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印度,亚历山大最后的胜利(1 / 1)

先后征服了希腊和波斯,亚历山大建立起马其顿帝国,将版图扩张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马其顿征伐的脚步并未就此停止。亚历山大定下的下一个目标是印度。波斯人在印度的统治已经瓦解,对亚历山大而言,那里是一片充满**的神秘土地。

01

想要征服印度,必然要靠矛与剑,而亚历山大手中最强的武器,就是每天全副武装、能背负20天口粮徒步30英里(约48公里)的马其顿重装步兵。这支精锐包括手持5米长萨里沙长枪的长枪兵和手持大盾的持盾卫队,他们既可以像普通马其顿士兵那样作战,也可以如轻装步兵那样投射标枪。此外,亚历山大还有由色萨利人与马其顿人组成的骑兵队,并雇用了其他重装步兵与轻装步兵。

在马其顿的步兵部队中,1个16排、16列的正方形军阵为1个团,6个团构成1个旅,6个旅组成1个大方阵军团。他们在作战的时候会将长矛对准正面的敌人,形成一面矛墙阻止正面的敌人,使其不能靠近。至于骑兵,由马其顿人组成的伙伴骑兵布置在右翼,旁边是马其顿精锐的持盾卫队,色萨利骑兵则布置在左翼。在战斗时,马其顿军队会成斜形,其右翼的部队在前,形成进攻姿势,左翼部队在后成防御姿势。战斗开始,轻装步兵会先进行远距离投射打击,进入肉搏战后,则由右翼率先发动进攻,左翼用来防御。

这样一支军队原本应该战斗力超强,但在此时,它已经不是当年的样子了。

马其顿国王与稳坐朝堂的东方君主不一样,他们自身就是直接领导士兵的军事首领。可在格罗尼亚之战结束以后,马其顿士兵称腓力二世为将军,却称亚历山大为国王——显然,亚历山大这位国王已经无法让他们满意了。

公元前329年2月至6月,从寒冬走到炎热的夏天,连续4个月的行军让许多马其顿士兵再也无法忍受。先是同盟色萨利骑兵集体抗命——他们的老统帅帕曼纽刚刚被亚历山大所杀,正是军心不稳的时候,之后,亚历山大麾下的老兵也纷纷加入其中。迫于无奈,亚历山大选择将他们解散,此举导致马其顿士兵数量严重下降,为此,亚历山大将目光瞄向本土的“蛮族”,大量新兵被招入军中。

同时,由于长时间在异乡作战,马其顿军队里面还出现了大量非战斗人员。这与腓力二世刚刚进入亚洲时的马其顿军是不一样的。腓力二世时期,马其顿军队为了保证机动性,禁止任何人使用车辆,每名骑兵只能有一个随从,每10名步兵才可有一名仆从,他们负责携带磨臼和绳索。而现在,除了越来越多的仆从,队伍中甚至出现了官员、妻子、儿童、教师、办事员、商贩、营妓、马夫等各样人士,可以称为“流动的国家”,机动性已经变得非常弱。

02

中国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虽然时间、地域皆不同,但亚历山大也深知这个道理。

来到印度之后,亚历山大让原来在波斯人手下服务过的印度王公科托斯作为使者,去拉拢那些愿意归顺的印度王公。此时的印度早已陷入混乱,由于波斯势力退出,另一些强权取代了波斯人的位置迅速崛起,其中就包括亚历山大未来的对手波洛斯,他现在正不断地压迫当地王公。亚历山大征服印度,需要拉拢本土势力,而本土势力则需要利用亚历山大打击波洛斯,双方一拍即合,约定在喀尔布河谷见面。

亚历山大将军队一分为二,一路由他自己亲率,沿着库纳尔河而上;另一路由赫费斯提翁和佩狄卡斯率领,并由印度王公作为向导,从开伯尔山口向印度河进军。赫费斯提翁一路上顺顺利利,亚历山大却遭到印度人的激烈反抗——他们仗着自己有城池可依,又处在山高路险之处,并不惧怕马其顿的入侵者。不过亚历山大攻下过无数城市,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攻城技术,印度人仰仗的城市防御根本无法阻止他的兵锋。通过一番艰苦奋战,印度人的城市被亚历山大一个个拔掉。两路大军最终成功在印度河会合。

亚历山大到达印度河的时候,印度王公安比送来大量礼物,并且许诺会交出塔克西拉。马其顿军休整一个月,之后前往安比的领土。见面后,安比表现得比之前更为热情,送给亚历山大更多礼物。亚历山大也非常需要安比作为自己在印度的踏板,他一面给予其更多的回礼安抚安比,一面不断派出间谍搜集情报,并让王公派出使者招降反抗者——他的理想是可以兵不血刃地征服印度。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印度的军队构成。

印度军队里的步兵手持长弓或者佩带标枪,还有1个小生皮盾牌,他们的近战武器是1把长刀;骑兵手持2把如长矛一样长的标枪,外加1面小盾;另外还有车兵,每辆战车有4匹马、6个人,其中2人为驾车手,2人为盾牌手,2人为弓箭手;还有象队,战象背乘4人,分别为3名弓箭手和1名驾驭手。

在作战时,印度人会将各军种一分为四,称为四军。他们的编制是:第一军由单纯的骑兵组成或者由其他军队单独组成,可能是用于侦察敌情;第二军用于前哨战,有象马、车马、象步、步骑、车步、象车等多种组合方式;第三军的组成是象马车,或者马象步,或者马车步;第四军是用于决战的部队,是一支象马车步集合的综合军队。

