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么被他人情绪操控的?(1 / 1)

“受害者”们的父母,在“受害者”长大的过程中,一般会发展出格外高明的手段——情绪操控,用以控制“受害者”。

比如小下读高中时,妈妈继续给她买橙色的衣服,她不喜欢,于是拒绝。她妈妈倒是没办法逼她穿,但会表现得特别难过、失落:“好吧,我还专门在店里找了个身材跟你差不多的女生试穿,试了好久,专门挑的这衣服,唉,果然女大不中留。”等她把衣服接过去,妈妈就又喜笑颜开了。爸爸则没这么多话,但在高考后小下没按照他的建议填志愿时,他一个人在阳台,扶着栏杆皱着眉,惆怅地抽了半包烟。直到小下妥协,他才恢复正常。

是让父母干预自己的人生,还是坚持自我,拒绝父母的干涉,然后在父母的委屈、自怜中体验负罪感,是每个“受害者”成长过程中经常纠结的问题。孩子总是爱父母的,所以在面对父母的情绪操控时,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大多数人都会由于承受不了负罪感,而选择第一个选项,让父母干预自己的人生。

小下的父母本性并不坏,只是突破边界控制,本身就是他们表达爱和感受爱的一种方式。所以妈妈控制小下穿橙色衣服失败后,她体验到的是,自己付出爱被拒绝了,才会有那么强的委屈和伤心,爸爸也同理。

这种没有边界感的爱,其实是一种“有毒的爱”。

逾越个人边界控制他人,根源其实是对对方的不信任。所以,表达这种爱本身就是在贬低对方。

想象一下,老板给你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你写一份一千字的报告。

你写了三百字时,老板过来看了看,然后帮你修改了一遍;写了八百字时,老板又过来给你修改了一遍;你写完后,老板又过来修改了一遍。

领导会觉得:“你看我帮你这么多了,你是不是很感恩?”而你只会觉得:“这是信不过我啊!那你怎么不自己写?”

小下父母的情况也是如此。管得越多,越期望得到感恩和认可,却忽略了这种管教本身就是在贬低对方,只会让小下变成怨恨他们的“受害者”。

让小下穿橙色衣服,潜台词是:你不知道什么颜色好看,你不知道什么颜色适合你。让小下填志愿选择别的专业,潜台词是:你不知道什么专业是对的,你不知道什么专业适合你。

长时间接受这种“有毒的爱”,会导致对责任的回避,不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负责,变成“受害者”。

老板如果越界,管得太多,手下的员工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害怕承担责任,工作积极性就比较低。遇到可能要承担责任的事情,就会让老板介入。而工作出了问题时,员工也会对强硬干涉的老板心怀不满。

父母逾越边界,对小下管得太多,导致小下被培养成了“受害者”。她对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自信,认为老公决定孕期分房睡,那分房睡就应该是对的,自己就算觉得孤独或不舒服也应该努力执行。她对自己的感受也不负责,在孕期觉得孤独时没有想办法疏解,在产后感觉痛苦和不被爱时也没有尝试改变。遇到问题时只会顾影自怜,放任问题自行发展。等情况恶化到无法控制时,就责怪他人、责怪命运。这就是有受害者情结的人不幸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