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冬天打仗有多困难(1 / 1)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讲了酷暑对战争的影响,而与之相反的是,历史上,很多中原王朝其实一直在竭力避免冬天打仗。因为冬天行军自然要受到暴雪带来的行军阻碍,积雪不仅会影响士兵的行军,也会造成后勤给养运输的困难。而且很多发生在北方的战争,尤其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寒冷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阻碍。比如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时,就因为深秋到来后唐太宗担心冬天后勤难济,从而草草退兵。除此之外,蒙古与金朝之间的大昌原之战和红巾军第一次征高丽时,金军和红巾军都是由于军队不适应寒冬而最终落败。所以,冬天对于战争可怕的影响可见一斑。

冬天的确是个大问题,但是对于古代的将领们来说,也不是说他们想不在冬天打仗就可以不用在冬天打仗。因此,解决寒冷给战争带来的影响就变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所要应对的问题,无疑就是如何保证稳定的后勤以及如何给将士们保暖。相较于后者,前者实际上要容易解决得多。唐朝征高句丽时,为了保证给养问题,曾派水师配合,一方面水路兼进,维持强力的攻势,另一方面,水师也可以用以保证陆军的给养问题。而如何寻找一种保暖性合格又产量足够的织物,才是最难的。

在明代棉花种植兴起之前,中国的传统纺织业以丝麻为主。古人大多会使用兽皮或麻布包丝絮做成的被子和衣物来御寒,但其产量相对较低,这是长期以来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古代政府向农民征收的实物税中,丝帛一直是重要的一环,为的就是能够保证官府和军队的供应。但即便如此,想要长期在北方纬度较高的地区维持军事力量,依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此,中原王朝的实际控制区域,往北很少超过辽东地区。

从明代开始,由于棉花的种植被大规模推广,整个中国的纺织业也随之发生革命性变化。棉花迅速取代了丝麻,成为最重要的纺织原料。在军用的御寒物中,棉花也迅速崛起,取代了兽皮和丝絮。产量巨大的棉花,使得明清时期中国的实控范围首次大规模地向北扩张,并在清代到达了黑龙江流域。

棉花对于战争的影响,在处于小冰河期的明末战争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如今传世的明末人物画像中,相当多的人物都穿着较厚的服装,其气候的寒冷可见一斑。除此之外,明末布面甲取代了普通的札甲,其中气候的原因也不容忽视。在寒冷的天气中,暴露在外的铁片会变得更脆,因而表面有布匹覆盖的布面甲,能将铠甲的损耗率降低一些。

在大明和后金之间的战争中,冬天的严寒使战局发生了很大改变。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后金对于觉华岛的军事打击。在柳河之战中,明军主动进攻却被后金击败,后金便开始准备进行一场大的进攻战。后金对于明军的正式攻击正是在冬天开始的。这一举动一方面是考虑到当时辽东的明军有许多来自内地,还没能适应辽东寒冷的冬天,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明军的火炮也会因寒冷而受到影响。于是,伴随着后金的攻势,宁锦之战爆发。

当时海上结冰加之西北风大作,明军无法将宁远城北的粮食统统撤回,导致这些粮食落入后金之手。不过冬天所带来的劣势,对于宁远地区的明军来说倒还不算严重,真正惨烈的是觉华岛方向的战场。

在孙承宗掌管辽东期间,重点在觉华岛建立起了水师,目的在于使其能够和宁远城互为掎角,并且负责辽东地区的粮食中转。但是孙承宗在建设觉华岛水寨时忽略了冬季渤海沿岸的结冰问题。在宁锦之战中,后金正是利用了明军这一疏忽,通过海冰进攻觉华岛。觉华岛守军立刻凿开岛屿沿海的海冰,但是由于气候寒冷,海水很快就再次结冰。

觉华岛驻守的军队多是水师,兵力较少且不擅长陆战,于是觉华岛很快失守。岛上的7000守军以及大量当地居民和海商纷纷遭到屠戮。虽然宁远城在宁锦之战中逃过一劫,但是和宁远城互为掎角的觉华岛沦陷后,失去水师策应的明军很快就在辽东的战略上陷入了严重的被动局面。

在冬季作战,有一件常见的交通工具,就是雪橇,雪橇在我国北方的许多民族中都经常使用。在战争中,雪橇自然也用来作为后勤乃至军队行军时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今天滑雪爱好者所使用的单人雪橇,其实最早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就是用来作为行军工具的。

总的来说,冬季行军和作战,尤其是对于适应了温带气候却要前往北方寒冷地区作战的部队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即使时至近代,仍有拿破仑征俄失败这样血淋淋的教训。冬季所带来的大量不确定因素,要求军队的指挥者们必须更加谨慎小心地处理每一个可能遇到的问题,但即便这样,仍不能保证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