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有一本武侠小说,名为《侠客行》,其书名来源于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这首诗中,最著名的句子便是那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而据后人解读,这句诗其实是太白自道。
几乎所有关于李白的记载都能得出一个结论:李白是个剑侠。如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和魏颢《李翰林集序》记载李白“少任侠”,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记载李白“少以侠自任”,《唐才子传·李白》记载李白“喜纵横,击剑为任侠”。
何谓任侠?《说文解字》上说:“侠,俜也。”“俜”即放任之意。任侠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任性使气,性情中人。不瞻前顾后,不斤斤计较,都是**豪肆的“爽利的人”。
太史公在《游侠列传》中也给“游侠”下了定义,大意是:游侠都是重诺守信的人。为了帮助别人解决危困,常常舍生忘死,不顾自身安危,而且成了事也不跟别人表功卖好。另外,太史公按照地域影响力,将游侠大致分为“封国之侠”和“闾巷之侠”。封国之侠如战国四公子,一国诸侯,养士三千。“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闾巷之侠则如后世的“及时雨”宋公明,“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虽然屈居郓城,但是名满天下。
李白年少时就是闾巷之侠,在江油地区小有名气。杜佑在《通典》中写道:“巴蜀之人,少愁苦而轻易**佚。土地肥沃,无凶岁,山重复,四塞险固,王政微缺,跋扈先起。故一方之寄,非亲贤勿居。”就是说,蜀地民风彪悍,非常排外。不幸的是,李白就是外地人。他五岁时,其父李客带着他举家从西域迁回内地。蜀人彪悍民风的显著特征,就是“怯于公战而勇于私斗”,如果乡里之间发生矛盾需要解决,都不去麻烦当地法律部门,而是双方私下解决。这种决胜负的方式叫“起霸虎”。起霸虎是“跋扈先起”的民间说法,又或者,这种方式本就叫“起霸虎”,“跋扈”一词才是后来文人为了好听选用的同音书面语。
道上豪侠为了展现实力,在道上混个名号,往往互相邀斗,给对方下战书,再找道上大佬作证,名为“敢斗”。敢斗双方约好时间地点,由道上德高望重的前辈武士手持白杨木杆立在中间当裁判。敢斗双方必须按照裁判的口令进攻或者后退,如果手中的兵器斩断了白杨木,就得认输。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双方斗得兴起伤了性命惊动官府,那样就不好收场了。
既然是游侠,那么一套合适的装备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大唐游侠们除了一身精干利落的胡服之外,标准的武器装备是障刀和横刀。横刀一般长60~80厘米,刀身笔直,中正不阿,既有剑的王者之风,又有刀的霸者之气,兼美观与实战于一体,成为侠客们的最爱。障刀则类似于匕首,长15~50厘米,携带轻便灵活,便于近身肉搏。“障”本意为遮挡在前的土堆,引申为隐蔽之物。
横刀本为普遍兵士常用佩刀,皇宫士兵、衙役、捕快、守城站岗士兵、巡逻士兵等都配横刀,而且按规定要随时佩带,尤其是在工作期间,横刀一律不得远身。唐玄宗时期,横刀不仅是兵士标配,也是私人使用的主要防身武器。吐鲁番出土的一份《唐天宝二年交河郡市估案》中详细记载了横刀的价格:上等镔铁横刀两千五百文,中等镔铁横刀两千文,下等镔铁横刀一千八百文。一把上等镔铁横刀相当于一个七品官员半个月工资,八品官员一个月工资。而一个九品官员一个月工资只够买一把下等横刀。
当然,李白是不差钱的,他的障刀和横刀都是上上之选。李白家还有一名丁零奴,曾经上过战场,武艺绝伦,李白少年时期的武艺就是他教的。他随身携带一把剑,既用以防身对敌,又用以祭祀天神。临终前,丁零奴把这把剑送给了李白,保佑他平安喜乐,其俗犹如中土之送玉。
有了武器和装备,李白的武艺如何呢?从他的“自吹”来看,李白武艺应该不弱。在《与韩荆州书》中,李白说自己“身长不满七尺”,但是“心雄万夫”,意思是我虽然个子不高,但谁都不惧。用歌词来说,那就是:“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
显然,李白并不是一个童真无知、不谙世事的文弱书生,而是一个自小在险恶江湖摸爬滚打的练家子,对江湖规则的运作可谓了如指掌。
前文已述,李白作为外地人,受到了当地人的排挤和欺负。为了能在江油的侠客界占有一席之地,他曾带着小弟吴指南跟当地人“起霸虎”。当时动手的人是吴指南,而且打赢了,但是二人在回家路上却出了点状况。那些打输的闾巷豪侠很不服气,带领一帮人在半路将他们堵截。二人奋起反击,杀出一条血路,结果闹出了人命。李白的崇拜者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写道:“(李白)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白本人于开元中所作《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一诗对此事也作了复证:“结发未识事,所交皆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这件疑案让诸多专家争论不休。《唐律》规定:“诸斗殴杀人者,绞;以刃及故杀人者,斩;虽因斗,而用兵刃杀者,与故杀同。”李白既然没有受到责罚,有人就因此认定,李白根本没有杀过人,否则国法难容。但是,并非所有的杀人行为都会被判处死刑,若是因见义勇为、正当防卫、为民除害而杀人,就可例外。
这事李白自己讲得很清楚:“当朝揖高义,举世钦英风。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就是说,李白二人杀人之后,案子递到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给此案定了性:这是一件见义勇为的先进英雄事迹,应该肯定,值得表扬。可是李白很谦虚,也很低调,觉得这件事不足挂齿,然后带着吴指南隐居起来,以避风头。李白隐于“舂陵东”,即昌州舂陵郡,在今重庆永川境内。
李白后来在《侠客行》中也对此作了诠释:“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就是说,杀人之后,改名换姓以防仇家追杀。他和吴指南所杀的几个闾巷豪侠在当地很有势力,即便官府不追究,苦主也不会善罢甘休。因此,二人在李白父亲李客的安排下,去了东都洛阳求学。自此,李白也开启了他的另一个身份——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