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倒霉的事情,总是成为受害者,那大概率不是因为你倒霉,而是因为你有“受害者情结”。
受害者情结,即在早年环境中长期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以至于脱离那个环境后依然对“受害”这件事过分关注,会以“加害—受害”的视角去理解外界。面对外界伤害时,选择接受伤害,而非改变外界。
如上例中的小下,在面对产前分房睡时的孤独和产后生理上的痛苦与疲劳时,她没有试着要求伴侣改变以迁就自己的感受,而是顾影自怜,压抑感受。等最后感受爆发了,她就认为丈夫是恶意加害自己,让自己难受,是不爱自己。这种对伤害过度敏感、一受刺激就无法自控地陷入哀伤、自怜中的人,就是有受害者情结的人。
有受害者情结的人,往往早年环境中存在个人边界被频繁入侵且无法反抗的经历。比如小下的父母,就经常根据自己的喜好,频繁干涉小下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小下在玩拼图,小下爸爸觉得玩这种东西没用,就把拼图收走藏起来,拿出一本《唐诗三百首》,跟她说要多看书。小下哇哇大哭,小下爸爸却置之不理。妈妈带小下出去买衣服,小下喜欢蓝色的衣服,但妈妈总是觉得橙色、红色的更好看,显得阳光、有活力,所以小下的衣服基本都是红色和橙色的。
小下对父母的决定有异议时,一般会被父母无视。少量情况下,她会面临身体或精神上的惩罚。总之,就是不存在妥协和折中的可能性。最终,小下无论是讨好还是反抗或者逃离,都无法决定她人生中的任何事。长此以往,她便习得性无助了,凡事都需要依赖他人。她不再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决定,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不再相信能够通过努力去改变现状。
比起自己做决定,然后焦虑地等待不确定的结果,以及不确定何时会到来的干涉,直接把自己人生的决定权交给那些喜欢控制自己的人,“受害者”反而会更加安心。把决定权交出去,自己就不用对结果焦虑了,别人想争决定权也是别人的事情,而且最后结果糟糕的话,还可以追究别人的责任而不用自责。一举三得,唯一牺牲的,就是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于是小下就从小时候的被动受害者,变成了长大后的主动受害者。遇到难题,第一反应就是找别人承担责任。遇到糟糕的事情,第一反应不是防御和反击,而是如同有受虐倾向般地主动靠近伤害、扩大伤害,体验到受伤后自怨自艾,“果然我就是这么可怜,你们得为此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