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战争发展的需要和有效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古代学校从一开始就担负起为军队输送人才的重任。同时,随着冷兵器不断演变,其特性也会在这种教育中体现出来,学校军事体育活动的特点包括:军事体育内容不断丰富,训练手段不断科学,训练方法不断规范。这样,从学校的整个军事体育教育发展来看,军事教育的质量是不断提高的。
唐朝时,武则天设立了武举制,其内容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马枪、翘关、负重、身体等。由于武举制的建立,学校教育的内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了适应武举选拔,学校必然加强学生考试项目的培养。这些项目中,大部分直接与兵器的使用有关,其他没有直接关系的,间接上也为兵器的使用提供了条件,如翘关、负重就是对力量的测试,力量的大小与使用兵器威力的大小是紧密联系的。
到了宋朝,除了民间继续兴起学习武艺、强身健体的活动外,最重要的是武举制度的扩大。仁宗时,“武学”曾一度停办,但到宋神宗时,在王安石变法的推动下,重建了武学。武学是一种专门的军事学校。《宋史·选举三》载:“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枢密请建武学于武成王庙……生员以百人为额,选文武官知兵者为教授。使臣未参班与门荫,草泽人召京官保任,人材弓马应格,听入学,习诸家兵法。”这是中央一级的武学。
学生不论出身和阶级,均可应考武学,合格者进入学校学习三年。武学生的学习内容分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学习诸家兵法,教授历代用兵成败;技术部分主要是马射、步射和武技等。宋时武举、武学除军事理论外,主要着重于骑马、射箭、马战、弓力和器械方面的训练,以及提高这些技能的相应身体素质练习。这些军事体育项目是武学中的主要内容。武学的建立,使军事体育进入学校领域并有了专门机构。
明王朝建立后,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抓教育,形成了一个文化教育网络。为了培养军事武艺人才,明朝设置了中央武学,还在儒学中专门开设武艺课程,设专人进行教习。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曾诏天下府州县皆立武学。诏书说,元朝“学校虽设,名存实亡,今天下郡县并建学校,延师儒,招生徒,讲道论德以复先王之旧,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
当时,为了贯彻朝廷为军事部队选拔人才以加强统治的旨令,武学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明会要》记载:“遇朔望,习射击队于射圃。树鹊置位,初三十步,累加至九十步,每藕二人,各挟四矢,以次相继。长官主射。射毕,中的饮三爵,中采二爵。”这些措施创造了武生、儒生既学文又习武的条件,为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提供了良机,促进了学校军事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清朝沿用了明朝的武举制度,同时把维护本阶级利益的中坚力量按八旗制发展起来。当时,武艺教学成为军事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清史稿·选举志》上说:“清有学校,向沿明制。”当时设有国学、官学、府学、州学、县学。清朝统治阶级尤其注重对满族子弟的文武习练,他们三令五申,甚至以法定之。而在当时,官学中均配有专门的骑射教官教授技能。
这些做法,从客观上对普及骑射起到了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学校中实行“文武兼备”教育,这对延续军事体育、增强士兵体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不难看出,为了更好地为军队培养人才,随着冷兵器的演变,学校中的军事教育质量得到不断提升,但是到了清朝,这种训练已经达到极限,冷兵器最终还是不敌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