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盛世傲骨(1 / 1)

桃花开了又谢,时光飞逝如流水,奔流到海不复回。安陆十年,诗情如雪,耀映着寿山上的嫣红朝霞,泣血夕阳;酒香遍溢,弥漫在每一个与妻相携,与友交谈的日子里。

十载悠悠,每每把盏观云,李白亦不免沉浸于这山中隐居的闲逸情致;每每盈窗月梦,李白又会对月长叹,懊悔逝去的光阴如掌中流沙不可抓握;夜雨三更,李白愁眉紧锁,隐隐担忧自己这只原本该遨游长空的大鹏休息太久,会忘了一飞冲天的梦想。他知安陆只是暂隐之地,长安才是他的终点。

隐居安陆不久,诗人曾收到知己好友扬州孟少府寄来的书信。信中孟少府对李白暂隐寿山的决定很是担忧,他生怕李白就此寄情山水消沉于世,将满腹的才情与一腔的意气就此抛掷青山,将匡济江山建功立业的理想就此抛诸脑后。

信至末尾,孟少府一再表达了对李白幽居这“无名无德”的寿山现状的不以为然,甚至责备李白蹉跎岁月胸无大志,他希望李白能够尽快振作起来,用心着意科举,从此走上正途。

李白读罢孟少府的书信,沉吟良久。屋外山风游骋,青松耸立,李白心中的热血却沸腾滚炙,如滔天江浪势不可当。他不禁猛饮烈酒,笔蘸浓墨,就着酒意一挥而就。这封回信便是那篇《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他是仗剑江湖的李白,他是胸有鸿志的李白,他一向狂放洒脱挥斥方遒,浊尘世人不解他的行动与性情,如何知己好友也误听他灵魂的清音。他是有“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志愿与野心,然而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才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他这样一位卓尔不群的谪仙侠士,为自己规划的道路必定是一条铺满月光的清冷小道,萧瑟而孤高。“功成身退”,而后“浮五湖,戏沧州”,才不负他高视千古,超迈绝伦的谪仙身份。

唐玄宗曾下诏书,倡导选贤举能,广开青云之路,凡是身有大才者均可请人举荐。李白恃才狂放,按部就班向来不是他所愿,林泉之中甘之如饴是他对自然造化的衷心倾慕,而幽隐山川结交名士以求举荐,在盛唐当时的政治背景下,何尝不是一条以退求进的仕途捷径。

孟少府与他相识虽只短短一年,但当日在维扬之时的肝胆相照他时刻铭记心中。他明白孟少府对他的殷切希望和苦心,但是他有他的路。他李白何曾将心中的豪情消减一分,喝的酒是越来越浓烈,挥舞的剑招是越来越凌厉,他积蓄的力量涨满了胸腔,只待时机一到便会喷薄而出,绚烂盛唐照耀千古,燃尽热情留下传说后再悄然隐退,深藏功名。

独行在这高楼林立的城市里的我们,放飞梦想的过程中,何曾没有过消沉挫折的时刻,何曾没有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愤慨呐喊,被狠狠抛弃在人生的低谷里的时候,有的人洒脱处世,休养生息后继续前行,有的人怨天尤人,抱怨苦痛责难人生,却从此被困在这窘境里不得脱身。

诗人每每思及当初对孟少府的回复之言,心中激动不已。他潜心修行,深信有朝一日必会像古时的管仲晏婴、谢安孔明一般名扬于世,被伯乐三顾茅庐请出深山;他更积极地结交当今名流高士,令蔡十、廖侯等好友牵线拜访安陆贵族许、郝两家,跟着元丹丘去随州拜谒紫阳道人和高僧贞倩,只为佐证他隐居之举并非心血**蹉跎度日。后虽与紫阳道人和高僧贞倩一见如故,结为知己之交,更如愿与许家孙女结为姻亲,成就美满姻缘,但在飞逝的光阴中,诗人的仕途之路却无丝毫进展。

理想仍是理想,他虽常常看到曙光,离实现之日却是遥遥无期。诗人是不甘心的,那一星忽明忽灭的光亮便是指引着他执着前行的明灯,他虽生性洒脱,骨子里的韧性却极其惊人,心底满溢的**注定叫他不撞南墙不回头。

只是诗人自诩为魏晋名士,他不愿放弃脱略世俗,**不羁的本性,这仕途之路便也显得越发的艰难。

想当初他偶遇安州李长史的经历便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记得那时他隐居安陆已有一段时日,与元丹丘一起拜谒“郡督马公”马正公之时,马公很是欣喜,特设宴席招待,并邀长史李京之、主簿魏洽等人作陪。席间马公言称对李白雅名风闻已久,赞赏李白风姿卓然不负盛名。读罢诗人奉上的诗作后,马公更是连连称奇赞不绝口。席上众人轮流传阅诗人著作,一边观看一边点头,无不被其诗作的瑰丽厚重所倾服,向着诗人端起酒杯连连敬酒。

