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文化:以夷制夷(1 / 1)

和国内很多其他公司的海外之路完全不同,华为向海外进军,从一开始就是准备要在海外扎根的。国内的企业到海外,如果不分行业大类笼统来看,大体上会有几种选择。

第一种,贸易模式。

贸易模式基本是走展会、谈客户、接订单这套流程。这套模式的好处是投资少、见效快,如果形成了长期客户供求关系,则完全可以远程维护海外代理商。这样的话,对于很多公司来讲,只需要做好工厂运营,一线则不用投入太多人手,只需要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客户走访、定期拜访、团拜拜访或者借助展会顺访,即可坐赚黄金万两。所以,这种本地化模式,有时候也被称为“坐商”。

这种模式的坏处显而易见。本地代理商充其量只是了解梗概,而远远谈不上渠道经营。所谓的赚钱模式只不过是短平快,而无法形成持续性增长,如果代理商关系破裂,则可能前功尽弃。

当然,即便是同一种模式,也可能会有两种套路:一种套路叫作OEM,也就是贴牌代工模式;另外一种套路叫作自有品牌模式。对于很多工厂来讲,最早以OEM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可以算得上是两全其美的一种方式,既能保证工厂的持续运作,又能够借船出海看到海外早期的运作规则。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比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中国品牌并不感冒,你只能依托OEM进入当地。中国货,贴欧美牌,也是比较流行的一种组合方式。

OEM的运作难度显然比较小,自有品牌难度则较大。但还是那句老话,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够持续发展。尤其是那些既搞OEM,又是坐商模式的公司,其实有很大的隐患。

第二种,办事处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视作贸易模式的升级版。当海外贸易额越来越大,或者说OEM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多,那么很多公司就开始想办法卖自己的自有品牌,这是一种符合我们逻辑的认知过程。

如此一来,那些下决心要做自有品牌的公司,也就开始了海外办事处的建设。

当然,最初的办事处建设,都带着一定的投机性。比如,严格意义上来讲,很多国家法律规定,如果一家外国公司过来开设办事处,一定要注册子公司,此外要在本地缴税。但是中国人的早期办事处建设,没有如此之多的条条框框限制,因此很多都打了擦边球,比如一开始只是租个宿舍,然后租个民房做办公室,在此基础上,那些本地外籍员工的工资也是由国内统一发放美金。

虽然条件简陋,还冒着被本地法律起诉的危险,但这样的模式是一种常态。中国人在这种模式之下,就可以放开手脚发展自有品牌,同时还可以兼顾OEM的拓展。并且有了本地外籍员工的协助,就可以对本地的渠道进行梳理与管控,同时对价格体系进行建设与维护。

办事处模式,是海外中国公司精细化运营的重要参考样板。

第三种,子公司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种比较彻底的本地化模式,随着中国公司海外扩张步伐的加紧,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采取这种模式。

子公司模式下,公司法人要在本地法律的许可之下注册在本地所在国,并且要求制定规范的公司章程,要求必须在本地招聘员工,本地发放工资,在本地合法纳税,并为员工缴纳社保等劳动法规定的福利。

之前的办事处模式,所有东西都是打擦边球,而在子公司模式下则完全按照一个正规本地子公司的模式来运转。只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讲,依然有灰度可以操作,比如给老外发放工资以及缴纳五险一金,而给本地的中国人则完全按照国内的劳动法来办理,所有工资与福利都是按照国内的方式来做。所以,很多子公司虽然已经成立了,但中外薪资实行的依然是二元制。

这件事情,依然有点钻法律漏洞的意思。

当然,对于子公司模式来讲,还有子公司模式的升级版,那就是在本地设立仓库,设立组装厂,设立物流中心。这种大张旗鼓的做法,就基本接近本地化的终极模式了。

实际上,我们所说的终极模式,基本上就是华为目前所采用的模式。

首先,华为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子公司模式来运作的,所有事情都在本地法律与政策允许的架构下进行。子公司的体系内,所有本地外籍员工与中方常驻员工,统统在本地发工资和福利。当然,外籍是百分百的本地人,而中方则在满足法律所规定的本地最低薪资的基础上缴纳。所以,中方常驻人员的工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两部分,一部分国内发,一部分国外发。

