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山之战:曹操说输赢不在战场(1 / 1)

曹操一生中打过许多仗,有满分答卷的官渡,也有一败涂地的赤壁,这些战争的成败是非,从曹操本人到史家文人,基本都有定论。但有一场战役却很少被提及——白狼山之战。这场阵斩乌桓单于蹋顿,被认为是“汉以强亡”余晖的战争,后世往往将其归在“曹操平定北方”的大概念中,作为官渡之战和平定冀州的延伸。但冀州当时已是铁板一块,而曹操征柳城似乎又没有实现任何战略目标,曹操这场仗到底是在打什么呢?

让我们先回到建安十二年(207年)的战前。曹操决定用兵柳城,征讨三郡乌桓和袁绍余党。对这个决定,曹操麾下将领几乎全员反对,理由有二:其一,袁尚败得透透的,而夷狄生性贪婪,肯定不能为袁尚所用;其二,现在大军远征,刘备会建议刘表从荆州偷袭许都,后方危险。当时只有司空军祭酒郭嘉表示支持:袁绍对当地的汉人和夷人有恩信,现在袁绍的两个儿子跑到那里,如果和乌桓人勾结起来,那我们刚刚征服的青州、冀州就会反水。而刘表不是什么狠角色,和刘备又各怀鬼胎,虚国远征并不要紧。一般我们会先入为主地认为,曹操最后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并取得了胜利,那么郭嘉说的就是对的。

然而事实恐怕并非如此。我们简单看一看征讨三郡乌桓的背景:曹操于建安五年(200年)赢下了官渡之战,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逝。建安九年(204年)八月,曹操攻破邺城,建安十年(205年)春平定冀州全境,杀袁绍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和继承人袁尚逃到了三郡乌桓的地盘。乍一看来,郭嘉的这番说辞还挺有道理:袁绍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官渡之后平定冀州就搞了这么久,这要是不斩草除根,可怎么了得。既然郭嘉这么说,那我们姑且认为这是一场旨在剿灭袁氏残党的战争,试着从这个视角去分析曹操这场战争的得失,看能不能说通。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曹操征三郡乌桓的战争经过。乌桓也作乌丸,是汉代一群东北少数民族武装势力,长期盘踞在幽州的上谷、渔阳、右北平三郡境内,后以辽西郡的蹋顿最强。此人在袁绍和公孙瓒争夺幽州时敲过袁绍的竹杠,两家做过一些利益交易。

曹操为了发动这次战争,在建安十一年(206年)就开凿了两条运河,分别是沟通虖沱河和泒水的平虏渠,以及由泃河口凿入潞河的泉州渠。这两条运河皆为南北走向,粮草很可能是由冀州或青州直接供给,不再经过许都。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从邺城出兵(1),经易县,于夏五月到达无终,即今天津市蓟州区。曹操最开始的打算是从无终向南,沿着海岸线走,然后北上攻柳城,但七月的滨海线下雨发水,道路不通,且敌人也预料到曹操会挑平坦地方走,因此把守要塞,使曹军无法进军。

在曹操一筹莫展的时候,无终人田畴指了一条两百年没人走的破路:北出卢龙塞(河北喜峰口),经白檀(2)(河北滦平东北),至平冈(赤峰市宁城县右北平镇),再东指柳城。曹操听取了田畴的建议,还立了个牌子,写道:“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

曹操北出卢龙塞后没有路,“堑山堙谷五百余里”。一路动静也不小,于是离柳城还有二百里的时候,敌人察觉了。袁尚、袁熙、蹋顿等人率领数万骑从柳城出来迎战,两军于八月在白狼山发生遭遇战。曹操命张辽为先锋袭击敌军,一战斩了蹋顿,取得胜利。二袁逃往辽东投奔公孙康,曹操没有继续追击。

