鸿胪),负责各少数民族事务。七是宗正(宗伯),管理皇族事务。八是治粟内史(大农令、大司农),全国最高财政首脑。九是少府(考工),皇帝私人财政长官,管山海池泽税收。对于汉初担任过九卿的官员,史书中记录的不够全面,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载,叔孙通在汉高

帝七年(前200)任过奉常,王恬起在汉高帝五年(前202)任过郎中令;郦商在汉高帝六年(前201)任过尉卫,夏侯婴、上不害分别在汉元年、汉六年任过太仆;义渠在汉高帝五年任过廷尉。除此之外,襄担任过治粟内史;阳咸延担任过少府。“三公九卿”制,源于秦,传至汉,基本没有什么改动,构成了秦、汉朝的最高统治机构。以后,历代沿革,名称虽有所改动,但其职权范围,基本上和汉代保持了一致。

汉初,在地方上,也仿效秦廷,力求推行郡县制。

秦朝初年,秦始皇将全国分成三十六个郡,而到末年,增加到四十个。刘邦自封刘邦,到楚汉战争结束,这期间,他每占一个地方,每平定一个诸侯国,都依秦法,力求设置郡县:像汉高帝元年(前206)八月,他还定三秦,就将关内之地,分设为渭南、河上、上郡三郡。

汉高帝二年(前205)十月,他将河南国改成河南郡;三月,虏殷王印,置河内郡;六月,拔废丘,将雍地分为中地、北地、陇西三郡;九月,韩信破魏王豹,又把其地分为河东、上党、太原三郡。

汉高帝三年(前204)十月,韩信兵下赵地,刘邦又将其地分设了常山、代郡二郡。

如此等等,刘邦所设置的这些郡县,到后来虽有所变化,但据《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记载,达十五个之多,但具体哪十五郡,书中并未记全。《廿二史考异》上认为,这十五郡应为:河东、河南、河内、东郡、颍川、南阳、汉中、巴、蜀、广汉、陕西、北地、上郡、云中并内史。而在《刘邦》这本小册子中,认为云中为地名,非郡名,《廿二史考异》误将地名当成了郡名,应将云中改为上党。

在汉初,刘邦直接统治的就这十五郡,后在铲除异姓王的过程中,虽也立了一些同姓王,但也同时增设了一些郡县,在他逝世前,这种郡县已增加到二十余个。

汉初郡县官员的设置,也几乎与秦王朝相同,郡设郡守,掌管一郡行政;郡尉,主管一郡军事。

郡下设县,县的设置主要根据人口稠稀而定,“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因县有大有小,所以设置的官员也略有差异:够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以下的则设县长。县令、县长,是一县最高的行政长官,下配副手县丞,协助县令、县长处理一县政务。一县军事,则由县尉担负。这些县级的主要官员,一律由汉朝廷直接任免、调动,也直接向汉朝廷负责。

西汉的乡村基层组织,也是仿效秦制,从下向上的组织形式是:伍、什、里、亭、乡。五家为一伍、有伍长;十家为一什,有什长;百家为一里,有里正(魁)、里监门;约十里为一亭,有亭长;十亭为一乡,乡置三老、秩、啬夫、游徼。其中三老主教化,秩、啬夫掌民事纠纷,收赋税、游徼则主抓地方治安。因乡政权仅次于县,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汉初对三老有专门的规定:

“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

由此可见三老的位置,也反映出汉初对乡村政权建设的重视。

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由三层组成的政权机构,从下至上构成了中央集权国家的封建统治网络。这套网络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用郡县制代替了传统的“世卿世禄”“分土封侯”的分封制,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二是国家的军政大权和对郡县主要官吏的任免权都掌握在皇帝手中,这对抑制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发展经济、文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邦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也在相当地区实行了分封制:

汉高帝六年(前201)初,在分封功臣的过程中,他一下子分封了一百四十余人为侯,大侯食万户,小侯食五六百户。具有代表性的有萧河为郯侯,张良为留侯,陈平为曲逆侯、曹参为平阳侯、周勃为绛侯,樊哙为舞阳侯,郦商为曲周侯、夏侯婴为汝阴侯,灌婴为颍阴侯,傅宽为阳陵侯,靳歙为建武侯,王吸为清阳侯,周昌为汾阴侯,赵尧为江阴侯,陈豨为阳夏侯,任敖为广阿侯,王陵为安国侯,审食其为辟阳侯,吕释之为建成侯,等等。

在刘邦称帝前后,因各种原因,他还分封了九个异姓王,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敖,燕王卢绾,长沙王吴芮、闽越王无诸,南粤王赵佗。

在封建社会里,领主割据势力常是大乱的一个发动者。汉初,这些王侯尤其是握有军、政、财三大权力的诸王,拥有颇大的势力,对新生的汉政权构成了直接的威胁。这点,刘邦凭自己多年从军从政经验,已看得十分清楚。因此,他把这些异姓王看成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铲除而后快。从他称帝到逝世,在这七八年间,刘邦采用了各种方式,除吴芮、无诸、赵佗三人没动外,其余或降、或擒、或杀。刘邦这种诛杀功臣的行为,虽有违道义,但对维护汉初政权、百姓的生息却有着进步作用。

