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对抗马其顿、汉朝对抗罗马之类的网络热门话题后,西周跟同期的亚述帝国在战场上孰强孰弱又成了一个新的争论热点。按照一些人的说法,在秦朝以前,中东地区在军事体系上一直强于东亚地区,华夏是到了秦汉之际才慢慢追赶上来的。事实真是如此吗?
由于亚述人喜欢用各种碑刻吹嘘自己的武功,通过考古很容易就能得知他们的军事体系。从考古研究的成果上看,亚述人有着很明确的兵种分工,比东方更早地建立了成体系的骑兵部队,经过提格拉-帕拉萨三世的改革,他们还建立了工兵和辎重兵队伍。而且,他们也比西周人更早开始使用铁器。
如果仔细探究,我们会发现另一个问题:比起商朝、周朝的军队,在亚述帝国的军队中,步兵的主体竟然是弓箭手而非近战步兵,身着亚麻甲的重装弓箭手才是亚述军队的精华。号称善战嗜血的亚述人为何如此不重视近战呢?
由于中东各邦的贵族、祭祀、大地主阶层在当地绵延数千年,势力盘根错节,亚述人在进行征服的时候虽然也曾有残酷的杀戮,但更多是采取安抚的手段,尊重当地既得利益者的特权。这样一来,由来已久的土地兼并问题就延续下来了,帝国因此无法获得充足的自耕农兵源,而贵族们只愿意充当地位高的战车兵或骑兵,不愿意充当步兵。
因为缺乏能够在战场上舍生忘死的近战步兵兵源,亚述人才更加重视远攻武器,他们在进攻要塞时经常让弓手站在攻城车上与敌人城头的弓箭手对射。然而,奢靡享乐的贵族们占用了帝国大部分的资源,限制了帝国冶铁和青铜产业的规模,因此即便弓兵是亚述帝国步兵的主体,他们仍大量使用石质、骨质的箭头,只有地位高的重装弓箭手能用上铜铁制成的箭头,杀伤力十分有限。
相比之下,西周军队又是怎么样的呢?其他方面且不论,我们来说说作为国之柱石的重装步兵。
在西周时期的车战中,步兵和战车是分别配置的。《孟子·尽心》中说:“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吕氏春秋·简选》亦说:“武王虎贲三千人,简车三百乘,以要甲子之事于牧野。”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知道每乘战车的甲士数:每乘10名甲士,故300乘便有甲士3000人,战车5乘组成1队,25乘为正偏,100乘为1师。另外,有2倍于车兵的徒卒独立编组,一般在车战中协同战车作战。
显然,西周是有充足的甲士来辅助战车部队的,他们来源于西周的国人阶层。西周的国人类似古希腊城邦的公民,地位比野人高,属于特权阶层,但不能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一般处于富农阶层。通过战争,他们能够获得包括奴隶在内的各种战利品,因此对自己的国家有很强的认同感。
周厉王专断独裁,引发国人暴动,随后周公、召公、共伯和在国人的拥戴下一同建立了共和政治,这种与西方古典时代的民主政治非常相似的共治持续了一段时间,共伯和的地位就如同古希腊、古罗马的执政官。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君主的权力实际上还较为有限,需要与国人联合治政。
西周王朝仅仅在王畿就拥有宗周6师、成周8师,每师3000人,合计4.2万人,其中战车1400乘,甲士1.4万人,这还不算各诸侯国的力量。诸侯国也都采用与周王室类似的制度,包括国人制度。众所周知,在西周时期,齐、楚、晋等都是千乘之国,即国内拥有战车千乘之多,实力强胜。到了牧野之战及周公东征之后,周王朝的武德便主要通过各诸侯国体现了。
从另一个角度说,西周时期周王室的分封其实是武装殖民。在西周时期,周王室通过分封逐步地把中原腹地的夷狄部落消化;到了春秋时代中后期,楚国向南,晋国向北,秦国向西,齐国向东,华夏族的基本生活空间得以奠定。由此可见,以大量甲士为基础又敢于肉搏死斗的国人军队拥有多么可怕的扩张能力。
反观亚述帝国,即便是在巅峰时期,举国之兵也很难达到10万人。而且,亚述虽然在新亚述时代组织体系有所进步,不再是城邦联盟的性质,但境内民族众多,管理体系依旧跟不上,对很多边区的控制力还是比不上周王室对诸侯国。即便不讨论动员能力的差距,以军队的组织而言,也很难想象亚述的弓手部队能够挡住西周的甲士冲锋。至于亚述人聊胜于无的骑兵优势,我们只能说,到了骑兵在战争史上获得了决定性地位的时候,亚述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