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曾经说过:“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喜欢动脑筋思考的孩子内心充满了好奇与求知的欲望,在“欲望”的驱使下,这些孩子更加热衷于学习与求知,所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更强,成绩也会更加优异。
培养孩子勤动脑的学习习惯,无异于给孩子装上了求知的“驱动器”,在“未知”的驱动下,孩子必然能成为一个优秀而杰出的人才。阿基米得(公元前287年一公元前212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正是基于他的爱动脑和勤思考。
有一次,国王叫一个工匠替他打造一顶金皇冠国王给了工匠做皇冠所需要的黄金。工匠的手艺非常高明,制做的皇冠精巧别致,而且重量和当初国王所给的黄金一样重。可是,有人向国王报告说:“工匠制作皇冠时,私下侵吞了一部分黄金,把同样重的银子掺了进去。”
国王听后,也怀疑起来,就把阿基米得找来,要他想办法测定金皇冠里是否掺有其他金属物质。
这可把阿基米得难住了。他回到家里苦思冥想,也没有想出办法,这件事情使他每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也不洗澡,像着了魔一样。
有一天,国王派人来催他进宫汇报他妻子看他太脏了,就逼他去洗澡。
阿基米得泡在浴盆里边洗边想着测量皇冠的难题。突然,他发现,因为他的身体下沉,水太满了,就从浴盆里溢了出来。
阿基米得受到了启发,他立刻跳出浴盆,忘了穿衣服,就跑到大街上去了。一边跑,一边欢呼:“我想出来了,解决皇冠的办法找到啦!”街上的行人纷纷笑了起来,都以为他是一个疯子。
阿基米得进宫后,对国王说:“请允许我先做一个实验,才能把结果报告给你。”
国王同意了。阿基米得将与皇冠一样重的金子、银子和皇冠,分别一一放在水盆里,发现看金块排出的水量比银块排出的水量少,而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块排出的水量多。
阿基米得对国王说:“国王,皇冠里确实掺了银子!一公斤的木头和一公斤的铁比较,木头的体积大。如果分别把它们放入水中,体积大的木头排出的水量比体积小的铁排出的水量多。我把这个道理用在金子、银子和皇冠上。因为金子的密度大,而银子的密度小,因此同样重的金子和银子,银子的体积大于金子的体积。所以同样多的金块和银块放入水中,金块排出的水量就比银块排出的水量少。刚才的实验表明,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块多,说明皇冠的密度比金块的密度小,这就证明皇冠不是用纯金制作的。”
听完阿基米得的讲解,国王一下子明白了,他高兴地称赞道:“你果然是个聪明的人!”事后,国王奖赏了阿基米得,还把那个贪污的工匠抓了起来!
实际上,阿基米得的聪明是建立在他勤思考的基础上的。如果他不爱动脑筋,不能将自己以往所掌握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起来,是不可能得到答案的。
历史上,很多重大的发明都是从发明家思考的那一瞬时开始的。下面请给孩子讲一讲《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长期以来,牛顿认为,一定有一种神秘的力存在,正是这种无形的力拉着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着太阳在旋转。但是,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力呢?
1665年秋季的一天,牛顿坐在自家院中的苹果树下苦思着行星绕日运动的原因、这时,一只苹果恰巧落下来,落在牛顿的脚边。
这次苹果下落与以往无数次苹果下落不同,因为它引起了牛顿的注意。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理所当然的现象中找到了苹果下落的原因…一一引力的作用,这种来自地球的无形的力拉着苹果下落,正像地球拉着月球,使月球围绕地球运动一样。
在学习或生活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时能多思考,就一定可以透过现象发现本质。
家长要想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创造一个思考的氛围。这对孩子形成独特的个性,表现有创新意识的思维、举动很重要。家长不能因为孩子小,需要成人照顾而把他看成是成人的附属品。孩子也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应该允许他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空间。有句话说:“什么样的家长教出什么样的子女。”因此,在家长努力启发孩子的创造力时,不要忘了同时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使家长成为能欣赏创造力,并能与孩子创造力互动的主力。因此,不必在孩子与孩子间制造竞争压力,也不必为了培养创造力,将家庭生活弄得紧张、沉重,更不必一反常态,变成严肃又过分认真的家长。真正成功的创造力培养者应是这样的:能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像个挚友般地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举止,知道何时给他掌声,何时扶持他一把,没有命令、没有压抑。
第二,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不管家里遇到什么问题,家长都不能把这些问题看成是大人应该解决的事情。这时候,家长可以询问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可以和大人一起商量解决问题时,他就懂得怎么做才能解决问题并且达到最好的效果。日积月累,孩子就会越来越聪明,思路也就变得越来越开阔。
为此,家长要避免以下这些不正确的做法:
第一,包办孩子的问题。担心孩子年纪小,处理不好事情,所以,孩子只要一遇到问题,家长就马上出面解决,这会造成孩子依赖与不自信的心理。
第二,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说的方法处理问题。家长没有给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权力,要求孩子按照大人说的方法做,有时候难免会让孩子因为模仿而形成思维定势!这样,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
第三,对孩子不放心,总监督孩子。一个不相信孩子的家长必然不能培养出一个自信、富有创造力的孩子,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让孩子享受关于他们自己的创意,他们会变得更聪明,从而善于解决问题。“思考就是力量。”孩子只有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从一个重复做习题的“学习奴隶”成为一个有学习主动性的主人,也才能获得更多的人生智慧。不爱思考的孩子,知识必然浅薄,头脑必定简单。所以,要想孩子学习好,家长必须启发孩子自己多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