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上看,以弱胜强的例子无论中外比比皆是。我们最熟悉的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以及红军前四次反围剿都是典型案例,至于三国时期的合肥会战,张辽800精骑大破孙权10万人马的故事更是经典。可以说,只要合理运用军事手段,以弱胜强并非不能实现。
17—19世纪中国水师的装备情况不那么乐观,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不考虑国家政治腐败等因素,单纯考虑军事层面,这一时期的中国水师对阵西方海军,能通过计谋实现以弱胜强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了解当时的海战战术。
与陆战战术相比,海战战术更加强调对技术装备的运用,因此,装备的发展对于海战战术的影响极为深刻。17—19世纪,海军中的主要舰船都使用风帆动力,少部分帆桨并用,总体来说航速不高,桨帆船航速虽然快一些,但是持续时间并不长。一般情况下,西方战舰正常航速在6~10节,而中国战船在4~7节,接战时甚至只有1.5~3节,如此缓慢的航速,当然也不能指望舵效有多高。一旦进入接敌状态,军舰的战略和战术机动能力都不足,基本上就是固定的模式。但是总体上说,如果风力够大,西方战船的机动性还是要更好一些。
西方在风帆时期的海战模式是什么?一般情况下,距离远则使用重型火炮轰击,距离近则使用枪械或者回旋炮等轻型火器轰击,再近就是接舷近战。为了能够最大化发挥火力,后来又出现了线型战术,这也促成了西方最重要的舰种——战列舰的诞生。战列舰诞生后,由于指挥系统的完善,混战战术又流行起来,英国海军中将霍雷肖·纳尔逊就特别善于此道。此外,火攻船也是西方海军中的常见装备。
那么,这一时期的中国水师又是如何作战的呢?明代名将戚继光和俞大猷分别在《纪效新书》和《洗海近事》中有详细记录。戚继光在书中明确表示,200步以内使用佛朗机(子母炮)和鸟铳,30步以内是喷筒、弓箭、标枪,再近就是火箭、火砖等。俞大猷对于火器的使用却有独到的看法,他要求士兵要做到百发百中,因此特别强调开火距离必须尽可能地缩短:“大小火筒须兵船犁及贼船乃放,不待言也……下恕火箭、佛朗机及哨船发熕,亦须近及乃放。”
到了明末以及清代,舰载红夷炮大量装备,取代了佛朗机成为水师进行轰击的主要力量,但是根据史料记载,中国水师的战术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提督李长庚的两个侄子李廷钰和李增阶都曾跟随李长庚参与到剿捕蔡牵的军事行动中,他们对清军海战战术运用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情况。李廷钰在《靖海论》中说:“远则施威远、劈山(均为火炮名)以击其船,近则用喷筒、火箭以烧其篷,又进则掷火斗、火罐以燃其贼,盖船无蓬则伎尽,人触火则心慌,水师之备无以过此。”李增阶在《外海纪要》中说:“敌远者,用大炮;略近者,用鸟枪、火器、喷筒、钻箭;再近者,用火砖、火斗、石块;最近者,火具一齐开发……敌船被烧,敌人比逃避,我弁兵便乘其烟焰,持挡叉、钩镰、挑刀,用藤牌盖遮过船。”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国水师战术依旧是以前那样:在远距离用火炮等大型管型火器轰击,在近距离使用鸟枪、弓箭以及喷筒、火箭等具有一定远射程的火器接敌,待到距敌很近则使用火砖、火斗等抛掷型的燃烧性火器攻击,靠帮之后则执冷兵器登船格斗。
当然了,中国也有火攻船,郑成功用过,李长庚也用过。李增阶就记录了火攻船的结构和用法:采用米艇,船头安装带尖铁杆,船后把舵之处用篷弓、网纱厚厚遮盖,以保护舵工和士兵。火攻船有舵工和士兵20~30名,都是水性好有胆量的死士,执有藤牌、挡叉、钩镰、挑刀等武器。出击前,他们会提前将松香、火药一桶一桶照排散开,放置于船舱内及甲板上,另外用长竹一条打空心,内装火药,由船内通至舵尾后伸出,以为引信。战斗时,火船要撞进敌船,或前撞,或横撞,保证2支铁杆插入敌船的木板内,待时机已到,就在舵门后下落舢板船,点燃引信,使火攻船与敌船共焚。
