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时代之学术者,首贵乎明其思想主潮之所在,此固也。然参伍错综,有其新茁,有其旧遗,旁衍横溢,潜滋暗长于时代主潮之下,而与为推迁。逮夫时换代变,风尚翻新,则此潜滋暗长者,乃跃起而为新时代之归向。此又治学术史者所不可不知也。季汉以来,迄于魏晋,本内心批评之精神,而极于自我之发见,一惟以个人小己为归宿,此三百年间学术风尚之主潮也。于是而有两汉旧传之经籍,循此潮流而蜕化其面目焉。有印度新来之佛教,循此潮流而长养其势力焉。至于南北朝以下,隋唐一统,清谈既歇,而经学、佛教,遂平分学术之天下。溯其渊源,莫非流转滋长于清谈一派主潮之下者也。今分端述其梗概如次:
一 经学注疏
经学自郑玄注经,折衷异同,
陈澧《东塾读书记·郑学卷》:“《六艺论》云:‘注《诗》
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也。’(《释文》引)此郑君注经之法,不独《诗笔》为然。郑君注《周礼》《仪礼》《论语》《尚书》皆与笺《诗》之法无异。有宗主,亦有不同,此郑氏家法也。何邵公《墨守》之学,有宗主而无不同。许叔重《异义》之学,有不同而无宗主。惟郑氏家法,兼其所长,无偏无弊也。”
而博士家法,遂成废弃。
皮锡瑞《经学历史》:“郑君博学多师,今古文道通为一,见当时两家相攻击,意欲参合其学,自成一家之言。虽以古学为宗,亦兼采今学,以附益其义。学者苦其时家法繁杂,见郑君闳通博大,无所不包,众论翕然归之,不复舍此趋彼。于是郑《易注》行而施、孟、梁邱、京之《易》不行矣。郑《书注》行而欧阳、大小夏侯之《书》不行矣。郑《诗笺》行而鲁、齐、韩之《诗》不行矣。郑《礼注》行而大、小戴之《礼》不行矣。郑《论语注》行而齐、鲁《论语》不行矣。重以鼎足分争,经籍道息。汉学衰废,不能尽咎郑君,而郑采今古文不复分别,使两汉家法亡不可考,则亦不能无失。故经学至郑君一变。”今按:皮氏谓其时学者苦家法繁杂,故翕然归郑君,又谓鼎足分争,经籍道息,皆是也。咎郑采今古文不复分别,使两汉家法亡不可考,则非。博士家法,已成弩末,虽无郑君,亦且衰绝。幸郑兼采,犹得存什一于千百耳。
中经丧乱,至于魏代,而今文全绝,古文独传。
王国维《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汉世所立十四博士,皆今文学也。古文诸经,终汉之世,未得立于学官。古文学之立于学官,盖在黄初之际。自董卓之乱,京洛为墟,献帝托命曹氏,未遑庠序之事,博士失其官守,垂三十年,今学日微,而民间古文之学乃日兴月盛。逮魏初复立太学博士,已无复昔人,其所以传授课试者,亦绝非曩时之学。盖不必有废置明文,而汉家四百年官学今文之统,已为古文家取而代之矣。于是西京施、孟、梁邱、京氏之《易》,欧阳、大、小夏侯之《书》,齐、鲁、韩之《诗》,庆氏、大戴之《礼》,严氏之《春秋》,皆废于此数十年之间。不待永嘉之乱,而其亡可决矣。学术变迁之在上者,莫剧于三国之际,而自来无能质言之者,此可异也。”
又《魏石经考三》:“汉学官所立,皆今文,无古文。而自后汉以来,民间古文学渐盛,至与官学抗衡。逮魏初复立太学,暨于正始,古文诸经,盖已尽立于学官。此事史传虽无明文,然可得而微证也。考《魏略》言黄初中太学初立,有博士十余人(《后汉书·儒林传》及《魏志·杜畿传》注引。)。《魏志·文帝纪》言黄初五年立太学,制《五经》课试之法,置《春秋》《榖梁》博士。似魏初博士之数,与后汉略同,但增置《榖梁》一家。然考其实际,则魏学官所立诸经,乃与后汉绝异。《齐王芳纪》:‘正始六年,诏故司徒王朗所作《易传》,令学者得以课试。’(即博士课试《五经》所用。)《王肃传》:
