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川蜀克前秦:没马也能打闪电战(1 / 1)

对于古代战争,大家多认为只有骑兵才适合快速决战,而步兵更适合相持性的作战,因为其本身没有速度优势。然而,战争都是人在执行,要靠军粮补给支撑,其基本规律就是能速决就尽量速决,无论是物资条件还是人本身的体力条件,都不适宜打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古代优秀的战略家们,其实都会尽可能地创造以快打快的条件,以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把优势转化为胜利的果实。在这方面,东晋权臣桓温就曾做过非常有益的探索。

众所周知,东晋是世家大族们轮流当权执政的时代,田余庆先生将之概括为门阀政治。随着庾亮、庾冰、庾翼兄弟相继去世,桓温继之而起,掌握了荆州大权,一跃成为新兴的实力派。要想坐稳实力派的地位,东晋士族通行的做法都是建立军功。当时,中原沦陷,社稷沦为丘墟,北伐就成了士族们建功立业的方式。

桓温时期,东晋的主要敌人是北方的后赵以及盘踞蜀中的成汉。桓温自忖实力不足以击败后赵,就把矛头对准了成汉。永和二年(346年),在荆州刺史任上还没坐热的桓温,就迫不及待地发兵进攻蜀中。

成汉的疆域比当年三国蜀汉略小,其东部的巴郡一带在庾亮当政时就被东晋攻占,这让桓温伐蜀具备一定优势,晋军可以畅通无阻地通过峡口,然后直入蜀郡。然而,伐蜀看上去就注定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从荆州江陵出发,到蜀郡成都,无论水陆,路程都在两千里以上。晋军集结、出发、沿路攻城略地,肯定瞒不住成汉。如果成汉军逐次抵抗,桓温的主力能不能打到成都城下都成问题。毕竟,桓温兵力仅有一两万人能调出去,荆州大本营还须留下兵力防备后赵进攻。当年汉光武帝灭蜀,三国钟会、邓艾平蜀,都拥有数倍的兵力优势,所以才能步步为营推进至成都,桓温可没这个本钱。若是照搬前朝成功经验,晋军大概率会被遥远的征程拖垮。几经筹思,桓温决定采取一种极为冒险的策略:快攻。

桓温将主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麾下将领袁乔率领,兵力仅两千人,轻兵疾进,主要职责是为后续大军探路;另一部分由桓温亲自率领,大约两万人,溯长江西上,一路遇城不攻,遇敌不打,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深入成汉重地,直取成都城。这种打法,成则是雷霆一击之效,但若是不成,就是典型的“千里送人头”。

永和二年(346年)十一月,桓温出兵,至次年二月,晋军顺利到达青衣(今四川乐山)。一路上,桓温未与成汉交一战。成汉各地守军兵力寡弱,事先也没有在边境诸镇布置兵力,晋军杀进来,不来攻城,对他们来说已是万幸,哪还敢出城主动招惹如狼似虎的晋军。在青衣稍事休息后,桓温如愿进抵成都外围的彭模(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成汉国主李势这才如梦初醒,明白了晋军的战略目的,急调诸军出成都攻彭模。

此时,成汉军中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就近在成都城外结阵抵挡桓温,一种则是以重兵攻击彭模,不使桓温靠近成都。李势是个无能之辈,无法协调两种意见的冲突,于是将大军一分为二,一部在成都城南,一部出城攻彭模。

关键时刻,桓温再度贯彻速战速决的既定方针,不与成汉军纠缠,只留少量兵力在彭模吸引敌军,而以主力精锐直取成都城。这种不留后路的拼命打法,令成汉军颇不适应。还在等着彭模战报的李势突见晋军杀到成都城下,慌乱之下,亲自率军出城迎击,结果被士气旺盛的晋军打得溃不成军。李势奔还城中,晋军穷追猛打,一举端掉成都城,又在葭萌关(今四川广元)将逃跑的李势生擒,成汉国亡。灭蜀之战是桓温外战的得意之笔,两万步军数千里奇袭敌国,居然以快攻取胜,这不仅是因为晋军战斗力更强,更因为桓温把步兵当骑兵用才出奇制胜。

永和十年(354年),桓温发动北伐,进攻位于关中的前秦。这次战争的战略战术该怎么安排呢?打成汉用步兵突击,倒也可以理解,毕竟成汉军队也是步兵为主,双方并没有速度上的差距。但是打前秦还能这样吗?氐族军队骑兵占很大比重,速度之快非东晋步兵可比。按照常规思路,晋军主动进攻,必须依靠城池做文章,即围绕一个或几个重要城池展开围点打援,迫使前秦的骑兵进入固定地域战斗,这样才能消解其速度优势。

