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情感链接决定依恋风格(1 / 1)

客体关系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提出一个概念叫“Good-enough mother”,译作“足够好的妈妈”,我个人更愿意将这个概念译为“60分妈妈”。

成年后依恋风格不够安全的人,往往要么有一个过分追求做到100分的妈妈,要么有一个过于不及格的妈妈。很多来访者问我如何才能做一个好妈妈时,我往往都会跟她们说,做个“60分妈妈”就是一个好妈妈。

那怎么做才算是一个“60分妈妈”呢?

依恋风格理论提出,幼儿对于养育者的核心需求是体验到感情和身体上的亲密,并在此基础上体验到自主性。典型的画面就是幼儿会抱抱妈妈,然后自己去玩玩具,玩一会儿又会跑回去抱抱妈妈,跟妈妈“咿咿呀呀”地说自己玩得多开心,接着又跑出去玩。在此过程中,幼儿拥抱妈妈和跟妈妈分享Ta的感受,就是幼儿在体验感情和身体上的亲密,而跑去玩玩具,就是幼儿在体验自主性。所以“60分妈妈”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关注、陪伴孩子,在孩子情绪崩溃前及时出现并安抚情绪;二是能放手让孩子自主地去探索、去受挫。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孩子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探索外界,在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或者陷入恐惧情绪中时,妈妈又能及时出现。这样,孩子心里就会有两个信念:

1.我独自一人也没问题(我可以独立,不担心分离);

2.我遇到问题可以找人帮我(我可以依赖,不排斥亲密)。

一个孩子只要具备这两个信念,就跟养育者有了结实且有弹性的情感链接,就能够突破原始自恋的限制,构建客观的认知,不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在感情中Ta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又能够考虑对方的感受而调整自己。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Ta能够依赖伴侣,也能够求助他人。就算关系结束,也能够承受分离的焦虑和悲伤,并自行调整心态,恢复原先的生活秩序。既不担心分离,又不排斥亲密,这种类型的人,在依恋风格中就属于安全型。

如果早年养育者保护得太周到,过分限制孩子对外界的探索,且在孩子遇到挫折之前就替孩子扫清一切障碍,或养育者保护得太不周到,导致孩子遇到过多的挫折和伤害,则孩子会认定自己必须一直依赖强大的养育者,事事都需要求助他人,打心底里不相信自己可以独立,所以害怕被抛弃。这样的孩子缺乏第一个信念“我独自一人也没问题”,情感链接缺乏弹性而且距离过短。具体表现是长大后内心缺乏主见、依赖性强,所以在亲密关系中渴望双方保持极其亲密的关系,一旦伴侣表达出想保持个人空间的想法,便会由于体验到强烈的分离焦虑和距离感而希望进一步蚕食对方的个人空间以缓解情绪。不排斥亲密,但担心分离,且由于担心分离导致对亲密的需求过高,这种类型的人在依恋风格中就属于痴迷型。

如果早年养育者给孩子的关注和陪伴太少,在孩子情绪接近崩溃时也没有及时出现,则孩子不相信自己遇到危险时会有人来帮自己,不敢过于依赖他人,这样的孩子缺乏第二个信念“我遇到问题会有人帮我”,情感链接脆弱且疏远,表现出来就是长大后过分独立、人际疏远、不允许自己脆弱。

这类孩子又会根据养育者反馈的可控性高低细分为两类。如果养育者的“分数”是接近“零分”的,也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养育者几乎没有关注、陪伴,无论孩子怎么努力,养育者的注意力和精力始终放在别的地方,那孩子对于建立情感链接就是完全不抱期望的。绝对不会有人爱自己,那就只能事事靠自己,不能有任何依赖别人的想法,依赖就是可能受伤的开始。在感情里,这类人会过度地要求伴侣给自己个人空间,如果伴侣让自己产生依赖冲动的话,就说明该主动结束关系了。这种类型的人对稳定的情感链接绝望,以至于不担心分离,却过分排斥会增加分离痛苦的亲密,在依恋风格中属于疏离型。