‘肃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传》,皆立于学官。’又《高贵乡公纪》载其幸太学之问,所问之《易》,则郑玄注也。所讲之《书》,则马融、郑玄、王肃之注也。所讲之《礼》,则《小戴记》,盖亦郑玄、王肃注也。是魏时学官所立诸经,已为贾、马、郑、王之学。其时博士可考者,亦多古文家,且或为郑氏弟子也。”
自是有王肃之伪证,
《东塾读书记·三国卷》:“王肃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传》,皆列于学官。其所论驳朝廷典制、郊祀宗庙、丧纪轻重,凡百余篇。又集《圣证论》以讥短郑康成。其伪作《孔子家语》,自为序云:‘郑氏学行五十载矣,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澧案:魏之典制,多因于汉。郑君注《礼》,亦多用汉制。王肃幼为郑学(此王肃语,见《周礼·媒氏疏》),其后乃欲夺而易之,实欲并夺汉、魏典制而易之,使经义朝章,皆出于己也。肃为魏世臣,而党于司马氏,以倾魏祚。身死之后,其外孙司马炎篡魏,事事敬王景侯,竟遂其夺而易之之愿矣《经学历史》:“郑玄学出而汉学衰,王肃出而郑学亦衰。肃不好郑氏,乃伪造孔安国《尚书传》、《论语》、《孝经注》、《孔子家语》、《孔丛子》共五书,以互相证明,托于孔子。”按:论证详丁晏《尚书余论》。
有杜预之曲说,
《春秋》宣四年:“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左传》云:“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罪也。”杜氏《释例》畅衍其说。焦循《春秋左传补疏序》论之云:“司马昭有篡弑之心,收罗才士,以妹妻预。预既目见成济之事,将有以为昭饰,且以为懿、师饰。夫懿、师、昭,乱臣贼子也。贾充、成济,郑庄之祝聃、祭足也。王凌、毌邱俭、李丰、王经,则仇牧、孔父嘉之伦也。射王中肩,即抽戈犯跸也。而预以为郑志在苟免王讨之非,显谓高贵讨昭之非,而昭御之为志在苟免。孔父嘉、仇牧,预皆锻炼深文,以为无善可褒。此李丰之忠而可斥为奸,王经之节而可指为贰,居然相例矣。师、昭而后,若裕、若道成、若衍、若霸先、若欢、洋、若泰、若坚、广,他如石虎、冉闵、苻坚相习成风,而《左氏传》杜氏《集解》适为之便,故其说大行于晋、宋、齐、梁、陈之世。唐高祖之于隋,亦踵魏晋余习,故用预说作《正义》,而贾逵、服虔诸家,由是而废。”按:丁晏《尚书余论》有《杜预左传注阿附王肃说》一篇。又《晋书·杜预传》记预论谅暗短丧,内外怪惑,谓其违礼合时。盖王、杜皆晋室葭莩,以朝廷威权行其伪书曲说,则又东汉以下经学之一变也。
有王弼以《老》《庄》注《易》,
陈振孙《书录解题》:“自汉以来言《易》者,多溺于象占之学。至弼一切扫去,畅以义理,于是天下宗之,余家尽废。然王弼好老氏,魏晋谈玄,自弼辈倡之。《易》有圣人之道四焉,去三存一,于道阙矣。况其所谓辞者,又杂异端之说乎?范甯谓罪深于桀、纣,诚有以也。”——今按:汉儒以象占言《易》,犹不失《易》为卜筮书本意。然《系辞》言阴阳,本与庄老相通。王弼以庄老言《易》,自迷信一变而至于哲理,正见学术思想之进步。陈氏恶其乱真,不免于经生之见也。
