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内部沟通最为常用的一个工具——胶片。
很多人对“胶片”这个名词非常不理解。对于华为人口中的“胶片”,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都会用PPT或者Power Point来称呼。退一步讲,用中文翻译的话也应该是“幻灯片”,华为人为什么会用“胶片”呢?
实际上,这个名字背后,大有深意。
众所周知,华为创建于1987年,这个年代确实是有点久远了,导致早期的华为人拜访客户所用的工具可谓是五花八门。尤其是今天职场上喜闻乐见的笔记本电脑在当年还并不普及,而且即便是普及了也没有什么用。因为世界上第一款划时代改变电脑人机对话界面的操作系统是当年的Windows 95,这个操作系统出来之后,才有了我们后来所说的“即插即用”“所见即所得”等等。
所以,早期的华为人拜访客户,真的需要带着投影仪和“胶片”。这里所说的投影仪,是纯粹意义上的“古董”投影仪;这里所说的“胶片”,是真的要在投影仪上进行投影的“幻灯片”。如此场景,跟现在的职业经理人带着笔记本电脑,一键打开幻灯片在客户办公室侃侃而谈的场景,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正因为如此,早期的华为人口口相传,顽强地将“胶片”这个词汇传承了下来,并且成为华为内部职场上最为叱咤风云的几个常见词汇之一。“胶片”这两个字,承载着华为人对那个年代的铭记,也代表着一种对自身历史发展的自豪。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胶片慢慢成了华为内部的一种文化。在华为数以万计的内部员工之中,能够写得一手好胶片,成了在华为内部江湖闯**的一个好武器。注意我们这里用到的词是“写胶片”,而不是“讲胶片”,能够把胶片讲好的大有人在,但能够把胶片写好的人,才真正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好的胶片能够体现自己清晰的思路、准确的逻辑,也能够给自己的主管或者上级部门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虽然,在华为经常会有抵制胶片成风的倡议或者文件出台,但实际上每一次的抵制之后,都会带来又一次的胶片文化的报复性成长。
一个好的胶片,到底有哪些要素呢?
其实很简单。
第一是言之有物,逻辑清晰;第二是数字翔实,图文并茂。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有其他要求,那么可能就是从美观度上下功夫了。比如你需要调整文章格式,统一字体,优化颜色,对齐文字和图表,等等。
渔夫在华为的这些年中,看过无数的好胶片,细品起来,大概可以分成几个层次。
第一,天衣无缝。此类胶片以年终汇报居多,有固定模板。这样的胶片往往需要比较全面的数据支撑,这是最基本的。此外就是必须能够体现你的全局观和宏观战略意识。在此基础上,如果还能够抖一点自己的小机灵,就更加完美了。
第二,妙笔生花。此类胶片多是对自己的个人总结,因此能够最大化地体现自己的过人之处,除了业务能力,就是写胶片、讲胶片的汇报能力。写一个好的胶片,往往能够夺人眼球,会很容易从一群人中脱颖而出。
第三,进退自如。此类胶片多是针对新业务或新市场,因此需要体现你的探索性和前瞻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胶片千万不要把话说老了,一定要注意留白,一定要记得最后拍板定案的是领导团队。在此之外,充分表达自己的能力和观点即可。
第四,无中生有。此类胶片最难写,因为这种胶片往往是程序性和程式化的一些胶片,但是又不得不写。在缺乏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又不能胡编乱造,这就体现了你的说话能力和说话艺术。可能不太好理解,我们举个例子,如果渔夫去代表华为公司开发某空白市场,比如某个海外的小国,在前期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必须对公司提出来的胶片进行填空,而且必须用华为销售的逻辑做自身分析、客户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等等,一个原则就是在不胡编乱造的基础上,尽量把这个故事讲完整,甚至讲精彩。
这就是学问。
其实说到这里,很多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如此写胶片,难道不会出现形式主义的问题吗?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过分强调胶片文化,最终会陷入汇报方式的方法论中不可自拔。胶片写到极致的时候,其最终归宿就是诡辩,或者说是文字游戏。所以,华为在这些年中也是一直对胶片文化进行修正和扬弃。每隔一段时间,公司就会有抛弃胶片的倡议或者文件下发。“全员用一页纸汇报”“尽量用Word文档汇报”,这样的一些口号,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隔段时间就会再次出现在大家的视野。
然而最终没有什么工具能够替代胶片在华为内部的重要地位。
胶片所能够表达的东西太多了,你的总结能力、业务能力甚至你的领导才能,都包含其中。在此基础上,华为出现了很多写胶片起家的“胶片主管”,有的甚至熬成了“胶片代表”乃至“胶片总裁”。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哪怕在华为离职之后,都还保留着非常强的写胶片的功夫,这个并不是偶然。所以,这也恰好印证了我在前言中的说法,离职之后到职场上谋求工作的华为人,真正体现他们价值的其实是实操能力。因为在平台之上,他们的胶片能力非常强,但在平台之外,能否将这些纯理论化的东西落地,能否转化为最接地气的业务打法?这个必须经过项目验证。
总而言之,胶片文化是华为内部最为流行的一种沟通模式。
这种沟通方式,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