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巧妙化解情绪勒索(1 / 1)

许多时候,人们习惯了利用他人的内疚心理做文章。通常的说法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支持你,而你的做法无疑让我伤心”,言下之意,“我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你的不当行为造成的”。他们认为只要向对方展示自己的痛苦,那么对方就会为此感到内疚,并通过及时的行为调整,来迎合自己的需求。“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父母吗?”“你这样做,可是完全辜负了我的一片苦心。”这一类情绪勒索的话往往会让人感到困扰。

商家在这一方面非常老道,他们善于把握消费者的内疚心理,激发消费者的内疚感和责任感。比如,新加坡的一家儿童保险文案里有这样一句广告词:“每天一杯星巴克的钱,为孩子买个守护”。这个广告明确强调了一点:大人与其花钱喝咖啡,还不如将这笔钱用来购买儿童保险。咖啡并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对生活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儿童保险对孩子的健康有很大帮助。两相对比之下,人们可能会因为内疚及责任感而购买儿童保险。

很多产品和品牌在宣传广告中会涉及公益事业,“消费者每购买一件产品,就将为公益事业贡献一分钱”,这样的广告语层出不穷。其目的就是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社会道德品质捆绑在一起,而不仅仅是激起消费者的责任心。相比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商家的这一策略更为隐晦,尽管没有过于明显的情绪表现,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属于情感勒索的一种方式。

情绪勒索涉及三个内容:恐惧、义务和罪恶感。恐惧是指受害者担心自己如果不顺从对方的意愿行事,将会遭受到进一步的惩罚,或者说可能会遭到对方的排斥。这个时候他们就容易产生恐惧感,而这种恐惧心理是他们最终做出妥协,接受情绪勒索的原因。

第二个是义务。在恐惧心理的作用下,受害者往往会认为自己有义务服从指令,去迎合他人的需求。而进行勒索的人也会反复强调这一点,将个人的意志与受害者的义务混为一谈,从而强化自身的影响力。

第三个就是罪恶感。一般情况下,被勒索的一方容易产生罪恶感,他们会认为是自己惹得他人不高兴,是自己将所有的事情搞砸了,是自己无法给所有人一个满意的结果,因此,他们最终可能会委屈自己接受勒索。

这些心理会让受害者处于一种沮丧的、内疚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无疑会影响他们对情绪勒索的自发反抗。不仅如此,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被勒索,那么他应该能够感觉得到这一点,并且会意识到勒索自己的人是一个对自己有敌意,或者对自己的处境毫不关心的人。但是情绪勒索所展示出来的情感和角色关系非常复杂,在很多时候,并不是那些所谓的“坏人”和“敌人”会进行勒索,反而是一些非常重要和亲近的人会进行勒索,他们才是施加压力的一方。

而无论是情绪勒索还是情感勒索,都会对个人的情感和情绪表达产生负面的影响。近年来,有很多人对情绪勒索之类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比如,在子女教育方面,许多教育学专家和心理导师都在强调平等沟通的重要性。简单来说就是,父母在谈话之前应该奠定一个平等交流的基调,注意避免将自己的付出当成一种要挟的手段。父母可以强调自己对孩子的期望,谈论孩子目前遭遇的困境,并且表示愿意帮助他们改善当前的情况。而不是一上来就告诫孩子“如果不能按照要求去做,就是对父母之爱的伤害”。

在广告中,人们更是痛恨这一类道德捆绑、情感捆绑的行为。毕竟对于购买者和消费者来说,他们有权决定自己是否应该消费,自己应该购买什么。盲目地给消费者增加道德负担,有时候会适得其反,产生负面的影响。

而对受害者来说,一旦意识到自己正被他人勒索,就不能采取委曲求全的方式迁就他人。只要意识到自己没有犯错,那么就要保持理性的、独立的姿态。比如,受害者可以先想办法保持暂停姿态,延迟做出回应。这样做可以有效缓和双方的情绪,尤其是缓和自己的愤怒情绪,确保自己不会情感用事,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在保持暂停的时候,遭受情绪勒索的受害者可以多问自己一些问题,让自己不断冷静下来,利用理性思维来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被对方的情绪影响。

不仅如此,受害者需要用心体会自己在受到伤害时的感受,将这种感受牢牢记住,然后离开现场,尽可能在双方之间建立起情绪界线。这些情绪界线可以有效隔绝相互之间的纷争,隔绝愤怒和报复性的情绪。有时候勒索者会显得咄咄逼人,受害者必须在双方情绪稳定下来的时候做出回应,这样也给予了勒索者一些时间。等到勒索者意识到双方的情绪界线,可能就会主动做出改变,调整对受害者的沟通方式和相处模式。

受害者应该明确地对那些习惯了对他人进行情绪勒索的人进行提醒,或者直接警告。他们需要直接告诉对方以爱的名义对他人进行情绪勒索,不仅不能够让自己变得更独特、更重要,还会引起他人的反感。这样的警告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压和抑制他人的勒索行为,并且表现出来的反抗态度也会让对方重新审视自己的不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