朱竹垞《王弼论》云:“毁誉者,天下之公,未可以一人之是非,偏听而附和之也。汉儒言《易》,或流入阴阳灾异之说,弼始畅以义理。惟范甯一言,诋其罪深桀、纣,学者过信之,谓其以老庄解《易》。吾见横渠《易说》,开卷诠《乾》四德,即引‘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二语。中间如‘谷神’,‘刍狗’,‘三十辐共一毂’,‘高以下为基’,皆老子言。宋之大儒,何尝不以老庄言《易》?然则弼之罪亦何至深于桀、纣耶?”今按:此论明通。可见自来尊经者,只循其名,不责其实也。
有何晏、皇侃以玄虚说《论语》,
《东塾读书记·论语卷》:“何《注》始有玄虚之语。如子曰:‘志于道。’《注》云:‘道不可体,故志之而已。’‘回也其庶乎,屡空。’《注》云:‘一曰:空犹虚中也。’自是以后,玄谈竞起。(例证略。)此皆皇侃《疏》所采,而皇氏玄虚之说尤多。甚至谓原壤为方外圣人,孔子为方内圣人。”
有范甯之破弃颛门以解《榖梁》,
黄震《日钞》杜预注《左氏》,独主《左氏》;何休注《公羊》,独主《公羊》;惟范甯不私于《榖梁》,而公言三家之失。”按:此亦学术思想进步之证。
皆可以见经学之移步换形,日失其本来面目也。自后南北对峙,学风互异。北人守旧,犹重朴学,理晚汉之坠绪。南人趋新,多尚清谈,有两晋之遗风。
《北史·儒林传序》:“大抵南北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江左《周易》则王辅嗣,《尚书》则孔安国,《左传》则杜元凯,河洛《左传》则服子慎,《尚书》《周易》则郑玄,《诗》则并主于毛公,《礼》则同遵于郑氏。南人简约,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此据唐人之见解以为评也。汪家禧《六朝经术流派论》:“王弼《注》出而《易》乱,《伪孔安国传》出而《书》乱,杜预《集解》出而《春秋》又乱。当时河洛诸儒,虽尚有研求服、郑者,而好尚不同,反有下里诸生之目。伪学盛行,遽有底止?”此则据清人之见解以为评也。
至于隋人一统,而北学终亡,南宗独盛。
《隋书·经籍志》:“《易》,至隋,王《注》盛行,郑学浸微,今殆绝矣。《书》孔、郑并行,而郑氏甚微。《春秋》杜氏盛行,服义及《公羊》《縠梁》浸微,今殆无师说。”
足征风气所趋,无可逆转。经学之尊严,亦且受清谈之洗礼,而后得以延其年寿也。
《经学历史》:“南朝衣冠礼乐,文采风流,北人常称羨之。高欢谓:‘江南萧衍老公,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是当时北人称羡南朝之证。经本朴学,非颛家不能解,俗目见之,初无可悦。北人笃守汉学,本近质朴,而南人善谈名理,增饰华词,表里可观,雅俗共赏。故虽以亡国之佘,足以转移一时风气,使北人舍旧而从之。”
及唐人造《五经》义疏,一仍隋旧,行南废北,至是益定。
