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的崛起与战争的艺术(1 / 1)

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之所以能征服古希腊和波斯帝国,很大程度依靠了强大的马其顿方阵,但如果认为这就是全部原因,那可就想简单了。

01

故事要从腓力二世的老师伊巴密农达说起。

腓力二世的崛起离不开他的老师,那位发明斜线阵的底比斯名将伊巴密农达。伊巴密农达很有谋略,他的才能在与斯巴达人对决的留克特拉之战中多有体现。

公元前371年,斯巴达率大军来到了波奥蒂亚南边的小镇留克特拉,想要逼迫底比斯彻底放弃对波奥蒂亚的控制权。战前,由于一些不祥预兆,底比斯军队普遍士气低迷。为了鼓舞士气,伊巴密农达不断伪造底比斯必胜的预兆,比如散播神谕,说斯巴达将会在少女纪念碑的地方被击败。显然,他成功了。按古希腊的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在《历史丛书》里的记载,“他们(底比斯士兵)全都改变心意,提起奋勇无前的士气与敌人作战”。

底比斯的总兵力是7500人。伊巴密农达负责指挥左翼,他从全军挑选最勇敢的士兵配置在这里。右翼是军中战斗力最差的部队,伊巴密农达让他们在开战的时候尽可能避免与敌人交战,受到攻击就向后撤退。斯巴达的总兵力是11000人,但是其中的斯巴达人只有700人,国王克里奥布罗多斯在右翼,另一位国王阿西劳斯的儿子阿契达穆斯统领左翼。双方都将骑兵布置在最前面。

罗马帝国时代的希腊作家普鲁塔克在《希腊罗马名人传》中说,伊巴密农达将方阵布置成斜形,纵深有50排。由于方阵的一翼会在双方短兵相接的时候不断后退,斯巴达方阵必然出现断裂,然后,底比斯人就可以形成纵长战力在该翼发起猛烈攻击。

在战斗一触即发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底比斯的市场供应商和运输队在离开战场的时候遭到了斯巴达雇佣军的伏击,他们被赶回了底比斯的营地。这是战前的小插曲,但有一个问题,斯巴达的雇佣军为何出现在这个地方?可能他们是要偷袭底比斯的营地,不过计划因为这场意外遭遇被打断了。

大约同时,战场之上,双方骑兵开始战斗,斯巴达骑兵很快败北,并与后面的重装步兵混杂在一起。为了应付底比斯的进攻,斯巴达将方阵摆出新月阵形,准备攻击底比斯的两翼。而在斯巴达刚刚开始变阵的时候,底比斯名将佩洛皮达斯当机立断,立刻率领300名圣军发起进攻,同时伊巴密农达也把大军压了过来。

对于战斗刚开始时的战场形势,历史上的说法多有不同。古希腊史学家色诺芬记载,战斗一开始是斯巴达占上风,但是按狄奥多罗斯的记载,抵抗的斯巴达军队陷入苦战,普鲁塔克也说佩洛皮达斯指挥部队敏捷前进,而古罗马人奈波斯更是在《异族名将传》中直接写道:“佩洛皮达斯在伊巴密农达麾下,率领一支精兵,首先击溃了斯巴达人的方阵”。所以综合来看,色诺芬的记载显然有误。

在伊巴密农达和佩洛皮达斯的打击下,斯巴达右翼统帅克里奥布罗多斯和大批高级军官战死。斯巴达右翼军队败北溃逃,左翼看见右翼失败之后也逃离战场,底比斯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战后统计,斯巴达损失1000人,底比斯损失300人。

按通常观点,底比斯能胜利是靠着50排纵深的斜线阵,但其实不仅是这样,因为底比斯一直都主张将方阵变成厚纵深,早在公元前424年的得利翁战役中,底比斯军就布置成了25排纵深的方阵。而色诺芬在《希腊志》中记载,公元前394年,底比斯与斯巴达在科罗尼亚交战,“皮奥夏人(底比斯人的盟友)放弃了16人纵深的规定,认为让自己的分队越深入越好”。此战的结果是底比斯一方遭遇惨败,可见,厚纵深并不是无往而不利的。

底比斯赢得留克特拉之战,确实有纵深战术被再一次加强的原因,但更多还要靠伊巴密农达的个人将道。首先,他将圣军集中使用,在此之前圣军的排布都是分散的;其次,他又将战阵按斜形布置,并使出后退战术——这一点是此次胜利的必备条件,因为它为左翼击败对面的斯巴达军提供了时间与空间上的保证。

02

公元前338年,让马其顿称霸希腊的决定性战役喀罗尼亚之战爆发,腓力二世指挥作战,充分发挥了老师伊巴密农达的战术。

此战,马其顿拥有3万名步兵和2000名骑兵,而按照罗马帝国时期的历史学家查士丁的说法,希腊联军应在4万~5万人,拥有很大优势,一支由雅典人指挥,另一支由底比斯人指挥。