刘邦在铲除异姓王的同时,又在原土地上先后分封了九个同姓王,即:刘肥为齐王,刘交为楚王,刘濞为吴王,刘长为淮南王,刘友为淮阳王,刘恢为梁王,刘如意为赵王,刘建为燕王,刘恒为代王。在这九王中,除刘交、刘濞外,其余均为刘邦之子。

这样,在汉初的国家体制中,就形成了一种郡县制与分封制相互交叉、并存的局面。这种局面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其一,传统观念的影响。

公元前221年,随着秦王朝的建立,延续了近千年的分封制虽然灭亡了,但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观念,并没有马上随着制度的灭亡而消失,而是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心态,存在于社会各阶层。秦王朝郡县制及其观念的产生、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这种分封观念,但因时间较短,难以一下根除。秦末暴政,又激起了一些人的恋旧情绪,使分封观念,又死灰复燃。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在,今诚以吾众为天下倡,宜多应者。”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起义,正利用了楚地百姓豪杰的这种怀旧情绪,以获得人民支持。

“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之社稷,功宜为王。”同月,陈胜至陈,在当地三老、豪杰支持下,率先自立为楚王。自此以后,分封回巢,犹如一阵旋风,席卷整个华夏大地:八月,武臣攻下邯郸,自立为赵王。九月,韩广自立为燕王。同月,田儋自立为齐王,魏咎自立为魏王。

汉高帝元年(前206)二月,项羽入关,于戏王连封十八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刘邦。

传统的分封观念以及这种观念乘反秦之际,又付诸行动的浪潮,难道对刘邦就没有影响吗?

从刘邦出生到创建汉朝,经历了战国、秦、汉初三个时期,通过他的耳闻目睹,传统的分封观念不仅对他有影响,而且还影响颇深,这从他起事后的经历就可看出。

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他兵下沛县,被拥为沛公,成为一地之长。秦二世二年(前208)六月,应项梁之召,往薛,共立故楚怀王孙心为楚王。

同年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为王关中,刘邦借项羽在河北与秦军主力激战之机,领兵从武关入秦,灭秦廷,降子婴。

汉高帝元年,刘邦被项羽封为刘邦,未能称王关中,内心不满,遂生与项羽争霸天下之意。可见关中王对刘邦具有多么大的吸引力?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发展过程,刘邦由布衣一跃而成为帝王,也是如此。他先被拥沛公,继而被封刘邦,还定三秦后,随势力的增强,才与项羽相争,成为一代开国之君。所以严格地说,刘邦是借助分封势力的力量,而统一江山,成为帝王的。

刘邦的分封意识还来自自己集团内部,其核心人员主要有三部分人:布衣、秦廷下层官吏和六国后裔。张良,出身故韩相世家;韩王信,为故韩襄王之孙;张耳,曾是魏公子无忌门客;魏王豹,为故魏公子。还有一位故国遗民郦食其等,都属后者。在这些人当中,除有的人,如张良的传统意识有所转变外,整体上看,分封观念相当浓厚。像魏王豹、韩王信,都先后裂土背汉。就连郦食其,在楚汉相持最关键的时刻,还向刘邦献策“欲立六国后以树党”。多亏张良劝阻,才避免了一场灾难。这些人大多都先后被诛,但他们的言行,能对刘邦一点儿影响也没有吗?

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举行的宴会上,高起、王陵还称赞刘邦说:“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利也。”

这既说明了分封观念在群臣中残留之广,也反映出刘邦确实受到了它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刘邦在实际斗争中,渐渐认清了分封制的危害,并采取相应措施,才得以夺得天下,巩固政权。

其二,夺取战争胜利的需要。

刘邦在平定关中后,要夺取天下,就一定要赢得楚、汉战争的胜利。但当时彼强己弱,要达目的,必须获得广泛的支持。在群雄蜂起的局面下,不少有为之士,都把建功立业、裂土封侯当作奋斗的目的。为此,刘邦除认识的因素外,这种现实也不得不使他把分封王侯,作为获得支持的一种需要、手段和策略。

汉高帝二年(前205)三月,他从董公之言,发檄告诸侯说:“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江南,大逆无道?寡人悉发关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四月,率诸侯兵五十六万人东向讨楚。他以项羽背约和维护故主为名,组成了反楚统一战线,获得了各诸侯王的支持。

同月,他兵败彭城,退至下邑,对群臣说:“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

张良当即回道:“九江王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隙,彭越与齐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刘邦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楚强汉弱,为战胜项羽,他许以封地。