可是前秦并没有这样的大城供晋军围攻。前秦的势力范围几乎全在关中,如果包围关东的小城,不仅达不到吸引秦军的目的,还会因为逐次进攻消解晋军战斗力。以往晋军历次北伐,基本都采取了这种模式。晋军主力对沿途城市非常感兴趣,还没遇到敌军主力,先在攻城战上玩得不亦乐乎,等到敌军主力真正到来,就无力再战了,庾亮北伐、禇裒北伐、殷浩北伐莫不如是。桓温自然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他的重点仍然是与前秦军队主力进行速决战。当然,考虑到前秦骑兵的速度优势,为了把秦军绊在关中,桓温在战略上采用了分路出击的办法。

桓温亲率主力由荆州北上,攻关中的门户武关;梁州刺史司马勋从汉中出发,经子午谷直指关中腹地;东晋联结的前凉政权大将王擢,从陇右进攻关中的西大门陈仓。三路大军各取一边,前秦军队不敢分路迎战,只能集中于长安附近,哪儿急先救哪儿,这样就正中桓温下怀。晋军主力全在武关一路,我来攻,你来迎,一战定输赢。前秦皇帝苻健丢下陈仓与子午谷方向不管,调集五万兵马,太子苻苌、丞相苻雄、淮南王苻生等重臣集体出马,对抗桓温。

双方主力在蓝田大战。桓温善于治军,荆州兵马甚是精锐,与秦军激战并不落下风。一番激战后前秦军败退,桓温率军屯于灞上,前秦军退至城下死守,苻健只留六千老弱固守长安小城,又拼凑出三万人马交给太子苻苌,与晋军对峙。但秦军状况仍然不利,苻雄率军与晋军桓冲部在白鹿原激战,桓冲大破苻雄,前秦形势岌岌可危。后来因为政治上的原因,桓温为了保存实力不愿渡灞水再进,北伐功亏一篑,前秦也转危为安。但从军事上讲,桓温分进合击、中路突破的战略战术全部取得预期效果,如果再连续打几场重兵决战,前秦军崩溃是迟早的事。

太和四年(369年),年近六十的桓温再次发动了北伐战争,这次的对象换成了前燕。当时北方有两大强国,一是前秦,一是前燕。前秦此时已步入苻坚时代,主明臣贤,国力大涨,并无可乘之机。前燕则朝纲混乱,贤臣远遁,桓温计划先拿下前燕,积累足够资本,为谋朝篡位做好准备。

在这样的目的下,桓温一反前几次征战的精明与果敢,改换了战略战术,这也成了燕晋双方对决的胜负手。按桓温之前的套路,北伐前燕自然也要打主力对决,兵力应当快速北推,直接杀到邺城歼灭前燕军主力,但这次桓温鬼使神差地采取了缓进持重的策略。在五年之前,桓温便遣豫州刺史袁真疏通谯、梁之间的水道,企图打通自淮泗入黄河石门渡的水道,这给了前燕足够多的预警时间。

太和四年二月,桓温率主力五万余人北上攻燕,没有像往常那样越城不攻,而是在黄河沿岸踟蹰,先后攻克湖陆、黄墟、林渚,大军进至枋头,距离邺城仅二百余里。晋军打下的这些地盘,对前燕来说都不是什么要害之地,因为邺城在黄河北岸,背后有广阔的河北腹地做支撑。桓温虽然账面上战绩不错,但在逐城进攻中,部队的战斗力却消耗过多。

桓温采取这种打法,揣其情理,原因有二:其一,前些年北伐前秦时,因为推进过快,沿途没有打下多少实土,未免有损北伐成绩,所以这次进攻,桓温对攻占实地兴趣更大;其二,黄河沿岸诸城具有保卫后路的重要作用,所以必须拿下以巩固补给线。虽然从情理上这种选择能说得通,但晋军也为之付出了消耗实力的代价。前燕乱象已呈,对付这样的国家,更应当贯彻速战速决的斩首战略,选择逐次推进正好给了前燕以空间换时间的机会。

后来前燕慕容垂复出,在枋头截击桓温,双方大战两场,晋军连败。晋军在主力对决中失败,这在以往历次战争中是相当罕见的。之后,桓温全军南撤,在襄邑被前燕慕容垂、慕容德前后夹击,大败亏输,五万大军损折近半。北伐前燕,晋军战斗力相较以往并没有下降,之所以遭此大败,推本溯源,还是在于桓温错打了算盘,以本就不多的兵力打了一场全面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