为了克制马其顿强大的骑兵力量,希腊联军选择将军队布置在喀罗尼亚,以期凭借左翼群山和右翼基菲索斯河的保护,迫使腓力二世派出步兵硬碰硬。腓力二世将马其顿右翼交给儿子亚历山大,并且派了一些老将来辅助他,自己则指挥左翼,还将军队按照斜形方式布置。

双方军队不断靠近,腓力二世细细观察了雅典人,知道他们不能被轻易打败,便下令让士兵保持阵形慢慢撤退。雅典人看到大喜过望,认为马其顿人被自己的声势所吓,于是发起全面追击。底比斯人看出情况有些不对劲,但是无力阻止,只能寄希望于己方强大的军力。

腓力二世为什么要这么做?塞·尤·弗龙蒂努斯的《谋略》给出答案:“腓力二世注意到他的士兵都是经过长期实践锻炼的,而雅典人虽然凶悍,但缺少训练,只是在进攻时还有股猛劲。因此,他故意拖延交战时间。”人的体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对身披甲胃、手持盾牌的士兵来说,战场上的每一秒都在消耗。吕厚量先生在文章《雅典古典时期的埃菲比亚文化》中提及:“考古学家们在雅典周边,已发现了24块书写于公元前333或前332年至公元前324或前323年间的埃菲比亚铭文,而在此之前的铭文证据一直付之阙如。这似乎说明,在莱库古政治改革期间,在喀罗尼亚战役惨败的背景下,雅典政府开始(或大大强化)了对埃菲比亚教育模式的组织和管理,将原本流传于民间的、其训练强度与水平可能尚无法满足国家的埃菲比亚传统制度化和法律化了。”可见,雅典军队的体力问题比较突出。

虽然消耗了不少体力,雅典人还是成功追上了腓力二世,另一边的联军也与亚历山大正面交战。战斗十分激烈,双方互有杀伤,一时间僵持不下。随着时间推移,希腊人的体力不断下降,未来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趁此机会,“用不屈不挠的意志寻求胜利……接着成功撕裂坚强的敌军正面战线,使得很多人在战斗中遭到屠杀”(1)。大概在同时,腓力二世也发起反攻,击败了雅典军队。

从战役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腓力二世的马其顿方阵并没有展现出对希腊方阵的巨大优势,最后能胜利,靠的是马其顿士兵长久训练出来的体力和腓力二世与亚历山大的个人能力。后者十分重要。《战争与武器的演变》的作者、军史作家杜普伊在分析马其顿战胜希腊联军的原因的时候,便在那段“战胜……任何一支军队”的话前面特意说了前提:“假如在腓力二世,后来又在亚历山大的亲自统率下。”

03

马其顿征服了希腊,下一步便是征服波斯。

一直以来,波斯军队的战斗力总是被人轻视,人们说波斯军队不敢肉搏,所以被马其顿方阵碾压了。现实真的如此吗?

波斯军队不敢肉搏、战力很弱的说法,出自古希腊学者色诺芬的《居鲁士劝学录》,在其《长征记》之中,讲到库纳克萨之战时也有类似的说法。但要注意的是,《居鲁士劝学录》其实是一本政治教育小说,史料价值不高。更有研究者直接认为,这个说法就是色诺芬伪造的。

首先,普鲁塔克在《希腊罗马名人传》中有这样的记录:“希腊人一直到蛮族(波斯人)疲惫不堪,才将他们击败,接着跟在后面追击了很长一段路程。”可见赢得不容易。对于色诺芬,他则说:“我要补充他所忽略的史实,特别是那些有报道价值的资料,如果我还是照本宣科地复诵一遍,可以说是愚不可及的行为。”其次,色诺芬自己的记载其实也有明显的前后矛盾。在《长征记》中,他前面说波斯军一箭未发就逃走了,后面又说“敌军(波斯军)方面的战车有的冲过自己的队列,另外一些也闯入希腊军队行列……每当希腊军队看到敌人战车前来,便摆开一个缺口让他们通过”。可以看出,波斯军还是敢于战斗的。

要说马其顿和波斯的对决,就不得不提著名的高加米拉之战。

据狄奥多罗斯记载,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对此战有如下战略规划:第一,要在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抵达叙利亚地区之前,将帝国各处的军队集合起来,并且制造更长的长矛和佩剑配置给军队,同时制造200辆镰刀战车;第二,加强军队训练,同时与亚历山大开始议和;第三,精选一支军队守住底格里斯河,并且采用焦土战术;第四,以高加米拉为防守地点。但对于大流士三世来说,最紧缺的就是时间。

