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躲避猎人追杀的狐狸逃到了一个樵夫家里,哀求樵夫给自己一个栖身之地,为此它愿意在得救后将自己的尾巴交给樵夫。于是,樵夫就让狐狸藏进了小屋。
不久,一个猎人追来了。他向樵夫打听狐狸的去向,并愿意用一只兔子来交换。面对这样的情况,樵夫一面对猎人说狐狸往后山跑了,一面却用手指向小屋。然而,匆忙的猎人并没有注意樵夫的手势,便直接向后山追去。狐狸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猎人离开后,狐狸从小屋中出来,径直溜走。樵夫大骂狐狸背信弃义,狐狸却冷笑道:“你以为我会像猎人一样相信你的鬼话吗?如果你不指向小屋,我一定会把尾巴交给你。可惜,你的手出卖了自己……”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识破他人的谎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结合对方的行为判断他的话。心理学家普遍认同这样一个心理学规律:心理活动是通过行为来表现的,而非语言。
人撒谎时的某些行为,和正常说话时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我们仅仅凭借日常生活的一些经验就能一眼看出某个人在说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撒谎信号都那么容易辨识。这就需要我们对撒谎者表现出的一些特殊信号进行分析和了解。
1.眼神的反应
通常我们会认为一个人如果眼神游移不定,目光转移就是撒谎。因为人在撒谎的时候一般会心虚,所以眼神就会出现逃避行为,移向别处,而不是当事人。事实并非如此,有些人在撒谎时的确会出现眼神游移的情况,可是有些撒谎的人会盯着当事人看。凝视有一种控制对方的效果,他们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对方,他们讲的是真话。
另外,撒谎的人可能了解一些心理学常识,知道人在撒谎时眼神会游移,所以就会本能地做与之相反的动作,证明他们是诚实的。并且,转移目光有可能说明他们在思考,可能是一种自然反应,而不能说明他们在撒谎。
还有一个容易被误解的动作,就是眨眼过快。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眨眼频率是每分钟20次,但是当他处于高度思考状态,或者是神经过于紧张,压力很大的时候,也会出现眨眼频率过高的情况。所以,如果对方眨眼过快、频率过高,不一定就是在撒谎。
2.看似不经意的小动作
除了眼神的表露外,撒谎者还会有一些其他的配合动作,这些动作可以比较明显地说明他们到底是不是在撒谎。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撒谎次数的多少与他的撒谎心理成熟度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最重要的是他所撒的谎是不是影响较大,也就是说,这个谎言是不是很紧要。即便是对方经常撒谎,在他第一次撒大谎的时候也会很紧张。这时候他会很不安、很焦躁,手部会出现一些很不自然的动作。比如,他可能不自主地搓自己的手掌,或者是挠挠头皮,还有可能摸摸头发。
当然,如果一个人经过很多次类似的事情,也就是有了撒谎的经验,他就会很适应这种行为。此后,他在撒谎的时候就会刻意掩饰手部的动作,同时他的心理素质也变得更好了,所以表现出的不是不安,而是安静,比平时还要安静。
人在撒谎的时候还会经常做一个动作,就是用自己的手捂住自己的嘴。这个动作多数情况下是不自觉的一种行为。他们是希望用这个动作来掩饰自己撒谎的事实。对他们自己而言,这样做仿佛更有安全感。
还有就是摸鼻子,这一点在男性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因为据科学家研究证实,男性在撒谎的时候鼻子里的一种物质会产生反应,导致撒谎者感觉鼻子很痒,忍不住就要去摸摸。而就女性而言,她的动作可能不是摸鼻子,而是摸下巴或脖子。
要想识破他人的谎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结合对方的种种细微动作判断他的话。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发现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