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定式是可怕的樊篱(1 / 1)

关于思维定式,有这样一则耳熟能详的故事:

一家马戏团突然失火,人们四处逃窜,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马戏团里那只值钱的大象却被活活地烧死了。为此,老板抱怨大象太笨了,不就是一条细小的绳子绑着吗?都不会懂得跑呀!

原来,当这头小象被捕捉时,马戏团老板害怕它会逃跑,便以铁链锁住它的脚,然后绑在一棵大树上。每当小象企图挣脱时,它的脚被铁链磨得疼痛和流血,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后,小象并没有成功逃脱。

于是在小象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式:只要有条绳子绑在它的脚上,它便无法逃脱。

因此,当它长大后,虽然绑在它脚上的只是一条细小的绳子,它也不会再做自认为徒劳无功的努力。所以最终被烧死了。

这就是思维定式的可怕。因为受固有观念、固有经验的限制,不懂得变通,导致大象丢了性命。无独有偶,生活中关于思维定式的故事并不少见,下面还有一个这方面的故事:

有一头可怜的驴子背着几袋沉甸甸的盐,累得呼呼直喘气。可是不得不迈着艰难的脚步继续前进。

突然,驴子的眼前出现了一条小河。驴子走到河边冲了冲脸,喝了两口水,这才觉得有了力气,它准备过河了,河水清澈见底,河**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光光的,看得清清楚楚,驴子只顾欣赏美景,一不留神蹄子一滑,“扑通”一声,摔倒在小河里,好在河水不深,驴子赶紧站了起来,奇怪!它觉得背上的重量轻了不少,走起来再也不感到吃力了。驴子很高兴:“看来,这河水是魔水,我得记住:在河里摔一跤,背上的东西便会轻许多!”

不久,又运东西了,这次驴子驮的是棉花。装棉花的口袋看起来很大很大,可分量并不重,驴子驮着几大袋棉花,走起来显得很轻松。啊!前边又是那条小河了,驴子想起了上次那件开心的事,心里真是高兴:“背上的东西虽说不重,可再轻一些不是更好吗?”

于是,它喝了几口水,向河里走去。到了河心,故意一滑,“扑通”一声,又摔倒在小河里。这次驴子可不着急,它故意慢腾腾地站了起来。哎呀,太可怕了,背上的棉花变得好沉呀!比那可怕的盐袋还沉几倍。

驴子好不容易走上岸,却不明白为什么河水能让重的变轻,也能让轻的变重。

可怜的驴子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此,它用过去的那点经验做事,难免落了个可笑又可悲的下场。

生活中,如果孩子同样不懂得用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就可能会像故事中的驴子一样闹出笑话来。因此,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善于变通的思维,让他在遇到事情时,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要让孩子做到善于变通,家长还应该注意到,在生活中,如果孩子提出了什么怪问题、做出了什么怪事情、想出了什么怪主意,这些都是孩子思维善于创新的表现,家长不要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指责,而是要分析对错、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枯干的非洲大陆上,一群饥饿渴乏的鳄鱼陷身在水源快要断绝的池塘中,较强壮的鳄鱼已经开始弱肉强食同类了,眼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马上就要上演。

这时,一只瘦弱勇敢的小鳄鱼,却起身离开了快要干洞的水塘,迈向来知的大地。干旱持续着,池塘中的水愈来愈混浊、稀少,最强壮的鳄鱼已经吃摔了不少同类,剩下的鳄鱼看来是难逃被吞食的命运。却不见有鳄鱼离开,也许栖身在浑水中,等待迟早被吃掉的命运,似乎总比离开、走向完全不知水源在何处还安全些。

池塘终于完全干涸了,唯一剩下的大鳄鱼也不耐饥渴地死去,它到死还守着它残暴的王国。可是,那只勇敢离开的小鳄鱼呢?在经过多天的跋涉,幸运的它并没死在半途上。最后,它竟在干旱的大地上,找到了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

孩子,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可现实生活中都会有变通,故事中的小鳄鱼并非强者,但它懂得只有改变才有生存的机会。如果不思改变,即便有幸不被强壮的鳄鱼吃掉,最后也必然要死在那个干涸的池塘里的。

妈妈再为孩子讲则故事吧!

两个儿子大了,老富翁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让哪个儿子继承遗产?

富翁百思不得其解。想起自己白起家的青年时代,他忽然灵机一动,找到了考验两个儿子的好办法。

富翁锁上宅门,把两个儿子带到一百里外的一座城市里,然后给他们出了个难题,谁答得好,就让谁继承遗产。他交给他们一人一串钥匙、一匹快马,看他们谁先回到家,并把宅门打开。

马跑得飞快,所以兄弟两个几乎是同时回到家的。但是面对紧锁的大门,两个人都犯愁了。

哥哥左试右试,苦于无法从那一大串钥匙中找到最合适的那把;弟弟呢,则苦于没有钥匙,因为他刚才光顾着赶路,钥匙不知什时候丢掉了。

两人急得满头大汗。突然,弟弟一拍脑门,有了办法,他找来一块石头,几下子就把锁砸了,他顺利进去了。

自然,继承权落在了弟弟手里。

人生的大门没有钥匙,在命运的关键时刻,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的钥匙,而是一块砸碎障碍的石头!

一个圆,在孩子看来,它可以是太阳,可以是月亮,可以是车轮子,还可以是啤酒瓶的盖儿,可是,在大人看来,它就是一个圆圈,没有什么出奇的。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同是人的思维,然而,大人和小孩却有这么大的差异?这就在于,孩子还没有受到固有经验的限制,所以,他们眼中的世界更绚丽多姿。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直保持着这种创新的思维潜质,那么,请允许孩子用他们的方式思考问题。唯有如此,孩子的思想才不会被定势的牢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