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真有“天助我也”吗?(1 / 1)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都对小说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和“借东风”两则故事印象深刻。在很多时候,对于一个优秀将领而言,一项非常重要的硬指标便是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在古代,仅靠自然现象预测天气,根本不可能达到像小说中的诸葛亮那样“神鬼莫测”的水平。

在难以预测的情况下,天气对于战争的影响,有时候就像是一把比拼运气的“俄罗斯轮盘赌”。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火烧赤壁”,就是曹军遭遇了“即时风”,即突然的东风,于是孙刘联军抓住机会,对曹军发动火攻,从而赢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当然,孙刘联军一方能够抓住机会,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熟悉当地天气,知道在这一时节,风向本身就并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就算脸涂得再白,也只能当一把“非酋”了。

除了赤壁之战,凭借天气扭转战局的例子也不少,比如靖难之役中,后来的永乐帝朱棣率领的燕军与当时明军之间的白沟河之战。

白沟河之战可以说是朱棣军事生涯中最为惊险的战斗之一。整场战斗总共持续了两天,第一天是明军中熟悉朱棣作战风格的将领平安设下伏兵后,各路明军对燕军进行的一场包围战。虽然最后燕军突出重围,但是损失惨重。到了第二天再战,明军依靠兵力优势,再一次展开合围攻势,明将瞿能、平安绕至燕军后方,攻击后军,朱棣虽然尝试对“战神”李景隆率领的明军中军进行正面攻击以期瓦解其攻势,但是却以失败告终。

不过,得益于李景隆的多疑和燕军少量援军的赶到,燕军没有在明军包围的压力下崩溃。但是在明军的合围部队的强烈攻势下,燕军在整个白沟河战场依然陷入了一片混乱。就在命悬一线之际,朱棣却突然得到了“天气之神”的眷顾。猛烈的狂风刮倒了李景隆的帅旗。这个小小的意外,在已经混乱的战场上给明军带来了灭顶之灾。由于中军对战事情况不明,误以为主帅出事,加之李景隆缺乏约束士兵的能力,明军中军出现了混乱。

借此机会,朱棣果断出击,率领骑兵包抄到明军中军后方放火,最终导致了明军中军的彻底崩溃。失去了中军的掩护,两翼的合围部队也很快被燕军消灭。就这样,凭借有利的天气,燕军在白沟河之战得以反败为胜。

所谓“有风必有雨”,相对刮风,下雨还是有一定的预兆可寻的,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将领们都有机会去规避下雨对己方产生的不利影响。然而,万事都没有绝对,在明末孙传庭与闯王李自成之间展开的襄城之战中,大雨就给孙传庭和明朝国运来了个透心凉。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孙传庭在崇祯帝的再三催促下,最终不得不领兵出潼关,与李自成率领的闯军决战。此时双方在兵力上并无差距,而在装备和训练程度上,明军可能还稍占优势。但是九月明军至汝州,在进逼襄城时,却非常不幸地遭遇了七天七夜的大雨。这场大雨不仅导致道路泥泞,后勤粮草无法跟进,而且使得火药受潮,影响其使用,这对于当时已处于冷热兵器交替时代的明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除此之外,对于一支已经行军了长达四个月的庞大军队来说,这样的天气对士气的打击非常大。

孙传庭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暂且退兵。但是在部队士气低落又有外敌环伺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决定却也非常冒险。由于安排不当,孙传庭的撤兵计划造成了明军后军的混乱,等待已久的闯军趁机主动出击,成功重创明军。

襄城之战,明军损失了大量兵力和物资,这对于已经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场失败,除了因为孙传庭个人既在情报搜集方面没能及时发现闯军动向,又在撤退的安排上过于仓促之外,天气也是造成这场灾难的直接因素。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本身问题颇多的明军,就算没有这场暴雨,最终能否击败闯军,其实也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