当然,这依然算是灰度的一部分,更大的灰度来自那些并非中方常驻人员的中方出差人员。这部分人往往也是长期在代表处工作的,但是他们很显然是没有本地工作签证的。这件事情依然有法律风险。关于这件事,后边还会讲。

在本地子公司正常化与彻底本地化的基础上,华为的其他本地化也在进行。比如,物流的本地化,财务的本地化。

华为的海外总架构,所有海外地区部都依附于片区联席会议的管理之下,片联会单独设置一位片总。这样的话,片联以下有地区部,地区部以下有代表处,代表处以下有时候还会设置办事处。

我们以欧洲为例,欧洲在片联的统一领导之下,被分成了西欧地区部和东北欧地区部。不管是西欧还是东北欧,都可以享受到设置于匈牙利的欧洲供应中心(简称“欧供”)的本地供货福利。与此同时,欧洲还单独设置了财务共享中心,总部在罗马尼亚。

机构本地化,人员本地化,薪资本地化,供货本地化,财务本地化,所有这一切,造就了今天华为在全球海外市场的巨大成功,这种成功碾压了很多号称走国际化路线的品牌。

当然,除了华为的这种本地化模式,还有一些不怎么需要本地化的公司。比如中国“中字头”的一些路桥类、建筑类、工程类企业,这些企业基本上采取的模式是销售拿单、售后交付,然后一次性搞定所在国的工程。这种模式基本上在前期就是围绕销售,后期就是围绕工程。即便是开设了办事机构,也是属于临时性质的。只不过这类项目往往旷日持久,所以,即便是临时的本地化,依然要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地做好。

当然,这类公司还有个特点,因为中字头企业往往不缺资源投入,所以基本上在本地运作中会大量招聘本地翻译人才。所有项目运作、工程实施,基本上都是靠中方人员外加翻译人才完成,即便是招聘本地外籍,也是围绕项目按需投入,且身份多为销售。换个角度而言,这些大型工程类的本地化,同样会搞得轰轰烈烈,但如此本地化同样不具备非常强的持续性,本地招人用人带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临时性。

不仅是外籍人员的临时投入,到了项目交付阶段,这些公司在国内还会临时派驻大量的工程施工人员,从工程师到普通工人乃至随军厨师,都会大量从国内调拨。所以,这种本地化的本质,就是围绕项目和工程来行动的。这种本地化方式,我们不妨称之为“工程式本地化”。

讲到这里,不妨稍微花点时间说说贸易模式、办事处模式、子公司模式以及工程式模式之外的其他本地化方式。渔夫不提名字地说几个走“国际化路线”的老牌企业,他们做本地化的方式,堪称反面教材。

具体来讲,就是收购并购、合资公司几种模式的本地化。

收购并购这种模式不能说不好,然而从目前来看,效果并没有那么明显。想要依靠外国人的力量帮助中国人在海外站稳脚跟,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悖论。因为,站在人家外国人的立场上,人家还想利用中国人的现金流让自己起死回生呢。

所以,收购并购这种事情,本身就是同床异梦的两口子在一起过日子的典型案例。要想把收购并购的模式做好,第一要对自己和对对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第二对技术和市场的转让要有时间点和节奏,话语权必须掌握在中国人手中。

国内有很多擅长扯虎皮拉大旗的公司,往往吹牛吹得山响,在国外则对外国人卑躬屈膝,各种丧权辱国的条件统统答应。因为说白了,这些企业并不具备在海外立足的实力、经验与勇气。他们在海外折腾一点动静的目的,无非还是想要出口转内销,给国内造势,然后利用这样的噱头在国内获利。这样所谓的本地化模式,其实跟买办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还有更加令人哭笑不得的所谓“本地化”——合资公司。

合资公司这种模式在全球来讲,从结果来看,成功案例微乎其微,关键是不管这种模式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这种海外开拓方式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初期阶段才出现的一种模式。当时中国人缺技术、缺资金、缺市场、缺国际化人才,总之什么都缺,在这种情况下,合资公司模式是逼不得已才选的一种模式。然而,时间已经到了今天,在一些故步自封、思维僵化的企业内部,居然还有一些公司高管在推行“合资公司”模式,而且奉之为金科玉律,在满世界地找“合资伙伴”。这样的经营模式,不得不说太过奇葩了,太过刻舟求剑了。

后边的这几种所谓的“本地化”,我们不妨统称为“投机式本地化”。

这样的投机跟华为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