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唐朝历史上危害最大的藩镇,当属淮西。那么淮西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危害呢?那就得从地理上说起了。
唐元和九年(814年)闰八月,彰义节度使吴少阳死,子吴元济秘不发丧,擅领淮西军务,唐廷拒绝授予吴元济职衔,“(吴)元济不得命,乃悉兵四出,焚舞阳及叶,掠襄城、阳翟。时许、汝居人皆窜伏榛莽间,剽系千余里,关东大恐”。次年一月,唐廷正式开始讨伐淮西。
唐廷在吴少阳死后,迅速部署兵力,四个月后就正式对淮西宣战。唐廷在淮西问题上之所以会迅速决策,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淮西镇处于唐王朝的腹心位置,严重威胁到唐王朝的生存和发展。淮西镇掌有蔡州、光州和申州之地,其形势“逼近东都,中天下而持南北之咽喉”,既可以威胁以汴宋为核心的运河漕运系统,又会威胁转道江汉水域的漕运系统,这对严重依赖江淮财赋的唐王朝来说,无异于被扼住了“咽喉”。为了保证漕运的安全,唐廷必须在汴宋周边屯驻重兵,因此平定淮西成为唐代中期以来的重大军政问题。
第二,淮西镇从李希烈到吴元济,屡有乱作。德宗建中削藩,李希烈反叛,侵占周边十余州,阻断漕运通道,诱发了“奉天之难”。兴元后李希烈称帝,南侵江淮、江汉无果,方退回淮西。贞元十五年(799年),德宗调动十六道兵马平定淮西吴少诚,两年无果而终。因此淮西的割据几乎是一个长期遗留的历史问题,平定西川、镇海后,对淮西用兵势在必行。
第三,平定淮西的时机已经成熟。早在元和四年(809年)唐廷发动第一次讨伐成德战争之前,宰相李绛就建议讨伐淮西,但没被宪宗采纳。吴少阳死后,李吉甫认为“淮西非如河北,四无党援,国家常宿数十万兵以备之,劳费不可支也。失今不取,后难图矣”。同时,经过数年的和平时期,唐廷也具备平定淮西的经济基础,因此这时唐廷平定淮西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
吴少阳死后,唐廷立刻进行军事部署,为平淮西做准备。元和九年(814年)闰八月十七日,唐廷以河阳节度使乌重胤为汝州刺史,充河阳、怀、汝节度使,治所为汝州,在蔡州西北部署了防线。九月七日,又以洛州刺史李光颜为陈州刺史、忠武都知兵马使,从北面压制蔡州;又调任泗州刺史令狐通为寿州防御使,防范东南的光州方向。十三日,以荆南节度使严绶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从西南逼近淮西。用两个月的时间,唐廷完成了对淮西的战略包围,部署极为严密。
十月,唐廷开始发动对淮西的军事行动。《讨吴元济制》曰:“宜令宣武、忠武、太原、武宁、淮南、宣歙等兵马合势,山南东道及魏博、荆南、江西、剑南东川等道兵马与鄂南计会,东都防御使与怀汝郑节度及剑南、义成军兵马犄角相应,同为进讨。”
另外,韩愈的《平淮西碑》则反映了当时军事部署的执行情况。唐廷基本实现了从淮西镇四个方向同时进讨的计划,其中陈许李光颜、宣武韩弘均是从北方进讨,三镇统辖唐军主力,因此蔡州北边为主战场。只有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绶及后来的随唐邓节度使李愬从西南方向突破,而寿州防御使令狐通及后来代之的李文通则从东南策应。
关于战争双方的兵力。元和十一年(816年)十二月之前,唐军“讨淮西诸军近九万”,之后多有增益,估计总兵力达到十万以上。关于淮西镇的兵力,据韩愈的《平淮西碑》记载:“合攻其北,大战十六,得栅城县二十三,降人卒四万。道古攻其东南,八战,降万三千。再入申,破其外城。文通战其东,十余遇,降万二千。愬入其西,得贼将,辄释不杀;用其策,战比有功。……师还之日,因以其食赐蔡人。凡蔡卒三万五千,其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者十九,悉纵之。”因此共计淮西军队有十万余人投降,战死者数量则不得而知,可见淮西的兵力也超过了十万。
宪宗使用武力彻底平定西川、镇海、淮西、淄青四镇,而且山南东道、幽州、魏博、成德、宣武等镇也望风归附,使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形势得以改观,史家称之为“元和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