《旧唐书·儒学传》:“太宗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十四年诏曰:‘梁皇侃(有《礼记疏》)、褚仲都(《周易疏》),周熊安生(疏《周礼》《礼记》)、沈重(疏《礼记》《毛诗》),陈沈文阿(疏《礼记》《左传》)、周弘正(疏《周易》)、张讥(疏《周易》《尚书》《毛诗》),隋何妥(疏《周易》)、刘炫(疏《尚书》《毛诗》《左传》)等,并前代名儒,经术可纪,加以所在学徒,多行其疏,宜加优异,以劝后生。可访其子孙见在者,录名奏闻,当加引擢。’”按:唐初《五经正义》,但有《易》《书》《诗》《礼记》《左氏春秋》,《易》用王(弼)《注》,《书》用孔(安国)伪《传》,《左氏》用杜(预)《注》,皆系魏晋新说。《诗》则一崇毛郑(南朝咸宗《毛传》而郑玄、王肃两家每相掊击),全弃三家。《礼》则仅主小戴(亦宗郑《注》),未及正经;亦沿晚汉之绪,未符两京之趣。其所采诸家义疏,均为六朝之学,且又南盛北衰,偏畸甚显。
自此科举取士,相沿遵用,
《旧唐书·高宗纪》:“永徽四年,颁孔颖达《五经正义》于天下,每年明经,令依此考试。”
迄于宋代,递嬗勿变。而间有增益,所谓《十三经注疏》者也。
《曰知录》:“自汉以来,儒者相传,但言《五经》。唐时立学官云《九经》者,《三礼》《三传》分而习之,故为九也。其刻石国子学,则云《九经》,并《孝经》《论语》《尔雅》。宋时程、朱诸大儒出,始取《礼记》中之《大学》《中庸》及进《孟子》以配《论语》,谓之《四书》。本朝因之,而《十三经》之名始立。其先儒释经之书,或曰传,或曰笺,或曰解,或曰学,今通谓之《注》。《书》则孔安国《传》,《诗》则毛苌《传》、郑玄《笺》,《周礼》《仪礼》《礼记》则郑玄《注》,《公羊》则何休《学》,《孟子》则赵岐《注》,皆汉人。《易》则王弼《注》,魏人。《系辞》韩康伯《注》,晋人。《论语》则何晏《集解》,魏人。《左氏》则杜预《注》,《尔雅》则郭璞《注》,《榖梁》则范甯《集解》,皆晋人。《孝经》则唐明皇《御注》。其后儒辨释之书,名曰《正义》,今通谓之《疏》。”
言其统一之盛,虽汉武博士有弗逮。
《经学历史》:“永徽四年,颁孔颖达《五经正义》于天下,自唐至宋,明经取士,皆遵此本。夫汉帝称制临决,尚未定为全书,博士分门授徒,亦非止一家数。以经学论,未有统一若此之大且久者。”
然趋于利禄,务在出身,名存实亡,固不足以预夫学术思想之流变焉。
《经学历史》:“唐以《易》《书》《诗》《三礼》《三传》合为《九经》,取士。《礼记》《左传》为大经,《毛诗》《周礼》《公羊》为中经,《周易》《尚书》《仪礼》《榖梁》为小经。以经文多少分大中小三等。取士之法,不得不然。开元八年,国子司业李元璀上言:‘今明经所习,务在出身,咸以《礼记》文少,人皆竞读。《周礼》《仪礼》《公羊》《榖梁》以独学无友,四经殆绝。’开元十六年,杨场为国子祭酒,奏言:‘今明经习《左氏》者十无二三,又《周礼》《仪礼》《公羊》《穀梁》殆将绝废。’据此二说,则唐之盛时,诸经已多束阁。盖大经《左氏》文多于《礼记》,中小经《周礼》《仪礼》《公》《榖》难于《易》《书》《诗》故也。”今按:唐代经学内容,即此两疏,已可见其大要矣。
二 佛典翻译
佛教之人中同,盖在汉末桓、灵之后。
梁启超《佛教之初输入》:“‘汉明帝时,始有佛法。’(韩愈《谏迎佛骨表》语)此二语,殆成为二千年来公认之史实。吾人心目中,总以为后汉一代佛教已粲然可观。乃参稽考证,而殊觉其不然。《后汉书·西域传论》云:‘至于佛道神化,兴自身毒,而二汉方志,莫有称焉,骞、超无闻者,岂其道闭往运,数开叔叶乎?’据此足证两汉时人,鲜知有佛,官书地志,一无所载;学者立言,绝未称引。王充者,后汉学者中学识最赅博而最富于批评精神之人也。其所著《论衡》,对于当时社会流行之思想,无一不加以批判矫正,独于佛教未尝一字论列。此即当时此教未行一有力之反证。故语佛教之初纪元,自当以汉末桓、灵以后为断。”
