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融法师 摄
你莫说你是年轻,你莫说你是健康,你不能说明天我陪伴你就没有可能,多少年轻和多少健康的人的白骨都和我在一起,你们应该要及时努力,莫把生命虚掷!
在一般人家中所谓正堂的台子之上,都供有木头的或纸的“牌位”;在佛教寺院里的延生堂上的长生禄位或功德堂上的亡人牌,那也是叫做“牌位”。牌位,就是在下的名字。
我虽然是一纸或一木做成的,只要我上面有了无论死人或活人的名字,就非常受后人或他们的子孙的供养恭敬。有了我,那些古德圣贤才会活在人的心中。因为纸木虽然没有贵贱,但现在你心上的那一念心,却是无比的尊贵啊。
你的尊长不幸去世了,想到他对你的种种恩惠,为了要慎终追远,就得用我来纪念;你又想到这些伟人圣贤,你为了要效法他们的为人,除了你心灵上的仰慕之外,形式上自然就会流露出你的敬意和崇拜,因了这些,就不得不来借用我——牌位。
很多败家子孙,靠了先人留给他的遗产,往往挥金如土,不知爱惜,但当他目光触到正堂上的我的身上,一念之下,他会想到先人创业维艰的苦心,因此才知惭愧,才会奋发图强。文天祥在幼年的时候,到一个寺院中去玩,见到台子上的几位圣贤遗像受人恭敬膜拜,他一心思想将来自己的名字,也要给人刻到那牌位上去,所以他后来能赤胆忠心、为国为民。说我是一种趋善的教育,想来大家总会同意。
我除了长生禄位的延生牌和魂归极乐的亡人牌以外,还有种种不同的牌位:
在过去君主时代家家都供有“万岁牌”,上面写着“万岁万万岁”;现在我们民主了,所以我上面又改写为“民主国家万岁万万岁”了。从一个君主的万岁,一变而为全国的人民万岁,全国的人民紧紧地和我在一起,我感到有无限的兴奋。
“报恩牌”,在一些知恩报德的人家中,可以常常看到,为着不忘别人对自家的好处,所以在我的上面写着:“某某恩公之位”,早烧香晚换水,念念记着别人的恩德。但看看现在这个世界,人心已经变了,人人都喜爱记着别人的仇恨,甚至如小说书上记载,把自己不高兴的人的生辰八字写在牌位上,天天对着咒骂,希望他所恨的冤家早点暴病而亡。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一个世界永是爱恶交战的场所。
孔老夫子也有牌位,所谓“至圣先师之位”;孙中山先生也有牌位,所谓“中山先生遗像”。因为有孔老先生的牌位,人们的心中还有人伦道德,礼义纲常的存在;因为有中山先生的遗像,人民才晓得缔造民国的艰难。
供奉我,有的是为了慎终追远,有的是为了纪念和崇敬,但也有的是为了惧怕,有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意思,好比供有“某某大仙之神位”的,就是为了怕失火、怕死人、怕倒霉,这和对一些圣贤的崇敬而纪念的比起来,是差得太多了。
慧融法师 摄
除了崇敬和惧怕而供的牌位外,还有一种为同情和怜悯而供的“孤魂牌”,上写着“法界之内铁围山中九幽十类一切水陆孤魂之灵位”,从人的同情心而普及到一切鬼道,这是人类悲心的发扬,实是难得。
也有的地方供我之后,但又怕牌位上没有亡灵魂,所以有什么“引魂”之举,这种多余的举动,真是一个大笑话。
时代变迁,我现在给照相术逐渐淘汰。每在祭祀时,灵堂上见到的都是“某某先生之遗像”或“某某夫人之遗容”。当然,遗容、遗像比起“某某先生之灵位”几个字的牌位来得亲切得多了。
陈碧云 摄
供灵位最多的地方,是寺院中的功德堂;供长生禄位最多的地方,也是寺院中的延生堂,不过只是把灵位与禄位两边分开,生与死隔得并不太远。生者是禄位,大都用了红纸做成牌位;死者之灵位,大都用了黄纸做成牌位;红纸与黄纸,也可以说是表明生与死的分界线。
现在火葬特别风行,有时也可把我省除,因为人们死后用火焚化,把骨头用盒子收藏起来,在盒子上写“〇〇省〇〇县〇〇〇之灵位”,生于某年某月某日,卒于某年某月某日。这样一来,在祭供的时候就不用我了。放这骨灰盒子最多的地方是寺院旁的灵塔,在那些灵塔中,不知有多少个灵魂因此而上升;在那些盒子中,不知有多少个生命之火熄灭。
供灵位最多的地方,是寺院中的功德堂;供长生禄位最多的地方,也是寺院中的延生堂,不过只是把灵位与禄位两边分开,生与死隔得并不太远。
有时,也有几个我们小牌位放在收藏骨灰的盒子前,多少人见到骨盒子而流泪,多少人见到我而伤心。我和那骨盒子,不知分散多少美满的家庭,多少年轻的恋人,多少知心的朋友呵!平时,很多到塔里来的人,都觉得我们住的这地方是阴森森的,使人害怕,他们又好像觉得有一具具的骷髅,从四面八方向他们拢来,仅仅这一盒之隔,人世与阴间就这样截然地分开。
有了我,那些古德圣贤才会活在人的心中。因为纸木虽然没有贵贱,但现在你心上的那一念心,却是无比的尊贵啊(慧融法师摄)。
你莫说你是年轻,你莫说你是健康,你不能说明天我陪伴你就没有可能,多少年轻和多少健康的人的白骨都和我在一起,所以我寄语各位:你们应该要及时努力,莫把生命虚掷;“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愿以此语赠给诸位作一座右铭。
上面我啰啰嗦嗦地说了这些,我心中的真心话尚未道出,因我并不期望在我身上写些活人和死人的名字,我希望我上面今日能写着“佛教真精神复活之灵位”。若能如此,我不觉要破颜微笑了。
牌位
牌位是书写姓名以便祭祀的长方形木牌。此风俗源自儒家,儒礼于长约十至四十公分之长方形木牌上书写亡者之官位及姓名,使神灵有所栖止。儒家此种风习始于东汉,其后,佛教加以沿用。
佛教寺院里,在延生堂上的牌位,称为长生禄位;在功德堂上的牌位,则称为亡人牌。生者是禄位,大都用了红纸做成牌位;死者之灵位,大都用了黄纸做成牌位。红纸与黄纸,也可以说是表明生与死的分界线。