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白仗剑天涯,出蜀中行走江湖以来,这一路驰马行舟,行侠仗义快意恩仇。好一个酒中仙!他一袭青衫,眸光炯亮,嬉笑怒骂,尽现诗中。
他走南闯北遍赏绮丽风景,散尽千金义结知己好友,在漫长的旅途中悠然自得,纵使人生时常遗憾,晴空难免乌云,也从不灰心丧气,从不厌倦生活。
行途中的一切经历都是可贵的,既叫诗人扩宽了眼前世界,又叫诗人增长了胸中沟壑。即使是坎坷苦难,当时令人痛苦不堪,事后却也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经验,为诗人往后的人生指明了方向。
这是智者的生活智慧,藏在生活中的涓涓细流中,被有心人拾得,化为己用,便越挫越勇,益发一往无前;却又被大多数人无视,于是在无尽的挫折中渐行渐远,越远便越觉吃力艰难。
困于烦琐世俗的我们,不如适当地停下脚步,静心聆听来自心底的声音。不如学学诗人,卸去一身的沉重包袱,卸下一身的名利枷锁,既感动于四季如画山川秀美,又沉浸于宇宙奥妙天地无极,更惜取眼前风景和脚下的路,豪情纵酒以馈生命的美好,恣意歌唱不负青春的热血。
犹记得诗人刚出蜀中一路东下,经巴渝,出三峡,途经楚蜀咽喉荆门之时,两岸崇山峻岭高耸入云,缭绕雾气氤氲了一方天空;投映水中,层层倒影便染绿了一江激流。
河道迂曲,行舟时疾时缓,年轻诗人坐于船头,一把剑,一壶酒,美景助长诗兴,微醺徒增豪情,好不快活!
至河道陡狭之处时,江流奔涌,如千万匹肆意撒欢的骏马,扬着雪白的马蹄向着前方疾驰,那浪涛拍打岩石的轻啸又如马嘶,一声高过一声,在清冽的空气中回环往复,在远行的游侠心中**气回肠。
李白正仰头痛饮,一阵畅快的风滑过耳际,斑斓的光束迎面照来,心中一动,霎时间眼前一片清亮,千山退却尽显辽阔天地,原是行舟已经驶过荆门山。
那如骏马奔腾的激流争相拥入大江怀抱的一瞬间,便莫名温顺了起来。他站在船头,站在那辽阔壮远的大江之上,如同当日站在那一望无际的荒漠的落日余晖里,此时天空寥廓,江面无垠。
诗人的心好似进入了另一个高远的境界里,他的长袍衣角被风卷起,猎猎作响,左手执着装满美酒的酒壶,右手抚着系在腰间的长剑,嘴角洋溢着喜悦的微笑。
在这广阔天地面前,这位豪情万丈的剑客诗仙在心中立下重誓:大丈夫当建功于代,以济四海,安能矻矻为一儒哉!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是诗人在此次经历之后留下的不朽名句,纵使这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仍叫诗人不禁心起思乡之情,他对辽阔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却从未削减一分。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对于诗人来说,生死何值一提,来这人世走一遭,却不能快意恩仇行济天下才是古往今来第一件憾事。
勇敢的人向来只会介怀人生的历程苦短,生命的舞台太小,却从不抱怨路途辛苦荆棘横生。心开阔了,能进入到眼里的风景便多了,便不再甘心被困滞于这眼前景;心开阔了,能够选择的道路便多了,便不再留恋于这既定的路线。
外面的世界多美好,不如快马加鞭,趁着这好春光,登高望远更上一层楼,去重觅人生的另一番风景,重登理想的另一重境界!