如果早年养育者的“分数”为“十几二十分”,尽管给予孩子的关注、陪伴、安抚不够,但时不时还是会有的,那孩子对于稳定的情感链接还是抱有期望的。只是这种无规律的爱对孩子来说,就像是绑在驴头上的胡萝卜,Ta能闻到胡萝卜的味道,偶尔能舔到胡萝卜或啃上一小口,却始终没法踏踏实实地吃。这种时有时无的情感链接,相当于间歇性强化,会让孩子对情感链接极度渴求。很渴望亲密关系,但努力却得不到稳定亲密关系的痛苦记忆,让这类人学会了用表面的疏远和冷漠掩盖内心对亲密的渴望。在感情方面的表现,就是对异性有好感时会压抑自己;面对异性的主动靠近,会由于担心自己依赖对方后分手带来的痛苦难以承受而不愿开始关系。可当自己对对方产生情感依赖后,又会变得过分渴求亲密,甚至对亲密的需求还会高过痴迷型。这种类型的人,由于过分地担心分离,于是表现出过分排斥亲密,在依恋风格中属于恐惧型。

有必要说明的是,上述情感链接的形成过程是亲子双方共谋的结果,养育者不称职固然是导致孩子缺乏健康心理链接和健康依恋风格的重要因素,但孩子本身的性格特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孩子性格比较偏执,那Ta就会一直感受到养育者过度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跟疏离型的成长体验近似;如果孩子过于情绪化,那Ta就会一直感受到养育者未能给予自己足够的情绪安抚,跟痴迷型或恐惧型的成长体验近似;如果孩子过于自我中心,那Ta就会经常感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和陪伴不足,这跟痴迷型或恐惧型的成长体验近似。

这些性格特质也会持续影响孩子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比如,偏执的人就会对伴侣有很多刻板要求,情绪化的人就会被情绪所影响而经常向伴侣施加心理压力,自我中心的人会要求伴侣事事都围着自己等。要是仅仅把依恋风格归因为早年养育者的不良影响,那就很容易忽略自身本来存在的问题,进而把当下的糟糕现状归咎为养育者的错,既不利于自己的情绪状态,也不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

因此,了解依恋风格的形成过程,并不是为了探寻所谓的“真相”并要求养育者负责,而是为了让我们意识到,感情里经常有矛盾冲突,不一定是哪一方错了,也有可能只是一方或双方的依恋风格本身不适合建立长期关系,所以需要做出调整而已,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上。

此外,由于早年情感链接的对象可以是多人的,因此对于个体来说,依恋风格并非是非此即彼的,而是以三种层次的形式存在的。第一层是一个人对外部世界的总的依恋风格,第二层是一个人对不同关系类型(如友情、爱情、亲情)的依恋风格,第三层是一个人对特定某个人的依恋风格。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同时具备两种依恋风格的特点,那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想了解自己目前在爱情中是以哪种依恋风格为主的话,可以通过下列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确定。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指导语:下面给出了许多句子,都是描述恋爱关系中的每个人可能会有的感觉。在你的恋爱关系中,你自己的一般体验与每个句子描述的情况相似的地方有多大?1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请填写在题纸上。注意,这里并不仅仅是指现在的恋爱经历,它针对的是你所有恋爱经历中常常体验到的感觉。

1.分别统计2个维度总得分

未标注R的题目正向计分,即选1得1分,选2得2分,选3得3分……选7得7分。标注R的题目反向计分,即选1得7分,选2得6分,选3得5分……选7得1分。

依恋回避维度题目:第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题。

依恋焦虑维度题目:第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题。

2.计算两个维度的平均分

依恋回避均分A=(1,3,5,7……35)÷18,即奇数项的平均得分;

依恋焦虑维度B=(2,4,6……36)÷18,即偶数项的平均得分。

3.把A和B的数值带入下列费舍尔线性判别公式

安全型倾向=A×3.29+B×5.47-11.53

恐惧型倾向=A×7.23+B×8.17-32.35

痴迷型倾向=A×3.92+B×9.71-28.45

疏离型倾向=A×7.36+B×4.93-22.23

哪个得分最高,即为哪种类型。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