汉高帝三年(前204)十一月,随何奉刘邦之命,前往淮南说降英布,在阐述各种利害关系后,仍以“刘邦必裂地而封大王”相许。不久,英布果然背楚降汉。

以裂土封王为诱饵,变敌手为属将。

汉高帝四年(前203)十一月,韩信平定齐地,遣使请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听后,勃然大怒。在张良、陈平的暗示下,他马上改变了态度,道:“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不久,派张良送去印绶,并令韩信马上出兵击楚。

以分封为手段,获得了韩信的支持。汉高帝五年(前202)十月,楚、汉决战于垓下,刘邦从张良之计,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三人得封,这才发兵会师,败项羽于垓下。正如张良所言“封此三人,必败项羽”。

由此可知,刘邦分封诸侯,也是形势所迫,为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不得已而为之。

其三,也是汉初守土安民的一种措施。

汉初,由于连年的战争,人口减少,财力不足,人才缺乏,新起的汉朝廷,其统治实力一下子难以通达全国。所以,分封一些诸侯王有利于镇边防寇,守土安民,国家稳定,政权巩固。

最初分封的九个异姓王,在刘邦的有生之年,基本上都被铲除,唯长沙王吴芮、闽越王无诸、南粤王赵佗一直未动,这是因为他们身处边境,起着镇边防寇的作用。

消灭了异姓王,刘邦又分封了九个同姓王,但这些同姓王权力已远不及异姓王。刘邦令他们守一方之地,安一方之民。汉廷可暂时减轻压力,充实自己的统治力量,待时机成熟,再铲除这些同姓王。这对汉初的国家稳定,政权巩固,起着一种积极的作用。

正因为以上原因,汉初的统治体制,形成了郡县制、诸侯国并存的局面。刘邦消灭异姓王,又封同姓王,是希望通过亲属关系,稳定政权,加强统治。这些诸侯国大小不一,小的有城十余,"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而且“宫室百官同制京师”,但他们的权力和异姓王相比,都大大削弱了。刘邦为了加强中央对他们的领导和控制,采取了三项措施:

第一,有权随时惩罚和废黜他们。比如,汉高帝七年(前200)十二月,匈奴兴兵攻代,代王刘仲弃国逃回洛阳。刘邦一怒之下降刘仲为邰阳侯,复立幼子如意为代王。

第二,诸侯王国的重要官员,一律由朝廷派出。当时的诸侯国都是“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刘邦规定,这些王国的丞相、太傅、中尉等重要官员,必须由中央委派,并派得力大臣去担任。比如,周昌曾为赵相,曹参曾为齐相。他还规定,诸侯王国也同郡县一样,同样要接受中央派出的刺史的监察。这些由中央派出的重臣,身兼两种任务,一是辅佐诸王管理王国政事;二是监督诸王的行为,如发现有不轨迹象,立刻上达朝廷。

第三、在军事上加以控制。各诸侯王国虽都拥有军队,但都由朝廷派出的中尉统领,且刘邦规定,没有中央的虎符,各诸侯王不得擅自发兵,否则严惩不贷。

除此以外,刘邦还对诸侯王有另外一些规定。可见,汉初的同姓王已不同于异姓王,和春秋战国时的诸侯王更有质的区别。他们虽与郡县同存,但也和郡县一样,直接受到汉朝廷的领导和控制。

然而,诸侯王国和郡县相比,所存在的割据反叛危险毕竟大些,对此,刘邦有一定认识。在所封同姓王中,兄子刘濞的年龄大些。他曾警告说:“切记,天下同姓为一家,日后勿反!”

刘邦死后不久,文帝就开始削弱诸王国势力,至景帝,爆发了七国之乱。叛乱被镇压后,汉廷采取各种措施,已使“诸侯唯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与郡县一样,全部权力已收归朝廷。

在推行郡县制,抑制王国权力的同时,为了加强中央的统治,巩固新生的政权,刘邦仿效秦始皇的做法,采取了迁徙豪强的政策。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平定六国,统一海内,遂“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铲除旧六国豪族,维护自己的统治。

汉高帝九年(前198)冬,基于秦廷经验,刘敬向刘邦进言道:“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离长安最近处只七百余里,轻骑一日一夜可进关中。关中初兴,民少而土地肥沃,陛下虽都秦地,然山东六国强族仍在,一旦有变,陛下难以高枕无忧。臣愿陛下徙六国之后及各地豪杰、名家居关中,无事可防胡,诸侯有变,也可足兵以东伐。”

刘邦闻后,连声称善。

十一月,刘邦下诏,将六国后裔、豪强名家,及齐地田氏、楚国昭氏、屈氏,景氏、怀氏五大族约十余万人口迁至关中,赐予好田宅,使在秦地建立新家业。

刘邦的这种做法虽非独创,但也达到了三种目的:一则增加了关中人口,有利发展经济;二则补充了兵员,有利防胡;三则将齐、楚大族集中管理,消除了地方隐患,有利于汉廷的统治,国家的稳定。

总之,刘邦在众臣的辅佐下,建立起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及相关政策,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巩固了汉初政权,为西汉数百年基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