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关之战:虚构的斯巴达悲歌(1 / 1)

发生在公元前480年的温泉关之战,由于电影《斯巴达300勇士》等文艺作品的影响,在今天的人们心中名气很大,有不少人对这场战争充满好奇和想象。那么,这场战役在电影、小说中展现出的传奇色彩,被描绘得如史诗般恢宏的战斗场面,究竟有多少真实成分呢?

01

公元前480年,波斯帝国的万王之王薛西斯亲自率领大军入侵希腊。

关于这场战争的起因,要追溯到十余年前。当时,一群来自米利都的爱奥尼亚人来到雅典。作为爱琴海东岸的希腊殖民地中最强大的一个,米利都使者此行的目的是向自己的同族兄弟们请求支援,以反抗波斯人的统治。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去过了斯巴达,但斯巴达人拒绝了他们。除了对海外事务不感兴趣外,斯巴达拒绝的原因可能还有一个——斯巴达人是多利安人,与米利都的爱奥尼亚人并非同族。

面对米利都使者的恳求,雅典人的反应截然不同。20条装满了重甲步兵(大概1000人)的舰船驶离雅典,用行动支持米利都的反抗。

战争一开始进行得很顺利,他们攻占并洗劫了波斯吕底亚行省的首府萨尔迪斯,每个雅典人都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在离开之前,希腊士兵们纵火焚毁了许多房屋,其中就有万物之母库柏勒的神庙。

行囊沉重的雅典士兵在归途中遭到波斯援军的截击,几乎没有人能活着回到船上,雅典的舰队甚至凑不齐战舰的桨手。等舰队艰难返回雅典,关于波斯帝国实力强大的消息被传播开来,雅典公民们在大会上投票,决定不再参与爱琴海彼岸的战事。但事情显然不会就此终结。

得知神庙被焚的波斯王大流士发誓要向雅典人复仇。不过,波斯王这么做更可能是因为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爱琴海东西两岸同属一个民族,虽然东岸在波斯的掌握之下,但它的每一次动**,都会成为西岸的希腊人插手的良机。如果不想让这块领地成为帝国的溃疡,波斯唯一的选择就是征服西岸,让亚得里亚海成为帝国的西部边境。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波斯帝国有能力征服整个希腊吗?

从公元前492年到公元前490年,波斯大军两次远征希腊,均以失败告终。波斯王大流士死后,他的儿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为实现父亲的遗愿,发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腊。

公元前5世纪初的波斯帝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之一,许多古代史书对其君主统治的土地面积之广、军队之多的记载已经到了神化的地步。例如希罗多德,这位被尊为“历史之父”的古希腊学者在《历史》一书中一口咬定,薛西斯为征服希腊一共征集了数百万人。

也许是出于夸耀希腊士兵们勇猛无畏的目的,这个数字显然被夸大了,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根本不可能维持一支如此庞大的军队的补给。根据考证,现代历史学家奥斯温·默里认为,薛西斯的远征军中陆军应该有20万人,海军战舰有600艘;邓肯·海德则将这一个数字进一步细化,他指出,步兵应是14.6万人,骑兵最多不过4万人,海军则有650艘战舰。

虽然不是百万大军,但如果我们看一下波斯帝国的财政,就可以知道雅典人即将面对的仍是一个可怕的庞然大物。

波斯王每年可以从埃及行省获得700塔兰特(1)白银的贡金,这还不包括12万蒲式耳(2)的谷物以及亚麻布、纸草等其他物品,而埃及行省在波斯所拥有的20个行省中赋税额不过排行第三。反观雅典,即便后来因为击败波斯成了提洛同盟事实上的盟主,它从上百个城邦中获取的全部贡金也不过460塔兰特,大概只比波斯帝国一个行省贡金的2/3略少,而这笔钱已经足以让雅典维持自身地位,拥有东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海上力量。