李白意气风发,酒入肝肠胆气更增,他本厌烦迂腐的阶级观念和繁文缛节,这一高兴,只顾高谈阔论抒**怀,于礼节处更不上心。长史李京之见李白口气中对自己无甚敬重,身处这满座的高官权贵之中亦狂傲睥睨没有一丝敬畏的姿态,皱了皱眉,心中甚是不悦,刚想发作之时,却听马公对自己称赞李白笔力遒劲,文有仙气,读来妙趣横生不似他人诗文枯燥无味了无生趣。李长史按捺下心中的不快,点头称是。

李白不知,这次表面和谐的宴席相聚却在李长史心中埋下了解不开的心结,导致他错失了一次被举荐入朝的良机。

宴席之后的一日,李白与元丹丘等知交好友围聚一起彻夜畅谈,明月如辉,美酒助兴免不了纵情痛饮。第二日清晨,大家分离之时,李白仍有几分醉意,慢悠悠地骑着骏马,一边回味着前晚一酌一笑陶然乐酣的情形,一边观赏着朝霞氤氲的美景。当睡意袭来,头脑昏沉之际,他突然听到一阵车轮声响,望着前方有些眼熟的官府行车,以为是相熟的主簿魏洽,他不假思索冲上前去,刚想打招呼,却被车内坐着的大官喝住,定睛细看,却是那日马公席上认得的李长史。

李白心下骇然,顿时酒醒了大半。按照盛唐当时的礼仪,平民百姓遇到长史这样级别的朝廷命官,十丈开外便需回避让道,他这般冲上前去实属冲撞官驾的大不敬之罪。李白赶紧下马请罪,那坐在车里的李长史望着李白,想起那日马公府中李白种种不敬之举,脸上阴晴不定。

忍不住将李白叫上前来,好一顿呵斥,最后虽“憨以固陋,礼而遣之”,实则公报私仇毫不客气地出了一口闷气。望着李长史的官驾徐徐离去,李白心里很是担忧。他知马公对自己很是欣赏,也颇有举荐自己入朝的意思,他怕这件事会影响到马公最终的抉择。

回到住处后思前想后,李白斟酌再三,写就《上安州李长史书》一文,并在文后附录《春游救苦寺》《石岩寺》《上杨都尉》三首诗以显文采,盼着李长史欣赏他的才情,原谅他冲撞官驾的过错,甚至盼着李长史能够因着他的才情看透他一心为国匡济众生的宏图志愿,从而成全他的梦想。

这是一次失败的干谒,尽管他在文中极力展示自己的诚意与惶恐,最后却未得到李长史的任何回复。当然,他期盼马公举荐入仕的愿望因着此事影响,也不出意外地落了空。此事对诗人打击甚大,他极力平复心境。要想将那一腔热血遍洒长安的繁华官道,此时的他,便需耐心沉潜,修身养性,从头再来。

这是一条寂寞的道路,一想到自己错失良机,壮志未酬功名未就,李白不由得常常发出喟叹。只是安陆的隐逸岁月却又时有温馨,叫人眷恋。他与紫烟成亲之后,漂泊无依的心第一次安定了下来,这位浪**江湖豪情洒脱的诗人剑客在妻子的似水柔情中第一次体验到了岁月静好的美妙之处。紫烟恬淡如西子,却又不乏诗情,叫人倾心敬慕。

有一日在妻子幽静婉转的琴音中,李白刚作了一首《长相思》,望着未干的墨迹,李白不禁高声念出口来:“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话音刚落,妻子的琴音亦悄然停歇。却听妻子清音如泠,道:“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李白蓦然抬头,却见妻子莞尔一笑,亦不禁微笑起来。他知妻子是在提醒他这首新作与武后的大作《如意娘》词句相近,意境重合,虽有些尴尬,李白却为妻子难得的才情与见识所骄傲。那一年时值冬至,皑皑白雪覆盖在白兆山和寿山,四处一派冰天雪地的景象。许紫烟为李白生下了第一个女孩,李白欣喜若狂,给这粉雕玉琢的幼婴取名平阳。日子一天天过去,岁月不仅仅被浸泡在甜蜜的馨香里,时有狂风苦雨来袭,搅得诗人内心烦躁不安。

他入赘许家本属寄人篱下,虽李白生性旷达不拘小节,从不在意此事,却不由得有些宵小之辈因着他的豪放洒脱记恨在心,将他的纵情诗酒的狂气特意描述成狂乱颠倒、好酒贪杯和不识时务。安陆是南方重镇,达官贵人会集之所,诗人又是名门贵族的上门女婿,本十分有利于他攀附干谒的仕途之路,因为这些纨绔子弟的编排,一些达官贵人反而忌讳起他疏狂骄傲的性格,将他拒之门外。

这是一段繁杂缭乱的岁月,既弥漫着清新的花香,又溢满了奔波的苦楚。奔涌的时光中,大小挫折纷至沓来,诗人心中的火从未被熄灭,这满腔的意气从未被消融,这一身的傲骨从未被弯折,他知自己已经等待了太久,如今他已不想再等,终有一天,他将剑指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