在反映这一时代水战、海战的作品中,“上风”“下风”都是比较常见的术语。这很符合实际,海上作战时常使用的就是上风位置或者下风位置,前者指的是两舰相遇时处于风吹来的方向,后者指的是处于风吹去的方向,由于帆船只能依靠风来推动船只,掌握合适的风向就意味着战斗中船只有了机动性。
其实这也是军事原则的要求。由于接敌之后采用何种战法相对固定,那么如何在接敌之前营造出利于己方的态势就成了关键之所在,在战斗时使用上风还是下风战术,如何利用气象和水文条件等都应提前考虑。
通常来说,处在上风位置就抢占了先机,能够快速逼近敌人,方便发起攻击,不过一旦攻击失败可就难以撤退了。另外,上风位置迎敌一侧的船体背风,船体会向迎敌一侧倾斜,导致火炮仰角减少,火炮的射程也会受到影响。还是由于船体倾斜的问题,在采用多层火炮甲板的船只上,底层炮甲板的使用会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发挥重炮火力,但是由于顺风开炮,在滑膛炮时代炮弹飞行速度却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并且火药烟尘也会更快被吹散。下风位置则相反。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下风位置都是相对的,如果不能抢占上风位,那么要么在下风位迎战,要么撤退。由于上下风战术各有利弊,因此如何做就看将领的选择了。18—19世纪,英法海战中的英国人喜欢上风战术,法国人却正好喜欢下风战术,双方正好斗得你来我往。不过,中国水师一般就没有这么复杂的考虑了,会直接抢占上风向。原因很简单,从史籍记载的攻击手段看,明清时代中国水师使用燃烧性火器的比例还是很大的,要使用这类火器肯定要在上风向位置,否则就是引火烧身。
利用气象、水文条件取得胜利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在中国亦是如此。1661年3月,郑成功率船队凭借大潮一举驶过被荷兰人视为天堑的鹿耳门,奠定成功收复台湾的基石。西方战例中比较有名的是1798年的阿布基尔海战,霍雷肖·纳尔逊大胆地在夜间发动攻击,一举摧毁了法国舰队。
那么,如果明清水师与西方海军交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如果战斗发生在外海,并且是传统战术,那么明清水师基本上没有取胜可能,这是因为双方在船只和火器的制造技术上差距过大:西方战船体积更大,船壳更厚,抵抗火炮轰击的能力更强,明清水师的火炮、火枪很难伤及它们;西方战船装备的火炮数量更多,且性能比更好,在火炮对轰中更具火力优势;西方船只高大,明清水师惯用的燃烧性火器也难以操作,接舷登船更是不可能。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结果都是明清水师会毁于西方船舰的炮火轰击。
明清水师是否有取胜的可能呢?有,郑成功就制造过成功案例,不过条件过于苛刻。
首先,交战海域必须相对封闭,水深相对较浅,这就限制了西方战舰发挥其航速优势的机会;其次,明清水师要有足够多的船只,包括能够和敌方进行一段时间炮击战的大战船和数倍于交战船只数目的火攻船。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基础上,以炮战牵制敌方火力,用火攻船发动攻击,明清水师是可以取胜的,只是代价会比较大。郑成功的成功案例,是在40∶3的战船数量对比,并且荷兰舰队都是武装商船,火炮数目不超过30台的条件下获得的。
总而言之,由于双方的技术差距过大,这一时期的明清水师即使合理利用军事手段,取得胜利的条件也很苛刻,以至于很难创造机会加以实施。而且即便是取胜,也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甚至只是赢了个面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