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是一个原始的防御机制。处于全能自恋状态中的婴儿,由于自我功能还不具备整合冲突的能力,无法整合妈妈既好又坏带来的情感冲突,于是需要通过分裂这个防御机制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一旦把妈妈分裂为对自己百依百顺的“好妈妈”和对自己的需求置若罔闻的“坏妈妈”,婴儿就可以心无挂碍地依赖“好妈妈”,同时毫无愧疚感和恐惧感地攻击、伤害“坏妈妈”。
婴儿无法自己满足自身需求,只能依赖妈妈,同时他们缺乏整合对立情感的自我功能,所以才需要如此费尽心思地将妈妈分裂成两个,从而避免内心的情感冲突。随着自我功能的完善、各种现实能力的发展和接触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大部分人都会锻炼出承受并整合内心情感冲突的能力。可要是一个人从小到大所处的环境都有超出其当前整合能力的对立情感冲突,那Ta的整合能力就很难得到锻炼。相反地,划分黑白搞对立的能力反倒会得到很好的强化。
比如小而,伴随她成长的,是停不下来的争吵。在她爸爸妈妈结婚前,由于两人吵架太频繁,本来已经准备分手了。结果这时候小而妈妈怀孕了,于是双方在父母的撮合下步入了婚姻。但是,吵架并没有停止,他们举行结婚仪式时吵、领证时吵、摆酒时吵、待产时吵、产后吵、坐月子时吵……一纸婚书把两个本来就有很多矛盾的人硬绑在了一起,结果就是他们的关系更差,吵架更多。在小而的记忆中,家里几乎没有一天是和谐的。
小时候,小而的父母就问过她,如果父母离婚,她想跟谁。长大之后父母吵架,父母就会让小而评判,占理的到底是哪一方。小而总是一次次地被迫在父母之间站队,而且无论她怎么站队,都无法平息双方的怒火。父母该吵还是吵,只是没得到小而支持的一方,在后续的吵架中,还会顺带着数落小而“没有良心”。
父母的关系不和谐,远比双方观点不一致对孩子的伤害更大。父母如果在情感上势同水火,那孩子就必须被迫站队。站队的能力不是整合冲突的能力,而是扩大冲突的能力。于是孩子长大后,就会更擅长扩大冲突,搞对立斗争。在亲密关系里,这类人在有冲突时会扩大冲突,没冲突也会制造冲突。
比较常见的情景,吵架时不就事论事,而是开始争论“你爱不爱我”“这段感情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就是扩大冲突的典型例子。看到网上那些“爱你的男人一定会做这五件事”之类的“鸡汤”情感文章,就拿去控诉伴侣不够爱自己,则是在没冲突时故意制造冲突的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