自此以迄中唐,凡七百年,其重要之工作有二:一曰“经典翻译”,一曰“西行求法”。盖佛教为外来之学,其托命在翻译,亦自然之数也。译事不足满其欲,乃起而亲行求法,又必至之理也。论译事托始,亦当自后汉桓、灵时。
梁启超《佛典之翻译》:“僧徒记述译事,每推本于摄摩腾、竺法兰,谓今传《四十二章经》,实中国最古佛典。腾等于汉明永平十年,随汉使至洛阳,在白马寺中译此。然其书纯是魏晋以后文体,其体裁摹仿《老子》,其内容思想,亦与两晋谈玄之流相接近。殆为晋人伪托无疑。以吾推断,我国译经事业,实始汉桓、灵间,略与马融、郑玄时代相当,上距永平八十年矣。”
自此以往,译业进化,可分三期:一为外国人主译期(自东汉至西晋),二为中夕卜人共译期(东晋南北朝),三为本国人主译期(唐贞观至貞元)。宋赞宁所谓“初则梵客华僧,听言揣意,方圆共凿,金石难和。次则彼晓汉谈,我知梵说,十得八九,时有差违。后则(智)猛、(法)显亲往,(玄)奘、(不)空两通,器请狮子之膏,鹅得水中之乳,印印皆同,声声不别”者也。(《高僧传三集》)其翻译界代表人物,初期有安世高,
安息人,后汉桓帝初至洛阳,译《安般守意经》等三十九部。
支娄迦谶诸人,
月支人,后汉灵帝光和、中平间,译出《般若道行经》《般舟三昧经》等十四部。
上两人实译业开山之祖,但所译皆小品,每部罕有过三卷者。任笔受者孟福、张莲(俱洛阳人,为支谶襄译)、严佛调(临淮人,为世高襄译。)最著。
第二期有鸠摩罗什,
其父天竺人,母龟兹王妹。什生于龟兹,九岁随母历游印度,遍礼名师。年十二,已为沙勒国师。道安闻其名,劝苻坚迎之。坚遣吕光灭龟兹,挟什归,未至而坚已亡,光挟什滞凉州。至姚秦弘始三年,姚兴讨光,灭后凉,迎什至长安,备极敬礼。什以弘始三年至十一年凡八年间,译书逾三百卷。经部之《放光般若》《妙法莲华》《大集》《维摩诘》,论部之《中》《百》《十二门》《大智度》皆成于其手。龙树派之大乘教义盛行于中国,什之力也。其门下数千人,最著者僧肇、僧叡、道生、道融,时号四圣,皆参译事。
觉贤,
梵名佛陀跋陀罗,迦维罗卫人,释尊同族之苗裔也。释智严游印度,礼请东来,以姚秦中至长安,罗什极敬礼之。既而为什门诸人排摈,飘然南下。宋武帝礼供,止金陵之道场寺。初支法领得《华严》梵本于于阗,又无译者。义熙十四年,请觉贤与法业、慧义、慧严等共译之。华严开宗,滥觞于此。贤所译经论十五部,百十有七卷,其在译界之价值,与罗什埒。
真谛诸人,
梵名拘那罗陀,西天竺优禅尼国人。以梁武帝大同十二年由海路到中国。陈文帝天嘉、光太间译出《摄大乘论》《唯识论》《俱舍论》等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大乘起信论》旧题真谛译,近来学界发生疑问,梁氏别有考证。)无著、世亲派之大乘教义传入中国,自谛始也。
第三期有玄奘,
俗姓陈,洛州人。唐太宗贞观二年,冒禁出游印度,十九年归,凡在外十七年。从彼土大师戒贤受学,邃达法相,归而献身从事翻译。十九年间(西元六四五一六六三)所译经论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其最浩瀚者,如《大般若经》六百卷,《大毗婆沙》二百卷,《瑜伽师地论》一百卷,《顺正理论》八十卷,《俱舍论》三十卷。以一人而述作之富若此,中外古今,恐未有其比也。
