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乌巢中的劫粮道策略为何被称为“奇谋”(1 / 1)

历史上,在各种兵争“斗兽”中,劫粮道算是一种出场率极高的“奇谋”。在各种描写战争的影视文艺作品中,无论己方劣势有多大,无论对手实力有多强,似乎只要使出这一招,都能一招制胜。

当然,历史上使用劫粮道这一战术大获成功的例子的确不少,但是这一招始终被古代的军事家们称为“奇谋”。在古代,但凡被称为“奇谋”的战法,基本上都是风险极高的,成功了还好说,若是失败,在后人看来简直就是在“作死”。劫粮道也是如此,稍有基础军事知识的人,都不可能不懂“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因而,在古代战争中,粮草的运输路线和驻屯地点,都是会进行重点保护的。

古代战争中,经常会动员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军队,但其中被真正投入前线用于作战的数量,其实只占小部分。其他大多数的兵力,都是被用于后勤及后方各个据点城市的守卫工作。如果以现代的说法来讲,古代所谓的劫粮道,实际上就是派一支部队绕过敌方前线,迂回到敌占区,在避开后方所有戍卫部队之后,迅速攻下有重兵把守的粮草屯放地。

其实,即便能摸进敌人的后方,但所要面对的敌人,无论是运粮的粮道还是屯粮的仓城,也都是结结实实的硬骨头。古代运输给养的军队绝非像影视剧中那样是松散的后勤部队,而都是正儿八经的战斗人员,可以说,整个运输队完全可以看作是一支规模不小的正规军队。换言之,要完成一次劫粮道的任务,其难度其实并不亚于在正面战场上打败敌人。

在项羽的成名战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的西楚霸王首先攻击的,并不是章邯率领下围攻巨鹿的秦军,而是当时王离率领运粮的部队,整个过程更是凶险:“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

既然劫粮道不容易,那么直接去捣毁对面屯粮的仓城如何呢?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有着堪称教科书式的点燃敌军粮草的操作,但是哪怕只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应该也记得,火烧乌巢的计策并不是曹操自己一拍大腿做出的决定,而是得自袁绍手下投靠而来的许攸的献策。

许攸在整个火烧乌巢中的作用,其实完全可以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许攸对曹操的进言里看出来:“今袁氏辎重有万余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很明显,前来“投诚”的许攸,与其说献了什么奇策,倒不如说是提供了袁绍军的重要情报。他不仅将袁绍军辎重的囤积地点告知了曹操,还点明了当时袁绍军后方的状态。正是依靠这些情报,曹操才能制订计划,进行火烧乌巢的奇袭。

不过即使有许攸的情报打底,曹操火烧乌巢的过程却也依然是相当惊险的。《三国志》中引用的《曹瞒传》记载如下:“乃选精锐步骑,皆用袁军旗帜,衔枚缚马口,夜从间道出,人抱束薪,所历道有问者,语之曰:‘袁公恐曹操钞略后军,遣兵以益备。’闻者信以为然,皆自若。既至,围屯,大放火,营中惊乱。大破之,尽燔其粮谷宝货……”

曹军这支精锐进入敌军腹地,依然能表现得安然自若,除了袁绍方面“屯军无严备”外,极有可能还因为从许攸处得知了袁绍军内部的口令暗号,才得以成功到达乌巢,再通过放火扰乱戍卫的部队,最终完成“杀士卒千余人”和“尽燔其粮谷宝货”。

除了火烧乌巢,像这种绕到敌军后方袭击屯粮仓城的战例,还有一例非常具有代表性,那便是第三次清缅战争中,缅甸军对清军后方天生桥、蛮结、蒲卡、锡箔等几处兵站的袭击。虽然当时缅军并没有许攸这样的天降情报大礼包,但是由于地理环境限制了清军的进军和补给路线,而缅军对于地形更加熟悉,所以他们轻松摸到了清军后方。加之当时清军统帅明瑞轻敌,并没有在后方部署太多军队,最终导致缅军完成对清军的劫粮战。

总而言之,如果某位将领要发动一场劫粮作战,就必须满足以下的条件:首先,其部队战斗力必须足够强悍,不仅要能够完成渗透潜行这类高难度的任务,还要能以少胜多。其次,在情报方面必须有着压倒性优势,不仅要知道敌军的运粮路线或是囤积地点,还要熟悉敌军后方道路和地形,甚至最好能清楚敌人的后方军事部署或者军队口令。最后,除了这些自身条件外,最关键的还要敌人自己在军事部署上出现漏洞,要么像袁绍在官渡之战那样管理松弛,要么像明瑞在第三次清缅战争中那样头重脚轻。否则,要是对上一个部署完备、心思缜密的对手,就算自身条件再硬,也是很难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