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认为,一下子向别人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了。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不断满足小要求的过程中已经逐渐适应,意识不到逐渐提高的要求已经大大偏离了自己的初衷。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比如,在汽车销售中,最基本的配置价格往往会很便宜,再往上增加配置的同时,价格也会增加,顾客为了达到形象的一致性,通常会选择购买。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较大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如果你先提出较小的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
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在学校周围的社区进行实验,首先让一些拥有汽车的家庭填写环保志愿书和安全驾驶保证书,这些家庭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请求;之后的几天,大学生们又去相同的家庭,希望他们将一个环保标签贴在车身上,这些家庭大部分有所犹豫,但还是答应了。两周后,学生再次访问这个社区,要求一些家庭在今后的两周时间里在院内竖立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该招牌不太美观,这可以算是一个“大要求”。结果,曾经接受过第一次和第二次请求的家庭中有55%的家庭依然接受了这项要求,而那些前两次没被访问的家庭中只有17%的家庭接受了该要求。
这个实验说明,人们一旦表现出助人、合作的言行,即便别人后来的要求有些过分,人们还是愿意接受。
这是因为,人们都希望在别人面前保持一个比较一致的形象,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作“喜怒无常”的人。因而,在接受别人的要求、对别人提供帮助之后,再拒绝别人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如果这种要求给自己造成的损失并不大的话,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反正都已经帮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于是,“登门槛效应”就发生作用了。
“登门槛效应”说明:如果一上来就登“高门槛”,向他人提出一个较多、较高的要求,往往无法实现;但如果先设“低门槛”,再逐步“登高”,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被求助者在不断满足求助者的小要求的过程中,已经在心理上逐渐适应了,常会一如既往地表现出热情慷慨的一面,这样你就能慢慢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了。
因此,在日常人际交往当中,不妨尝试运用“登门槛效应”,让自己的分量在对方心里逐渐加重,在求人办事的时候从最简单的要求入手,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之中成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