拿破伦说过:“步兵需3个月的训练,就应该能机动自如,并能承受起敌人的进攻。”18、19世纪,士兵们对战时只用排队射击,战术已经相当简单,尚且需要3个月的训练期,在冷兵器作战的古代,需要的战术动作只会更繁杂。通过数月的训练,大流士三世的军队最多只能脱离乌合之众的状态,远远算不上一支战斗力强悍的精锐部队。雪上加霜的是,因为底格里斯河正在涨水,守卫在那里的波斯部队认为亚历山大无法渡河,竟擅做主张撤回去了。实际上,亚历山大为了过河确实费了很大的功夫,如果他们不撤走的话,必然会给亚历山大带来很大的麻烦。

双方终于还是在战场上相见了。

亚历山大总兵力有4.7万人,他将这支大军从右到左依次布置为伙伴骑兵、王室骑兵部队、劳西亚斯等人指挥的骑兵中队与另一支王室骑兵部队,紧挨着骑兵的是步兵中最精锐的军团,然后是其他的近卫步兵部队与其他将领指挥的步兵军团。左翼步兵由克拉特拉斯指挥,在他旁边的是联军骑兵与色萨利骑兵。为了加强方阵的力量,亚历山大还布置了第二线,如果波斯人包围了第一线,他们就迂回过去迎击。轻装步兵一半被布置在右翼,在他们前面是雇佣骑兵,另一半一部分被布置在右翼骑兵后方,一部分被布置在左翼方阵前面。在轻装步兵之前还布置了大量骑兵。

大流士三世的军队左翼从左到右依次是巴克特利亚骑兵、达海人、阿拉提亚人,之后是波斯步骑混编部队,紧接着是苏西亚部队和卡杜西亚部队。右翼则是叙利亚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之后是米地亚部队与帕西亚和萨西亚部队,然后是塔普瑞亚和赫卡尼亚等部队。中央是波斯的精锐万人不死军,另有印度卡瑞亚人和马地亚弓箭手。后面是由巴比伦人和来自红海地区的士兵组成的纵深部队。在左翼之前,大流士三世布置了西徐亚骑兵和巴克特利亚部队,还有100辆镰刀战车;中军前有50辆镰刀战车,右翼则是亚美尼亚和卡帕多西亚骑兵与50辆镰刀战车。其总兵力,欧美大部分学者认为在10万,或者稍微少一点。

两军渐渐接近,亚历山大忽然将部队向右移动,目的是将军队移动到不平的地区,以此让波斯骑兵与战车不能发挥作用。波斯方面反应迅速,两翼的骑兵快速前进,向马其顿两翼发起进攻。

右翼,亚历山大起初命令雇佣骑兵正面对抗,但他们明显不是对手。亚历山大又派非王室部队的其余骑兵去支援他们,一时取得上风。大流士三世那边迅速派出骑兵支援,双方展开了激烈的骑兵战,最后以亚历山大的胜利告终。

另一边情况大不一样。在指挥官马舍乌斯的指挥下,波斯人成功压制住了马其顿骑兵,并且还派出一部分骑兵洗劫了亚历山大的营地,迫使马其顿人后退。

大流士三世开始派出他的战车部队。既然右翼已经击败了波斯骑兵,亚历山大便把右翼士兵调去对付波斯战车兵。左翼的情况大不相同,马其顿士兵们被波斯骑兵牵制,无力对付这些战车,更何况在战车部队之后,大流士三世又把整个方阵都调了上来,他们一时间陷入危机。大流士三世却没有将重心放在这边,他此时的战术如原来一样,还是迂回进攻亚历山大的右翼。亚历山大为此派出一支骑兵进行反击,成功突破波斯大军的前沿阵地,然后他当机立断,将骑兵与最近的方阵布置成锥形,向这个突破口发起进攻。转瞬之间,马其顿人杀到了大流士三世的中军。

之后的事,不同的希腊史料出现了分歧。阿里安记载,大流士三世直接逃跑了,但在狄奥多罗斯和普鲁塔克的记载中,是他身边的军队先一步逃走的。根据出土的巴比伦天文日记里的内容看,后者的情况更接近真实。

此时,另一边的情况大不一样。大流士三世的右翼军队长度要超过亚历山大的左翼,明显形成了包抄之势。为解危局,第二线部分军队按照亚历山大留下的命令,迂回过去进行迎击。两线合成一线,陷入苦战。

亚历山大开始追击逃跑的大流士三世,并没有顾及左翼的问题。这是一个失误,直接导致左翼军队被还不知道大流士三世已经逃跑的波斯军包抄合围,幸亏马其顿老将帕曼纽一面派人寻找亚历山大,一面不断组织部队进行抵抗,这才拖到亚历山大归来。这时候,越来越多的波斯士兵知道了大流士三世逃跑的消息,波斯军队终于开始全面溃败。

传说中神乎其神的马其顿方阵,在与希腊和波斯军队对战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展现出一边倒的优势。总的说来,马其顿能打赢希腊和波斯,靠的是优秀将领的指挥和精锐士兵的战力以及一些好运气。战争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在古典时代,想要仅靠某种优秀兵种和体系就征服天下,根本不可能。

(1) 狄奥多罗斯《历史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