02

面对来势汹汹的薛西斯大军,各希腊城邦以当时实力最强的斯巴达为首,组织起1万步兵外加大量色雷斯骑兵组成的一支军队,做最初的抵抗。

希腊人一开始驻扎在奥林波斯山和奥萨山之间,但当时还是马其顿国王的亚历山大劝他们不要驻守在这里,并且透露了波斯军队庞大的数量。希腊人听闻消息选择撤退,来到温泉关。

因为对波斯的恐惧,这时的希腊军队人数已经急剧减少。按照希罗多德的记载,温泉关内的希腊军队只有3100名士兵,但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的记载,应该另外还有1000名拉西代蒙士兵,而后来考古所得的铭文证据表明,此时的温泉关有4000名希腊士兵。

鉴于希腊军队已经士气大降,希腊联军的统帅、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决定不再后退,就驻守在易守难攻的温泉关。温泉关的关口地形狭窄,守住这里,能让波斯军队无法发挥兵力优势,也能限制波斯骑兵的活动。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列奥尼达开始重新修建温泉关的原城墙。这也就是说,温泉关之战并不是后世人们印象中的野战,而是一场守城战。

03

既然不能发动大规模进攻,骑兵也派不上用场,波斯王薛西斯选择采取步兵轮番冲击的方法进行强攻,打消耗战。在大战第一天,他派出的是附庸国米底人和萨卡人。虽然现在似乎有所谓“波斯人只敢射箭不敢肉搏”的说法,并认为当时米底人和萨卡人是在射箭之后才去近战肉搏的,但在希罗多德的原文中实际只写了这样一段话:“米底人冲上前去,向希腊人发起进攻,许多人倒下……”到底是射箭还是肉搏,并没有说明。这种程度的战斗细节,看来只是后世人们的脑补。

尽管有不少伤亡,波斯军这一天的进攻还是失败了。希腊联军反击激烈,最终波斯军不得不退回待命。

第二天战斗继续,这一次,薛西斯派出了帝国的精锐部队“不死军”。希腊军没有硬碰硬,而是用了些计谋。希罗多德写道:“他们转身佯装逃走,异族人不知是计,就大喊着冲上去。”显然,斯巴达人是有准备地出城野战,假装败退引敌人上钩。

波斯人真的上当了,以为斯巴达人已经被击败,开始发动冲锋。战斗讲究队列,依仗地形,而波斯人处于追击状况下,队列形态本就不是很好,等冲进温泉关,狭窄的地形更是让他们无法展开阵式,前后军不能相互配合。结果可想而知。斯巴达人依托城墙,突然转身重整队列,猛地扑向敌人,波斯军再次被打退。

第三天,波斯人再一次全军出动。双方攻守地点是温泉关的城墙和城门。虽然不知道具体战斗细节,但是按照希罗多德的记载,“希腊按城邦列阵,依次轮流出战……因此,当波斯人看到希腊人和前一天的表现毫无二致时,他们就再次败退下来”。

事不过三,这一次失败之后,薛西斯决定换一种方法。他用金钱收买了一名愿意为波斯服务的本地人,从他口中得知可以从一条小路绕到希腊联军的背后去。薛西斯大喜,派出军队抄希腊人的后路,准备合围希腊联军。

探知消息后,为了给之后的决战保留实力,一部分希腊军队开始撤退。留下来掩护他们的是以列奥尼达为首的斯巴达人、其他一些希腊人,还有数量不少的扈从与奴隶。这些希腊战士最终全部英勇战死,波斯人拿下了温泉关。

列奥尼达和他的部下做到了斯巴达社会对斯巴达人的要求,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当时的斯巴达人对逃跑和投降都是零容忍。这种面对强敌永不后退的大无畏精神掩盖了温泉关战役中希腊人的失败与失误,也为希腊联军重振士气赢得了时间,并激励着希腊人继续作战,最终取得此次希波战争的最终胜利。

斯巴达人的英勇让人钦佩,他们的故事被许多人传诵,后来甚至流传出“斯巴达300勇士大战百万波斯大军”的故事。不过,这就只是后世人们为纪念列奥尼达们的精神而做的艺术加工了。

(1) 1塔兰特约26千克。

(2) 按英式算法,1蒲式耳约为36.3688升,按美式算法则为35.238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