凭借这样的军队,外加海达斯佩斯河阻隔,波洛斯有足够的信心抵抗亚历山大。面对马其顿递出的橄榄枝,波洛斯回应道:我会带着全部军队去见你,我要为保卫自己的国家而战。可另外的印度王公就不一样了,他们缺少海达斯佩斯河这道天险,还要面对来自亚历山大和其他印度王公的双重压力,所以只好投降。至此,印度土地上不屈服的人就剩下波洛斯了。

03

亚历山大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立刻率领大军来到海达斯佩斯河,而在河的另一面,敌人早已准备好了。

亚历山大想试探一下对面印度军队的实力,同时也要看看这些“蛮族”军队的战斗力,便派出一队士兵进攻河中间的一座小岛。此时正是6月雨季,河水湍急,士兵们好不容易才能登岛。一番苦战,他们虽然大量杀伤敌人,但也全军覆没了。

这一次小小的战斗大大鼓舞了河对面波洛斯的信心,而亚历山大则决定不再强攻。

亚历山大把军队分成很多份,命他们朝着不同方向不断地来回移动,一方面是为侦察好的渡河点,一方面也是装作把物资从各地运来,准备长期驻扎的样子。为了继续迷惑波洛斯,他还抓住印度人非常重视间谍这一点,当着5000名印度士兵的面说,此时过不了河,要做好准备,等待以后。

波洛斯果然知道了,他开始相信亚历山大不会过河,但也没闲着,而是立刻与克什米尔王公联系,成功说动他出兵进攻亚历山大。正在这时,亚历山大忽然让军队大声喧哗,做出一副要强渡的样子。波洛斯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了一大跳,立刻率领大军沿着河岸来回奔走堵截。过了一会儿,他发现马其顿军似乎没有强渡的打算,又担心自己的士兵会体力不支,也就停止了行动,同时派出侦察部队沿着河岸继续侦察。

河对岸,亚历山大率领1万士兵趁着吵闹声偷偷到达上游,那里有早已准备好的各种渡河工具。他们准备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过河,但天不如人愿,海达斯佩斯河中原有一岛,此岛很大,在非雨季和对岸由一条很浅的小河相连,是条渡河捷径,但此时河水暴涨,渡河点被淹没了。亚历山大心急如焚,担心自己功亏一篑。等到好不容易找到渡河点,又发现其水颇深,马匹只能露出头,再加上湍急的水流,过河仍然十分危险。

亚历山大毫不畏惧,身先士卒率先过河,其他士兵也纷纷效仿。这一举动被波洛斯的侦察兵探知,他们迅速向波洛斯汇报。此时的波洛斯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全军出击歼灭亚历山大。但是,此时对面还有一支马其顿大军,在不知道哪边是主力部队的情况下贸然全军出击显然不明智。第二,派出一支前哨部队去探一探虚实,如果是小规模部队就消灭他们,如果是大规模主力,可以趁未过河之时发动攻击,就算未能成功阻止,也可以迅速撤退带回消息。波洛斯选择了第二个方案,派出2000骑兵与120辆战车,由他儿子率领。

这一小支印度军到达之时,亚历山大的军队刚好渡河完毕,他立即派出弓箭手进攻,之后亲率骑兵部队进行攻击,其他部队快速跟上。印度人看见了马其顿的皇家骑兵,以为是亚历山大的主力部队到达,立刻回头就跑。此时道路泥泞,战车难以快速撤退,为了掩护战车,骑兵只能硬着头皮打了一仗,结果战车全部被俘,骑兵战死400人,波洛斯的儿子也战死当场。

波洛斯得知亚历山大已经过河,决定派出大部分军队与其决一死战。他来到一片平坦而坚硬的沙地,开始布置军队:200头大象在第一线,每隔30米布置一头;第二线是3万步兵,由于数量过大,他们的队列超过了第一线的战象;最后,两翼是战车,后排则布置骑兵。完成之后,印度军开始向前移动。

亚历山大并没有立刻让步兵参战,因为经过长时间的行军,他们已经非常劳累。步兵在休息,骑兵部队则被分开,一部分由德米特里亚斯与科那斯领着埋伏起来。1000名马弓手向印度军左翼发动攻击,他们以常人难以招架的排箭冲击将左翼敌军打乱。为了应对,波洛斯将全部骑兵与战车集中在这个方向。这时,亚历山大率领主力骑兵发动冲击,进攻过程中,他也特意向左移动,引诱印度骑兵进入埋伏圈,伏兵趁机发动进攻。两面夹击之下,印度军队大败,不少士兵逃向了步兵与战象的队列,印度军阵中出现混乱。

亚历山大的骑兵队这时杀到,为了阻止他,波洛斯让战象发动反击。马其顿的战马没有受过训练,受不了战象的气味,四散而逃。亚历山大于是派出轻装部队,让他们不断射击大象。大象受惊又受伤,被打得落荒而逃,但是一会儿又恢复过来,并且反杀了追击而来的轻装步兵。另一面,马其顿的重装步兵则在对战那些没有大象保护的印度士兵。

印度的骑兵和战车重整完毕,重新投入战斗,但是亚历山大的骑兵也完成重组,再一次击败了他们。这些二次战败的印度兵逃到战象附近,而亚历山大的骑兵转头乘胜进攻印度的步兵。这些逃到战象附近的印度军极大压缩了战象的空间,使战象每次行动都会造成印度一方的重大损失。显然,波洛斯也意识到战局不利,想要撤退,可是此时亚历山大的另一支部队早就过河成功,他们与亚历山大会合,成功围歼波洛斯。

战斗进行到这个时候,印度人败局已定,但是波洛斯还是英勇战斗,一直到最后才撤退。亚历山大佩服其勇气,派人前去劝降,波洛斯思考再三,最终还是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