这里给曹操算笔账。仅从无终到柳城,曹操单程行军约750公里,这还是地图给出的就近路线。一般平路行军每天能走40公里,那么至少需要19天才能走完。事实上曹操走了一个月,考虑到期间还要翻山越岭,动手挖路,这简直是拼了老命在行军。那么,这值得吗?曹操通过这场仗,究竟得到了什么?这场战争中,曹操击败了二袁和乌桓联军几万人,战后获得了二十多万汉夷投降人口,从《三国志》的描述来看,战果颇丰。可是这场战争的真实价值到底应该如何衡量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乌桓人盘踞的辽西郡这个地方本身的价值:第一,人口。人口是重要的资源,有了人就有了兵员、赋税以及搞农业和基建的劳动力等。根据《后汉书》的记载,辽西郡一共有人口81714,而被曹操嫌弃为“鸡肋”的益州汉中郡,人口数量为267420,是辽西的三倍以上。因此,即便加上战后投降的二十几万移民,辽西充其量也就是个“鸡肋”水平。第二,自然条件。古代游牧民族聚居的地方,自然条件普遍都比较恶劣。加上东汉末三国处在一个小冰期,气候逐渐变冷,这些北方地区就更成了苦寒之地。如果曹袁不开战,谁也不会想往那里跑。第三,基础设施。辽西郡面积差不多是隔壁右北平郡的四倍,右北平郡共有四城,而辽西郡也只有五城。东汉末年一个如此地广人稀的地方,我们能指望它村村通公路吗?拿下来说不定还得投资搞基建,否则守不住。

由此可知,辽西这个地方本身的价值乏善可陈。曹操拼了命要去打,是看中了什么别的东西吗?比如,它是不是一个战略要地?柳城离曹操当时的大本营许都约1300公里。如果说它有什么用的话,大概就是等几百年后打高句丽用吧。再如,它是不是可以规避袁氏反攻的风险?这其实压根不成问题。曹操帐下的各位将领说得没错,二袁不成气候。曹操北上走得那么难,难道敌人南下就很容易吗?现在你帮他们铺了路,反而有点容易了。况且,如果真的是忌惮乌桓和二袁,完全可以参考当年的公孙瓒。他都能横扫乌桓人,还能和袁绍本人对峙七八年,可见蹋顿和袁绍那俩儿子真的不值得曹操如此重视,派个大将在右北平镇守即可。又如,这是为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尊严吗?虽然白狼之战客观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公孙康一家割据辽东已久,如果出于统一的目的,曹操就应该会一不做二不休,平辽东,杀二袁,手刃公孙康。

所以说,辽西这个地方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不良资产”。而收购这笔资产,曹操不仅要出钱搞基建,还弄得自己九死一生,折了一员大将张绣,最后也没达到什么实际目的。最重要的是,曹操其实几乎没有实力赢下这场仗。很多人都将这场仗的胜利归功于郭嘉的计谋,但事实上郭嘉本人并没有能力去帮助曹操打赢此战,解决关键问题的是田畴。而郭嘉所谓的“兵贵神速”,只不过是在还没进入幽州界内的易县就把辎重给扔了,这个建议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曹军在遭遇敌军时只能赤膊出战,如果不是张辽太猛,曹操很有可能是大老远去吃个瘪。说这计策相当于叫人“多喝热水”都是夸他,说是劝人“多喝开水”还差不多。不仅没有解决战争中最迫切最现实的路难走的问题,还制造了更多麻烦。

有人说郭嘉就是喜欢棋行险招,弄险是他一贯的战术风格。但郭嘉的本职工作毕竟是参谋军事,不是写武侠小说,如果这波操作弄死了曹操,剧情会变得非常难看。我们不禁要怀疑了,从各种现实情况上看,郭嘉的建议都是在坑曹操,那么为什么曹操会在这场战争之后还疯狂追思郭嘉呢?他用兵柳城到底在干什么?发动这样一场投入极高而收益极低的战争,难道就是为了去观沧海?