义净诸人,
俗姓张,范阳人。以唐咸亨二年出游印度,历三十七年乃归。归后专事翻译,所译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律部之书,至净乃备。密宗教义,自净始传。
总计前后所译篇数,在五千卷内外。
据元代《法宝勘同总录》所述历代译人及所译经卷之数如下:
上表乃总括前后大小译业,略举其概。其实译业之中坚时代,仅自晚汉迄盛唐六百年间事。
此真当时吾国民一大事业也。(此上均根据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篇》)至于求法运动,亦起三国末年,迄于唐之中叶,前后殆五百年。其有姓名事迹可考者逾百人。
以上三、四两纪西游者,皆仅至西域而止,实今新疆境内耳。其最盛者,为第五、第七两世纪,而第六世纪较为衰颓。此种现象之原因,可从三方面推求之。其一:印度方面,五世纪为无著、世亲出现时代,七世纪为陈那、护法、清辩、戒贤出现时代,佛教昌明,达于极点,其本身之力,自能吸引外国人之观光愿学。六世纪介在其间,成为闰位。其二:西域方面,五世纪苻、姚二秦与凉州以西诸国,交涉极密,元魏益收西域之半以为郡县,故华、印间来往利便。六世纪则突厥骤强,交通路隔,诸求法者欲往末由,观玄奘之行,必迂道以求保护于叶护,可窥此中消息。七世纪则唐既定天下,威棱远播,如履户庭也。其三:中国方面,四世纪以前,怫教殆为无条理无意识的输入,殊不能满学者之欲望,故五世纪约百年间,相率为直接自动的输入运动。至六世纪时,所输入者已甚丰富,当图消化之以自建设,故其时为国内诸宗创立时代,而国外活动力反稍减焉。及七世纪,则建设进行之结果,又感资料不足,于是向百尺竿头再进,为第二期之国外运动。此实三百年间留学事业消长之主要原因也。第八世纪后半,印度婆罗门教中兴,佛教渐陵夷衰微矣,而中国内部亦藩缜瘈噬,海宇鼎沸,国人无复余裕以力于学,故义净、悟空以后,求法之业,无复闻焉。
莫不冒万险,历百艰,而无所屈挠。
当时中印交通,多由西域。第一难关,厥为流沙。法显《佛国记》云:“沙河中多热风,遇则无全。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莫知所拟,惟以死人枯骨为标帜。”慧立《慈恩传》云:“莫贺延碛长八百里,四顾茫然,人马俱绝。夜则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卷沙,散如时雨。心无所惧,但苦水尽。四夜五日,无一滴沾喉,口腹干燥,几将殒绝。”第二难关,则度岭也。《法显传》云:“葱岭冬夏积雪,有恶龙吐毒,风雨砂砾,山路艰危,壁立千仞,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余所。又蹑悬絙过河,数十余处。”第三难关,则帕米尔东界之小雪山也。《佛国记》云:“南度小雪山,山冬夏积雪,由山北阴中过,大寒暴起,人皆噤战,慧景口吐白沫。语法显云:‘我不复活,便可前去,勿俱死。”遂终。法显悲号力前,得过岭。”《昙无竭传》云:“小雪山瘴气千重,层冰万里。下有大江,流急若箭。于东西两山之胁,系索为桥,十人一过;到彼岸已,举烟为帜,后人见烟,知前已度,方得更进。若久不见烟,则知暴风吹索,人堕江中。复过一雪山,悬崖壁立,无安足处。石壁有故杙孔,处处相对。人各执四杙,先拔下杙,右手攀上杙,展转相攀,经三日方过。及到平地,料检同侣,失十二人。”