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最常见的三类未完成情结,分别有拯救母亲情结、改造父亲情结和被无条件接纳情结。
拯救母亲情结
有拯救母亲情结的人,童年大都会有一个哀怨、孤独的母亲和一个不着家的父亲。孩子看着痛苦的母亲,期望拯救她,于是会变得格外孝顺听话。可母亲是由于缺少丈夫的爱才痛苦,孩子的努力并不能让母亲摆脱孤独感和哀怨,于是挫败感、孤独感、不被爱感让孩子有了未完成情结——拯救孤独、哀怨的母亲。
这样的孩子在以后的亲密关系中,一旦体验到未能如愿的挫败感、愧疚感、不被关注与关心的孤独感和不被爱感,便很容易触发未完成情结,化身为早年的母亲,进入跟Ta母亲近似的沉重且深不见底的哀伤、幽怨状态中,引导伴侣付出更多陪伴和耐心。
改造父亲情结
有改造父亲情结的人,童年大都会有一个满是陋习或人品有问题的父亲,比如父亲出轨、赌博或家暴。这样的父亲一进家门,家庭氛围立马变得压抑,令人焦虑。孩子会通过讨好、讲道理、叛逆等方式,期望把父亲改造成理想中的合格的、爱自己的父亲,但孩子能做的有限,付出的努力往往效果平平。于是挫败感、无力感、愤怒和不被爱感让孩子有了未完成情结——改造不合格的父亲。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牺牲自己的亲密关系,以找到未完成情结的剧情起始点,比如找个渣男做男朋友(象征性的父亲),然后无论他怎么伤害自己,都不离不弃地付出爱和财物去感化他。就算是“不幸”找了个正常伴侣的话,这类人也会通过频繁吵架,迫使伴侣出现一些不理智的错误行为,接着顺利触发剧情,这样他们就又可以通过努力付出,把对方改造回原先的样子。
被无条件接纳情结
有被无条件接纳情结的人,童年环境大都比较严苛、刻板,养育者会严厉地要求孩子按照成年人的标准行事。孩子不从,则会有打骂和抛弃威胁这两类后果。孩子会通过顺从、对抗、发泄情绪等方式,期望父母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接纳真实的自己。但严厉的父母往往会以“这都是为了你好”为由拒不放松要求,于是委屈、无力感、不被爱感让孩子有了未完成情结——被父母无条件接纳。
这样的孩子在以后的亲密关系中往往会比较任性,只要被指出问题或伴侣对Ta不满,便会触发不被接纳的未完成情结。于是Ta不仅对问题坚决不改,甚至可能故意变本加厉,努力从伴侣这里索取父母未曾给予的无条件接纳。
我们的潜意识是一个比较随意的“导演”,它不要求“演员”是原班人马,甚至“主角”和“反派”的角色都可以对调,这就导致作为当事人的你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进入了未完成情结的剧情中的哪个角色,却依然在忠实地按照预设剧本演出,并破坏关系。
在拯救母亲的未完成情结里,你有可能扮演的不是哀怨、缺爱的母亲,而是经常缺席的父亲,并诱使你的伴侣进入你母亲那种哀怨、缺爱的状态中。你潜意识期望伴侣能够做出跟当年母亲不同的举措以象征性拯救母亲,但往往这种不同的举措就意味着关系结束。结果就是你救赎了你心中的母亲,却葬送了现实中的关系。而你的感受也会很奇特,既有关系结束的伤心,也有莫名的畅快和轻松。
其他未完成情结也一样,改造不合格父亲的未完成情结里,当你遇到真心想珍惜的人,反而可能会性情大变,成了一个沾染陋习且道德低下的人,诱使你的伴侣攻击你、控制你或离开你,以象征性地改变未完成情结的结局。
被无条件接纳的未完成情结里,你有可能扮演严苛的父母角色,对你的伴侣百般刁难,诱使伴侣反抗你的控制,甚至离开你。
角色对调的未完成情结呈现方式是带着悲情浪漫色彩的,其潜台词是:我曾经没能做到的事情,如果由我最爱的你替我做到,那也是一样的。
有点像某些电影里的剧情,反派曾经是好人,但后来被迫变成了坏人,并由于愧疚而时不时质疑当初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坚持做好人。直到遇到了主角,从主角身上看到曾经善良的自己和走向不同结局的可能性,于是反派扮演了过去自己遇到过但屈服了的老反派,设置了当初自己遇到的困境,最终在主角打败自己时释然:谢谢你替我打败了我当初没能打败的敌人,帮我完成了我的剧本。
这种电影剧情之所以总能引起观众共鸣,原因就在于其吻合我们未完成情结的潜意识愿望:重现早年冲突,但结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