无论是之前蜀中的经历还是出蜀之后的壮游,无论是刻苦积累的懵懂少时还是**昂然的青年时光,漫漫旅途之中,豪气纵横天下、才情奇绝千古的谪仙人李白从不缺朋友。他历来豁达洒脱,轻钱财,重情义。
他的侠义心肠隐于他生平从不相离的那柄利刃的剑锋里,从不罢手的那壶美酒的香气里。萍水相逢的人为他的才情而震撼,短短相交的人又为他的风骨而倾倒,惺惺相惜的人更为他骨子里的卓尔不群,高远理想而欢欣鼓舞,拍掌叫好。而这一路,知己好友的欣赏鼓励于李白的人生更是益处颇多,亦叫他更生勇气,更添豪情。
李白踏足成都之时刚刚二十出头的年纪,那是轻狂岁月里的一段青涩又美好的记忆。彼时成都城中及近郊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美景。物阜民丰、雕梁画栋的繁华都市叫李白目不暇接;名士会集,酒馆林立的新奇民风又叫他流连忘返。尽管在此行中,年轻的李白也为后人留下了“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的名篇,他却并未一味沉湎城中美景,更未忘记此行目的。
闻得礼部尚书苏颋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行将路过成都,李白欣喜异常,他盼望结交这位当今朝廷的博学之士已久。不只是听闻这位名士幼时聪颖异常掩卷不忘,如今才思无双名满天下,更是因为这位新任长史曾官至宰相,纵横官场深谙官道。李白见他,既为了结交名士以偿夙愿,也是为盼得赏识,以实现仕途愿景,因此才毛遂自荐,驿亭投刺。
见到这位苏颋苏大人之时,只见李白昂首向前,止步行礼奉上《大猎赋·冠年闻天子猎》《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等诗赋,自报家门不卑不亢。一双精光炯亮的眼眸顾盼之间,尽显风采。苏颋饶有兴趣地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接过他的诗赋,一扫之下却被深深吸引。
“有趣!有趣!”苏颋捧着手中诗赋,反复诵读,口中夸赞不绝,沉吟再三,问这傲然伫立的年轻人是否能够现场作赋一首。听此要求,李白微微一笑,研墨执笔,笔走龙蛇一挥而就。群僚环伺周围,一边诵读,一边啧啧称奇。苏颋一读之下便心花怒放,环顾众人,衷心感叹道:“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
年轻的李白因苏颋的赏识而感到莫大的鼓舞,又因苏颋赞语中“风力未成”之句而升起了昂扬的斗志,从此后他不再满足于蛰伏故乡蜀中,将目光投向了诗酒并存的远方,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年轻的他辞别苏颋,结束了成都之行,意气风发向着“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的峨眉山疾驰而去,精神抖擞地开始了又一段旅程。
峨眉山终年山泉**涤,青烟缭绕,多有世外高人隐居于此。诗人畅游其中,自觉收获良多,身心清净,耳目俱灵。
此时他结识了一位年轻蜀僧,这位蜀僧琴艺出众,更兼有一把绿绮名琴。他曾听过这位年轻蜀僧弹起绿绮琴,真是一曲催得空谷花开,一曲引得白云驻足,曲高和寡,琴声清冷。
一听之下,李白再也忘不了他的琴声。数日后,李白再次拜访蜀僧,二人相谈甚欢,一个以高昂琴音会友,一个以绝妙诗文答谢,彼此志得意满,欣然畅快。
绿绮琴声响起,宛如银瓶乍泄,珠玉落盘,琴音清脆,悠扬流畅,倏忽琴音一转,刹那间气势如虹,回**在这深山古刹之中,就像是天上的仙乐隔着重重云山,隔着热闹红尘翻涌而来,美妙异常。诗人凝神细听,不由神思向往。
一曲未了,李白一蹴而就,已成一首名诗。神韵天成,情思端凝。
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峨眉山峰耸立,诗人行迹已不可寻,偶尔风吹花动,好像还听得见那深山蜀僧美妙的琴声。只是光阴似箭,一去不回。
初秋时分,山风已变得冷极。半轮明月悬挂高空,如霜月光轻柔地泄入浩浩江水,行舟颠碎了夜色下年轻诗人投映水中的倒影。船舱里亮着一星暗红的珠光,李白立于船头,就着青山明月,就着山风冷酒,一口口咽下乡愁。
冷酒入肺腑,却激起一连串炽烫的热念。有对未来生活的无尽畅想,有对家乡故人旧景的热切怀念。就像一曲慷慨激昂的行军曲调中,总有一两段婉转清幽之音,从清溪到三峡,离家乡越来越远,诗人的思乡情绪便越来越浓。见得明月,如见故人。此后一生浪**,行遍天涯,见惯笙歌繁花,尝尽世情冷暖的游子虽一朝出蜀,毅然决然,却一生从未忘记过故土。就像是在陌生城市打拼的我们,尽管与故乡联系的机会已微乎其微,但是无论我们走多远,那流淌在血肉中的思乡之情便如那根细长绵延的风筝线,一端系着我们,一端永远系着故乡的土地。
沐浴在月光下的李白在冷冽的山风中洗尽了一身的俗尘杂念,第一次感受到浓浓的思乡愁绪的他一夜之间胸腔里的情感变得浓稠深厚,亦叫他往后的作品飞扬洒脱、磅礴大气中往往夹杂着些许人间的温情似水。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峨眉山月歌》便是李白途中所写,展现了诗人汹涌情怀中的柔情一面,意境空妙,令人陶醉。
峨眉山之行是诗人离蜀之前的绝唱,此后他一脚踏入红尘,周游四海。不愧大唐仗义游侠,飘逸自如,好比浊世下凡仙人,安陆十年醉酒隐世,长安三载傲骨铮铮。畅途处处美景,人生多有知己,美酒千杯不醉,诗文旷古烁今。盛唐璀璨,能人辈出,只是再多名人高士,也像是环绕在李白周围的星辰,而李白却是那绝无仅有的明月,皎洁明亮,银辉耀映着人间,实乃盛唐第一奇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