海路艰阻,差减于陆。然以当时舟船之小,驾驶之拙,则其险艰,亦正相颉颃。故法显东归,漂流数岛,易船三度,历时三年,海行亦逾二百日。中间船客遇风,谓载沙门不利,议投诸海(见《佛国记》)。求那跋陀罗绝淡水五日(见《梁高僧传》本传),不空遭黑风兼旬(见《唐高僧传》本传),道普舶破伤足,负痛而亡(见《梁高僧传·昙无谶传》)。常慜遇难不争,随波而没(见《求法高僧传》本传)。故义净之行,约侣数十,甫登舟而俱退也(见《唐高僧传》本传)。此犹就途中言之。既到彼国,风土不习,居停无所,其为困苦,抑又可思。义净总论之曰:“独步铁门之外,亘万岭而投身。孤漂铜柱之前,跨千江而遗命。或亡餐几日,辍饮数晨,可谓思虑销精神,忧劳排正色。致使去者数盈半百,存者仅有几人。设令得到西国者,以大唐无寺,飘寄栖然,为客遑遑,停托无所。”(《求法高僧传·原序》)固写实之妙文,抑茹痛之苦语也。
其于学问力求真是之欲望,与其于宗教悲悯众生、牺牲一己之信心,其热忱毅志,为何如耶!(以上据梁启超《千五百年前之中国留学生篇》)今将六朝、隋唐间有力诸宗派,列为一表,示其系统如次:
以上十三宗,惟俱舍、成实系小乘,余均大乘。言其中印传受,则如下表:
其间法相、天台、华严称“教下三家”,禅宗称“教外别传”,四宗皆大乘上法,于佛学界最有势力,余则支孽附庸而已。而此四派者,惟其一曾盛于天竺,其三皆创自中国。故大乘佛学,虽发轫于印度,而实大成于隋唐也。(以上据梁启超《中国古代思潮》)盖佛教初来,正值季汉祸乱,三国分裂,人心厌世,趋慕虚无;小乘教义,既投时好,又与庄老清谈,时有相合,播莳联络,融和益利。逮夫译事渐盛,其幽深邃密之论,潜移思想之进程,庄老清谈一派浅薄空虚之个人主义,日就衰退,而大法之寻求,妙义之探检,其热烈向往之心,遂旋转一时之风气。隋唐之世,大乘教义,遂握中国思想界之权威。王侯众庶,莫不醉心。而盛极之后,衰象亦见。循至佛寺为逃赋之地,僧众为避役之业,
赵翼《二十二史劄记》:“宋时凡赈荒兴役,动请度牒数十百道济用,其值价钞一二百贯至三百贯不等,不知缁流何所利而买之。及观《李德裕传》而知唐以来度牒之足重也。徐州节度使王智兴奏准在淮洒置坛度人为僧,每人纳二绢,即给牒令回。李德裕时为浙西观察使,奏言:‘江淮之人闻之,户有三丁者,必令一丁往落发,意在规避徭役,影庇赀产,今蒜山渡日过百余人,若不禁止,一年之内,即当失却六十万丁矣。’据此则一得度牒,即可免丁钱,庇家产,因而影射包揽可知。此民所以趋之若鹜也,今按:《唐会要》:“大历十三年,剑南东川观察使李叔明奏请澄汰佛、道二教,下尚书省集议。都官员外郎彭偃献议曰:‘天下僧道,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一僧衣食,岁计约三万有余,五丁所出,不能致此。请僧道未满五十者,每年输绢四匹。尼及女道士未满五十者,输绢二匹。其杂色役,与百姓同。但令就役输课,为僧何伤?臣窃料其所出,不下今之租赋三分之一,然则陛下之国富矣。’”故韩愈辟佛,有“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之论。盖佛寺憎侣之盛,其影响于社会生计者甚大,即此一端,已足为佛家疵病也。
则在上之士大夫,以明经掇青紫,在下之小民,以佞佛避徭课。面目犹是,精神已非。前所谓经学、佛教平分学术之天下者,终亦同不免于空虚萎缩之势也。故自玄宗时,于佛教屡有裁抑。