从战争本身的角度看,的确如此;而郭嘉怂恿曹操去打的,根本就不是战场上的战争。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建安九年(204年),邺城刚破而冀州未定的时候。根据《三国志·荀彧传》的记载,当时有人劝曹操恢复古九州,这样冀州所控制的范围就变得很大,天下就臣服了。曹操准备同意,被荀彧否决,理由是“冀州当得河东、冯翊、扶风、西河、幽、并之地,所夺者众”,而这些地方割据势力不仅不会臣服,还会揭竿而起。我们来看一眼古九州的版图,好家伙,这直接把冀州向西扩到陕西省去了,马腾肯定第一个不干。关中诸侯出了名地能折腾易反复,怎么可能允许曹操单方面宣布占有关中呢?

荀彧给的建议非常中肯——把河北先定了,然后修复旧京(洛阳),逼刘表称臣,等天下大定之后你爱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为曹操一统天下进行的优秀战略规划。不过这个建议有一个问题,就是修复旧京虽然可以稳住一时的舆论,但天子若归于正位,曹操算什么?有人觉得这代表荀彧忠汉,这里不过多解读荀彧的立场,此建议体现的是战略规划中的整体意识和优先意识:先解决迫在眉睫的战乱问题,其他都可以再谈。不过既然我们都能看到这个问题,曹操也不会看不到。征柳城和复古九州乍看起来是不相关的两件事,事实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两个操作仿佛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实质都是在劝曹操在冀州称霸,和许都解绑。管他日后能不能统一,先给自己捞到实惠再说。

恢复古九州很露骨,直接在名义上扩大冀州的地盘;而征柳城同样是一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政治决策。如果我们以许都或洛阳为圆心画圈,那么辽西穷乡僻壤对统一大局确实没什么影响;但如果圆心画在冀州,效果就很不一样了。此战就是要在以冀州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尽可能地扫清门户,扩大影响,为将来一屁股坐到冀州去做好准备。这才是曹操力排众议征柳城的真实战略目的。郭嘉死后,曹操到处哭诉“唯奉孝为能知孤意”。郭嘉读懂的不是别的,正是曹操苟安冀州的小九九。此战前前后后并没有表现出郭嘉作为军事参谋的职业素养,反而表现出了他揣摩上意的洞察力。其他将领的建议完全正确,但郭嘉没有说破,只是表面上进行了堪称完美的诡辩。

那么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曹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后的战争生涯中表现惨淡是因为失去了郭嘉。但事实上,攻打柳城的决定,及其背后舍许都、洛阳而就邺城的战略方针转变,才是曹操无力一统的祸根。

首先,这打乱了一统天下的节奏。虽然曹操决定在冀州建设自己的小天地,但他心里还侥幸期待统一,在一统天下和蜗居冀州这两个战略目标上来回摇摆。由于目标不明确,再碰上操作上的失误,最终就只能鸡飞蛋打——参见赤壁之战。

其次,曹操失去了一统天下的进攻优势。洛阳、许都在地理位置上都是适合一统天下的好地方,可对当时最为棘手的关中和荆州构成直接威胁。曹操把许都逐渐搬空后,建安十三年(208年)“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直接吓死刘表的优势,就再也不会有了。

最后,反应速度降低。古代大城市的辐射范围有限,如果根据地比较偏远,战线又长,就没办法对时局做出及时反应。曹操后期在应对刘备和孙权的时候就显得调度吃力,主动出击越来越少,甚至经常出现无功而返的情况。曹操攻打濡须的时候,孙权来得及叫人到葭萌喊刘备救援;打汉中的时候,刘备在荆州都能听到消息赶回成都,你一出兵,人家就能横跨着中国递情报,你还怎么打?要不是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在逍遥津表现过于“优秀”,曹操辛苦打下的基业很有可能在东西两线全面崩盘。

综上所述,白狼山之战背后真正的背景是曹操战略方针的转型。从一统天下的角度看,这场战争得不偿失,但从搬家邺城的角度看,它又是一定要做的事情。随着这次试探的成功,曹操侥幸实现了他的小目标,但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大格局。

《三国志》中记载了曹操与袁绍的一段往事:“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没能把他最初的理想贯彻到底,却鬼使神差地做了袁绍想做的事,实在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