《唐会要》:“开元二年正月,中书令姚崇奏言:‘自神龙已来,主公及外戚,皆奏请度人,亦出私财造寺者。每一出敕,则因为奸滥,富户强丁,皆经营避役,远近充满,污损精蓝。’上乃令有司精加诠择,天下僧尼伪滥还俗者三万余人。”
又:“开元二年二月,敕天下寺观屋宇先成,自今已后更不得创造。十二年六月,敕有司试天下僧尼,落者还俗。十九年六月,敕朕先知僧徒至弊,故预塞其源,不度人来,向二十余载;访闻在外有二十以下小僧尼,宜令所司及府县检责处分。”
至武宗有废佛令,而佛教遂不振。
《唐会要》:“会昌五年,制‘其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余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隶僧尼,属主客,显明外国之教,敕大秦穆护訞三千余人还俗,不杂中华之风。於戏!前古未行,似将有待。及今尽去,岂谓无时?驱游惰不业之徒,已逾千万;废丹雘无用之屋,何啻亿千?宣布中外,咸使知闻。’”
盖五百年来之大乘教义,其发挥完全,组织圆密,逐步进展,以至于盛极而转衰者,其情势恰如人之寿而老,瓜之熟而落。而天台、华严诸宗,其所占社会势力,迄于唐之末叶,均遽就消灭。甚深微妙之理,阒焉无闻。惟净土之念佛修行,犹流传于愚夫愚妇间。而禅宗以“不著语言,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为教义者,独光昌盛大。隐遁之士,多好问津。衍及宋明,益滔滔披靡天下。理学诸儒,援以说经,而孕儒学之新生焉。
日本上野清原《佛教哲学》(张绂译本):“禅者,解脱之方式。所谓禅宗者,由小乘禅定所蜕化。小乘之禅定,根据于其教义而成。彼以为人造业起惑,欲伐断之,有入于静坐无想境界之必要。此风尚由印度之厌世观念,及沉思冥想之习惯,自然养成。盖禅那之法,印度自古已存在也。至于大乘之禅,则在悟得积极的真理,使精神与实在一致。所谓悟道觉道,乃指精神脱却外界之羁束,而至于实在一致之自觉的境界者也。故禅宗之外,所云观心、观行、止观、事相、瑜伽,实皆禅也。”如是则禅非禅宗所专有。
梁启超《中国古代思潮》:“禅宗历史,相传灵山会上,释尊拈花,迦叶微笑,正法眼藏,于兹授受。其后迦叶尊者以衣钵授阿难,中间经历马鸣、龙树、天亲等二十七代,密密相传,不著一家。直至达摩禅师是为印度二十八祖,东度震旦,当梁武帝普通七年。始至广东,后入嵩山,面壁十年,始得传法之人。传已,遂入灭。故达摩亦称震旦禅宗初祖。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皆依印度祖师之例,不说法,不著书,惟求得传钵之人,即是圆寂。至五祖弘忍,号黄梅大师,始开山授徒,门下千五百人,玉泉神秀为上座,竟不能传法,而六祖大鉴慧能以不识一字之赁舂人,受衣钵焉。于是禅宗有南北二派。南慧能北神秀也。六祖以后,钵止不传,而教外密传,遂极光大,尔后遂衍为云门、法眼、曹洞、沩仰、临济五宗。”
故佛学之兴,其先由于汉儒说经,支离繁委,乃返而为内心之探求。接步庄老,体尚虚无。而机局转动,不能自已,翻经求法,不懈益进。驯至经典粲备,教义纷敷,向外之伸展既尽,乃更转而为心源之直指。于是以禅宗之过渡,而宋明学者乃借以重新儒理。其循环往复转接起落之致,诚研治学术思想者一至可玩味之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